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79549
编辑推荐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内容简介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第二版)》在**版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吸取国内外新的设计理念和研究成果,结合优秀的设计范例,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主体,兼顾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中心区详细规划、市政设施工程设计等,突出理论上的前沿性和设计方法的示范性,并从不同视角、层面展示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综合性。
目 录
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 城市和城市系统的基本概念 1
1.1.1 城市的本质与特征 1
1.1.2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 8
1.2 城市规划的层次与详细规划的内容 15
1.2.1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法定层面)15
1.2.2 城乡规划审批体系 16
1.2.3 城乡规划的修改 16
1.2.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17
1.2.5 居住区的组成 18
1.2.6 居住区规划的目的 18
1.2.7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8
1.2.8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 19
1.3 城市居住社区 19
1.3.1 社区的涵义 19
1.3.2 社区的构成要素 20
1.3.3 社区的分类 20
1.3.4 城市居住社区的涵义 21
1.3.5 城市居住社区的分类 21
1.3.6 相关概念辨析 21
1.4 智能小区 22
1.4.1 发展概况 22
1.4.2 智能化系统与建设原则 23
1.4.3 智能化小区建设要求 23
1.4.4 小区规划设计要求 24
1.4.5 系统的分类 24
参考文献 25
第2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部分理论、观念和基本要求 27
2.1 国内外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部分理论和观念 27
2.1.1 关于新都市主义 27
2.1.2 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和精明增长的概念 37
2.1.3 从人居环境的视角看现代城市楼盘 39
2.1.4 居住区规划中的生态设计理念与绿色社区建设 42
2.1.5 微区位理论 45
2.1.6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关注贫困群体—城市规划的公平性 51
2.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59
2.2.1 可持续社区的理念与空间布局规划 59
2.2.2 土地的集约利用 61
2.2.3 宜居范例—白云新城 63
2.2.4 唐山市曹妃甸滨海生态城市规划 70
参考文献 75
第3章 居住区用地的分类、规模和结构演替 76
3.1 居住区用地的分类和组成 76
3.1.1 城乡用地的分类 76
3.1.2 居住区用地的分类 78
3.1.3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80
3.2 居住区的规模 81
3.2.1 居住区规模—以人口、用地规模为特征 81
3.2.2 分级的主要依据 81
3.2.3 街坊的概念 81
3.3 居住区的结构和居住区结构的演替 82
3.3.1 居住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82
3.3.2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83
3.4 北京市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和主要类型 84
3.4.1 布局结构的演变 84
3.4.2 生活服务设施与居住区规划结构 88
3.4.3 从“替代”作用,看居住区公共中心分级结构的多样化 89
3.4.4 公共交通与居住区布局结构 92
3.5 居住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变化趋势 94
3.5.1 从 20世纪 80年代至今 94
3.5.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形式 98
参考文献 107
第4章 住宅用地及群体组合 108
4.1 居住区、街道与住宅 108
4.1.1 居住区用地指标及影响因素 108
4.1.2 新都市主义街道、街块和建筑物的设计原则 109
4.2 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区 111
4.2.1 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 111
4.2.2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114
4.2.3 绿色住区的选址及场地生态保护 120
4.2.4 城市街区设置和城市设施利用 121
4.2.5 住区多样性与人文和谐住区建设 122
4.2.6 住区环境与室内环境品质 124
4.3 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 128
4.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28
4.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29
4.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30
4.3.4 节材与材料资源 131
4.3.5 室内环境质量 131
4.4 住宅群体组合及空间布局 134
4.4.1 住宅设计的基本要求 134
4.4.2 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原则 138
4.4.3 居住区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 138
4.4.4 住宅群体的组合 139
4.4.5 建筑空间环境艺术构思的要点 141
4.4.6 现代居住区院落空间环境的设计 142
参考文献 157
第5章 居住区道路设计 159
5.1 居住区道路设计的基本理论 159
5.1.1 人车混行系统 159
5.1.2 人车分流系统 161
5.1.3 无障碍交通系统 164
5.1.4 城市“生态街道”166
5.1.5 绿色住区的道路交通要求 167
5.1.6 可持续社区的道路交通设计 168
5.2 居住区道路的设计 170
5.2.1 居住区道路设计的主要因素、规划原则和基本目标 170
5.2.2 居住区道路设计的规范要求 172
5.2.3 居住区道路的构成及分级 176
5.2.4 居住区路网的设计 182
5.2.5 道路交叉口的设计 184
5.2.6 平面交叉口进出口道红线设计 187
5.3 居住区停车设施的设计 190
5.3.1 居住区静态交通规划的原则 190
5.3.2 机动车停车场的建设 190
5.3.3 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的制定 192
5.4 范例—亚特兰大市BeltLine重建规划 192
5.4.1 环境数据与社会数据分析/分析方法 194
5.4.2 方案选择/利益各方参与 194
