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15701
章 全球IT产业发展特点 001
一、全球经济增长依旧疲软,IT支出整体出现小幅下滑 001
二、IT产业规模缓慢增长,软件和IT服务成为增长亮点 004
三、工业互联网角逐激烈,成IT与制造业融合的制高点 008
四、人工智能技术厚积薄发,广泛应用触发智能化浪潮 011
五、各国加快核心技术布局,寻求IT更新换代的突破口 013
第二章 中国IT产业发展综述 016
一、产业稳步由大向强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渐缩小 016
二、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强劲,创新已成为核心驱动要素 020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融合发展牵引力持续增强 027
四、产业集聚区域特色明显,北深上三地位于梯队 034
第三章 2017年及未来中国IT发展展望 039
一、数字经济进入融合转型期 039
二、产业发展进入深度耦合期 041
三、技术创新进入关键突破期 042
四、基础设施进入升级换代期 045
五、人工智能进入产业培育期 046
六、全球布局进入战略加速期 049
第二部分 重点领域篇
第四章 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加快,投资并购持续活跃 051
一、产业规模继续增长,技术水平和企业实力同步提升 051
二、国家基金撬动地方性基金,产业迎来密集投资期 053
三、海外投资并购加速,“走出去”和“引进来”活跃 055
第五章 电子信息制造稳中求进,着力打造国家品牌 058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步增长,产品融合化趋势明显 058
二、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国标准影响力显著增强 060
三、响应“一带一路”战略,传播“中国制造”品牌 061
第六章 软件信息服务增速平稳,新模式激发新动能 065
一、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成为IT产业增长的新亮点 065
二、企业竞争格局深刻变化,产业生态成为发展新焦点 068
三、软件创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成为信息消费“新引擎” 069
四、国际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中国软件信息服务崭露头角 071
第七章 通信产业结构日益优化,提速降费惠及民生 074
一、行业转型步伐加快,持续向互联网业务倾斜 074
二、4G网络和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速” 076
三、网络资费达全球中低水平,移动互联网应用铺开 078
四、通信业开启实名制进程,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082
第八章 云计算商业模式渐清晰,企业加速合纵连横 084
一、传统行业加快云计算应用,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084
二、企业巨头强势加码,竞争激烈程度有增无减 086
三、行业云创新开放式商业模式,助力产业整合 087
四、私有云与公有云同步发展,混合IT成发展趋势 089
五、云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巨大商机 090
第九章 大数据投资力度逐渐加大,资源红利带动应用深化 092
一、大数据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融合发展成主线 092
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各地积极探索发展路径 094
三、各行业应用深度逐步拓展,技术创新进展明显 095
四、多地自建开放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开放力度增强 097
五、大数据产品需求稳定,相关项目投资迅猛增长 099
第十章 人工智能新兴业态涌现,开启智能的新时代 101
一、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加速业态培育 101
二、多部委协同顶层布局,各地加强对应规划 105
三、骨干企业主推开放式平台,成为竞争合作主要模式 108
第十一章 产业互联网加速平台化,推动业界数字转型 109
一、“互联网 ”加速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109
二、工业互联网是工业4.0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 112
三、大企业“双创”加快制造业创新生态形成 113
四、制造分享经济将成为融合发展新形态 113
第十二章 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法制保障持续加强 115
一、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开启立法进程 115
二、网络安全漏洞与攻击数量增加,形势依然严峻 117
三、网络安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投融资活跃 119
四、工控安全成为行业关注重点,产业化逐步推进 121
第三部分 专题篇
第十三章 数字经济全面启动,成经济发展主导力量 125
一、三大优势构筑优质土壤,引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125
二、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有望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128
三、数字经济渗透生产生活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130
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涌现出一批平台型企业 131
第十四章 新一轮顶层设计开始发力,新型智慧城市全面开建 135
一、“互联网 ”拓宽智慧城市服务新空间 135
二、新型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新理念的融合载体 138
三、智慧城市建设从解决城市局部问题走向全面布局 142
第十五章 IT技术业应用创新热点频出,重点技术进入产业化
关键时期 144
一、区块链技术吸引政策关注,进入应用探索期 144
二、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环境逐步完善,进入发展元年 146
三、新型计算部分领域达水平,发展潜力巨大 149
第十六章 产融结合发展创新加速,呈现跨界深度融合趋势 154
一、IT企业和金融机构互相联合渗透 154
