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引言 …1
章?布宁小说创作中的象征主义文学迹象 …13
节?独特象征的广泛应用 …15
第二节?美妙“音乐性”的芬芳洋溢 …26
第二章?布宁小说创作中的存在主义文学迹象 …35
节?生命的无奈,“他”世界的疏离 …37
第二节?自为的存在,生命的自由之歌 …45
第三章?布宁小说创作中的“意识流”文学迹象 …55
节?“意识流”精神:转向人物内心的观照…57
第二节?《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之“意识流”技巧探微 …62
结语 …73
参考文献 …79
拓展阅读?布宁小说选译 (万丽娜 译) …87
“韶风文丛”总序
郁郁文哉,闳约深美;箫韶九成,思入风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韶风文丛”出版计划,主要支持出版本院及全校人文社科中青年学者的专项学术研究成果,编辑体例均以“学术研究文本和拓展阅读(经典作品辑选/译介/赏析)”的形式独立成书。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先后创设了人文社科高研院,志在探索设计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和互融机制,加快提升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力与社会影响力。北航高研院成立于2010年11月,是学校直属的文科精英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机构。在当前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将秉承“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承续文化”的宗旨,恪守“交叉渗透、涵育创新”的理念,深入思考并树立学术导向、突破隔阂、前沿交叉、涵育创新等四个意识,聚焦学术及育人本位、拓展学术平台,创办学术集刊、出版精粹文丛,以期形成合力与特色,提升水平与影响。
“韶风文丛”的构想与实施,所收书目议题涉及文学、艺术、审美及文化领域,以“历史人文探寻、中外文学研究、艺海悟道求索、经典作品赏析”为经纬,提倡“有学术的人文”和“重文化的学术”,坚持“学术性、人文性、艺术性、可读性”并重,“义理与考据、个案与综合、博雅与传承”融合,既多维呈现北航学者在文史哲艺术等学科的独到研究成果,也可作为深化大学通识教育、拓展读者人文素养的学术精品读本。
思之所处,斯文所在。“韶风文丛”旨在呼唤学园同道,荟萃人文精短佳作,不追长篇宏论,但求视野新颖、问学立论、寓道于文,重思想气质涵蕴、观念寻绎益明和文化自觉探究,以学术记录北航人文社科中青年学者的思考与努力。
2017年9月
(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Иван?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70—1953)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翻译家。他是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因而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布宁一生以其非凡的才华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俄罗斯文学天幕上的璀璨明星,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无价瑰宝。在那个“群星璀璨、群芳争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年代里,布宁以其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文家姿态和风骨,屹立在各个流派之间,在整个俄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他既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又是一位“深受十九世纪俄国古典文学影响、同时折射着二十世纪艺术光辉”的伟大作家。
作为有着深深的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布宁在大部分作品中将目光落在普通人身上,生动逼真地反映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人民的生活景象和心理状态,因而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然而,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作家的某些创作方法和哲学思想远远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范围,具有浓厚的不可忽视的“现代性”。本书即欲以寻找布宁小说创作的现代主义文学诠释与迹象为切入点,以具体的三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象征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意识流”小说)突出或独有的哲学思想和创作手法在布宁小说创作中的体现为思考单元,揭示布宁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文学特性。通过分析布宁作品中独特的象征手法的广泛应用及其明显具有的“音乐性”,探寻布宁小说创作中的象征主义文学迹象;分析布宁作品中表现出的人在世上的“被抛”状态和“自由选择”思想,阐述其创作中渗透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揭示布宁高度真实地刻画人物心理时所反映出的“意识流”精神,并以《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青少年时期)》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作家创作中“意识流”技巧的应用。
