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66208
压病等在内的现代心血管病的逻辑病因,对心脏功能研究提出了符合系统理论和完全性归纳推理的研
究方法,并得出了心血管病的缺血性病因和共同的心理学病因,提出了功能医学的新思维和论证原
则,尝试建立统一的功能医学临床模型,为充分预防心血管病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章 绪论
………………………………………………………………………………………………………………………………..1
节 结构医学的局限性
………………………………………………………………………………………………1
第二节 功能医学的对策
…………………………………………………………………………………………………..4
第三节 建立功能医学理论的可能性
………………………………………………………………………………5
第四节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构想
……………………………………………………………..6
第二章 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不可分割
………………………………………………………………………………8
摘要
………………………………………………………………………………………………………………………………………..8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8
一、舒张功能基本概念中的逻辑错误
……………………………………………………………………………….9
二、对舒张功能的孤立性分析
………………………………………………………………………………………..
11
第二节 针对性的逻辑分析
…………………………………………………………………………………………….12
一、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之间的容量关系
………………………………………………………………………12
二、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之间的解剖统一性和能量统一性
……………………………………………..15
三、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之间的力学关系
………………………………………………………………………16
四、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之间的时间关系
………………………………………………………………………17
五、不能用正常动物模型讨论异常的心脏舒张功能
………………………………………………………..17
六、尝试建立舒张功能的新概念
…………………………………………………………………………………….19
七、舒张功能新概念衍生的医学逻辑
……………………………………………………………………………..21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24
一、在临床实践中讨论舒张功能异常
……………………………………………………………………………..24
二、
EF值对心室收缩功能的高估
……………………………………………………………………………………27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29
一、逻辑分析方法(一)
……………………………………………………………………………………………….29
二、功能主义原则(一)
……………………………………………………………………………………………….33
第三章 冠状动脉受压迫缺血是冠心病形成的基本原因
……………………………………………………38
摘要
………………………………………………………………………………………………………………………………………38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38
第二节 逻辑分析
……………………………………………………………………………………………………………..41
一、心肌缺血的本质是冠状动脉受压迫
………………………………………………………………………….41
二、心肌缺血伴随即刻的功能代偿
…………………………………………………………………………………44
三、心肌缺血与代偿的共同表现
…………………………………………………………………………………….47
·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48
一、用超声技术整体评价心功能
…………………………………………………………………………………….49
二、尝试建立心肌缺血的概念
………………………………………………………………………………………..50
三、从临床症状到超声诊断
……………………………………………………………………………………………51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54
一、逻辑分析方法(二)
……………………………………………………………………………………………….54
二、功能主义原则(二)
……………………………………………………………………………………………….57
第四章 高血压病是慢性心肌缺血的代偿形式
……………………………………………………………………61
摘要
………………………………………………………………………………………………………………………………………61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61
一、患者的困惑,医生的无奈
………………………………………………………………………………………..61
二、从对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质疑开始,寻找高血压病病因
………………………………………….64
第二节 逻辑分析
……………………………………………………………………………………………………………..67
一、血压升高是急性心肌缺血的压力代偿形式
……………………………………………………………….67
二、高血压病是慢性心肌缺血的代偿形式
………………………………………………………………………72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77
一、对比两大动脉血流速度的临床意义
………………………………………………………………………….77
二、心肌代偿功能的消失
……………………………………………………………………………………………….79
三、高血压病和冠心病不可分割
…………………………………………………………………………………….81
四、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是各种心脏病的基础疾病
……………………………………………………………83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85
一、定性研究与量化(一)
……………………………………………………………………………………………85
二、生物的整体观念
………………………………………………………………………………………………………88
第五章 建立统一的心血管病功能模型
………………………………………………………………………………..93
摘要
………………………………………………………………………………………………………………………………………93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94
一、万变不离其宗的医学逻辑
………………………………………………………………………………………..94
二、建立科学的理论需占有全面的信息
………………………………………………………………………….95
三、用整体观念解决心脏病的局部问题
………………………………………………………………………….97
四、根据心脏病的整体病因理解女性心脏病的根源
………………………………………………………..98
第二节 逻辑分析
……………………………………………………………………………………………………………100
一、心肌的基础运动特性
……………………………………………………………………………………………..100
二、心脏病的生物学模型将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合
………………………………………………………104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105
一、临床实践中已知的医学模型
…………………………………………………………………………………..105
二、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可以预防
…………………………………………………………………………………..108
·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109
一、心血管病理论必须简化
………………………………………………………………………………………….