二、IT骨干企业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 156
三、IT成为各类产业基金投资主要对象 158
四、IT领域企业投资并购仍然活跃 161
第十七章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IT产业合作成效初显 167
一、多边区域性信息技术合作机制持续深化 167
二、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成效初显 168
三、企业参与信息通信服务合作取得新突破 170
四、IT产业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主题 172
第十八章 十大热点事件 174
一、出台IT领域系列政策,开启IT“十三五”新的发展
战略布局 17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通过,我国网络空间
法制化进程实质性展开 176
三、G20峰会通过《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奠定中国
互联网大国地位 177
四、共享单车用户数量增长超6倍,分享经济新业态
集中涌现 178
五、5G技术测试与标准方案同步推进,我国5G产业话语权
日益提升 180
六、国产智能手机出货量全面爆发,全球五强中占三席 180
七、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开建,引航大数据发展 182
八、百度开放深度学习开源平台,人工智能进入开放时代 182
九、神威太湖之光荣获戈登·贝尔奖,超算进入中国时代 183
十、支付宝境外合作国超百个,移动支付走出国门 185
附录
附录1:中国IT产业发展指数(ITII)模型 186
附录2:2015—2016年IT相关政策汇总 188
后记 191
编者的话 194
图1-1 2012—2017年全球GDP增长情况 002
图1-2 2014—2018年全球IT支出增长情况 003
图1-3 2015—2016年各领域IT支出情况 004
图1-4 2016年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技术行业指数趋势 005
图1-5 2015—2018年全球设备年度出货量 006
图1-6 2015年和2016年Q1—Q3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情况 007
图1-7 2001—2016年世界软件产业增长情况 007
图1-8 2012—2016年工业物联网占物联网投资交易份额 010
图1-9 2012—2016年人工智能领域并购数量 013
图2-1 2012—2016年中国ITII指数 017
图2-2 2014—2016年八国ITII指数变化情况 018
图2-3 2016年八国IT产业表现排名 019
图2-4 2016年八国IT产业创新排名 019
图2-5 2016年八国IT产业环境排名 020
图2-6 2016年八国IT产业辐射排名 021
图2-7 2012—2016年中国ITII指数产业表现、产业创新情况 021
图2-8 2012—2016年中国IT产业规模变化 022
图2-9 2014—2016年软件产业内部结构变化 023
图2-10 2016年中国软件业分区域增长情况 024
图2-11 2012 —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营收增长情况 025
图2-12 2012 —2016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家企业营收
增长及占比 025
图2-13 2012—2016年中国ITII指数产业环境、产业辐射情况 028
图2-14 2016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分布情况 029
图2-15 2016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分布情况 030
图2-16 2013—2016年中国IT领域并购情况 031
图2-17 2012—2016年中国IT领域IPO情况 032
图2-18 2012—2016年中国信息社会指数发展趋势 033
图2-19 中国重点城市ITII指数得分 035
图2-20 重点城市IT产业表现方面得分 036
图2-21 重点城市IT产业创新方面得分 037
图2-22 重点城市IT产业环境方面得分 037
图2-23 重点城市IT产业辐射方面得分 038
图4-1 2016年部分集成电路领域中国资本海外并购情况 056
图4-2 2015—2016年全球集成电路领域并购情况分布(买方) 057
图5-1 2012—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 058
图5-2 2012—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
增长情况 059
图5-3 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情况 060
图5-4 2016年第四季度印度手机市场占有率 062
图5-5 2015—2016年第四季度印度手机市场占有率品牌
来源对比 062
图6-1 2012—2016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066
图6-2 2016年1—12月软件业利润总额走势 066
图6-3 软件业分类占比情况 067
图6-4 2016年各类网络直播使用率 071
图6-5 2016年1—12月软件出口增长情况 072
图7-1 2012—2016年电信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074
图7-2 2012—2016年话音业务和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变化情况 075
图7-3 2010—2016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发展情况 077
图7-4 2010—2016年移动电话基站发展情况 077
图7-5 2012—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及占比 080
图7-6 2012—2016年3G/4G用户发展情况 080
图7-7 2010—2016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发展情况比较 081
图8-1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 085
图8-2 我国和全球市场的IT消费云服务转换率对比 086
图9-1 2016年1—10月我国大数据项目同比增长率 099
图11-1 2012—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B2B运营商平台营收规模 111
图11-2 2016年中国主要中小企业B2B运营
前 言
