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70064
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集的又一经典力作。本书以小说家的生平时间为主要线索,从16世纪的塞万提斯开始,详尽解读了近五百年来的八十多位优秀小说家与他们的作品。小说家们的生平影响了他们的作品,而他们的作品又是对每一位小说家思想的真实映射,布鲁姆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品味,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属于小说家的世界。
本书评价了近八十位有影响的小说家和一百多部长篇小说。从16世纪的塞万提斯到20世纪后期美国华裔女作家,风格多种多样,反映了四百年间小说艺术的流变。布鲁姆教授以资深读者的品位和独到眼光,带领我们走进小说家笔下那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世界,点评其艺术价值,分析各位作家所受影响和流派渊源,将阅读体验引向更深层次。
前 言
导 言 哈罗德·布鲁姆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1547—1616)
丹尼尔笛福(1660—1731)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
塞缪尔理查逊(1689—1761)
亨利菲尔丁(1707—1754)
劳伦斯斯特恩(1713—1768)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1721—1771)
奥利弗哥尔德史密斯(1730—1774)
范妮伯内(1752—1840)
简奥斯丁(1775—1817)
司汤达(1783—1842)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1797—1851)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安东尼特罗洛普(1815—1882)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
乔治艾略特(1819—1880)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马克吐温(1835—1910)
爱弥尔左拉(1840—1902)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亨利詹姆斯(1843—1916)
凯特肖邦(1851—1904)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
伊迪丝华顿(1862—1937)
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
斯蒂芬克莱恩(1871—1900)
薇拉凯瑟(1873—1947)
赫尔曼黑塞(1877—1962)
厄普顿辛克莱(1878—1968)
E. M. 福斯特(1879—1970)
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
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
D. H. 劳伦斯(1885—1930)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
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
纳撒尼尔韦斯特(1903—1940)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
罗伯特佩恩沃伦(1905—1989)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
理查德赖特(1908—1960)
威廉戈尔丁(1911—1993)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
拉尔夫沃尔多埃里森(1914—1994)
索尔贝娄(1915—2005)
沃克珀西(1916—1990)
