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1140310
一段有滋有味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平实的道理:你不一定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如果不起程,你一定不会知道。出发,永远不算迟。
适宜人群:初高中生,大学生,对留学生活和西方教育方式感兴趣的青少年和家长
一本比留学指南、留学圣经更实用的读物!留学容易,毕业不易,GPA全A更不易!18个亲历故事,经验之谈,全方位了解美国大学学习和生活,真实,有趣,有用,励志!
致平凡有梦想的你: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直到你离开庇护孤身闯荡陌生国度;心灵和眼界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资深媒体研究专家朱学东、 《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健鼎力推荐 ,零点研究咨询董事长 、作家袁岳,北京大学教授王正毅亲笔作序
妙语不绝,举重若轻,将美国的大学生活中的人和事写得令人莞尔令人惊叹,枯燥、困惑、压力全部妙笔生花,有内容,不煲鸡汤,真正的励志,真正的正能量。
平凡而又有梦想的姑娘张未兹凭实力考上美国文理学院,以优异GPA、高分LSAT和精彩面试成绩获得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知名学府offer,如今在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继续她的西游记。
作者在美国念本科阶段就用英语创作小说,并获得多个小说奖。在本书中,她用灵性而充满张力、幽默又有玩味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的留学故事。从高中参加SAT考试和留学申请,到就读美国文理学院,再到申请名校研究生,真实而翔实地讲述了美国大学的宿舍、餐厅、健身房、同学、室友、老师、考试、学习方式、社团活动、西式人际关系、独自穷游美国尤其是刻画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师和“奇葩”同学、“奇葩”室友、“奇葩”中国留学生的形象,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作者对“美国派”独到的感悟与思考,留学并不轻松,能吃苦才能享受,有困扰才有收获,有历练才有成长。
大家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大量资讯,正打算出国留学的你,一定要读;不打算留学的你,赶快在作者张未兹的直指人心的故事中感受一场捧腹有趣的视觉盛宴吧。
教育的真谛王正毅
壹
“地下党”
“地下党”的联系,靠的是默契。两个原本只是面熟的人,在楼道里碰上,互相间会交换个“加油”的表情。两个只听说过名字的人,次在食堂里会面,便称兄道弟,互诉苦水,讲生活的艰难,说老师的刁蛮。同是反叛者,富二代会主动靠近穷孩子,成绩好的不会嫌弃成绩差的。
贰
选择
1月1日零点是大部分学校提交申请的截止时间。到12月31日晚上11点的时候,我还在心急火燎地做着后的检查,以免犯这样那样的致命错误,比如,给宾大上传的申请文中,写了“亲爱的哥大”。
11点30分,老妈过来看我,见我紧张兮兮的样子,问道:“干吗这么着急,不是有12个小时的时差吗?”
叁
走不出的围城
校园生活的常态,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不喜欢三点一线,倒也不是问题。你可以从早到晚宅在宿舍里,也可以上课的时候外出游学,而学校,则不会太难为你。刚入学的新生,有一节“不要抄袭,不要作弊”的教育课,但对老生,就没有人强调校规校纪之类的。
肆
餐桌上的困惑
