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9113526
“洞幺(01)、洞幺(01),拐两(72)呼叫!”
“洞幺(01)听到,拐两(72)请讲!”
以上军语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
你知道“肉厚”一词曾是军语吗?
在古今军语演变中,
有一种“抄袭”动枪不动笔,
有一种“聚会”不是三朋四友喝点小酒,
有一种“问号”不是标点符号,
还有一种“肉厚”让你啃得满地找牙……
此外,传书鸽、排头兵、晚点名、斥候,等等,是的,它们都是军语!
《军语漫话》立足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放眼汉语军语演变的前世今生,从军语史话、论话、例话、趣话四个方面,论述了军语理论和军语实践的相关问题,着力于军语研究新课题的探索和创新。全书史论兼顾,注重学术与应用的紧密结合,语言通俗晓畅,在漫话中揭开军语的神秘面纱。
前言:精准认知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军语视角 / 1
代序:将军学者李苏鸣的军事语言研究 / 1
军语史话
“军语”一词的前世今生 / 3
尘封百年的《新编陆军战法兵语字汇》 / 8
晚清为普及军语而编纂的《军语字解》 / 12
刘伯承元帅与军语建设 / 16
刘亚楼上将与军语建设 / 21
红色密谍吴石将军的军语研究 / 25
武警军语史论纲 / 31
日本明治时期的军语辞书编纂 / 46
军语论话
关于军事语言概念的系统认知 / 53
军事用语概念解析 / 62
军语管理与军事命名 / 65
对军语指称关系的认知 / 72
对军语类聚关系的认知 / 80
对军语区别关系的认知 / 89
军语的词长演变和“词长悖反律” / 100
对一形多义语素“军”的认知 / 104
军语全称和简称与军语正名和副名的关系 / 107
简称军语使用之“五忌” / 111
军语中“二”“两”“双”语素使用规律 / 115
军语中“左”和“右”的实际判别 / 117
对机动类军语的正确认知和精准使用 / 119
军语例话
传统军语转义现象例析 / 125
军语“持久战”探源 / 130
“部队番号”和“部队代号” / 133
部队番号的数字用法 / 136
“遂行”是军语吗 / 139
“撤回”还是“回撤” / 142
“执勤”“值勤”辨析 / 144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同义指称研析 / 147
武警任务相关军语并列使用的范例 / 153
武警军语“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 / 157
看守所羁押对象的规范统称 / 159
军语趣话
近战之“近”和远战之“远” / 165
“饻”——八路军创制的量词性单字军语 / 171
“幺、两、拐、钩、洞”说法的军事应用 / 175
一个对象能否当选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 181
古今同形异义军语面面观 / 183
中国近现代军语之 / 188
令本·拉登厄运难逃的语言鉴识技术 / 193
附 录
军事领域向来是一个具有神秘感,封闭性和专业性很强的领地,军事语言学的研究更是冷门中的冷门。这项研究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同时精通语言学和军事学的人才少而又少。李苏鸣以其自身优势坚持业余研究数十年,成果斐然,弥足可贵。如果每个社会领域都有李苏鸣这样执着、专业、接地气的领域语言应用研究者,那么,我国的语言学研究终将走下象牙塔,摒弃那些泊来的、玄而又玄的东西,真正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用的学问。
——《中华读书报》张丽
“军语”一词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军语”?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有人认为,“军语”是“军事语言”的简称;有人认为,“军语”是“军事用语”的简称;还有人认为,“军语”是“军队用语”或“军人用语”的简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军各版次军语辞书都指出,“军语”是“军事术语”的简称。
在汉语词汇中,“军语”曾是一个方言学术语,用于指称历史上因军队远戍久屯,军营使用的语言与驻地方言长期交融而形成的“方言岛”现象。例如,1956年进行的方言调查表明,当时海南岛崖县有5000多人的方言接近北方话,当地人称之为“军语”或“土军话”。光绪年间的《崖州志·卷一·舆地志一·风俗》也曾以“军语”一词概括过这种语言现象:“崖语有六种:曰军语,即官语,正音,城内外三坊言之。其初本内地人士宦从军来崖,因家焉,故其音语尚存,而以军名。……”当代汉语方言学者也认为,“它的来源可能跟南平话、洋屿话、金乡话一样,与来自北方的驻军有关”。民国时期重修的《感恩县志·风俗》也记载了当地的所谓“军语”:“感语有三种,曰军语、客语、黎语。军语与正音相通。”这里所说的“军语”还有“军话”“军声”等同义形式。为了避免与军事领域中的“军语”概念相混淆,现代方言学指称上述语言现象时一般使用“ 军话”这个术语, 而不再使用“军语”这个词形。
至少到清末,“ 军语”一词已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用于指称“ 军队用语”或“军事用语”。当时军事领域中的“军语”概念还曾被称作“兵语”。光绪三十年(1904),由北洋武备研究所编纂的《新编陆军战法兵语字汇》,就使用了“ 兵语”这一称谓。“ 兵语”是一个从日本引进的汉字借词。明治时期,日本编纂过一批兵语辞书,如明治二十一年(1888)由兵林馆出版的《兵语字汇草案》、明治三十六年(1903)由海军大学出版的《兵语界说》、明治四十三年(1910)由军需商会出版部出版的《兵语之解》等。在我国近代兵学研究热潮中,这些兵语辞书对汉语军语的研究和编纂产生了较大影响。不过,“ 兵语”这一称谓在我国近代军事领域使用的时间比较短暂。光绪三十二年(1906),北洋陆军督练处就编纂了部以《军语》命名的辞书,后来又有不少军语汇编问世。例如,民国五年(1916)由军学编辑局编纂的《军语类解》、民国十八年(1929)由训练总监部军学编译处编纂的《军语释要》、民国二十七年(1938)由军学编译社编纂的《军语解要》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