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
安东尼伯吉斯(1917—1993)
艾瑞斯默多克(1919—1999)
威廉加迪斯(1922—1998)
若泽萨拉马戈(1922—2010)
诺曼梅勒(1923—2007)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
厄休拉K. 勒古恩(1929—2018)
托尼莫里森(1931— )
菲利普罗斯(1933— )
科马克麦卡锡(1933— )
唐德里罗(1936— )
托马斯品钦(1937— )
保罗奥斯特(1947— )
谭恩美(1952— )
延伸阅读
索 引
1984 年初,我开始为切尔西出版社编辑文学批评文集,而首部文集《埃德加·爱伦·坡:种种现代批评观念》(Edgar Allan Poe: ModernCritical Views)也于1985 年1 月付梓出版,因此眼下这套丛书实是这桩堂吉诃德式冒险的二十周年纪念。倘若有人问及,在这一过程中,究竟出版了多少种单行本,我记不得确切的数字,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很多书已绝版,甚至整个丛书已不再继续。我估算足有上千种单行文集,单独一个批评家汇集、推介如此庞大的一整套批评观念,确实可说是疯狂。
有些书出现在极不可能的地方:博洛尼亚、瓦伦西亚、科英布拉、奥斯陆的旅馆客房,法兰克福和尼斯的旧书摊,我旅行所到之处的作家书架。我应马其顿一所大学的要求给它的图书馆寄去一批,也应要求捐了数册给美国监狱服无期徒刑的囚犯。这些年来,这千种书籍触及很多地域、很多人。我今年七十四岁,回顾过去二十年间这一殊为奇怪的努力,尤其在跨越两个世纪之后,叫我颇有些惶惑。
我在编辑手记中已明述,我并不赞同每一篇重印的批评文章所阐发的观点。但这些文章须适度地反映现行的批评模式和教育风气,对于所有这些观念,我自然不是都有兴趣。不过,我是一只恐龙,欢乐地自称“布鲁姆·崇拜莎士比亚·雷龙”(Bloom Brontosaurus Bardolator)。关于想象性文学的伟大这一问题,我只认可三大标准:审美光芒、认知力量、智慧。随着我们的社会(迟缓地)改变偏见和不公,如今所谓的“相关性”,不出一个世代,便会被弃掷在垃圾桶。文学与批评界的时尚人士总会衰退过时。结实的老家具尚可作为古董流传,而糟糕的文学作品和意识形态的劝诫不会有这样的命运。
时间腐蚀我们、摧毁我们,而时间更残酷地抹灭庸劣的小说、诗歌、戏剧、故事,不论这些作品道德上如何高洁。走进一座图书馆,看看三十年前的杰作:在被遗忘的书籍当中,仅有寥寥数部仍有价值,而邪恶的湮灭使大多数畅销书成为时间报复的对象。日前,一位曾是我的学生的朋友告诉我,20 世纪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是约瑟夫·奥斯兰德。我的记忆力
仍相当顽健,却记不得这位诗人的任何诗行。现今一些女性主义浪漫主义学者研究、传授费利西亚·希曼斯夫人的诗歌。这位勇敢的女性赋诗支持她的同性,对于她的诗歌,我只记得《卡萨维安卡》的首句,但也是因为马克·吐温略作了添饰,化作一个对句:
男孩站在灼热的甲板上
一粒一粒啄食花生米
我虽称赏奥斯卡·王尔德的壮美宣言:“所有艺术皆无用处”,但并不想印证文学于社会无用这一主张。莎士比亚可以代表最高文学造诣的最良善效用:倘若真正地理解了,它能够治愈每个社会所固有的一些暴力。在我看来,美洲迄今所蕴育的作家当中——不论是北美、中美、南美、加勒比海,也不论是用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第绪语以及其他语言写作——沃尔特·惠特曼仍是最主要的诗人。惠特曼是医师、诗人—先知,内战时期在华盛顿特区的医院做志愿者,为伤兵包扎伤口、做护士之时,发现了他于社会有用的职业。阅读惠特曼,真正地理解惠特曼,能够使你学会自助,学会治愈你的意识创伤。
在迟暮之年,我将文学批评的功能多半看作鉴赏,在沃尔特·佩特意义上的鉴赏,融合分析与评估。佩特说“为艺术而艺术”之时,言下之意还包含D. H. 劳伦斯所说的“为人生而艺术”。在惠特曼之后的生机论者当中,劳伦斯是最具挑衅性的,如今被彻底驱逐出英语国家的高等教育。女性主义者指控他憎恶女人,将他禁压,说他要求女性禁欲。学生从而不再阅读20 世纪的一位大作家,一个独特的小说家、讲故事的人、诗人、批评家、先知。