我游走于四大派别之间,不是和沙拉派一起抢青菜,和煲汤派一起等微波炉,就是与早餐派同流,把水果当菜吃,与打包派同类,拿个三明治就跑。但食堂甜品和肉食的诱惑一直在考验着我的自制力,一边是对增肥长胖的恐惧,一边是口水暗流的无奈。
伍
都教授
就这样,我听不到他对同事的好评或是微词,就像在他的课上,我很难看出他偏爱哪个小说家或诗人一样。他讲,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精彩,也都有自己的失败。作为教授,我能够告诉你的只是如何欣赏精彩,如何鉴别失败。一如你是喜欢苹果,还是喜欢香蕉,是你的权利,我不应该也不可能强加于你。
陆
私人定制
我的经历和美国同学不一样。我没有兄弟姐妹,写不好大家庭里的事。我没有过真正的早恋,写不好浪漫。我对美国社会和历史的一点了解,又不够我拿美国做背景。但是,我写中国的事,却是美国同学写不了的。
柒
血色浪漫
整整一学期,若不是她的点拨,我不会知道,写“老虎和羊羔”的怪人布莱克,原来是了不起的预言家、思想家;爱水仙的田园大叔华兹华斯,原来也是个老牌革命者;拐了16岁女孩玛丽私奔的雪莱,原来悲天悯地、心忧全世界;想入非非的柯勒律治,原来想的都是正事。
捌
历史炼狱
跟了他一年,我自觉厘清了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的区别,也自觉清晰了学习的真谛:学习,就是把自己的脑袋灌满,然后把脑袋清空;就是在河流里寻找金子,然后把金子打造成首饰,后丢掉首饰,只留下方法和逻辑。
玖
室友……
上飞机的前一天,我在行李箱里窝藏美国不让带入境的牛肉干和月饼。我蓦地发觉,自己和艾琳交换的私人信息,实在太多了。连十几年的发小都不知道的事儿,全告诉了那个刚认识十几天的犹太妹了。
拾
凯西……
几只鸡长到足够大,凯西就会把它们一起杀掉,免得剩下的两三只,失去了同伴,还要在坐以待毙中度日。
拾壹
漂二代……
现在的美国,除了楠楠学不来的计算机、会计和电子工程,几乎没有就业容易的专业。商、法、医倒是有出路,可成本太高,不是她这样的漂二代能够承受的。而回国,她既没有爹可以拼,又没有大牌文凭可以显摆,何况,她还不喜欢十厘米的高跟鞋。
拾贰
奇葩……
她来图书馆,不是为了看视频,就是为了打游戏。
刚开始,学经济的人说,她是经济系的,因为宏微观、博弈论和概率论,她都学了。后来,我们怀疑她要么是学了德语,要么是学了工程。不然,她怎么能在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找到暑期实习?
拾叁
转圈圈……
转圈的时候,两个同学碰上,不熟悉的会相视一笑,熟悉的会互诉苦水:教授太没人性,留这么多论文,连他的垃圾筒都装不下,到了期末,全便宜收废纸的了。
拾肆
GPA……
我们中国人,从背上书包踏进学校的天起,就被告知,从今天起,你就是学生了。既然是学生,学习,就是要务。成绩,就是评价你的标准。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就是了。
拾伍
在路上……
走累了,找个长椅坐下来,舒展舒展双臂,闭上眼睛呼吸或热或冷但清新的空气;见到特别的景致,停下来照张相,给自己留点记忆;碰上值得一看的商场,进去养养眼或买点什么。何况,商场里,冬天时可以过过暖风,夏天时可以吹吹空调,哪怕只是穿堂而过,也是休闲一刻。
拾陆
法学院……
在哈佛面试之前,我有另外两场面试,一场是芝加哥大学的Skype面试,另一场是乔治城大学的校友面试。这两场,老早就安排好了,但自从有了纽约大学的电话,我便懈怠下来了。因为,纽约大学法学院论排名优于乔治城,论位置又优于芝大,让我找不到准备面试的动力。
拾柒
秀……
侧耳细听了三天,发现几乎所有的演讲者都承认芝大有弱点,但的弱点主要是两个:一是虽然芝大的教学水准可以和所有名校比肩,但排名要差一些;二是虽然芝加哥大多数时间都很舒适,但冬天非常冷、非常冷,冷得有人几个月中从不步行出门,冷得有人逃课。
拾捌
圈子……
一路下来,他把小贩耍了个遍,把南腔北调换了个遍。
离开市场时,他说,这些方言,都是一路上新学来的。坐高铁时看报纸,说古玩市场尽是骗子,便想到了这一招儿,可以打打假。
不愧是个优秀律师的料。出来玩,还这么以天下事为己任。
90后自画像
零点研究咨询董事长
、作家、主持人袁岳
刚拿到《海的那一边》的时候,我想,又是一个鸡血故事吧,这个社会怎么老是亢奋呢?