5.4.3 设计过程 196
5.4.4 项目执行/管理+监督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6章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199
6.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别、结构体系和规范要求 199
6.1.1 居住区公建的八个类别 200
6.1.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结构体系和设置原则 201
6.1.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指标体系 201
6.1.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规定 202
6.1.5 可持续社区邻里中心的设计 206
6.2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208
6.2.1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208
6.2.2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的空间管制要求 210
6.3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与设计 213
6.3.1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要点 213
6.3.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的基本内容 215
参考文献 216
第7章 居住区绿地及环境景观设计 217
7.1 居住区绿地的类别和规划原则 217
7.1.1 城市绿地的类别和居住区绿地分类 217
7.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20
7.1.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的景观环境及空间分割效果 222
7.2 居住区绿地的设计 224
7.2.1 居住区绿地功能设计 224
7.2.2 居住区植物配置 227
7.2.3 小区(组团)绿地的设计 229
7.2.4 居住区绿地的景观设计 232
7.3 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 236
7.3.1 树种选择与种植要求 236
7.3.2 居住区绿地设计范例—新上海花园洋房 240
7.4 城市环境景观概述 243
7.4.1 城市环境景观的层次、组织原则和特点 243
7.4.2 对城市生活空间社会性的认知 245
7.5 居住区环境景观的组织与设计 249
7.5.1 居住区空间环境的构成 249
7.5.2 居住区空间的类型与层次 252
7.5.3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55
7.6 居住区特色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 256
7.6.1 居住区特色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256
7.6.2 居住区水景设计 257
7.6.3 庇护性景观 262
7.6.4 高视点景观的设计要点 263
7.6.5 设计范例—新城?保元泽第264
7.6.6 范例—济南西区核心区滨水广场设计 265
参考文献 267
第8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268
8.1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 268
8.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背景 268
8.1.2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70
8.1.3 控规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71
8.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要求 272
8.2.1 编制主体和编制依据 272
8.2.2 编制内容和编制成果 272
8.2.3 控制性单元规划的编制 273
8.2.4 控制性编制单元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 274
8.2.5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75
8.3 专题—规划控制、依法行政和公众参与 279
8.3.1 美国地方政府的规划控制方法 279
8.3.2 依法行政的理论依据 281
8.3.3 公众参与和我国的公众参与 281
8.4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问题 284
8.4.1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中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284
8.4.2 城市空间环境控制 285
8.4.3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的空间管制要求 288
8.5 城市设计与控规的结合—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城市中心区为例 290
8.5.1 开发建设型城市设计—项目开发者的角度 291
8.5.2 控制引导型城市设计—规划管理者的角度 299
参考文献 304
第9章 城市中心区的详细规划设计 305
9.1 城市中心区的规划设计 305
9.1.1 城市中心区的构成、功能和特征 305
9.1.2 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形式 306
9.1.3 城市中心区详细规划的基本要素 308
9.1.4 城市中心区环境景观和公共空间的组织 310
9.1.5 范例—青岛市火车站周边区域改造详细规划 311
9.2 CBD的规划与建设 315
9.2.1 CBD的研究历程 315
9.2.2 CBD的基本特征 315
9.2.3 CBD的测定及内部结构 315
9.2.4 CBD的发展 317
9.3 城市CBD及其设计 321
9.3.1 新宿CBD 321
9.3.2 重庆市江北城(CBD)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24
9.3.3 鹤壁市老城中心区规划 330
参考文献 336
第10章 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337
10.1 城市综合体的基本概念 337
10.1.1 城市综合体的含义 337
10.1.2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337
10.1.3 城市综合体的划分 338
10.2 城市综合体的兴起与选址 340
10.2.1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340
10.2.2 城市综合体的选址与开发 341
10.2.3 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中系统综合的设计方法 342
10.3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 345
10.3.1 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 345
10.3.2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造型设计 347
