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16606丛书名: 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
为适应财经类院校本科理论教学改革的需要,《金融经济学(第2版)》在内容上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注重实践性。《金融经济学(第2版)》适用于国内财经类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自学者,以本科生为主,也可供研究生班学员、MBA学员使用,还可供广大实际经济工作者自学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金融经济学的概念 2
第二节 金融经济学的定位 3
一、从研究的层次看定位 3
二、从研究的依据看定位 4
三、从研究的内容看定位 4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5
第三节 金融经济学的历史演进 7
一、金融经济学的启蒙时期 7
二、金融经济学的奠基时代 9
三、现代金融理论的“百花齐放”时期 12
第四节 金融经济学的主题 13
一、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13
二、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机制 13
三、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 13
四、均衡概念解析及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建立 14
第五节 金融经济学的基础 15
本章小结 17
复习思考题 18
第二章 金融系统与资产评估 19
第一节 金融系统与金融决策 22
一、金融系统 22
二、金融决策 25
第二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 28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概述 28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30
第三节 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 34
一、金融资产价值评估的原则与方法 34
二、债券价值评估 38
三、股票价值评估 43
第四节 金融资产的波动性度量 48
一、债券价格波动性的度量 48
二、债券价格波动性计算 49
三、凸性 50
本章小结 51
实训课堂 52
复习思考题 53
第三章 金融市场期望效用理论 55
第一节 偏好 55
一、偏好关系 55
二、偏好关系应满足的基本公理 57
第二节 效用与效用函数 60
一、效用 60
二、效用函数 61
第三节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关系 63
一、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 64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关系 65
三、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选择 67
第四节 期望效用函数 69
一、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函数 69
二、不确定性下的理性决策原则 70
第五节 期望效用理论的局限性 73
一、期望效用准则的矛盾 73
二、阿里亚斯悖论 74
本章小结 75
复习思考题 76
第四章 金融风险及其度量 78
第一节 金融风险的概念 81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81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 82
三、金融风险的分类 83
第二节 风险度量方法 85
一、距离法 86
二、系数法 88
三、VaR方法和CVaR方法 90
本章小结 91
实训课堂 92
复习思考题 93
第五章 风险态度及其度量 95
第一节 主观风险态度 98
一、风险态度的描述 98
二、效用函数及风险态度 99
第二节 风险态度的度量 109
一、风险溢价与确定性等值 110
二、风险厌恶系数 113
第三节 风险态度与投资风险资产的关系 118
一、相同财富水平下风险厌恶的度量 118
二、不同财富水平下风险厌恶的度量 120
三、几种常用的效用函数 125
本章小结 131
实训课堂 132
复习思考题 133
第六章 基本经济框架与市场微观结构 137
第一节 经济市场的描述 139
一、经济环境 139
二、经济参与者 141
三、证券市场 141
第二节 套利与无套利原理 148
一、套利的定义 149
二、无套利原理 152
第三节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152
一、市场微观结构定义基本内涵 153
二、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领域 154
三、市场微观结构的分类 155
四、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因素 156
五、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 157
第四节 市场流动性的度量 157
一、流动性的度量维度 158
二、流动性的主要度量方法 158
本章小结 160
复习思考题 161
第七章 资产选择行为与资产定价 163
第一节 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 165
一、资产类型 165
二、资产的投资特征 166
第二节 资产选择行为配置 167
一、消费与投资的选择行为 167
二、投资中的资产选择行为 167
三、资产选择行为影响机制 168
第三节 资产定价基本定理与风险中性定价 168
一、资产定价基本定理 168
二、风险中性定价 171
本章小结 175
实训课堂 176
复习思考题 177
第八章 资产组合理论 178
第一节 两资产模型下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 180
第二节 最优资产组合的性质 186
一、风险溢价与最优资产组合选择 186
二、财富水平与最优资产组合选择 187