但看了几页,我知道,我错了,这不是鸡血,而是一幅90后女孩的自画像,一幅真性情用心思的自画像。
对独生一代,我自诩有过一些研究,甚至还造了一个词—“爸宝”,以标识那些被爸爸宠爱、设计、规划出来的孩子,并区别于那些啥事都是“我妈说了”的“妈宝”们。但看了未兹的自画像,我发现,在“爸宝”、“妈宝”之外,还有这样的一些90后,让我们这些“爸宝”、“妈宝”的爸妈们为之骄傲甚至因之汗颜的90后。
他们是梦想家,也是行动派。他们的年纪,正是做梦的时机,有另一个闪闪发光的世界在召唤。但他们很清楚,有梦还得去践行。从《血色浪漫》、《转圈圈》,可以看到,他们不会托词于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而放弃自己的目标,而是用一切的自我努力去实现,以让自己的主见成为可以践行的路径。
他们能吃苦,也能享受。对独生一代,很多人自然不自然地标以娇生惯养,其实,他们也能吃苦,也能坚守。《历史炼狱》、《漂二代》就讲述了一个事实:就吃苦而言,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当然,也有不一样,这就是,他们能吃苦,也能享受,虽然,有时候是穷享受。不信,看一看《在路上》。
他们很真实,也很灵性。现在,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表演性文字很多,但未兹的自画像给我很真实的感觉。在书里,有无助的体验,也有尴尬的糗事,素面朝天,毫无掩饰,比如她和室友的冲突,她对GPA的偏执,她的几次面试。但同时,他们也很灵性,看看《餐桌上的困惑》、《奇葩》,是不是很是聪慧,很有玩趣。
他们有见闻,也有见识。90后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少年时间,甚至孩提时间,就有着他们的爸妈们不可能想象的见闻。见闻的积聚,就是见识。未兹的书中,就有她自己的见识。虽然这些见识只是在场景里面不经意地流过,但仍然显现出了一个因为读书而丰富、因为行走而灵动的头脑。
现在,留学,特别是本科留学,很是时兴。作为一种成长方式,从未兹的自画像,还有她给她的90后同伴画的像上,我看到的是守望,是洒脱,是付出,是成长。
很多90后知道我在做一个有数以百万计大学生参与的公益服务项目,它的名字叫黑苹果青年,是青苹果的青春生涩与红苹果的历练成熟的组合,是那种有自我主张又有服务他人的情怀,有内在的爱好热情又有外在的行动能力与表现的符号性青年。让我开心的是,在90后中,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黑苹果。
未兹也是这样的黑苹果。
有这样的90后,很是快慰,因为,有他们,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更加精彩。
教育的真谛
北京大学教授
王正毅
友人送来这部书稿,希望我能为之写点什么,我说看看再说,因为我的研究领域属于社会科学,通常只写些专业领域内的东西。但在通读了书稿之后,忍不住有一种跨界写点儿东西的冲动。
准确地说,这是一本求学日记,虽然故事“琐碎”,却是心灵世界成长经历的真实记录。
书中所叙述的故事,既是一个个体求学过程中心里挣扎和愉悦的故事,也是这个时代千万个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经常彷徨的故事,同时还是今天几乎所有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故事。
近日,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发表了一篇短文《对中国教育问题的三个观察:“均值”与“方差”》(《比较》2015年第1期),钱先生通过自己在中国和美国求学和任教的亲身经历,得出一个观察性的结论: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言,中国学生的总体表现是“均值”高、“方差”小。其社会意义在于,“均值”高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得以飞速发展,但“方差”小表明真正创新性人才少,这使得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人才的瓶颈。而就人的素养和价值而言,中国学生的表现是“均值”低、“方差”大。其社会意义在于,“均值”低表明批判能力不足,而“方差”大表明没有人格底线的人多,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和严重的贪污腐化现象,所以,大学教育更应重视“人”的教育,而不是“才”的教育。
钱先生的观察令人深思。如何使得我们学校的教育,既能提供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又能提高人的素养、塑造有道德底线的价值观,这确实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巨大难题。根据我长期在高校从事教育经历的观察和感悟,我认为,探求知识、塑造价值以及培养情怀,应该是教育的根本。
探求知识。就知识而言,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教师们都在传授知识,学生们都在进行知识的积累,关于这一点,无论在哪个国家,我想都是一样的。如果说有不同,据我自己20多年教学经历的观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同,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和态度不同。教师传授知识,可以是引导式的,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批判意识;也可以是填鸭式的,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和模仿。学生学习知识,可以是功利式的,流于表面,满足于考试;也可以是兴趣式的,进行深入探索,达到好奇心的满足。后的结果自然是,教师引导式地教与学生满足好奇心地学,培养出的学生创造性就高。