10.3.3 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的
第1章 概论 1
1.1 城市和城市系统的基本概念 1
1.1.1 城市的本质与特征 1
1.1.2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 8
1.2 城市规划的层次与详细规划的内容 15
1.2.1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法定层面)15
1.2.2 城乡规划审批体系 16
1.2.3 城乡规划的修改 16
1.2.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17
1.2.5 居住区的组成 18
1.2.6 居住区规划的目的 18
1.2.7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8
1.2.8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 19
1.3 城市居住社区 19
1.3.1 社区的涵义 19
1.3.2 社区的构成要素 20
1.3.3 社区的分类 20
1.3.4 城市居住社区的涵义 21
1.3.5 城市居住社区的分类 21
1.3.6 相关概念辨析 21
1.4 智能小区 22
1.4.1 发展概况 22
1.4.2 智能化系统与建设原则 23
1.4.3 智能化小区建设要求 23
1.4.4 小区规划设计要求 24
1.4.5 系统的分类 24
参考文献 25
第2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部分理论、观念和基本要求 27
2.1 国内外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部分理论和观念 27
2.1.1 关于新都市主义 27
2.1.2 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和精明增长的概念 37
2.1.3 从人居环境的视角看现代城市楼盘 39
2.1.4 居住区规划中的生态设计理念与绿色社区建设 42
2.1.5 微区位理论 45
2.1.6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关注贫困群体—城市规划的公平性 51
2.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59
2.2.1 可持续社区的理念与空间布局规划 59
2.2.2 土地的集约利用 61
2.2.3 宜居范例—白云新城 63
2.2.4 唐山市曹妃甸滨海生态城市规划 70
参考文献 75
第3章 居住区用地的分类、规模和结构演替 76
3.1 居住区用地的分类和组成 76
3.1.1 城乡用地的分类 76
3.1.2 居住区用地的分类 78
3.1.3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80
3.2 居住区的规模 81
3.2.1 居住区规模—以人口、用地规模为特征 81
3.2.2 分级的主要依据 81
3.2.3 街坊的概念 81
3.3 居住区的结构和居住区结构的演替 82
3.3.1 居住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82
3.3.2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83
3.4 北京市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和主要类型 84
3.4.1 布局结构的演变 84
3.4.2 生活服务设施与居住区规划结构 88
3.4.3 从“替代”作用,看居住区公共中心分级结构的多样化 89
3.4.4 公共交通与居住区布局结构 92
3.5 居住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变化趋势 94
3.5.1 从 20世纪 80年代至今 94
3.5.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形式 98
参考文献 107
第4章 住宅用地及群体组合 108
4.1 居住区、街道与住宅 108
4.1.1 居住区用地指标及影响因素 108
4.1.2 新都市主义街道、街块和建筑物的设计原则 109
4.2 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区 111
4.2.1 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 111
4.2.2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114
4.2.3 绿色住区的选址及场地生态保护 120
4.2.4 城市街区设置和城市设施利用 121
4.2.5 住区多样性与人文和谐住区建设 122
4.2.6 住区环境与室内环境品质 124
4.3 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 128
4.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28
4.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29
4.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30
4.3.4 节材与材料资源 131
4.3.5 室内环境质量 131
4.4 住宅群体组合及空间布局 134
4.4.1 住宅设计的基本要求 134
4.4.2 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原则 138
4.4.3 居住区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 138
4.4.4 住宅群体的组合 139
4.4.5 建筑空间环境艺术构思的要点 141
4.4.6 现代居住区院落空间环境的设计 142
参考文献 157
第5章 居住区道路设计 159
5.1 居住区道路设计的基本理论 159
5.1.1 人车混行系统 159
5.1.2 人车分流系统 161
5.1.3 无障碍交通系统 164
5.1.4 城市“生态街道”166
5.1.5 绿色住区的道路交通要求 167
5.1.6 可持续社区的道路交通设计 168
5.2 居住区道路的设计 170
5.2.1 居住区道路设计的主要因素、规划原则和基本目标 170
5.2.2 居住区道路设计的规范要求 172
5.2.3 居住区道路的构成及分级 176
5.2.4 居住区路网的设计 182
5.2.5 道路交叉口的设计 184
5.2.6 平面交叉口进出口道红线设计 187
5.3 居住区停车设施的设计 190
5.3.1 居住区静态交通规划的原则 190
5.3.2 机动车停车场的建设 190
5.3.3 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的制定 192
5.4 范例—亚特兰大市BeltLine重建规划 192
5.4.1 环境数据与社会数据分析/分析方法 194
5.4.2 方案选择/利益各方参与 194
5.4.3 设计过程 196
5.4.4 项目执行/管理+监督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6章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199
6.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别、结构体系和规范要求 199
6.1.1 居住区公建的八个类别 200
6.1.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结构体系和设置原则 201
6.1.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指标体系 201
6.1.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规定 202
6.1.5 可持续社区邻里中心的设计 206