布宁出生在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贵族之家”,他的家族中有两位令其自豪一生的文化名人:被卡拉姆津誉为“俄罗斯的萨福”的女诗人安娜·布宁娜(1774—1829)和被普希金奉为老师的俄国浪漫派诗人瓦西里·茹可夫斯基(1783—1852)。布宁虽然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但从小却深受贵族文化的熏陶,接受了人生初的艺术品位的培养。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奥廖尔省的乡下庄园度过的,正如他后来写道:“在那里,在寂静无声的田野里,在有着肥沃的黑土和单调的景色的大自然中,在夏季几乎一直延伸到家门口的庄稼田和冬季的雪堆里,度过了我充满忧伤而又独特的诗意的童年。”庄园座落在俄罗斯中部地区草原边缘地带,这里曾经走出或来过几位俄罗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学巨匠——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列斯科夫和列夫·托尔斯泰,钟灵毓秀之宝地以它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妙的天地灵性同样滋养了布宁幼小的心灵,让这颗心充满爱意、充满诗情、充满博大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一生都不曾改变。童年的庄园生活也让布宁结识了很多昔日是农奴的邻居们,他从他们那里听到了不少民间歌谣和传说故事,这使作家从小便“熟悉了古老的、人民的语言”。
布宁只在奥廖尔贵族中学读了四年,便被学校因其“从圣诞节至今一直未曾返校并按规定交纳学费”而劝退。回到家里,布宁在哥哥尤里的辅导下完成了中学课程,是尤里引领布宁走上了文学的道路。19 岁的时候,布宁家族彻底败落,全家已经落到了几天没有面包的地步。走投无路的布宁告别了父母,走进了社会,自谋生路。他先后在奥廖尔、哈尔科夫、波尔塔瓦等地当过报社校对员、采访员、图书管理员、地方自治局统计员,遍尝艰辛。在奥廖尔信使报社工作时,布宁结识了一位年轻的姑娘——瓦丽亚·帕先科。二人双双坠入情网,但终仍因性格不合而分手。然而,这位对于布宁来说“具有魔力”的姑娘,影响了布宁整个一生,从他后来许多部作品(如《莉卡》《米佳的爱情》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帕先科的影子,明显地感受到那种既缠绵又幽怨、既爱怜又遗憾的“帕先科情结”。
1887 年,《祖国》周刊登载了布宁的一首小诗《在纳德松墓前》,从此以后,伊凡·布宁的名字便经常见诸各种刊物了。1891年,布宁在奥廖尔出版了自己的部诗集——《1887—1891年诗集》。在以后的十年里,他又先后出版了五本诗集:《在露天下》(1898)、《诗与故事》(1900)、《田野的花朵》《落叶》(1901)、《新诗集》(1902)。诗歌《落叶》是布宁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艺术成就的、影响力的一首诗,布宁本人也因这首诗获得了众多诗人作家的高度评价,勃洛克曾说:“布宁的诗作越来越成熟了……布宁的诗句和他的世界观是严整而朴实的,那是多么可贵,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如此独特,我们应该从他的本书、首诗《落叶》开始就承认他有权在当代俄国诗坛占有重要的地位。”
1892 年起,布宁开始尝试写小说。《俄罗斯财富》杂志发表了布宁的篇小说作品《乡村速写》。在随后的日子里,《天涯海角》(1897)、《安东诺夫苹果》(1900)、《乡村》(1910)、《苏霍多尔》(1912)、《旧金山来的先生》(1921)、《米佳的爱情》(1925)、《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青少年时期)》(1933)……一部部优秀的小说或小说集的问世,使布宁的小说创作技巧日臻完善,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1943 年,显示了布宁小说艺术的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作品集《幽暗的林荫道》出版,这是布宁一生中满意的一部作品集,是一部爱的百科全书。
布宁的小说文风清丽、感情细腻,他常常采用内视角,从内部审视人物,将人物的种种感情淋漓地、真实地刻画出来。布宁的景物描写更是堪称一绝,他笔下的大自然不管晴朗明媚还是凄风苦雨,都是那样的生动扑面。布宁是大自然的儿子,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他的创作归宿归属于自然,他一生都在探求人生的奥秘,而他的人生观背后常常隐藏着神秘的宿命观,以至于他的作品常常弥漫着浓郁的神秘主义,而这神秘的力量就是自然之力。此外,布宁的小说作品经常笼罩着或浓或淡的悲剧气氛,“死亡”是他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但每一个读者,只要用心读过他的小说,都无法否认这巨大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悲”中,有一颗热情向生、高昂求真、纯洁达炼的心灵!——“我在这世上不停地探寻,探寻美与永恒的结合体……”(《夜》,1901)。