切尔西出版社文学批评系列这项事业如此庞大,无疑也将编者的缺陷与好处历然彰显。在编辑过程中,我的目标始终是力求赅备,并且通常试图撇开个人意见。眼见市场上停售一部重要著作,叫我痛心,尽管我也从我的偶像塞缪尔·约翰逊博士的《诗人列传》里寻得解慰。书商(在当时兼出版与销售)遴择诗人,而约翰逊仍能径直讲出真心话。如今谁还记得这些诗人:耶登、斯普拉特、罗斯康芒、斯特普内?倘若我指出酷似这些诗人的当代人,便要招人怨尤,虽则这样的名字数不胜数。
在这项追求赅备的求索中,我受到更为充分的教益,学会如何为更广大的读者写作。文学批评是个人的行动,也是与公众接触的行动。文学批评产生了许多巨擘,诸如约翰逊、柯勒律治、莱辛、歌德、哈兹里特、圣伯夫、佩特、库尔齐乌斯、瓦莱里、弗莱、燕卜荪、肯尼斯·伯克。但我再版的批评家大多没有这般声望:我不过是将能找到的所有材料堆砌起来罢了。终生的阅读和教授,使我得以从无数人那里学习无数东西,这样的智识负债是不可计数的。我重印过数以百计的批评家的文章,却不可能结识这些人,而他们的思想给我启迪,使我学会如何从他人的思想中学习。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1547—1616)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在西班牙语世界的地位相当于莎士比亚在英语世界、但丁在意大利语世界、歌德在德语世界的地位:他们都是所属语言的荣光。法语世界里没有一枝独秀的类似现象:拉伯雷、蒙田、莫里哀、拉辛与维克多·雨果、波德莱尔、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以及普鲁斯特地位相当,不分伯仲。或许可以说塞万提斯的杰作雄霸了过去的五百年,因为那些更为杰出的小说家都是《堂吉诃德》的子孙,《堂吉诃德》对他们的影响不亚于莎士比亚。我在其他场合说过,莎士比亚实际上教会了我们如何与自己交流,而塞万提斯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交流。哈姆莱特很少聆听别人说话(除了那个鬼魂),而福斯塔夫如此自得其乐,哈尔王子在他面前,也成了满腹牢骚的学生和不太心甘情愿的聆听者中最有风度的一个。但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相互倾听,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成熟起来,在所有文学作品中,他们之间的友谊最有说服力。
堂吉诃德还是哈姆莱特?桑丘·潘沙抑或福斯塔夫?这是一种艰难的选择。然而,哈姆莱特只有霍拉旭,福斯塔夫孤独终老,临死之际仍把玩着鲜花,显然正梦想着《圣经·诗篇》第23篇中承诺的筵席,上帝为身陷敌群的人摆设的筵席。堂吉诃德在桑丘充满关爱的陪伴中安然离世,这位睿智的仆人还向这位英勇的骑士提议展开全新的征程。诚如艾米莉·狄金森(货真价实的莎士比亚继承人)所言,也许是莎士比亚一手创造了不断成长的内在自我,自我的成长被迫成为一段冒险之旅。塞万提斯的人生充满艰辛且孤独凄凉,他却创造了一个莎士比亚回避的奇迹。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我们能找到水乳交融般的两个伟大性灵吗?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都是极具魅力的“巨人”,但他们从不倾听他人说话,也从不倾听彼此说话。麦克白夫人渐渐淡出,李尔王对着天空自说自话,而普罗斯珀罗在人间根本没有棋逢对手的可能。有时候,我幻想着永生的莎士比亚把他笔下最具生命力的人物集中到一个舞台上: 福斯塔夫、哈姆莱特、罗瑟琳、伊阿古、李尔王、麦克白和克莉奥佩特拉。然而在他活着的岁月里,他没有这样选择。
桑丘与堂吉诃德是读者所需要的最好的同伴: 与他俩三人同行,如同与幸福随行,还能获得自我洞见。堂吉诃德与桑丘做到了全面深入的互相了解。最终他们真正懂得了彼此,而这正是他们最终要教会我们的
丹尼尔·笛福(1660—1731)
我们不会把他的祷告及类似的东西当回事,因为那不过是他的快乐之源,他视其为十足的娱乐消遣。
卡尔·马克思谈《鲁滨孙漂流记》
我烦透了那些颜色!
一天我用红色的浆果把一只小山羊
染成了鲜亮的红色,只是想看到
有点不一样的效果。
结果他的妈妈不认他了。
伊丽莎白·毕肖普,《鲁滨孙在英国》