塑造价值。学校教育除了提供为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塑造核心价值。无论是教师教书过程,还是学生读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核心价值塑造的过程。根据我自己长期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在学校教育中,有两类书教师不可不教,学生不可不读:一类是关乎“大我”之书,另一类是关乎“小我”之书。所谓“大我”之书,主要是指那些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之书,这类书既有论及生命意义的,也有规范社会道德的,还有探讨宇宙运行规律的。所谓“小我”之书,主要是指那些影响生命个体如何成长之书,相比于“大我”之书,这类书更是浩瀚无边,文学的、艺术的、数学的、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等等。学校教育主要教授那些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我”之书,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或喜欢,因为这些知识是关乎宇宙、关乎生命和关乎社会的。而学生则可在读“大我”之书、学习“大我”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读“小我”之书,成就个体的理想和追求。无论是关于“大我”的知识,还是关乎“小我”的知识,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过分强调“大我”,通常会让学生感到抽象和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而过分突出“小我”,又会让学生觉得零碎,很难打开学生的视野。正是这些“大我”和“小我”的知识,成为学生们塑造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培养情趣。人是理性的,但人的理性又是有限的,这也是20世纪以来关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唯意志主义者叔本华、尼采,还是存在主义者莎特、加缪,亦或是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伊德,都对推动非理性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与科学主义并驾齐驱的人本主义思潮。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所以,对“人”的理解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人是理性的,所以才使得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成为可能,但人也是有情欲的,此所谓“境由心造”,所以,“心性”培育也应该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分数至上”、“文凭至上”很容易使人成为教育的奴隶,远离教育的初衷。根据我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观察,那些在离开大学若干年之后有所成就的,大多数是那些不但拥有丰富知识(所谓“智商”),而且更拥有生活情趣(所谓“情商”)的学生。他们善解人意,懂得与他人分享,有责任感并敢于担当。在200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典礼上,我曾将这种“心性教育”概括为“感恩之心”、“欣赏之心”、“自我完善之心”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们。
教育之事,家庭之大事,国家之大事,更是人类之大事。教育之根本在于认知,更在于树人。我不是教育家,以上只是我多年在大学里从事教育的一些感知,但愿读者能从这本充满“琐碎”故事的书里,看到一个心灵在追求知识、塑造价值以及培育情趣的过程中所留下的足迹并对教育的真谛有所感悟。
一段有滋有味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平实的道理:你不一定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如果不起程,你一定不会知道。出发,永远不算迟。
朱学东 资深媒体研究专家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真如小东邪西游,有趣,有味,有料,角度独特,文字绮丽,年轻人眼中不一样的世界。
王正毅 北京大学教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放弃安逸的生活到美国的大学聚首?也许,《海的那一边》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曹健《IT时代周刊》总编辑
一个90后女孩的留美故事,灵性而充满张力,直白但很有玩味。在这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年代,值得一读。
壹
“地下党”
高一的一个周末,我在书店的英文区挑书。
标示为“名著”的书架上,凡是书不太厚、字体不太小、年代又不太久远的,我要么是已经读过,要么是小时候读过相应的中文版。
畅销书架上,是封皮闪亮的名人传。我翻了翻,发现不是致富经,就是成功术。
颗粒无收,只好去了考试类的书架。本想秒杀四六级练习题取乐,却发现一本名为《SAT阅读精讲》的小册子很是抢眼。小册子里的文章不长,但貌似珠玑锦绣,文采飞扬。
我扫了一眼,满目生词。
我蒙了。我还以为自己的词汇量不错呢。
当时,我并不知道,SATSAT是ScholasticAssessment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简称,即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有SAT1和SAT2两次考试,俗称“美国高考”。是美国高考的缩写。
我更不知道,那篇节选的文章,是20世纪初美国大律师克拉伦斯·丹诺在一次庭审中的辩护,法律领域的经典之一。而当时,我能判断出文章是律师的手笔,主要是靠开头的“各位陪审团成员”(Membersofthejury)和“我的当事人”(Myclients)。
几年后,当我决定报考法学院的时候,有了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的感觉。
但当时,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赶紧把生词弄明白,把文章看懂。
之后的周一英语课,老师一边念书,一边在教室里走圈。到了我这儿,翻了翻我正在读的SAT,警告了一句:“下次,我会单独抽查你。”
我想,下了课,她就会忘的。她关心的,应该是我的期中期末成绩。而且,就算我考砸了,她也不会逼我听她的课。因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事,她自己也干过。
但这一次,性质变了。
中午,班主任找我谈话。
“你是不是要出国?”