在今天看来,布宁在俄国文学史上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他是俄罗斯历史上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1933 年,瑞典科学院授予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如下:“伊凡·布宁在俄国文学史上已为自己确立了重要的地位。而且,长期以来,他无疑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大作家。他继承了 19 世纪文学辉煌时期的光荣传统,开辟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布宁力求语言丰富、完美,而独到的精辟观察是其描写现实生活的基础。他以严谨的艺术创作态度抵御了单纯追求华丽辞藻的诱惑;尽管他生来是个抒情诗人,但从不粉饰目睹的一切,而是真实地予以反映。他的语言朴实而有韵味,正如他的同胞所说,此种韵味使其语言犹如醇酒,即便在译文中也会透出醉人的芳香。这种能力来自他的卓越的、出神入化的才华,并使他的文学作品具有世界名著的特点。”——授奖词也是字字珠玑,可以作为布宁一生准确精到的评价。
1953 年 11 月 8 日深夜两点,布宁在他乡巴黎,与世长辞。
1954 年 1 月 30 日,布宁的遗体被移葬在巴黎市郊的圣—热涅维耶夫—德—布瓦小镇上埋葬旅法俄侨的东正教公墓。
俄罗斯对布宁的研究,始于十月革命。由于历史的关系,初时期,评论界更多的是从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角度解读作家及其作品,如小说《兄弟们》和《从旧金山来的先生》中所反映出的反殖民主义、反资产阶级的主题思想得到那时评论家的广泛肯定,而对于《乡村》的作者到底是不是一个害怕农民起义的地主老爷,评论家们一直有所争论,这也反映了当时的评论审美。布宁逝世后,随着有关作家的档案资料的发表,出现了新的一批布宁研究的学术论文,其中具代表意义的是安·塔拉先柯夫的《论布宁的生活与创作》,他在不回避布宁创作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的同时,将作家的创作摆在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上加以分析,从此“开辟了俄国布宁研究的新领域”。关于布宁的研究,召开过几次世界性的文学大会:2000年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为纪念布宁诞辰 130 年,1997 年也是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为纪念布宁诞辰 127 年,1995 年在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为纪念布宁诞辰 125 年。会议提交的很多论文都涉及了布宁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探索。俄罗斯学者对布宁的学术研究,分别从“情节性和描写性”“作品中的东方思想”“死亡意识”“佛教思想”“政论作品分析”等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可见,俄罗斯布宁研究尽管还没有形成像对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这些传统经典文学家的浓厚的研究氛围,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发现了这位文学家的独特与伟大,布宁研究已经逐渐走向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
中国文学界对布宁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1921 年,布宁的作品首次进入中国。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小说月报》为俄国文学出了一期号外《俄罗斯文学研究》,其中刊登了由沈泽民翻译的《旧金山来的绅士》。尽管初评论界没有对布宁给予过多的关注,但有一件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是,中国评论家们对布宁研究的的成果就是“揭示了作家创作的多样性,肯定了作家对各流派特点的融会贯通,而没有将其仅仅定位在某某流派上”。这点非常重要。近年来,布宁的作品更多地被介绍到中国来,国内评论界也已将目光重新聚焦于这位“21 世纪研究价值的五位作家之一”。我国的布宁研究由于其开端即观照到了布宁创作的多样性,所以一直以来保持着多角度审视其创作的传统,这也是较俄罗斯本土研究特殊之处。近年来,我国布宁研究领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术论文,部分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作家创作中对传统现实主义继承基础上的拓展这一方面,其中有刘炜的《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拓展——重读布宁中篇小说 》、叶红的《蒲宁与现代主义》、管海莹的《转向主体情感世界的艺术创作——蒲宁小说中的现代意识探索》、张祎的《从归纳走向解构:布宁创作艺术的再认识》、彭运潮的《布宁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一种现实主义的突破》等,这些研究文章中都注意到了布宁独特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