如果《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卡尔·马克思,其道德力度必定会加强,但会牺牲掉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的自由的形象。如果作者是伊丽莎白·毕肖普,笛福的叙事会增加一些意象、一些冲动,但会牺牲掉清教徒式的简洁文风,及令人信服的对救赎迹象的追寻。当然,笛福小说的一大优点正是伊恩·瓦特和马丁·普莱斯所强调的一点:日常生活中,道德抉择的难题无处不在。鲁滨孙·克鲁索和摩尔·弗兰德斯都是人——都是凡夫俗子——承受着加尔文和弗洛伊德所称的精神经济学。笛福早早介入了现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发展历程,令人禁不住更想把他写入历史叙事,而非阅读他的作品。历史主义,不论新旧,都是阅读的蹩脚替代品;如我所为,重读《鲁滨孙漂流记》和《摩尔·弗兰德斯》时置其于各自所处的语境,却发现这样做毫无用处。伊恩·瓦特说了一句很有用的话:“与其他小说人物相比,笛福笔下的主人公……让我们更为详尽地了解到他们的货币存量和商品库存。”究其原因,我认为更多的是与笛福有关,而非他所处的时代;即便他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创作了这部小说,他对经济动机的痴迷程度丝毫不会减轻。他是一条硬汉子,命运多舛: 在伦敦发生大瘟疫与大火的时期,他被抚养长大,成了一名不顺从国教者;人到中年,遭遇破产,被关进新门监狱,还被处以枷刑;做过特工和揭露丑闻的记者,直到由于欠债和通敌罪再次入狱。笛福去世时年事已高,所以可说是一个幸存者,但他历经种种坎坷,这些都反映在他创作的小说中。
约翰逊博士曾说过,只有三部作品应该写得更长一些:《 堂吉诃德》、《天路历程》以及《鲁滨孙漂流记》。笛福与约翰·班扬之间有着真切的师承关系,但鲁滨孙·克鲁索和摩尔·弗兰德斯身上丝毫没有堂吉诃德的影子。笛福笔下的主人公都务实而审慎,因为他们必须如此;他们知道,这不是一个嬉戏的世界。
《鲁滨孙漂流记》
我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所以错过了一种至今仍相当普遍的体验;这是一本不会令孩子们失望的书。不过也如狄更斯所言,《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既不会让任何人大笑,也不会让任何人大哭的广受欢迎的书,而且只此一部”。克鲁索奇特的腔调和自我迷惑的情绪反应不会让孩子们觉得费解,这个几乎完美的唯我论者在四分之一世纪的孤独生活里展现出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似乎能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对于每个孩子对依赖的恐惧,克鲁索的幸存也许是一种含蓄的反驳,同时也预示着他们所渴望但尚未实现的个体独立。或者说,克鲁索有着强大的能力捱过独处的时光,对每个孩子的孤独而言,这也许是一种回应。
笛福与克鲁索之间的相似并非十分明显,但读者依然能感觉到叙事中这种相似性无所不在。在我看来,笛福是最没有反讽意识的作家,而克鲁索的故事充满着强烈的反讽。他是一个焦躁不安、喜欢游荡的人,受他(和读者)无法理解的强力驱使,开始旅行和冒险,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窘境,完全可能因为难以承受的内在性而变得疯狂。然而,他看似深陷“牢狱”,神智却一直保持清醒。笛福承受了很多;新门监狱和枷刑都是噩梦般的经历。克鲁索承受了更多,但笛福不会把他的主人公刻画成精神受难者。如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言,笛福“走了一条与心理学家相反的路—他描绘情感对身体的影响,而非对心理的影响”。这种影响最强烈的时刻,莫过于克鲁索目睹一起沉船事件而备感煎熬:
就拿这伙人来说吧,我简直看不出他们中间有任何人能够逃出性命,同时,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指望他们不同归于尽。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被搭伴同行的船只救起来。可是这种可能性也很小,因为我实在看不出一点征象和痕迹。
我看到这种光景,心里忽然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嘤嘤求友的强烈要求。有的时候,我不禁脱口而出地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哪怕只有一个人从这条船逃出性命,跑到我这儿来呢!也好让我有一个伴侣,有一个同类的人说说话儿,交谈交谈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有人往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的目标所吸引,或是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过去,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叫我们痛苦得受不了。
