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25866
2007年,《小趋势》英文版出版,掀起话题热潮,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2008年,《小趋势》中文版由青豆书坊引进出版;
2019年,《小趋势》全新再版,经济学家何帆做序推荐。
仅仅根据“大趋势”或普遍的经验,你不可能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在今天这个分裂的社会,如果你要成功地做一些事情,你必须了解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的那些群体,它们正在按照纵横交错的方向迅速而激烈地发展和运动,这就是“小趋势”。
——马克·佩恩
如何发现并把握住当下中国的“小趋势”?
这部关于“小趋势”的经典之作将颠覆你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教你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捕捉当下正在发生的变化。
一部以全新的视角剖析当今社会生活的震撼之作。《纽约时报》评论:“对于揭示掩藏在这个时代背后的社会真相而言,《小趋势》无疑是一部完美的圣经。”与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相比,“小趋势”对于理解并把握当下愈加复杂的社会走向无疑更富洞察力。
作者马克·佩恩认为,当今世界*的趋势就是“小趋势”。当下人们普遍的想法往往是错误和过时的。社会不再是一个大熔炉,而被分成了一个个有着不同喜好和生活方式的群体。那些小的、新的、热情的全体,正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通过可靠的信息和分析,作者让我们发现大量和直觉相违背的事实。书中列举了影响着美国社会未来发展的75个小群体的发展动向,那些貌似细微的发展正在酝酿着巨大的社会变革。这将彻底改变你观察从现在到未来的视角,并由此发现你的处境在现在与未来之间会有怎样的改变。
作者告诉读者如何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小群体的发展,它们能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也可以对一场选举胜负起决定性作用,还可能煽起一场运动或者改变你个人的生活。尤其在当今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小群体的力量不容小觑。“小”决定着“大”。
中文版再版序言:洞察当代中国的“小趋势”
中文版第1版序言:中国需要知道点“小趋势”
译者序:“小趋势”中藏有大力量
第一部分 爱情、性与男女关系
性比例失调的单身男女
“美洲狮”
办公室里的恋人
通勤夫妻
通过互联网结成的夫妻
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
退而不休的老人
上班太远的人
在家工作的人
能说会道的女人
身强力壮的女人
第三部分 种族与宗教
打破彩色玻璃天花板的女人
喜欢找犹太人的人
跨种族通婚的家庭
信奉新教的墨西哥裔美国人
温和的穆斯林
第四部分 健康与快乐
不喜欢阳光的人
睡眠不足的人
不再受约束的左撇子
有病自医的人
有听力障碍的人
第五部分 家庭生活
高龄奶爸
宠物父母
溺爱孩子的父母
事后曝光的男同性恋者
孝顺的儿子
第六部分 政治
感情用事的精英
举足轻重的摇摆选民
奋起斗争的非法移民
基督教徒中的锡安主义者
有犯罪前科的人
第七部分 少男少女们
轻度精神失调的孩子
喜爱编织的年轻人
堪为楷模的黑人青年
中学里的大老板
立志成为狙击手的年轻人
第八部分 食品、饮料与节食
吃素食的孩子
肥胖的人
渴望长寿的人
痴迷咖啡因的人
第九部分 生活方式
能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人
被忽视的爸爸
讲母语的人
不区分性别的人
第十部分 金钱与阶级
购买第二居所的人
当代的玛丽·波平斯
不事张扬的百万富翁
中产阶级与破产
非营利群体
第十一部分 外观与时尚
保留个性的文身人
忙碌的邋遢人
迷恋整形手术的人
强大的娇小女人
第十二部分 技术
喜爱社交的奇客
新一代的卢徳分子
技术红颜
买汽车的“足球妈妈”
第十三部分 休闲与娱乐
射箭妈妈?