自2013年以来,《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走过了第五个年头,见证了十八大以来中国IT产业发展的辉煌与成就,亲历了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指引下中国IT产业由大向强转变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中国国家战略日益清晰、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的重要体现,也是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
依稀记得2013年刚开始编写《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时,我们紧紧围绕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通信业等领域,通过大量扎实的研究讨论IT产业,阐述其战略性支柱地位。现如今,这些领域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不断在创新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的报告很好地记录了这一伟大进程。
需要看到的是,新的发展形势下,IT产业的范围与边界已发生重大迁移,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融合的界面日益宽广,日益纵深,从众多领域、众多方向上,显示出未来发展“新动能”的充足潜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当年被称之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其发展已经呈燎原之势,相关的初创企业和创新产品遍布大江南北;而如量子计算、光通信、信息安全、3D打印、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智能等一批前沿科技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互联网 ”、“双创四众”、分享经济等创新模式的蓬勃兴起,让我们对IT在未来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方面,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充满信心。五年的历程,我们看到了IT产业政策的聚焦、丰富和引领力量;五年的历程,我们看到了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IT产业重点领域从雏形到重大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再到国际化服务布局的演进;五年的历程,我们看到了当时提出的“生态”、“产业互联网”、“跨界”、“融合”等已成为产业界的广泛共识。
2016年,是全球IT产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智能机器走向实际应用以及AlphaGo的横空出世,吹响了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变革的号角。2016年,同样是中国IT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公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出台,IT各领域“十三五”规划发布,引领着中国IT迈向智能新时代。《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7)》在延续前4年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IT产业发展指数(ITII)的分析,围绕产业表现、产业创新、产业环境、产业辐射四个方面,对2016年中国IT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将ITII创新应用到城市,首次对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了IT产业发展评价。总体来看,2016年我国IT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效益持续提升,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已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抓手;同时,创新已经成为核心驱动要素,产业环境不断优化,融合发展牵引力持续增强。
2016年,中国IT重点领域进展成效显著,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等IT支柱产业国际化硕果累累,集成电路、通信产业普及推广如火如荼,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渐入佳境,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人工智能新业态初见端倪。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核心芯片、基础软件、通用元器件等领域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云计算、大数据利用率还有待提升,产业互联网发展“壁垒”依然存在,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手段仍然不足,人工智能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进入2017年,中国IT产业将面临更严峻、更不确定的国际市场环境。十九大的召开,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也将为我国IT产业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期。展望未来,我国IT产业垂直整合、跨界融合、升级换代趋势明显,以新型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呼之欲出、亟待爆发,以期快速形成产业化成果。同时,IT产业将进一步加强与经济社会融合,推动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社会管理向智慧管理转型升级,为创造丰富生活、繁荣文化奠定厚实的基础设施。另外,“一带一路”战略将加速IT产业全球布局,有望带来新的国际分工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会,共同谱写中国IT新篇章。
在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等相关政府部门和中国IT领袖们的大力支持,以及众多业界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真挚的感谢。由于时间、条件和能力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 吴 鹰
2017年4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