我是多么渴望着有一个人逃出性命啊!“啊,哪怕只有一个人呢!”这句话在我口上至少也念了一千遍。每逢我这样念的时候,我总是捺不住心头的强烈要求,把两只手捏得死紧,假如我手里这时拿着什么脆软的东西,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它捏成粉碎;同时我的
上下牙也咬得死紧,半天松不开。
以上便是克鲁索的反应,这个动手成瘾的工匠找到了他的自由,却无法承受它全部的崇高。克鲁索是一个最不崇高的人物,却自始至终被嵌入一个崇高的情境,最典型的一桩事件便是他偷窥的可怕食人宴,从中他救下了后来成为他仆人的星期五。面对他的先进技术和清教徒特有的决心,那些食人族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所以食人者星期五很快便皈依新教神学和饮食,这并不显得那么不合情理。普通读者重读此书时,也许会对此感到疑惑: 相对而言,克鲁索为何缺乏新教徒典型的内省?这不是说马克思的评语是正确的,克鲁索只在安息日才变成新教徒;而是因为笛福的上帝是一位技术治国论者兼个人主义者,他对细致微妙的情感不太习惯。我们可以把笛福的上帝想象成一个工匠巨人,整个宇宙都是他的手工场,恰如克鲁索在岛上竭尽其能应对所需。所不同的是,克鲁索的崇拜者只有星期五,而笛福的上帝拥有上百万个对他五体投地的星期五。
《摩尔·弗兰德斯》
就《鲁滨孙漂流记》而言,审美评判似乎多余;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神话,它的地位如板上钉钉,毋庸置疑,故而文学评论家们唯有缴械投降。《摩尔·弗兰德斯》则不同,招致了各式各样,甚至两极化的评论,一极是已故诗人兼文学评论家艾伦·塔特,他曾对我说,《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有着托尔斯泰式的强烈情感;另一极则是同样有资格的一些读者,他们根本不承认这是一部小说。捧杀者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威廉·福克纳,前者提到“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妓女摩尔·弗兰德斯”,后者则将《白鲸》和《摩尔·弗兰德斯》并置,说是自己很想创作的作品(还有一本是米尔恩的小熊维尼系列之一)。重读《摩尔·弗兰德斯》,我竟有些迷惑,我本以为它会写得更好,但它其实属于部分比整体更为生动的一类书,故而记忆里只保留着某些章节和当初的印象,而因为这记忆,很大一部分叙事也被赋予了本不具备的光环。说来奇怪,就叙事而言,这部小说的地位摇摆不定;我们无法笃定自己读的是一部小说,而非宣扬清教信仰的花花绿绿小册子。摩尔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人,总能维持我们对她的兴趣和善意。但是她讲述的故事时而有形,时而松散,屡屡令彼此对立的虚构作品与所谓事实的权威们头疼不已。
马丁·普莱斯指出,《摩尔·弗兰德斯》通篇讲述人的生存,笛福却几乎没有用一个统一的主题贯穿其中。笛福曾进过新门监狱,就这部小说的幻象而言,他只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暗示;摩尔出生于新门监狱,她将想尽办法避免在那里终老一生。她对现金的追逐简直等同于克鲁索为了在岛上活下去而做出的努力,有所不同的是,摩尔更有想象力,而克鲁索像是患有古怪的强迫症。克鲁索只做他必须做的,摩尔则做得更多,在她的执迷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对于冒险的爱好。这种爱好让她吃惊,但恰如马丁·普莱斯所言,她总是“被自己吓住,她总是对自己感到惊讶”。她在行动中学习,她对所做的一切几乎都很投入。激情洋溢是她最迷人的品质,不过她的大多数品质都讨人喜欢。男性读者都为她倾倒,尤其是那些对女性既赞美又贬损的男性读者,其中名声最响的便是乔伊斯和福克纳。