三、资产收益率与最优资产组合选择 191
四、风险程度与最优资产组合选择 193
第三节 投资组合分离 193
一、基金分离的定义 194
二、单项基金分离 194
三、两项基金分离 195
本章小结 196
实训课堂 197
复习思考题 198
第九章 均值-方差效用下的投资组合选择 200
第一节 均值-方差分析的市场环境与偏好 201
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起源 201
二、均值-方差分析的市场环境 202
三、均值-方差偏好 203
四、均值-方差模型的局限性 204
第二节 均值-方差前沿组合 207
一、均值-方差模型 207
二、均值-方差模型的应用 211
第三节 均值-方差前沿组合的性质 216
一、基本性质 216
二、最小方差组合的性质 217
三、零协方差组合及其性质 218
四、均值-方差有效组合与投资组合定价 220
第四节 存在无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选择 221
一、存在无风险资产前沿边界的推导 221
二、前沿边界的组合意义和几何结构 223
三、存在无风险资产的前沿边界投资组合和投资组合定价 226
四、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步骤 227
本章小结 229
实训课堂 230
复习思考题 232
第十章 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 235
第一节 资产组合业绩评估 235
一、测算投资收益 235
二、业绩评估的传统理论 236
第二节 投资分散化 240
一、全球股票市场 241
二、国际化投资的风险因素 241
三、国际分散化投资的已实现收益 241
四、国际分散化投资收益在熊市中还存在吗 242
第三节 资产组合的管理过程 242
一、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242
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限制因素 243
三、投资者的资产配置 243
第四节 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244
一、积极资产组合管理的优势 244
二、积极资产组合的目的 245
三、积极资产组合的市场时机 247
四、多因素模型与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 250
本章小结 251
复习思考题 252
第十一章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255
第一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56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 256
二、市场组合 257
第二节 市场均衡 259
一、市场均衡 259
二、资本市场线 260
第三节 CAPM的资产定价关系 264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64
二、证券市场线 265
三、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异同 269
第四节 不存在无风险资产的CAPM 270
一、零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70
二、CAPM应用举例:确定证券理论价值 270
第五节 CAPM模型的意义与局限性 272
一、CAPM模型的意义 272
二、CAPM模型的局限性 272
本章小结 272
实训课堂 274
复习思考题 277
第十二章 套利定价模型 280
第一节 资产收益风险的因子模型 281
一、套利定价理论简介 281
二、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 281
三、线性因子模型 282
第二节 精确因子模型的套利定价理论 283
一、套利与套利组合 283
二、精确单因子模型 285
三、精确多因子模型 286
第三节 极限套利和套利定价理论 289
一、特异性风险与极限套利 289
二、极限套利下的APT 290
第四节 极限套利与均衡 294
一、极限套利和市场均衡问题 294
二、CAPM与APT的比较 295
本章小结 297
实训课堂 297
复习思考题 300
第十三章 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配置效率 301
第一节 有效市场理论 302
一、有效市场的概念 302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条件 303
三、有效市场的形式 304
第二节 市场是否有效 307
一、市场是否有效的争论点 307
二、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308
三、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310
四、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311
第三节 对有效市场的挑战 312
一、理论上对EMH的挑战 312
二、实证检验对EMH的挑战 313
第四节 资本配置效率 314
一、资本配置(定价)效率理论 314
二、资本配置效率的理解 316
三、资本配置效率和有效市场理论 316
本章小结 317
实训课堂 318
复习思考题 320
第十四章 行为金融理论 322
第一节 有限理性 323
一、经济人假设 323
二、理性人假设 323
三、有限理性人假设 324
第二节 行为金融的核心理论 324
一、有限套利理论 325
二、非理性行为模式 326
第三节 行为投资策略 327
一、逆向投资策略与惯性投资策略 328
二、小盘股投资策略 328
三、集中投资策略 328
四、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
策略 329
第四节 行为组合理论 329
第五节 行为金融与公司财务政策 330
一、管理者非理性情况下的公司财务政策 330
二、投资者非理性条件下的公司财务政策 331
本章小结 332
复习思考题 332
附录 金融经济学的数理基础 334
一、线性代数 334
二、微积分 336
参考文献 345
