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1380
篇 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章 古代医学
节 医药的起源——原始医学
第二节 古代东方医学
一、古埃及医学
二、古印度医学
三、古巴比伦和亚述的医学
四、中国古代医学
第三节 古代西方医学
一、古希腊的医学
二、古罗马的医学
第四节 古代医学的特点
第二章 近代医学
节 近代医学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近代医学
二、17世纪的医学
三、18世纪的医学
四、19世纪的医学
第二节 近代医学的特点与启示
一、实验医学是近代医学的奠基石
二、不同学派的争鸣促进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三、自然科学进步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动力
四、医学交流架起了近代医学发展的桥梁
第三章 现代医学
节 现代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医学
二、药物学与治疗学的飞跃
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四、免疫学的发展
五、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六、器官移植与人造器官
七、医学模式的转变
八、传染病的新动态
九、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特点
一、医学分科专门化
二、医学发展国际化
三、医学技术逐渐现代化
四、医学学科交叉渗透产生新学科
第三节 现代医学发展的启示
一、临床必须与预防相结合
二、技术的转移与综合是医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既要重视延长寿命又要重视生命质量
第四节 21世纪医学的发展趋势
一、分子生物学将成为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龙头
二、再生医学将促进21世纪的医疗革命
三、医学与众多学科融合发展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突破
四、预防医学发展将促进卫生革命
五、老年医学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医学课题
六、系统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医学
七、转化医学
八、个体化医学
九、医学整合
第四章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节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一、阴阳五行学说
二、脏腑学说
三、经络学说
四、病因病机
五、诊法与辨证
六、治则与治法
第二节 中医学各专科的形成和发展
一、诊断学
……
第二篇 医学教育与医学学习
第三篇 卫生人员与卫生服务工作
附录1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
附录2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
附录3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
附录4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参考文献
《医学导论》第4版是在前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保持了前版的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
在修订过程中,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对全国高等学校第八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在前版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状态以及各学科领域的进展,力争重点体现以下内容:①现代医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观念;②医学教育与卫生事业的紧密结合,强化医学教育为卫生事业服务的意识,强化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强化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教育等;③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如第3代“以系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改革,国际及中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等;④我国卫生事业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如卫生体制改革,“5 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等;⑤各学科领域的进展。
本版教材除文字版外,还有网络增值服务,希望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本书修订过程中,得益于主审的悉心指导,全体编写人员和编审尽心尽责,从而按时完成了编写任务,保证了教材的质量。
由于我们编写能力有限,加之时间较仓促,本版教材的问题和失当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各位同道和读者批评指正。
(2)农村地区的交通、信息联络较差,这不仅给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业务技术交流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也给农村病人的就医、会诊和转诊带来了困难。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之间的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的差距有所扩大,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缓慢,合作医疗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机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依然存在。
3.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在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人员数量不少,但专业素质较差,学历结构以大中专科为主,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没有学历。
(2)由于一部分在基层工作的医护人员缺少系统的专业教育以及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制约,业务水平不高,与目前国家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构建的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和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3)由于农村基层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许多病人都到城市大中型医院就诊,使实际到基层卫生机构看病的人数有限,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知识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乡村医院中具有医疗专科的人员少,又没有经过全科医学的系统训练,在工作中常遇到一名医师既担任外科诊治工作,又兼妇产科、内科等工作,对医院的医疗和护理质量有一定影响。
(4)卫生人才外流严重:由于乡村卫生资源所限,医护人员工资低、福利差,不少卫生基层工作者感到没有发展前途而纷纷离开乡村医疗机构,到有保障、有前途的城市医院工作。总的流动趋势是山区流向平原,农村流向城市,小医院流向大医院,从而影响了乡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随着卫生体系改革的深入,大多数卫生院(所)基层医务人员的基本收入有了保障,但人员外流的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二)对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随着我国卫生保健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过去仅靠粗浅经验的农村基层卫生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要使我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不仅要靠国家投入的增加、卫生体制的完善,还要靠广大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积极配合。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卫生T作的现状,尤其是国家开始推行的以新型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农村卫生保障体制改革,对基层卫生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是:
1.根据农村基层的卫生保健需求,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激烈竞争,农村卫生工作仅靠传统的经验和方便服务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卫生服务观念和医疗技术水平。因此,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应针对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开展包括全科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基本技能培训,提高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总体水平;建立与城市大中型医院卫生服务的无缝对接,实现乡村一城镇卫生服务的一体化。
2.掌握医疗适用技术,提供适宜的卫生服务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较薄弱,不能像大城市那样购买高精尖医疗设备。因此,农村卫生工作者应注重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倡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采用花钱少、效果好的方案,为农村乡镇居民提供廉价、有效的卫生服务。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