110
二、生物模型可以简化心血管病理论
……………………………………………………………………………
111
第六章 心肌病的形成机理是心肌的过度代偿
………………………………………………………………….
113
摘要
…………………………………………………………………………………………………………………………………….
113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
113
一、各种亚型心肌病的病因都不是心肌病的共同病因
…………………………………………………..
114
二、心肌病面临两种不同的射血困难
……………………………………………………………………………
116
第二节 逻辑分析
……………………………………………………………………………………………………………
117
一、心肌收缩基本特性的改变
………………………………………………………………………………………
117
二、不同亚型心肌病的过度代偿
…………………………………………………………………………………..122
三、植物的过度生长和假长
………………………………………………………………………………………….125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127
一、心肌病绝不是不治之症
………………………………………………………………………………………….128
二、对心肌病的病因与机理的综合分析
………………………………………………………………………..131
三、心肌病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的逻辑关系
…………………………………………………………………132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136
一、科学发现和科学论证遵循两种不同的逻辑规律
………………………………………………………136
二、普遍概念和完全性归纳推理
…………………………………………………………………………………..139
第七章 心源性猝死的功能主义研究
…………………………………………………………………………………..142
摘要
…………………………………………………………………………………………………………………………………….142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142
第二节 逻辑分析
……………………………………………………………………………………………………………146
一、猝死发生的条件
…………………………………………………………………………………………………….146
二、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机制
…………………………………………………………………………………..148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157
一、抢救猝死者应该重视捶击的方式
……………………………………………………………………………157
二、采取综合措施,预防猝死
………………………………………………………………………………………159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162
一、推广功能主义研究
…………………………………………………………………………………………………162
二、根据功能医学的规律把握疾病的发展
…………………………………………………………………….163
第八章 功能医学论证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165
摘要
…………………………………………………………………………………………………………………………………….165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165
一、现实的临床医学论证策略
………………………………………………………………………………………166
二、还原论思维选择了统计学,统计学掩盖了还原论的不足
………………………………………..167
·
第二节 逻辑分析
……………………………………………………………………………………………………………168
一、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统计学的原因
……………………………………………………………………………168
二、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心血管病难题的困境
…………………………………………………………………169
三、单纯的统计学研究不能解决复杂的医学难题
………………………………………………………….170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175
一、解决心血管病难题的逻辑医学
……………………………………………………………………………….175
二、医学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医学论证方式的多样性
…………………………………………………..179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183
一、统一性论证将是功能医学论证的基本形式
……………………………………………………………..183
二、确立医学的论证原则
……………………………………………………………………………………………..187
第九章 预防心肌缺血就能预防心力衰竭
…………………………………………………………………………..193
摘要
…………………………………………………………………………………………………………………………………….193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193
一、诊断心力衰竭的被动现状
………………………………………………………………………………………194
二、心脏运动的直接表现和诊断
…………………………………………………………………………………..196
第二节 逻辑分析
……………………………………………………………………………………………………………198
一、预防心肌缺血可以预防心力衰竭
……………………………………………………………………………198
二、确定心功能恶化的综合性原因
……………………………………………………………………………….201
三、心力衰竭是对功能主义心血管病理论有效性的检验
……………………………………………….203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205
一、心力衰竭是对临床干预的挑战
……………………………………………………………………………….205
二、心力衰竭是对临床思维方式的挑战
………………………………………………………………………..207
三、整体理解心力衰竭,中断心功能恶化过程
……………………………………………………………..