金融经济学是金融学、投资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是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作为金融研究的入门,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建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一般原理以及在此框架下应用相关原理解决各个相关问题的简单理论模型。这里所建立的概念、框架和原理,如时间和风险、资源配置的优化、风险的禀性和测度、资产的评估等,是金融各具体领域理论研究的基础——从资产定价、投资、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到公司财务、公司治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和公共财务,它把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许多原理、方法纳入到统一的理论框架进行阐述和演绎。它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利用问题。为了能够与读者分享我们在财经类院校十多年的金融经济学教学实践,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本书进行了结构与内容等改编,同时也接受了诸多院校使用本教材后所给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致谢。本书以适应理论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贴近本科教学实际,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握“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力求有所突破与创新。
本版的《金融经济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章,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修订或补充,同时增加了金融经济学当前的主流教学内容。全书共分十四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作为统领全书内容的章节,主要介绍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讲述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以及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第二章,金融系统与资产评估。以金融系统作为金融经济学研究生态为起点,从资金的时间价值出发,介绍资产定价的金融思想,建立对金融经济学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金融市场期望效应理论。从偏好关系的概念入手,建立了金融不确定性环境下偏好选择与决策原则。并对期望效应理论的存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阐释。
第四章,金融风险及其度量。对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度量方法进行了的分类,对金融风险主观态度的度量提供基础与借鉴。
第五章,风险态度及其度量。给出了如何界定不确定条件下不同经济行为主体风险态度的类型。通过确定性等价和风险溢价概念的引入,得到了绝对风险厌恶与相对风险厌恶程度的度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经济主体随着财富的变化,其对风险资产态度的变化情况。
第六章,基本经济框架与市场微观结构。介绍了在金融市场环境下的基本经济框架和对无套利概念的数理分析,并介绍了市场微观结构,市场微观结构对投资者潜在的投资需求如何转化为真实的价格和成交量,信息如何通过交易反映到价格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第七章,资产选择行为与资产定价。通过对人们资产选择行为的介绍,研究了风险中性环境下的资产定价基本定理,为判断金融市场的套利机会提供了理性依据。
第八章,资产组合理论。通过之前所建立的基本经济框架,对于两个资产的投资问题,研究了风险溢价、财富水平、无风险资产收益率、风险资产的风险程度等与最优资产组合选择问题。
第九章,均值-方差效应下的投资组合选择。用基本经济框架,论述了投资组合理论在均值方差效应与期望效应下的一致性条件,进一步介绍了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局限性,并给出了前沿组合的性质。
第十章,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介绍了资产组合业绩的评估和投资分散化当中到国外投资应该注意汇率风险,重点介绍了资产组合管理过程和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第十一章,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介绍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和推导过程。对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行了重点介绍。
第十二章,套利定价模型。研究了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和线性因子模型,并分析了极限套利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第十三章,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配置效率。介绍了有效市场的概念及其三种形式的内容含义。给出了三种不同有效市场的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市场有效性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