6.2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208
6.2.1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208
6.2.2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的空间管制要求 210
6.3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与设计 213
6.3.1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要点 213
6.3.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的基本内容 215
参考文献 216
第7章 居住区绿地及环境景观设计 217
7.1 居住区绿地的类别和规划原则 217
7.1.1 城市绿地的类别和居住区绿地分类 217
7.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20
7.1.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的景观环境及空间分割效果 222
7.2 居住区绿地的设计 224
7.2.1 居住区绿地功能设计 224
7.2.2 居住区植物配置 227
7.2.3 小区(组团)绿地的设计 229
7.2.4 居住区绿地的景观设计 232
7.3 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 236
7.3.1 树种选择与种植要求 236
7.3.2 居住区绿地设计范例—新上海花园洋房 240
7.4 城市环境景观概述 243
7.4.1 城市环境景观的层次、组织原则和特点 243
7.4.2 对城市生活空间社会性的认知 245
7.5 居住区环境景观的组织与设计 249
7.5.1 居住区空间环境的构成 249
7.5.2 居住区空间的类型与层次 252
7.5.3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55
7.6 居住区特色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 256
7.6.1 居住区特色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256
7.6.2 居住区水景设计 257
7.6.3 庇护性景观 262
7.6.4 高视点景观的设计要点 263
7.6.5 设计范例—新城?保元泽第264
7.6.6 范例—济南西区核心区滨水广场设计 265
参考文献 267
第8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268
8.1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 268
8.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背景 268
8.1.2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70
8.1.3 控规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71
8.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要求 272
8.2.1 编制主体和编制依据 272
8.2.2 编制内容和编制成果 272
8.2.3 控制性单元规划的编制 273
8.2.4 控制性编制单元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 274
8.2.5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75
8.3 专题—规划控制、依法行政和公众参与 279
8.3.1 美国地方政府的规划控制方法 279
8.3.2 依法行政的理论依据 281
8.3.3 公众参与和我国的公众参与 281
8.4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问题 284
8.4.1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中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284
8.4.2 城市空间环境控制 285
8.4.3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的空间管制要求 288
8.5 城市设计与控规的结合—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城市中心区为例 290
8.5.1 开发建设型城市设计—项目开发者的角度 291
8.5.2 控制引导型城市设计—规划管理者的角度 299
参考文献 304
第9章 城市中心区的详细规划设计 305
9.1 城市中心区的规划设计 305
9.1.1 城市中心区的构成、功能和特征 305
9.1.2 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形式 306
9.1.3 城市中心区详细规划的基本要素 308
9.1.4 城市中心区环境景观和公共空间的组织 310
9.1.5 范例—青岛市火车站周边区域改造详细规划 311
9.2 CBD的规划与建设 315
9.2.1 CBD的研究历程 315
9.2.2 CBD的基本特征 315
9.2.3 CBD的测定及内部结构 315
9.2.4 CBD的发展 317
9.3 城市CBD及其设计 321
9.3.1 新宿CBD 321
9.3.2 重庆市江北城(CBD)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24
9.3.3 鹤壁市老城中心区规划 330
参考文献 336
第10章 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337
10.1 城市综合体的基本概念 337
10.1.1 城市综合体的含义 337
10.1.2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337
10.1.3 城市综合体的划分 338
10.2 城市综合体的兴起与选址 340
10.2.1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340
10.2.2 城市综合体的选址与开发 341
10.2.3 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中系统综合的设计方法 342
10.3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 345
10.3.1 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要点 345
10.3.2 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造型设计 347
10.3.3 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的
免费在线读
第1章 概论
1.1 城市和城市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 城市的本质与特征