211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214
一、定性研究与量化(二)
………………………………………………………………………………………….214
二、生物学研究中的纲领性方法论
……………………………………………………………………………….216
第十章 特定的心理状态是心血管病的深层次病因
………………………………………………………….220
摘要
…………………………………………………………………………………………………………………………………….220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220
一、心脏的超负荷使心功能恶化
…………………………………………………………………………………..220
二、脱离心理状态讨论心血管病病因的尴尬
…………………………………………………………………222
第二节 逻辑分析
……………………………………………………………………………………………………………225
一、确立心脏病病因的逻辑判断原则
……………………………………………………………………………225
二、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
……………………………………………………………………………………………..227
三、确定人脑和心脏的进化价值及其关系
…………………………………………………………………….230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234
一、心脏的精确供血及血液的再分配
……………………………………………………………………………234
·
二、神经、体液系统调控的逻辑特点
……………………………………………………………………………235
三、噩梦惊醒后心率变化的意义
…………………………………………………………………………………..237
四、心脏的功能表现是个人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241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243
一、心理活动和应激状态都是生物功能的适应性表现
…………………………………………………..243
二、生物医学信息不同于计算机信息
……………………………………………………………………………245
第十一章 完善功能医学,建立心身医学新模式
………………………………………………………………248
摘要
…………………………………………………………………………………………………………………………………….248
节 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
……………………………………………………………………………………….248
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病病因的再考察
……………………………………………………………………………….248
第二节 逻辑分析
……………………………………………………………………………………………………………250
一、信息化的功能医学的概念
………………………………………………………………………………………250
二、在功能主义研究中引入生物信息的合理性
……………………………………………………………..254
第三节 医学理论再认识
……………………………………………………………………………………………….256
一、尝试解决心血管病难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56
二、尝试解决心血管病难题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258
三、考虑建立心脏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260
第四节 系统理论探讨
……………………………………………………………………………………………………261
一、建立心身医学新模式的思考
…………………………………………………………………………………..261
二、展望
………………………………………………………………………………………………………………………262
参考文献
…………………………………………………………………………………………………………………………………….264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理论从来没有提倡让患者终生服药,也没有说什么疾病不能预防,更没有不知道的疾病病因。相信系统论和功能主义的研究策略会成为中西医相结合的共同基础,它们的合作前景将一片光明。
本书按照通俗易懂的原则,尽量把繁杂的医学概念解释得更清晰,把复杂的病因、病机解释得更直白。本书基本上没有增加新概念,努力理清统一的逻辑线索,希望非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也能够接受、理解,没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普通群众也能够明白。努力使之成为医生和患者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患者会更加注意医生的建议,医生也会更加集中精力提高医学素养,善于倾听,专注于每个患者的病情的诊治。
本书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通过心肌缺血和代偿的概念提出了大多数重大的心血管疾病的形成机理,也使全书理论浑然一体,初步建立了心血管病的统一模型。希望人们也会像接受冠状动脉狭窄的病因一样接受这个理论模型。除章外,本书其余章分别设立了摘要、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针对性的逻辑分析、医学理论再认识、系统理论探讨五节。摘要一节是本章的简介,方便读者选择性阅读用,因为每个人关心的内容不同,而且长期以来医学教育都是以疾病为单位进行讲解的。临床医生的思维误区一节记录了来自临床的观察所见,在针对性的逻辑分析中充分展示逻辑分析方法的实用性,从临床已知疾病的信息中分析得到一系列新的认识。而医学理论再认识一节则是经过了逻辑分析之后的结论及其应用。因为逻辑的方法不同于统计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也完全不同。系统理论探讨一节对与该章相关的医学理论进行了整理。
本书涉及哲学、逻辑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按照通俗的原则对这些理论进行介绍,点到为止,不做过多深入的探讨,以减少误解。本书力求做到所有的讲述都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如果其中一些结论能给临床医生带来有益的启示,如果真的让许多人推迟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病的发病时间,那将是笔者的的期盼。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模式,提出医学研究的新途径,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这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正是因为当前医学理论本身的不足,才促使人们探索新理论。系统医学和逻辑医学使我们对人体的系统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有了发现各种疾病的真正病因的机会。正像人们研究“永动机”那样,科学家正是在制造永动机失败以后,才明白了不可能制造这种机器的原因,才促成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继而又解释了永动机制造的不可能性。
