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06651
2. 本书图文并茂,文字图画朴实动人,如同是一本用铅笔一笔一划写就的童年时代的图画日记,温暖而纯真。
3. 在韩国数次印刷,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坛子》是一本写给大人读的童话集,包括“坛子” “比翼鸟”” “相思花”” “同苦同乐” “涨潮和退潮” “水和火” “樱花树” “人面鸟”等几篇。“坛子”这篇以坛子的口吻,描写了一个物件来到这个世界,会有诸多用途,可他偏偏成了个无用之罐。他愤慨乃至悲哀, 但始终没有放弃理想,后成了传播梵钟声响的千古坛子。这种忍耐的精神让读者不禁唏嘘感动。“比翼鸟”写的是一只只有一个翅膀的比翼鸟的故事。比翼鸟一生必须寻觅带另一只同样是单翅的鸟, 拥有了两只翅膀, 才能翶翔天空。这寓意着爱情不仅要寻找另一半,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承受伴随着心灵结合而来的痛苦。全文类似这样的童话有八篇,从不同的事物, 不同的角度, 以纯真朴实而又不乏精辟深邃的哲理来解读人生, 感召希望。
坛子/ 1
比翼鸟/ 8
涨潮和退潮/ 15
仙人掌的故事/ 21
小镜子/ 26
水和火/ 31
相思花/ 36
蟾津江/ 42
小樱花树/ 50
同苦同乐/ 57
没有你就没有我/ 62
两棵梧桐树/ 68
人面鸟/ 73
黄鼠狼塔/ 82
秋后苍蝇的悲哀/ 89
一只手的故事/ 94
评论:一本铅笔图画日记般的童话/ 99
我庆幸,我遇到了这本书,更庆幸的是我读了这本书,而且,读懂了这本书,触摸到了作者圣洁的童心。
拿起她,阅读她,合上她,内心都会荡漾起她美妙的旋律。宛如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畅游在栩栩如生的如画世界。她的美令人陶醉,让人豁然明朗,有时,又韵味无穷,启迪人生的真谛。在自己的生活中,看似平平常常、无声无息、生硬死板的东西,在这部作品中逼真地转化为有血有肉、喜怒哀乐的人物,与我们共鸣、共呼吸、共同勾勒人生。
作者以其流畅的文笔,深邃的思想,透彻的心态,敏捷的思维,在作品中浓缩了人生,描绘了淳情,阐述了真理,给人以启迪、力量、幸福与充实之感。
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纯真朴实而又不乏精辟深邃的哲理,以此解读人生,感召希望。
作品文笔优美,真挚感人,像一首首流动的诗。
我相信所有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会这样想:这样动人的作品仅在韩文读者群中流传,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把她介绍给我所熟悉的中国读者,那些生活在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的人。真想给更多的人,给更多没有接触过韩国文学、没有感受过郑浩承先生作品的人,创造一个心灵沟通的机会,融汇情感,产生共鸣,美化人生,共创未来。
然而面对作品,我却有些胆怯和困惑,唯恐自己拙劣的文笔亵渎了郑浩承先生的作品。
提笔难,译更难,因为我翻译的不是文字,而是自然、意境和人生。虽然自己鼓足了勇气,竭尽了全力,但内心对原作和读者仍怀有深深的歉意。
但我坚信,有诸多前辈指引,加之本人不懈的努力,精雕而细琢,即使达不到原作的彼岸,也能为无力跋涉到原作童话世界的人,提供一个心灵碰撞的美好机缘。
愿所有心怀美好的人都能汇聚于此!