1. 城市的本质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巨大系统,是一个在自然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活动和强大功能的“人工生命”,具有多种价值取向。既要达到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共荣,又要达到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追求**效益的社会、经济目标,还要满足城市居民本身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多种价值取向的相互交叉,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同时也要求城市众多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与城市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技术工程环境系统的高度协调以求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城市发展过程分析,城市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具有深邃的历史渊源。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早期阶段,在城市兴起之前,许多社会功能是处于自发的分散、无组织状态中,城市的兴起,才逐渐聚拢到一个有限的地域环境之内。各种要素的聚集和相互生成构成城市发展的起始阶段。尽管当时城市的功能十分有限,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有增无减,逐渐演变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城市与社会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互不相关的系统,而是人类和世界演化的过程中,两个互相包容、互相嵌套的部分,尽管两个系统从内涵到外延均不对等。从直观上,城市以其巨大的物质的积累形式表现为社会的载体,社会的组织、机构、人群、文化的积累等诸多要素,都在城市这个巨大的物质载体中汇集、融合、发酵、合成,并产生出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文化、物质和社会要素。
刘易斯 芒福德(Lewis Mumford)以广阔的视窗来分析城市与社会的联系: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emergent),开始出现在旧石器文化的(paleoneolithic)社区之中 在这种新实体中,人类的组织也变得复杂了。除猎民、农民、牧民外,其他各种原始类型也开始进入城市,并为城市生活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包括矿工、樵夫、渔人,他们还给城市带来各自的工具和技艺及不同境遇中形成的生活习俗。工匠技师、船夫水手,则是从这种较综合化的原始背景中产生的,而且多产生于河谷平原的不同地点;从这些原始类型中后来又产生出其他一些职业团体,如士兵、钱庄经纪人、商人、僧侣等。城市正是凭借这样的复杂多样性,创造出了更高的统一体。
格茨 福普(Gotz Voppel,1970)认为,城市是高度发展的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集合形式。它是区域文化发展与传播的结果和出发点。城市是一个由赋予了不同功能的居住性或者公共性的房屋所构成的结合体,而每个这样的房屋个体又给城市带来了生命力,并且通过区域文化的功能性及社会性的划分来表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城市中包括了不同功能和建筑风格的房屋及各具特色的街道和街区,同时也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
城市作为“人工生命体”,其*重要的特征是人口的聚居。城市因人口聚居而生成、发展,也同样因人口的消散而衰亡。尽管人口聚集的动因是综合的、十分复杂的,如社会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等,但居住是人口聚集过程中的*重要的需求,也是城市*基本的功能。当人口聚居到一定程度而组织成一个社会时,居住的功能后退到相对次要的层面。当社会发展而形成“市”时,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开始了自己的运行和发展过程,其运行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包括其结构与形态等,均与城市所在社会的构成、形态、文化等发展历程紧密关联,并形成高度的一致性。面对巨大的、复杂的、高速运转的城市巨系统,以及它所承载的庞大的社会体系,具体的“人”的作用和人的感受被这个巨系统所吞噬和埋没,人们迷失了自我:人们必须依附于城市才能生活得更好,人们必须依附于城市才能生存,人与城市的关系被异化了,作为个人和自我,在巨大的城市系统面前显得无足轻重。只有人们从整体的、全过程的考察人与城市的关系,才能清楚地看到人是城市的创造者,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活生生的有机组成部分。
安东尼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国家的兴起标志着结构性矛盾的产生,而前者又首先是与城市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这并不是说国家的基础仅“限于”城市,而是说城市是权力的容器,它结合自身与乡村的关系,孕育出国家形式的结构聚合点(seructural nexus)。
刘易斯 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在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过程中,*重要的参变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人们现今所熟知的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还只是一种附属的现象。
《周礼 考工记》中规定“市朝一夫”,“市”位于宫城之后的城北一端。贺业钜认为:王城的分区规划首先要求突出它政治上的特征,“市”只不过作为王室生活服务设施居于从属地位而已。
从中国城市的起源可知,中国城市的孕育和生成,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变迁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农牧产品的增多、部落之间的战争,一次次将原始氏族社会的平等公正、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甲兵不起的社会陷入危机,失去其稳定性,被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所代替。正是社会的发展,促成了城市的生成与发展,使城市的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商品交流等功能日益显著,*终成为国家的行政统治的载体,国家权力的象征,逐步具有区域(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宗教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从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而言,每个城市的生成环境、生成的主导因素、发展的动力、发展机制和发展过程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或普遍性)。从人类社会这个视角来看,无论每个城市生成、发展的诸多因素怎样特殊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表现为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和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过程。
城市对社会的进步意义不仅仅在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聚集效益,还在于城市所发挥的社会中心功能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城市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人类互相联系和各种机遇、成就、创新的焦点,并且从来就是社会的权力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科学中心。新的政治体制、制度规范、价值观念和科学技术几乎都是在城市中产生的,而人类的文明成果也基本上都是在城市中得以产生、保存和传递的。