清教的力量,也就是灵魂孜孜不倦寻求自我肯定的驱动力,在摩尔身上展现的程度不亚于班扬笔下的主人公。我认为这是威廉·哈兹里特如此激烈地批判《摩尔·弗兰德斯》的原因,不然的话,我想这位新教异见传统中涌现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学评论家应该会欣赏这部作品的。然而,在某一个层面上,他显然觉得摩尔是清教情感的巨大耻辱。查尔斯·兰姆非常敬重摩尔,非常理解她内心深处清教信仰的对立统一是多么地真实,反映出“宗教显灵对一个粗鄙的、未经教化的灵魂的干预性闪耀”,这一点“近似于班扬的柔情”。愤怒的哈兹里特回应:“兰姆先生欣赏《摩尔·弗兰德斯》,那么他愿意娶摩尔·弗兰德斯吗?”对此,一个忠诚的哈兹里特派学者只能回应:“希望那位哈兹里特迎娶了一位摩尔·弗兰德斯,从而在男女关系中享受一次幸福的感觉。”哈兹里特写下这段关于《摩尔·弗兰德斯》的话时,完全失去了分寸感:
然而,为了满足好奇心重的读者,我们……可以加一句:《 摩尔·弗兰德斯》糟糕透顶、面目可憎,弗兰德斯女士显然是生于罪孽。写得最好的部分是她的童年,好看、感人;还有身陷新门监狱时,在悔恨与顽固不知悔改的情绪中起伏不定;以及她从小酒馆门口牵走马匹,行窃之后却不知何处安放。这是把对偷窃的热爱上升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变成了事不关己的机械反应。
哈兹里特不懂摩尔,是因为他无法容忍清教徒的冲动竟然遭到错置,变成了“把对偷窃的热爱上升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偷马的情节虽然精彩,却赶不上摩尔的第二次行窃,即偷走小孩项链那一节:
我现在白日里出去,自己也不知往哪里走,也不知道去找什么东西,直到魔鬼在我走的路上设下一个可怕的陷阱,那陷阱的可怕,还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一天经过亚尔德斯盖特街时,我看见一个美丽的孩子,她在一所跳舞学校里上学,正独自走回家去。我的鼓舞者,像个真正的魔鬼,教我去骗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孩。我和她谈天,她也向我说了许多话。我拉着她的手,和她一起走,等我走到一条通巴塞罗缪围场的铺砖的小巷,我就引她到巷里去。那小孩说这不是她回家的路。我说,“是的,我亲爱的,我要指给你看怎样回家。”那小孩戴着金珠穿的一条小项圈,我已经看中了。在巷里的黑暗之中,我弯下身来,假装系好小孩的跳舞鞋上松了的带子,顺手摘下她的项圈,小孩没有发觉,我于是又带她往前走。那时魔鬼教我在黑暗的巷里杀死小孩,那么她就不会啼哭了。但是单单这个念头就把我吓住,我几乎站不住脚了。我拉这小孩转过身来,吩咐她再回到先前走的路上去,因为这不是她回家的路。小孩说她会那样走的,我就走进巴塞罗缪围场,然后转到通向巷子的一条路上,走进查土荷斯广场,出来走到圣约翰街;然后穿过斯密士飞鲁,走下七克巷,经过飞鲁巷,直抵荷奴倍恩桥,那时跟常走过那里的一大群人混在一起,就不会被发现了。这样我第二次冲进世界里来。
想起这个赃物使我忘却了以前的种种反省,我从前的自责很快就消失了;贫困硬化了我的心肠,我自己的困苦使我不顾一切了。最近这件事没有带给我很大的忧虑,因为我既没有加害于这个可怜的小孩,却感到给了她的父母一个应得的教训。他们这样疏忽,让这可怜的小羊独自回家,以后对于孩子要格外当心才是。
这串金珠值十二到十四金镑。我猜这或许是她母亲从前的东西,因为给小孩戴着太大了,也许是由于母亲的虚荣心,要她在跳舞学校里显得漂亮,故意让她戴这东西。无疑地,这个小孩一定有个女仆跟她同来,但是这个糊涂的轻狂女人,也许在路上碰到熟人聊起来
了,于是这个小孩东漂西荡,一直落到我的手里。
然而,我并未加害于这个孩子,我连吓她一下都没有,因为我心肠还是很仁慈的。除了穷困逼迫着我做的事情之外,未曾做别的坏事。
非同寻常的时刻便是摩尔说:“那时魔鬼教我在黑暗的巷里杀死小孩,那么她就不会啼哭了。但是单单这个念头就把我吓住,我几乎站不住脚了。”这个时刻令我们感到害怕,也一定令哈兹里特感到震惊。我们不相信摩尔会残杀那个小孩,但她那把自己惊呆的本事的确吓住了我们。我们这才想起,我们不懂摩尔,因为笛福不懂她。这是笛福所著《摩尔·弗兰德斯》最奇特的魅力,也是它最奇特的缺陷。纪德笔下的拉夫卡迪奥在思考着自己的罪行时,喃喃地说,让他好奇的不是各种事件,而是他自己。其精神实质与笛福笔下的摩尔毫无二致。新教情感从自身抽离,观望着善与恶的精神对它的争夺,观望着上帝在人的灵魂中放置的巨大能量,超脱中带着些许疏离、些许惊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