“我没有。”
我的反应慢了半拍。我惊讶英语老师会去告状。
班主任不信,自然要借机教育我一番,但她没有像历史老师那样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而是一种言之凿凿、情之切切的姿态。
她列举了我的几大“罪状”:
我期中总分有退步,是不是因为骄傲了?
我上课老是迟到,是不是因为分心了?
上次练广播操,全班一共有三个人做错动作。有没有我?
上周叫我背课文,我的同桌给我提词儿,她可是听到了。我被叫到之前低着头,偷偷摸摸在干什么?
还有,每次看《士兵突击》,我都是梦游似的。梦见到华尔街捡金子了?
我的后三项罪状,关系到班主任的教学特色。
她带的班,广播操蝉联年级冠军12年。因为没有别的班,会在赛前一个月,每天都练操十遍。
她带的班,语文考试默写题满分率全校。因为她上课时经常不讲课文,而是抽查背课文。有同学出错,全班一起罚默写。
当然,她也强调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每天放学前,都会让我们看一集电视剧。
那天下午,又到了电视剧时间,播放的是《士兵突击》。窗外,别的班同学正在往外走,而我们班教室的大屏幕上,许三多正在做他的333个腹部绕杠。看着那张因痛苦而满是皱纹的脸,听着欢呼呐喊,我很是困惑:电视剧想要说明什么呢?难道笨人要出名,就得哗众取宠?突破自我,就得自虐?
就是想破吉尼斯纪录,也不至于吧。人家破吉尼斯的,也就图个乐子而已,不会跟崇高精神扯在一起。这位还没破吉尼斯,怎么搞得跟民族英雄似的?
这不能怪《士兵突击》的导演或者编剧。演戏而已,何必较真。可班主任想要教育我们什么?说明她的广播操和背课文方针,至少比腹部绕杠要高明?
我又翻开了SAT。此时,阅读精讲变成了SAT真题。
从那以后,只要是英语课和电视剧时间,我都要看一会儿SAT。
好在英语老师告我的状,只是在行使她的职责而已。她的课,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自由。而班主任的电视剧时间,看书的,也不只我一个。
在班主任认定我要出国之前,出国于我,只是个模糊的概念。
我对美国教育情况的了解,限于小学时去过美国的同学。他们讲的让我神往,但也限于放学早,作业少,周末假期不补课,天天能吃麦当劳。
我的美归亲戚,几位秃顶的博士,讲起美国大学来,却是苦大仇深。因为,他们去美国的时候,是自己穷国家也穷的时候。
老爸在日本待过,而且是一个海归小圈子的成员。这个圈子里,有留美的、留英的、留德的,还有留日的。但和这些叔叔伯伯在一起的时间,我很少听到他们谈论在国外的生活。其实,不是他们不谈,而是我年纪小的时候,听不懂;听得懂的时候,我的时间只能随老师的指挥棒转了。
我一直喜欢美国小说。但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中,没几本是二战之后面世的。因此,我了解的美国社会,基本上停留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
偶尔看电视,也是云里雾里。电视上对美国的报道,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枪杀案中的黑人、干涉中国内政的政客、一身肥膘的大亨和天使般的宝宝。2008年又多了金融危机。这样的资讯,我下不了什么结论。而网上讲美国的文章,要么是出自愤青之手,美国是罪恶之源;要么是一派崇美媚美,美国是世界乐土。
班主任对我发飙的事,传得飞快。学校里的“地下党”也注意到我了。
我们班素来沉默少言的小个子男生平平,练完广播操后“恰巧”走到我身旁,低语道:“你什么时候去香港考SAT?”