段汉明(2000)提出城市的基本定义:
(1)城市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人口、权力、文化、财富及能量、物质、信息等在地球表面聚集的节点,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2)城市是依附于土地等自然环境的由人类所创造的“类人体”,人就是这个类人体的灵魂。城市具有自身的生命节律和生成、发展、兴盛、衰亡的过程,并有着各自不同的遗传密码。
(3)城市是由能量、物质、信息和人共同组成的“核反应堆”,它不但吸收周围的能量、物质、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这个“核反应堆”产生新的能量、物质、信息,并向周围辐射。人通过城市改变自身的物质结构和精神结构,以塑造新的生命形式。
城市的本质是:人类将物质、能量、信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赋予某种精神的聚集节点,是人类社会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载体。它表征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好的、*生动的写照。
2.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内容
(1)城市是人创造的,人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活生生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2)城市是社会的延伸,是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文化、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
(3)城市是“类人体”,有着自身的生成—发展—衰亡规律,但这个规律又不同程度地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
(4)城市有自己的“波粒二重性”,即既是物质的科学技术的堆砌物,又是精神、人类文化的一个部分。
(5)城市中的物质与精神、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城市本体与自然环境、创造者(人类)与被创造者(城市)等诸多方面,具有多种的互补性,是一个互相嵌套的整体。
2)城市与城市历史
历史并不是已经死去了的在者之场,而是依然向人们开放的活的领域。历史并没有“逝去”,而是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和人们周围的世界。
1948年,伽莫夫和他的学生阿尔弗发表文章,预言宇宙原初的辐射与物质成分脱耦后,仍以黑体谱的方式存在。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伽莫夫的预言相吻合。
城市的历史并没有“逝去”,它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现存的城市,影响着每一个人。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1)城市的历史文化以一种更为普遍的或更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向现在和将来遗传。
(2)现存的城市格局、结构、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古代(过去)城市的背景。
(3)城市的历史遗迹、遗址等历史的“痕迹”,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具有信息保存、传递的价值,同时又是城市不断延伸的时空标志。
(4)城市的历史(包括遗迹、遗址、现存的建筑等),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整个城市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传,则是整个城市生命的无机组成部分。有机中包含着原样的(历史上原状的)无机,具有比现存的无机遗存有更加珍贵的保存价值。
许多人认为:城市中的遗址、遗迹、古建筑等不再会发生变化,但事实却是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城市中的历史遗存一方面如同麦克塔加(Mctaggart)指出的“过去总是在变化,它变得越来越过去,越来越古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中历史遗存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变化。今天人们也许会轻视(或忽视)某些城市的历史片断,明天也许人们会因这种轻视(或忽视)而懊悔不已。
3)城市与城市文化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的巨大内涵和广袤无边的外延常常使人们每天使用这个词,却很难准确地给予界定。今天在人们论证的、研究的种种事物上,冠以“文化”的衔头是件很时髦的事情:从民族、社会、城市、建筑到服饰、性,甚至是个人嗜好,人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爱德华 伯内特 泰勒(Edward B Taylor,1871)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换句话说,文化是指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类特征。此后,文化被赋予成千上万条定义,克罗伯(Kroeber)和科拉克洪(Kluckhohn)(1952)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
广义的文化概念则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及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布洛克(Bullock)和斯塔列布拉斯(Stallybrass)指出,文化是指一个社群的“社会继承”,包括整个物质的人工制品(工具、武器、房屋、工作、仪式、政府办公及再生产的场所、艺术品等),还包括一个民族在特定生活条件下及代代相传的不断发展的各种活动中所创造的特殊行为方式(制度、集团、仪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
阿摩斯 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2004)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其理想、规范、规划与日常行为等),是一种世代传承的、由符号传递的图式体系,是一种改造生态和利用资源的方式。文化的优劣,不应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来区分,传统的文化特性应当受到尊重,并应顺其自然地演变,而不宜人为地加以阻断,鲁莽地消除文化差异。即使文化由旧变新是必要的,也要考虑一个渐变的适应过程,特别要防止局部突变带来整体上的失序、断裂和解体。文化不是以“物”的形式存在的,没有人能看到文化,
1.1 城市和城市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 城市的本质与特征
