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9233218
《娄烦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共六章。第1章: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第2章: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第3章:耕地土壤属性;第4章:耕地地力评价;第5章: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改良利用;第六章: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应用研究。
《娄烦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适宜农业、土肥科技工作者以及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管理的人员阅读。
前言
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二、土地资源概况
三、自然气候与水文地质
四、农村经济概况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一、农业发展历史
二、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
一、主要耕作方式及影响
二、耕地利用现状,生产管理及效益
三、施肥现状与耕地养分演变
四、农田环境质量与历史变迁
五、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简要回顾
第二章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节 工作准备
一、组织准备
二、物质准备
三、技术准备
四、资料准备
第二节 室内预研究
一、确定采样点位
二、确定采样方法
三、确定调查内容
四、确定分析项目和方法
五、确定技术路线
第三节 野外调查及质量控制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内容
三、采样数量
四、采样控制
第四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一、分析项目及方法
二、分析测试质量控制
第五节 评价依据、方法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原则依据
二、评价方法及流程
三、评价标准体系建立
第六节 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
一、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三、属性数据库建立
四、空间数据库建立
五、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
第三章 耕地土壤属性
节 耕地土壤类型
一、耕地土壤类型及分布
二、土壤类型特征及主要生产性能
第二节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
一、含量与分布
二、分级论述
第三节 中量元素
一、含量与分布
二、分级论述
第四节 微量元素
一、含量与分布
二、分级论述
第五节 其他理化性状
一、土壤pH
二、耕层质地
三、土体结构
第六节 耕地土壤属性综述与养分动态变化
第四章 耕地地力评价
节 耕地地力分级
一、面积统计
二、地域分布
第二节 耕地地力等级分布
一、一级地
二、二级地
三、三级地
四、四级地
五、五级地
第五章 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改良利用
节 中低产田类型及分布
一、坡地梯改型
二、瘠薄培肥型
第二节 生产性能及存在问题
一、坡地梯改型
二、瘠薄培肥型
第三节 改良利用措施
一、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的改良作用
二、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
第六章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应用研究
节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一、耕地数量平衡与人口发展配置研究
二、耕地地力与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三、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意见
第二节 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
一、耕地地力现状及特点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耕地培肥与改良利用对策
四、成果应用与典型事例
第三节 农业结构调整与适宜性种植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三、土壤适宜性及主要限制因素分析
四、农业发展远景规划
第四节 主要作物标准施肥系统的建立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策研究
一、养分状况与施肥现状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化肥施用区划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施肥
五、不同作物的科学施肥标准
第五节 耕地质量管理对策
一、建立依法管理体制
二、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三、农业税费政策与耕地质量管理
四、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
五、加强农业综合技术培训
第六节 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一、领导决策依据
二、动态资料更新
三、耕地资源合理配置
四、土、肥、水、热资源管理
五、科学施肥体系与灌溉制度的建立
六、信息发布与咨询
第七节 娄烦县耕地适宜性分析报告
一、小杂粮生产条件的适宜性分析
二、小杂粮生产技术要求
三、小杂粮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
四、小杂粮生产的对策
本次娄烦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于2009年10月底开始至2012年10月结束,完成了娄烦县3镇、5乡,142个行政村、245个自然村的27万多亩耕地的调查与评价任务。项目实施3年来共采集土样3100个,跟踪调查访问了300个农户的农业生产、土壤生产性能、农田施肥水平等情况。认真填写了采样地块登记表和农户调查表,完成了3100个土壤样品的常规化验、中微量元素分析化验、数据分析和收集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工作。基本查清了娄烦县耕地地力、土壤养分、土壤障碍因素状况,划定了娄烦县农产品种植区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科技含量高的娄烦县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并充分应用GIS、GPS技术初步构筑了娄烦县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娄烦县耕地保护、地力培肥、耕地适宜种植、科学施肥及土壤退化修复办法等。形成了具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数字化成果图。收集资料之广泛、调查数据之系统、内容之全面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成果为全面提高农业工作的管理水平,实现耕地质量计算机动态监控管理,适时提供辖区内各个耕地基础管理单元土、水、肥、气、热状况及调节措施提供了数据平台和管理依据。同时,也为各级农业决策者制订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步伐,保证粮食生产安全,进行耕地资源合理改良利用,科学施肥以及退耕还林还草、节水旱作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手资料和直接的科学依据。
为了将调查与评价成果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全面总结娄烦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引用大量成果应用实例和娄烦县土壤普查、土地详查有关资料,编写了《娄烦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书。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娄烦县耕地资源类型、分布、地理与质量基础、利用状况、改善措施等,并将近年来农业推广工作中的大量成果资料收录其中,从而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承蒙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太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娄烦县农业委员会广大技术人员的热忱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娄烦县农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土样采集、农户调查、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赵建明、秦俊梅安排部署了本书的编写,由王永灵、王俊明和康月明为主编,李建堂、李拴柱、段清、巩武奎等参与编写工作;参与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的工作人员有贾耀强、苏茂杰、褚美生、李丙生、张跃文、强俊、李青华、狄慧平、王立生、杨勇峰、强少华、王跃平、李慧聪、马亮军、冯福善、郝爱珍、段占军、刘翠芬、王晋平等。土样分析化验工作由太原市清徐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检测中心完成;图形矢量化、土壤养分图、数据库和地力评价工作由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完成;野外调查、室内数据汇总、图文资料收集和文字编写工作由娄烦县农业委员会负责完成,在此一并致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