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904502
▲这本two-sided(镜像双封面)书讲述了失序、流离和安家立业的故事。在生活中出现如此巨大动荡的时候,人会产生极度矛盾的情绪:离开成长的家乡,*终迁徙到一个全然未知的、甚至可能充满敌意的落
脚点,令人忧虑,更使人担心。同时,离开生活艰辛、毫无希望的家乡,去往一个崭新的远方,给人以希望,更让人期待。作者通过《沙与水》中的文字和图片,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些纠结的情绪,有怀旧、有
悔恨,抑或绝望;也有兴奋,还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该书独具匠心地将人种志、游记和摄人心魄的摄影结合,描绘出人们迁徙的真实场景,它必将成为中国*为重要的现代社会画卷之一。《沙与水》既是个人的,也是历史的,这些黑白胶片拍摄的瞬间,应当成为中国人在通往美好未来道路上的心灵状态的组成部分。
目录
前言 006
不废江河万古流 012
章 移民定居点 014
第二章 晋 兄 026
第三章 第二次迁移 066
第四章 郑宏俊一家 100
第五章 刘 老 122
目录
前言 006
不废江河万古流 012
章 多年以后 014
第二章 三峡大坝 030
第三章 250 元 050
第四章 后几日 092
第五章 水库建设 122
人类学背景的影像专家普雷基(Robert Pledge)先生五年倾心编辑,并亲自做序;
美国中国移民问题专家李丹(Danny Litter)双序言;
作者晋永权二十世纪初期五年长江黄河移民影像与文字
不废江河万古流
晋永权
亲爱的读者诸君,你、我,当然还有他,我们的命运是否像沙尘一样,随风起舞,随波逐流呢?当落地为泥,安静地沉睡在大地上,或驻足于
河流底部时,谁又能说,这不是又一次漂泊的间隙?
21 世纪的初5 年间,我一次次去往被称作“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长江、黄河两岸,追踪那些或迁徙、或定居的移民们。那时,我刚过而立之年,带着年轻人的激情、理想,还有沮丧、彷徨,当然更有对这一群体生存状态的浪漫想象,一次次执着前往,记下笔记,拍下照片。我以个人的视角,记录下21 世纪初这一时期大江大河的片段。
章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2000 年8 月13 日清晨,重庆云阳县南溪镇送别的情形,在我的记忆中依然挥之不去。
那是长江三峡库区向东部11 个省市外迁移民中的批,自1992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建设三峡水利枢纽,1998 年长江流域爆发洪灾,造成严重灾难过后,政府改变移民政策,决定实施移民外迁计划,将有16 万人从湖北、重庆库区迁往经济发达、富裕程度较高的中东部地区。这首批移民将在长江上航行三天四夜,迁往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的一座岛屿—上海崇明岛。
这一天清晨,南溪镇云雾缭绕,安宁秀丽。但一早四邻八乡陆续赶来送别的人们,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声抽泣传出过后,哭声便响成一片,几乎每一位移民都被许多或粗壮或纤细的手紧紧拉着,以至车队久久无法启动。我受到感染,手头的工作难以继续,便从人群旁抽身退到几十米外的一处小石桥边,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回头向河谷深处望去,一抹淡淡的云烟正向远处飘去,悠然而又寂寞,飘过处了无痕迹。我的
泪不知不觉掉了下来,以至于莫名其妙地想放开嗓门嚎啕大哭一场:几年后,我站过的地方就要沉入江底,我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站过的地方了。
而先前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名称,与这个地方也毫无关系,到这里来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一次仓促、平常的采访工作。但此刻,让我难
过的是,次到来竟是为了告别。
那一次,我在毫无心理准备之下,就感悟到了这一群体的气息,还有大江大河逆来顺受的容颜。那么直接,那么无遮无拦,赤裸面对。对于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山、水,还有人,乃至万物,离别,甚至等同于永别,谁都有理由在这一刻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事实上,从三峡大坝开始建设的1992 年起,库区的许多人就开始为移民一事纠结着。人们终于等到了移民开始这一天。南溪镇居民唐诗英
移民前,几宿都没有睡着觉,她一家的状况在移民群体中颇为典型。像重庆云阳南溪镇首批107 户移民户一样,除了政府准许带的家当外,她一家还特意带上了花椒、油炸辣子和腊肉。这天中午,一家五口人和镇上的431 位乡亲们一道,搭乘“江渝九号”移民船,作为长江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举家迁往上海市郊崇明县—一个被他们称作江心大岛的地方。
2000 年5 月,知道上海方面接受移民,6 月3 号,便去了上海看看。92 户人家,每家去一个当家人,坐了5 天船。唐说,那里的地理条件的确要好一些,更有发展前途。后来,又去了16 户人家,她还看到了自家的新宅基地。
那一年,唐诗英28 岁,同丈夫在镇上卖猪肉。他们把卖肉的刀子也打包进了行李。即将离开家乡的后一夜,唐还是有些伤感。“如果仅仅为自己考虑,就不去了,双方的老人都在,怎能痛快地走开呢!但为了孩子将来有个好前途,我们还是决定搬。”说这话时,唐诗英的母亲就在一旁,眼里充满泪花,但她7 岁的女儿却在一旁嚷着要看上海的大桥。
她们一家在当地又被认为是幸运的,南溪镇这107 户移民是经过政府认真选定的。上海方面来过人,他们要求移民户必须是“比较好的群众,有发展潜力的,有素质的”。云阳移民外迁护送组组长潘子国说:“好的标准是觉悟高、表现好、无违纪违法不良前科、无超生。”而这一标准,则把另外一些人排除在外了。镇政府提供的数据称,98% 的家庭觉得还是去好,上海吸引力大,地理区位优势明显。108 户,对接时107 户签了字,1 户不签字,没有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