1. 城市的本质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巨大系统,是一个在自然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活动和强大功能的“人工生命”,具有多种价值取向。既要达到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共荣,又要达到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追求**效益的社会、经济目标,还要满足城市居民本身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多种价值取向的相互交叉,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同时也要求城市众多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与城市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技术工程环境系统的高度协调以求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城市发展过程分析,城市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具有深邃的历史渊源。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早期阶段,在城市兴起之前,许多社会功能是处于自发的分散、无组织状态中,城市的兴起,才逐渐聚拢到一个有限的地域环境之内。各种要素的聚集和相互生成构成城市发展的起始阶段。尽管当时城市的功能十分有限,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有增无减,逐渐演变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城市与社会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互不相关的系统,而是人类和世界演化的过程中,两个互相包容、互相嵌套的部分,尽管两个系统从内涵到外延均不对等。从直观上,城市以其巨大的物质的积累形式表现为社会的载体,社会的组织、机构、人群、文化的积累等诸多要素,都在城市这个巨大的物质载体中汇集、融合、发酵、合成,并产生出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文化、物质和社会要素。
刘易斯 芒福德(Lewis Mumford)以广阔的视窗来分析城市与社会的联系: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emergent),开始出现在旧石器文化的(paleoneolithic)社区之中 在这种新实体中,人类的组织也变得复杂了。除猎民、农民、牧民外,其他各种原始类型也开始进入城市,并为城市生活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包括矿工、樵夫、渔人,他们还给城市带来各自的工具和技艺及不同境遇中形成的生活习俗。工匠技师、船夫水手,则是从这种较综合化的原始背景中产生的,而且多产生于河谷平原的不同地点;从这些原始类型中后来又产生出其他一些职业团体,如士兵、钱庄经纪人、商人、僧侣等。城市正是凭借这样的复杂多样性,创造出了更高的统一体。
格茨 福普(Gotz Voppel,1970)认为,城市是高度发展的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集合形式。它是区域文化发展与传播的结果和出发点。城市是一个由赋予了不同功能的居住性或者公共性的房屋所构成的结合体,而每个这样的房屋个体又给城市带来了生命力,并且通过区域文化的功能性及社会性的划分来表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城市中包括了不同功能和建筑风格的房屋及各具特色的街道和街区,同时也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
城市作为“人工生命体”,其*重要的特征是人口的聚居。城市因人口聚居而生成、发展,也同样因人口的消散而衰亡。尽管人口聚集的动因是综合的、十分复杂的,如社会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等,但居住是人口聚集过程中的*重要的需求,也是城市*基本的功能。当人口聚居到一定程度而组织成一个社会时,居住的功能后退到相对次要的层面。当社会发展而形成“市”时,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开始了自己的运行和发展过程,其运行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包括其结构与形态等,均与城市所在社会的构成、形态、文化等发展历程紧密关联,并形成高度的一致性。面对巨大的、复杂的、高速运转的城市巨系统,以及它所承载的庞大的社会体系,具体的“人”的作用和人的感受被这个巨系统所吞噬和埋没,人们迷失了自我:人们必须依附于城市才能生活得更好,人们必须依附于城市才能生存,人与城市的关系被异化了,作为个人和自我,在巨大的城市系统面前显得无足轻重。只有人们从整体的、全过程的考察人与城市的关系,才能清楚地看到人是城市的创造者,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活生生的有机组成部分。
安东尼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国家的兴起标志着结构性矛盾的产生,而前者又首先是与城市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这并不是说国家的基础仅“限于”城市,而是说城市是权力的容器,它结合自身与乡村的关系,孕育出国家形式的结构聚合点(seructural nexus)。
刘易斯 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在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过程中,*重要的参变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人们现今所熟知的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还只是一种附属的现象。
《周礼 考工记》中规定“市朝一夫”,“市”位于宫城之后的城北一端。贺业钜认为:王城的分区规划首先要求突出它政治上的特征,“市”只不过作为王室生活服务设施居于从属地位而已。
从中国城市的起源可知,中国城市的孕育和生成,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变迁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农牧产品的增多、部落之间的战争,一次次将原始氏族社会的平等公正、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甲兵不起的社会陷入危机,失去其稳定性,被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所代替。正是社会的发展,促成了城市的生成与发展,使城市的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商品交流等功能日益显著,*终成为国家的行政统治的载体,国家权力的象征,逐步具有区域(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宗教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从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而言,每个城市的生成环境、生成的主导因素、发展的动力、发展机制和发展过程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或普遍性)。从人类社会这个视角来看,无论每个城市生成、发展的诸多因素怎样特殊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表现为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和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过程。