我是从一位年轻制陶匠手中诞生的。他二十岁的时候曾经远离家乡,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日子。父亲去世之后,为了继承家业,回到家乡,开始从事烧坛子的工作。我是这位年轻人的处女作。
正因为如此,我并不算是一件很成功的作品。年轻人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烧坛子,但也许因为是次,年轻人烧坛子的手法相当笨拙,用黏土造型也好,在窑里烧火也好,拉风箱也好,涂抹碱水也好,一切都显得笨手笨脚。
我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年轻人看我很不顺眼,好像我做错了什么事似的,那眼神真让人感到不舒服。不管怎么样,我总算从火热的窑洞里逃了出来,仅这一点就够让我高兴的了。一开始进窑洞时,我还以为这下一定会死在火窑里了,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在烈火中重生,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就这样,我成了一个上下细、中间粗的坛子。我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了。我想,他也该高兴了。
但这不过是自我欣赏罢了,年轻人并不喜欢我。就这样,我被丢弃在屋后的院子里。
我的存在很快就被淡忘了。
被人丢弃和遗忘,真是一件令人心酸的事。我原以为自己成为坛子之后,会非常有价值。可没想到,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被丢弃的坛子罢了,一无是处。
阵雨过后,坛子里积满了雨水。
水面上,白云漂流而过。
偶尔也有落叶漂浮其上。
夜晚有星星轻轻地抚摸我。
要是连他们都不理我的话,也许我就这样死去了。
可仅仅为他们而活着,也未免太悲惨,太心酸了。我真心盼望着自己能成为有用的人,能为别人做点儿什么。我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对得起在炽热的火炉中熬出来的自己。
又迎来了一个秋天。有一天,年轻人带着铁锹走过来,挖了一个很深的坑,然后把我埋在里边,只露了个口,便走开了。
我弄不明白,他把我埋在地下,究竟要派什么用场。然而我的心却开始剧烈地跳了起来,觉得这下自己终于不再是被遗忘的存在了,这回总算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了。一想到这些,我的心就狂跳不已。
夜晚,柿子树上明月高悬,不知从何处传过来了年轻人的脚步声,我感觉他正朝我走过来。我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年轻人的脚步声在我跟前停了下来。
我的心跳得更快了,年轻人的影子在月光下晃动。我屏住呼吸,从内心深处朝年轻人张开了双臂。
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年轻人拉开裤子的拉链,毫不留情地冲着我撒起尿来,尿完后,头也不回地又回房间去了。噢,原来我成了尿罐子!
我感到悲哀,感到凄凉。没想到自己耐着性子、久久期盼的工作竟是这样!我感到悲伤极了。
年轻人不论白天黑夜,随时过来撒尿。不光是年轻人,还有他的孩子,甚至左邻右舍也过来撒尿。我并不是为了当一个尿罐子来到这个世上的,但如今却装满了尿过日子,我的内心痛苦极了。
冬天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江面也上冻了,尿也结冰了。我担心自己哪天会被冻裂,整天焦灼不安。
幸运的是,我完好无损地迎来了春天。江面开化了,尿也化了。
人们开始犁地播种,撒上种子后,又把装满尿的我拿去浇地。
地里的白菜绿油油的,萝卜鲜嫩嫩的,看到它们茁壮地成长,我也感到很欣慰。我成为尿罐子,为它们装尿、存尿,能让它们健康地成长,我觉得自己活着还算是有价值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了。我渴望成为另一种东西,内心深处因为这样的渴望而激动,而不安。
这样又过了一年,我仍然是个尿罐子。
两年过去了,我依然还是个尿罐子。
时间不断流逝,不觉已过去许多年。
连过来撒尿的人都没有了。如果要说还有谁在乎我的话,那就是偶尔有只小鸟飞过时,拉一摊屎而已。
烧坛子的年轻人也变成了老人,终病魔缠身,离开了人世。烧坛子的窑也塌了,成了废墟,成了野兽的栖息地。
哪儿也看不到人的痕迹,我自己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彻底摆脱这尿罐子的命运。
我每天修身养性。这次,我更加渴望能成为珍贵而美好的东西,绝不再做一只尿罐子。人的一生,若真是不同的理想会带来不同的结果,那我决心通过树立远大的理想来改变我的人生。
时光荏苒,又迎来了一个春天。远处传来了阵阵说话声和脚步声。在窑洞废墟上,人们盖起了房子。
盖的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人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了大雄宝殿、毗卢殿及钟阁。建造好钟阁之后,人们挂上了一口钟,这口钟看起来像“耶蜜哩” 钟,只是比它稍微小一点儿。
钟声每晚都回荡在星月残留的空中。我整夜无法入睡,对埋在地里的我来说,这钟声如同刺耳的麻雀叫声一般。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人们都嫌钟声空洞混浊,一点也不悦耳,听不出清幽的声音。寺院的方丈为了让钟发出动听的声音,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办法。一天早上,方丈的白色胶鞋在我的跟前停了下来。方丈站在那儿俯视了我半天,自言自语地说:“嗯, 这不是父亲烧的坛子吗?没想到还在这里,要是把它埋在钟下边肯定会不错。”
方丈如同发现了珍宝似的,满脸堆起了笑容。
方丈把因恐惧而发抖的我埋在了钟阁的下面。我弄不清他为什么要把我埋在那儿。
但是,接下来并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相反,把我埋在那儿之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钟声灌满了我的全身,然后像云雾一样,在我的体内荡漾、飘散。那声音悦耳动听,一开始宛如拳头般的冰雹击打着宇宙的岩石,随即又传来芦苇丛中飘曳的风声。那声音时断时续,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美妙的钟声!我全身战栗,因为激动而发抖。我终于明白了,在漫长的岁月里自己所期盼和等待的到底是什么,我终于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有用之物。不管是谁,只要有恒心,付出努力,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钟声荡漾在幽静的山谷里,我的灵魂充满了喜悦。我像梵钟的音管,胸中回荡着悦耳的钟声,这就是我所期待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