我这时才知道,除了国际学校,SAT考试在内地并没有考点。
隔壁班的一个女生,在食堂碰上了,说了一句“图书馆自习室见”,就没影儿了。
我去了图书馆自习室,看见学生会主席力力正坐在靠门的位置上写作业,一摞书的顶上,是一本SAT。
那是他招兵买马的传单,也是接头的暗号。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定下心坐到了他的对面。他干杯似的,用水壶底敲了敲桌面。
“找组织来了?”他问。
我谢过组织。从消灭生词到“被出国”,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我太缺战友了。班里的同学,都很热爱我们的班主任,即使不笑话我,也不会和班主任对着干。
“地下党”也就十几个人,组织也很松散。为了不引起注意,没有正式活动。大部分人聚在一起,是选修课时不约而同地逃课到自习室看书。大家都爱上的选修课,是电影音乐赏析课,因为上课就是放电影,老师关灯之后,就可以从后门溜出去了。
那时候还没有微信,“地下党”也不开列“党员”名单,但每个“党员”都知道其他“党员”的名字。“党”也会注意潜在的“党员”,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
“地下党”的章程,是和平出逃。“党”内的激进派,原先想说服年级组的老师,让他们就算不支持我们的美国梦,也别太阻挠。但考虑到“党”组织毕竟很弱小,而且大多数人还没有暴露,终的决定是潜伏。
“地下党”的联系,靠的是默契。两个原本只是面熟的人,在楼道里碰上,互相间会交换个“加油”的表情。两个只听说过名字的人,次在食堂里会面,便称兄道弟,互诉苦水,讲生活的艰难,说老师的刁蛮。同是反叛者,富二代会主动靠近穷二代,成绩好的不会嫌弃成绩差的。
学生会主席力力是典型的两面派。在“党”内,是的领袖;在“党”外,是学校主旋律的代表。他的“地下党”身份败露后,便信誓旦旦地向老师们保证,会更加刻苦,更加努力,国内国外两个高考都不耽误。他还以学生会的名义亲自操办活动,以表示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不过,他操办的活动,都会扯上美国。做世界粮食日宣传,他会讲美国的有机农场如何如何;科学周活动,他会讲美国的科技成就。随便做个发言,也要引用某个美国名人讲过的话。
大部分“地下党员”潜伏着。他们从不把SAT书带到学校,也很注意让自己的成绩不出现大起大落。他们甘愿接受点名时老师连名字都叫不顺的默默无闻,但绝不能容忍简历上的一穷二白,为此坚持要到校外去比钢琴,考跆拳道黑带。
但他们对美国大学的了解超出我的想象。
我是从平平那里了解到,这个美国高考一年可以考好几次,而且申请学校时,提交好的成绩就可以了。
我心中的天平倾斜了。
平平见状,又告诉我,美国不是依成绩定专业,而是到了大二才自选,无须有上错了专业而影响一生的担忧。
而且,美国大学选课灵活度很大,基本上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还有,如果你终要去读研读博的话,本科出国,会事半功倍。现在流行的做法,在国内读本科,然后再出国读研读博,要和多少人竞争啊?
他平日少言寡语,但讲起美国来却滔滔不绝。
他像是代表“地下党”游说我,打消我的不安全感;又像是好朋友和我一起权衡利弊,帮助我做决定。不管他是什么考虑,反正我模糊的留美概念,逐渐变得清晰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一半是为了打发上课时的无聊,一半是为了熟悉美国的高考,SAT书我看了一本又一本。在和平平聊过后,觉得不去考一下,太可惜了。
在自习室里,我对力力感叹了几句。他回应说:“你赶紧在网上报名吧,不然等你准备好了,香港就没有考位了。就算到时候不想考了,提前几天还是能取消,能退费的。”
刚准备了两个月,而且是边上课边准备,现在报名,是不是有点早?
力力说:“就算考砸了,也没有关系。出不了国,还可以回来做老师的好学生。浪子回头金不换呗。出国不是罪,更何况出国未遂呢。再说,要是连你都考砸了,我怎么办啊!”