城市对社会的进步意义不仅仅在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聚集效益,还在于城市所发挥的社会中心功能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城市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人类互相联系和各种机遇、成就、创新的焦点,并且从来就是社会的权力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科学中心。新的政治体制、制度规范、价值观念和科学技术几乎都是在城市中产生的,而人类的文明成果也基本上都是在城市中得以产生、保存和传递的。
段汉明(2000)提出城市的基本定义:
(1)城市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人口、权力、文化、财富及能量、物质、信息等在地球表面聚集的节点,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2)城市是依附于土地等自然环境的由人类所创造的“类人体”,人就是这个类人体的灵魂。城市具有自身的生命节律和生成、发展、兴盛、衰亡的过程,并有着各自不同的遗传密码。
(3)城市是由能量、物质、信息和人共同组成的“核反应堆”,它不但吸收周围的能量、物质、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这个“核反应堆”产生新的能量、物质、信息,并向周围辐射。人通过城市改变自身的物质结构和精神结构,以塑造新的生命形式。
城市的本质是:人类将物质、能量、信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赋予某种精神的聚集节点,是人类社会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载体。它表征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好的、*生动的写照。
2.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内容
(1)城市是人创造的,人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活生生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2)城市是社会的延伸,是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文化、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
(3)城市是“类人体”,有着自身的生成—发展—衰亡规律,但这个规律又不同程度地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
(4)城市有自己的“波粒二重性”,即既是物质的科学技术的堆砌物,又是精神、人类文化的一个部分。
(5)城市中的物质与精神、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城市本体与自然环境、创造者(人类)与被创造者(城市)等诸多方面,具有多种的互补性,是一个互相嵌套的整体。
2)城市与城市历史
历史并不是已经死去了的在者之场,而是依然向人们开放的活的领域。历史并没有“逝去”,而是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和人们周围的世界。
1948年,伽莫夫和他的学生阿尔弗发表文章,预言宇宙原初的辐射与物质成分脱耦后,仍以黑体谱的方式存在。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伽莫夫的预言相吻合。
城市的历史并没有“逝去”,它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现存的城市,影响着每一个人。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1)城市的历史文化以一种更为普遍的或更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向现在和将来遗传。
(2)现存的城市格局、结构、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古代(过去)城市的背景。
(3)城市的历史遗迹、遗址等历史的“痕迹”,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具有信息保存、传递的价值,同时又是城市不断延伸的时空标志。
(4)城市的历史(包括遗迹、遗址、现存的建筑等),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整个城市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传,则是整个城市生命的无机组成部分。有机中包含着原样的(历史上原状的)无机,具有比现存的无机遗存有更加珍贵的保存价值。
许多人认为:城市中的遗址、遗迹、古建筑等不再会发生变化,但事实却是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城市中的历史遗存一方面如同麦克塔加(Mctaggart)指出的“过去总是在变化,它变得越来越过去,越来越古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中历史遗存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变化。今天人们也许会轻视(或忽视)某些城市的历史片断,明天也许人们会因这种轻视(或忽视)而懊悔不已。
3)城市与城市文化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的巨大内涵和广袤无边的外延常常使人们每天使用这个词,却很难准确地给予界定。今天在人们论证的、研究的种种事物上,冠以“文化”的衔头是件很时髦的事情:从民族、社会、城市、建筑到服饰、性,甚至是个人嗜好,人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爱德华 伯内特 泰勒(Edward B Taylor,1871)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换句话说,文化是指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类特征。此后,文化被赋予成千上万条定义,克罗伯(Kroeber)和科拉克洪(Kluckhohn)(1952)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
广义的文化概念则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及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布洛克(Bullock)和斯塔列布拉斯(Stallybrass)指出,文化是指一个社群的“社会继承”,包括整个物质的人工制品(工具、武器、房屋、工作、仪式、政府办公及再生产的场所、艺术品等),还包括一个民族在特定生活条件下及代代相传的不断发展的各种活动中所创造的特殊行为方式(制度、集团、仪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
阿摩斯 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2004)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其理想、规范、规划与日常行为等),是一种世代传承的、由符号传递的图式体系,是一种改造生态和利用资源的方式。文化的优劣,不应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来区分,传统的文化特性应当受到尊重,并应顺其自然地演变,而不宜人为地加以阻断,鲁莽地消除文化差异。即使文化由旧变新是必要的,也要考虑一个渐变的适应过程,特别要防止局部突变带来整体上的失序、断裂和解体。文化不是以“物”的形式存在的,没有人能看到文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