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邓开伯教授早在 2001年 1月,在他所主编的《国际心血管杂志》上说了以下语重心长的话,可作为激励我们每个心脏科医生努力奋斗的座右铭:“本期是本刊 21世纪的期,值此展望未来,尤感责任重大。全球化的心血管病业已成为人类健康之大敌。这提示,新世纪必须对其发生和发展的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并找出对策。这将是每一个心血管医学专家的职责。正如 H. J.韦伦( H. J. Wellens)教授近期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中的《心脏病学的走向》一文论述的那样:“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虽有很大进步,但大多数方法只是治标,虽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但很少能根治疾病,希望下一世纪以‘治本’方法逐渐取代‘治标’方法,后通过预防使心血管病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这段话肯定了 20世纪在心脏病学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指出了现有方法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这种非病因治疗学(症候群治疗学),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世界用于心脏病治疗的经费已逾万亿美元。不言而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世纪心脏病学的根本任务将转向“治本”。
耿世钊 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结构医学有一个铁律:结构变化是功能改变的基础。只有的结构发生了病理变化,才能够确诊疾病,结构的异常才导致了功能的异常。以冠心病诊断为例,只有确认了冠状动脉的狭窄,才可以确诊冠心病。在未明确冠状动脉狭窄时,对病情的任何推测都不足为据。所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就成了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几乎所有心脏病患者都在关心自己的冠状动脉是否狭窄了。再以癌症诊断为例,确诊仍然要以确认癌细胞为依据,所以,显微镜下的病理细胞学检查就成了癌症诊断的决定性技术。功能医学是针对目前的结构医学而言的,功能医学强调的是生物功能主导着生物种群的进化,因而也主导着个体的生长发育,甚至主导着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它的研究策略也是功能主义的。功能主义的概念目前已经出现在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领域。有人或许会问,结构医学的成就有目共睹,为什么还要在临床工作中建立功能医学?节 结构医学的局限性我们目前所拥有的医学成果都应该归属于结构医学,它使我们理解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使我们初步理解了生老病死的过程,破除了许多迷信的认识,使我们初步了解了各种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了一系列心脏病的特点,也了解了癌症、遗传疾病,代谢性疾病、传染病等,特别是帮助我们根治了绝大部分的一类烈性传染病,为人类造了福。然而,它给我们遗留的问题也不少,结构医学在心血管病领域也存在不少问题。,它没有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心脏疾病的病因。在人体疾病的病理结构出现变化之前,有漫长的功能恶化的过程,不了解功能的变化,就很难了解它们的病因。不了解真正病因,心血管病就不可能得到根治。如果说狭窄的冠状动脉是冠心病的病因,那么,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内科支架或外科搭桥手术之后,解决了一时的狭窄,可是冠状动脉在一年内发生再狭窄的可能性高达 30%,这是临床的共识。造成冠状动脉狭窄、再狭窄的原因才是冠心病的真正病因。根治和预防冠心病需要了解其病因,冠状动脉狭窄只是加重心肌缺血的环节。再如心肌病,更是被看作不知原因的不治之症,其自然病程被认为只有 3~ 5年。我们也不知道高血压病、心源性猝死等的病因,这些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形的杀手。预防心脏病,必须了解它们的病因。第二,结构医学的诊断标准忽略了疾病早期的功能性改变,不能实现早期诊断。众所周知,疾病的诊断标准是区分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界线,它反映了医学理论对疾病的基本认识。临床普遍应用的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强调了病理性结构变化的必要性。大多数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都被要求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如果患者冠状动脉没有狭窄,医生就要求患者回家观察,而这样的观察常常让患者等到的是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脏事件,随后就是急诊抢救,抢救成功,是患者的幸运,抢救不成功,患者就失去了生命。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命运考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因为诊断标准的滞后,心脏科医生主要忙于放支架和手术搭桥,实施治疗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解除病理改变,所以心脏病的急诊患者越来越多,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纵观高血压病的全过程,它没有专属的病理解剖的改变,于是高血压病就成了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方法只有降压,所有的患者都被要求终生服药和“规范”用药。心源性猝死更是因不能发现其专有的病理解剖的变化而成为永远无解的难题,连诊断标准都没有。而现实的临床情况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也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现有的诊断标准大多忽略了疾病早期的功能性改变,所以不能实现早期诊断。第三,结构医学理论的滞后,导致医生工作的被动和忙碌。尽管党和政府下大力气建立预防研究机构,开展预防工作。结构医学理论讲不清病因,疾病的预防和根治就无从谈起;不能结合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解释症状,宣传预防工作就等于隔靴搔痒。不能够说明疾病的病因就无法真正实现预防疾病,这样的责任看上去主要在于医生,可是什么样的医生需要对此负责呢?恐怕没有人负得起这样大的责任,因为他们都被局限在一个个狭窄的专业范围以内,各自忙于自己的专业。医院的各个专业很难协同作战。况且大医院的医生接待病人已经筋疲力尽了,谁有时间想别的专业的事情?如果有谁不小心犯了诊疗错误,患者可以随时举报,医生必须随时准备为自己无过错举证,因为在医疗行业有“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医生们更要小心谨慎,有些人专门给医生挑毛病,万一出了点事,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何苦呢!
岭。虽然结构医学理论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理论体系,功能主义的医学理论只能说刚刚开始起步,但是二者属于人类认知水平的不同阶段。功能医学理论拥有广阔的未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