XXX人
玩电子游戏的成年人
新的古典音乐爱好者
第十四部分 教育
晚上学的聪明孩子
美国在家上学的孩子
退学的大学生
对数字着迷的人
第十五部分 国际
小宗教
国际买房者
LAT夫妻(英国)
妈妈的大男孩(意大利)
欧洲之星
越南企业家
法国的禁酒主义者
中国的毕加索
摇摆不定的俄罗斯人
崛起的印度妇女
受过教育的恐怖主义分子
洞察当代中国的小趋势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
在我们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对大趋势的预测,但最稀缺的是对小趋势的观察。大趋势重要不重要?当然很重要,但大趋势距离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太过遥远。
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个大趋势,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遇到了大萧条,这是大趋势,但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企业感受到的却完全不一样。如果你去问农民,他们会说,大萧条早在20世纪20年代,甚至更早就开始出现了,因为农产品价格下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如果你去问股票投资者,他们会觉得1929年的股灾最刻骨铭心,其实,真正把美国经济拖入深渊的是30年代由欧洲银行危机带来的传染效应。如果你去问围绕在罗斯福周围的年轻人,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因为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可以尝试去做,他们感到自己正在拯救这个国家。
或许,过去,在中国的发展初期,你只要知道大趋势就好了。比如,你知道要搞市场经济,那你如果有勇气,就敢下海经商了。你知道中国刚刚进入城市化,住房制度改革了,那就买房呗。当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反而会出现分化。城市和城市变得更不一样,企业和企业变得更不一样,个人和个人变得更不一样。这时候就出现了小趋势。
小趋势的概念是美国未来学家马克 J. 佩恩提出来的,他在《小趋势》一书序言中写道:“小趋势的基础是这样一种理念,即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正在出现一些最有力的力量,它们是与我们直观印象相反的趋势,这些趋势正在塑造着马上就要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明天。”佩恩认为,小趋势就是占美国人口1%的群体出现的变化。在《小趋势》一书中,他研究了75个群体,比如,他注意到了住在一个城市去遥远的另一个城市上班的人、信奉新教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在家里上学的孩子、受过良好教育的恐怖分子,等等。虽然他们都是社会里的“非主流”,但他们的出现却引发了一系列的涟漪反应。比如,为了服务那些在家里接受教育的孩子,出现了专门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教材的公司,有的州还专门通过法案,不得歧视在家上学的孩子。再比如,那些信奉新教的墨西哥人,成了美国2004年大选中布什总统能够胜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佩恩的这一观察视角启发了我们:有些人群虽然人口数量相对较小,但却能产生跟其人数似乎不相称的影响力。占中国总人口千分之一就有140万人,占百分之一会有1400万人。这些人多不多呢?看起来众多,但你要知道,在99.9%、99%的人看来,这只是很小很另类的一个群体。在小趋势里面的人觉得这是一片海,在趋势外面的人觉得这只是一滴水。不过,这些群体虽然人数相对较小,但更为团结,观念更一致,更喜欢尝试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而且他们互相声气相投,能够彼此鼓励和支持,形成了一个线上和线下的网络,这就能成倍地放大其力量。所以,小趋势的特点是:要足够小,才能显示出锋芒,但又必须足够大,才能彰显出力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小趋势呢?可能,在小趋势里面的人们会觉得,这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力量,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出现小趋势,是因为首先有了大趋势。小趋势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有了好的时代、好的平台。
我们拿盖房来说吧,盖房的时候一层一层起高楼,每一层的盖法都是一样的,盖出来的毛坯房也是一样的,但是,等到盖完房,要装修的时候,每一家的装修风格就不一样了。有的喜欢金碧辉煌的洛可可风格,有的喜欢《延禧攻略》中性冷淡风格的莫兰迪色系。所以,盖房子就是大趋势,而装修就是小趋势。
我们再看互联网技术,最早的时候,你要是做个网站得专门找人给你做,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比如有了微博,有了微信公号,你不用懂任何编程,直接就能发微博和微信,做自己的自媒体。互联网平台是大趋势,而自媒体就是小趋势。
所以,小趋势的出现是因为技术的赋能、平台的提升、环境的改变、创新的激情。
你可能会问,找到小趋势,对我来说,能有什么用呢?我来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个卖水果的,你是卖苹果好呢,还是卖榴莲好呢?你很可能会说,卖苹果。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苹果的味道,但很少人能够接受榴莲的味道。喜欢吃榴莲的人喜欢得不得了,不喜欢吃榴莲的人讨厌死那种味道了。其实,卖榴莲很可能会比卖苹果更值得尝试。为什么呢?买榴莲的人会形成彼此的认同感,买苹果的人就不会。过去,喜欢榴莲的朋友散落在各处,但互联网出现之后,有着这种奇怪爱好的人们才能找到同好。你知道吗?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烤榴莲的品牌居然被一个叫桥哥的小伙子做出来了。他原来卖过红糖、卖过樱桃,都没成功,唯独换成卖榴莲之后,两年就开了100多家连锁店。
从这个小小的成功案例,你一定能悟到: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小趋势,并且一心一意地服务好这个小趋势,想不成功都难。
那么,你又会问,我该到哪里去找到小趋势呢?佩恩在《小趋势》一书中列举了美国的75个小趋势,在今天的中国也许有更多的小趋势,只是你必须要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关注在别的地方发生的新鲜事,才有可能发现。在互联网时代,虽然看似信息更加发达,但我们反而更难找到小趋势。过去,我们一张《参考消息》就能了解天下大事,而且所有的人看的都是同一张报纸,我们接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现在,互联网把我们分成了不同的“部落”。你是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朋友圈里跟自己三观不一样的人拉黑?拉黑,拉黑,直到眼前全无碍眼之人,可以,你也就变成了新的“洞穴人”。在你的朋友圈里刷屏的文章,可能在另一个圈子里根本就没有人看。你不了解的圈子,可能人数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虽然你每年都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听到了很多消息,但是,在你的部落之外,在你的目力到不了的地方,正在发生着一些更有意思、更有价值的事情,那些事情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你的生活,一些最有意思的小趋势,很可能会在你从不注意、也不了解的另一个圈子里。
所以,想要找到小趋势,你必须尽可能地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做个流浪者。你要学会用指南针开始自己的旅行,先找到慢变量,最终到达小趋势。慢变量好比是高速公路,上去了你就不会迷失方向。但你在高速公路上是看不到令人惊艳的美景的。你要不时地从高速路的出口下去,在城市的街道、乡村的小路上游荡。你要停下车,下车走进人群,跟遇见的各色人物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喜忧,同时用眼睛的余光扫视来来往往的人流,直到蓦然回首,发现让你激动的小趋势。
在我们这个时代,*不缺的就是对大趋势的预测,*稀缺的是对小趋势的观察。小趋势的概念是美国未来学家马克·佩恩提出来的。佩恩在《小趋势》中列举了美国的75个小趋势,在今天的中国也许有更多的小趋势,只是你必须要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关注在别的地方发生的新鲜事,才有可能发现。
——何帆 经济学家
我们往往停留在抽象的判断和认识层次,不大重视对社会生活变化细微的调查和分析,而正是这种细微变化往往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小趋势》这类著作,可以增进我们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微妙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它所提供的调查和分析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王梦奎 前国务
这本书会让你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比尔·克林顿
着实让人着迷,《小趋势》通过可靠的信息和分析,让我们发现大量和直觉相违背的事实,这将彻底改变我们观察从现在到未来的视角。并由此发现你的处境即将会有怎样的改变。对于揭示掩藏在这个时代背后的社会真相而言,《小趋势》无疑是一本完美的圣经。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这本书的力量在于马克· 佩恩对每一个小趋势可能带来的机会和暗含商机的分析上……它使企业家、商人和政客们能够在碎片化的社会中发现那些难以琢磨的群体,这将帮助重新建立新公司、开创新市场,并在新的竞争中获利!