第十四章,行为金融理论。介绍了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是有限理性的以及行为金融的核心理论,重点介绍了行为投资的策略,策略主要有逆向投资策略、惯性投资策略、成长平均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本章的后两节介绍了行为组合理论和行为金融与公司财务政策之间的关系,在行为金融与公司财务政策一节中介绍了行为金融对公司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为便于读者的学习,本书在每章开始时都给出了“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以便提醒读者本章的精髓与实际案例。在每章结束时,都针对本章内容给出“本章小结”,概括本章的要点。在每章的“本章小结”后都列出本章的“实训课堂”及“复习思考题”,以便于读者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本书由马孝先任主编,进行全书的规划与统筹;孙鲁鹏和张质彬任副主编。第二章、第四章、第六章由张质彬执笔;第十章、第十四章由孙鲁鹏执笔。马孝先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和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引用了有关著作和教材,在此对所有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纰漏,恳请同行及读者斧正。
编 者
第一节 资产收益风险的因子模型
一、套利定价理论简介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一个风险证券相对于市场组合的系数,完全刻画了这只风险证券对于投资者所持证券组合风险程度的贡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成立依赖于对投资者的偏好和证券收益率的严格假设,这些假设过于严格,与现实不符。正因为CAPM的局限性促使了APT(套利定价理论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罗斯(Ross,1976)给出了一个以无套利定价为基础的多因素资产定价模型,也称套利定价理论模型(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该模型由一个多因素收益生成函数推导而来,其理论基础为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即两种风险-收益性质相同的资产不能按不同价格出售。该模型推导出的资产收益率取决于一系列影响资产收益的因素,而不完全依赖于市场资产组合,而套利活动则保证了市场均衡的实现。
同时,APT的假设相对于CAPM更为宽松、更接近实际,从而较CAPM具有更强的现实解释能力。
二、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
【假设12-1】 资本市场上任意资产的收益率与若干因素线性相关,风险资产i的收益率由K因子模型生成,即
(12-1)
式中:=为第i项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是影响资产收益率的随机变量(因素),反映了资产所包含的由K个风险因子所描述的风险。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风险因子对所有资产而言都是共同的,它们反映了系统风险,因此,称为因子风险(Factor
Risk)。
是资产i对因素k的敏感度(或称为资产i所包含的第k个因子风险的大小),称为资产i对因素k的因子载荷系数(Factor Loading)。
是残差项,描述的是与因子风险无关的剩余风险,由第i项金融资产的特殊性质所决定,反映了资产的非系统风险,称为资产i的特异性风险(Idiosyncratic
Risks or Residual)。
对于上述生成函数,模型假定如下。
(1) 随机误差项与因子风险的期望值为零,即。
(2) 任意两种资产的随机误差项之间、各项因子风险之间、因子风险与随机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即
(3) 各风险资产的非系统风险的方差是有界的,即。
(4) 因子风险平方的期望值为1,即。
假设12-1是APT的核心假设。
【假设12-2】 所有投资者具有同质预期,即对的预期完全相同。
【假设12-3】 资本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无摩擦的。
【假设12-4】 投资者为非厌足的,当投资者发现套利机会时,他们会构造尽可能多的套利组合来赚钱,直到市场均衡。
【假设12-5】 经济中存在的风险资产数量N比因素的数目K要大得多。
与CAPM模型的假设比较起来,APT没有对个体风险偏好做任何假设。从以上假设可以推断出所有因子载荷系数相同的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相同的;否则就会存在第二类套利机会,市场就不会均衡,投资者就会构造套利组合来消除这种套利机会,从而使市场达到均衡。这就是APT的核心所在。
三、线性因子模型
套利定价理论(APT)建立在线性因子模型(或称线性指数模型,Linear Factor Model)上,这一模型假设资产的收益率由若干因素的线性关系所决定。
采用矩阵符号,式(12-1)可以表示为
(12-2)
其中
,
,,
式中;为因子风险;为因子载荷系数;为特异性风险。
式(12-2)就是线性因子模型的矩阵表示形式。
CAPM建立了资产风险特别是由市场值来度量的系统风险及其风险溢价或期望收益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CAPM提供了一个定价模型。这里,希望达到同样的目的,要建立资产风险特别是由因子载荷系数度量的系统风险与其期望收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找出从到的映射。
定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确定的过程。APT模型给出的是线性形式,若能证明可以表示成式(12-2)所呈现的线性形式,就可以说明APT理论中线性定价模型的正确性。
线性因子模型式(12-2)与CAPM中的定价公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它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就是把风险分解成两个相加的成分,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重要差别。首先,CAPM确定了单一因子风险即市场组合收益风险,而线性因子模型只是说存在一组因子风险却没有指明是什么风险。其次,CAPM对非系统风险的协方差矩阵没有限制条件,而线性因子模型则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