——《今日美国》(USA Today)
马克· 佩恩不仅仅是发现了这些趋势,他同时也指出了该如何对待这些趋势,它们可以造就一个新公司,也可以让一个公司破产。
——《新闻周刊》(Newsweek)
与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相比,《小趋势》是20世纪末商业社会预言中*摩登的话题。然而,和那些夸夸其谈堆砌材料的书相比,马克· 佩恩筛选了一堆社会“趋势”,又精心打磨成一个个好点子,引导我们将走向何方。
——《信息周刊》(Information Week)
中国需要知道点“小趋势
王梦奎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在当今世界急剧变化的浪潮中,共同性的扩大和差异性的张扬是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互联网等新技术革命成果的普及,交通和通讯的空前便利,统一市场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共同游戏规则的制定,使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许多事物显现出全球化或者说一体化的趋势。但是,这种共同性的发展,并没有抹煞世界的差异性;而毋宁说,共同性的扩大正是以差异性的存在为前提的。不仅固有的差异性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在新的条件下还生发着新的差异性。大而至于国家社会经济制度,小而至于公众日常琐细的生活习俗,都是如此。我们依然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今后仍将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生活。这是我读了这本《小趋势》所引发的一点感想。
这是一本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著作。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民意调查专家,为多家大公司服务,并且做过美国总统的战略顾问。其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就是这本书所反映的对美国诸多社会现象的分析。作者并不以深刻的理论分析见长,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广泛涉及美国商业社会预言中的时髦话题,通过纷繁多变的美国社会生活百花筒,揭示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读者从这本书可以看出,美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多么巨大而又静悄悄的变化。作者名其书曰《小趋势》,但讨论的并不是无关紧要的琐事,而是如副标题所标明的,是“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作者善于发现社会生活大潮中新近表现出来的差异,见微知著,从细微处洞察未来发展,得出人们不曾注意,或者已经被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触及而决策者尚未引起关注的趋势。文字叙述和社会调查数据的背后,往往包含着对企业家或者政府的决策建议,其中也不乏对美国时弊的针砭。当然,本书所讨论的,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根本社会经济制度问题,我们也未必同意作者的所有见解,但无疑都是对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体制有重要影响的问题。不仅可以借此了解美国,也有助于预见中国,因为这里所揭示的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新趋势,有的在我国已经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你读读就知道了——需要预为之谋。
中国和美国有很大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但是,就当今中国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那是美国所远不能比拟的,恐怕也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使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之中。整齐如一和“清一色”的社会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包括思想文化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都在空前增强。由于我们往往是以非常矛盾的方式经历着这种变化,使这种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添了更为复杂的景观。妥善处理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日益增强而复杂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首先是要了解,也要学会尊重,并且适当地加以引导。这就需要进行更多方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趋势。这种调查研究不仅对于政府决策者、企业家和社会科学研究者有用,对于其他社会阶层的读者也有益处。应该说,这些年我国的统计工作和社会调查工作都是有显著进步的,但同剧烈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相比仍然显得不足。我们往往停留在抽象的判断和认识层次,不大重视对社会生活变化的细致入微的调查和分析,而正是这种细微变化往往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小趋势》这类著作,可以增进我们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微妙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它所提供的调查和分析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小趋势》所讨论的是严肃的社会问题,但文笔生动,语言幽默,常有机智的譬喻穿插其间,阅读不觉费力。统计数据虽多而仅以说明问题为度,能增加可信度而又没有枯燥繁琐之嫌。这也是目下我国同类著作不多见的。我饶有兴趣地读了书稿,觉得对中国读者会有些帮助,故乐作此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