现在脑海里回放他的话,我很怀疑当时没有听清楚。他说的,很可能是“我们怎么办啊”。要不然,也是“我”代表组织的那层意思。力力长得清秀,人更是清高。“地下党”中的女生,除我以外,基本上都是靓妹。而力力做老大的学生会,更是美女如云。但所有女生对他的评价都是:“这家伙,除了对那群校领导老太太们百般巴结、图升官,对谁都不热乎。”
我不知道美女们对热乎的定义是什么,但我这个傻丫头,是听错了力力的话也罢,听错了画外音也罢,反正是觉得自己受的待遇挺高。
到这时候,我的“地下党”身份必须对家里公开了。
开始,姥爷和姥姥是反对派。反对的理由是,在他们的印象里,到美国念本科的孩子,有不少是因为在国内念得很吃力。大学毕业后去读研究生,才是好的路径。
老妈是支持派。她的理由是,在国内学英语,很难有跨越式的改观。因为,语言是需要环境的。不考虑别的因素,就语言一条,越早出国越好。
老爸的意见一如他一向的风格,自己选择,自己承担。
终,我的意见成了家庭的意见。
家里统一思想后,我填了一个申请表,从理科实验班转到了文科班,投靠了全年级宽松指数的班主任杨老师。
之前和我不太对眼的理科实验班班主任也是慈爱大发。她对我讲,你再考虑考虑吧,文科可选的专业少,就业的路径窄,转专业不是好的选择。英语老师更是惋惜,说,你转班了,咱们班的平均分就要下来了。
我嘴上说,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关心教导爱护,但心里却在嘀咕,谁让你们一个训我,一个告我的状。
转到文科班后不久,SAT考试的时间就到了。不知道谁泄的密,文科班的老师都知道了。但没有想到的是,老师们的态度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杨老师管教过下课时趁老师不在、撒野似的在教室后面踢球的男生。而我,不过是安静地坐在那儿,自己看自己的书,虽然是“禁书”。
杨老师见识过午休时跃上讲台、握着麦克风引吭高歌的同学。而我,则是少数几个闷头写作业的。
文科班的艺术特长生经常排练,有时候好几天不见人影;体育特长生时不时地要参加比赛,连假也用不着请。而我这样全勤的,已经算不错了。
我带到学校的SAT书,从小册子的专项辅导变成了大部头的官方指南。
课桌里书多,放不下,SAT书就堂而皇之地上了桌。
下课翻开了SAT书,上课我也懒得合上了。
历史老师见我公然挑衅,叫我起来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有哪几个?”
“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洋务运动建设了哪些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天津机械制造局、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有什么影响和局限性?”
“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培养了一批军事和技术人才,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开办了学堂,派遣了留学生,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中体西用,治标不治本,不能改变清朝的衰亡。”
“知道了吧?洋务误国!中体西用不行!”历史老师话里有话。
我乖觉地听了会儿课,但很快又受不了诱惑,不管不顾地看起SAT书来。
此后,她每节课都会问我一个问题,随后就放任不管了。她问问题,只是借机宣布我有资格上课不听讲,并震震班里不爱背课本的特长生们。
每到这个时候,我反而念起理科班主任的好来。要不是她对背功的坚持,我哪有这么多老本儿可吃。
慢慢地,我的SAT特权,扩展到了文科班的所有课。
上水课,我专心研究SAT题。
上较难的课,我便把耳朵竖给老师,把眼睛留给单词表。
下了课,我再重新考考自己背过的单词。
午休时间,我计时做几篇阅读理解。若是犯困了,就做一做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较为简单的数学题。
放学了,我先在教室里待会儿,和同桌把学校的作业扫射一遍,发现答案有悬念的就讨论一下。
静校之前,我会去自习室写作业,若是遇上力力,就给他讲讲他稍感吃力的语法题。晚上回家,消灭掉作业之后,才是大干一场的时候:铺开一份三四个小时才能做完的模拟题,直到午夜。
考试定在一个周六。
周一,我就跟杨老师请了两天假:周四在家里准备准备,周五飞香港。
周四清早,我睡得正香,电话声传了过来。原来,一天以上的事假必须上报学校,我的两天假,学校不批。
学校不批,原因之一是周四下午有运动会。
我被拽到运动会会场。4×800米接力,我们班有位选手生病了。杨老师拿出一年前的测试成绩,看出我是非体育特长生里跑得快的。
杨老师说,你上。
我说,这一年,我连100米都没跑过。
杨老师说,没关系,别人也没跑过。
把接力棒塞给我的下一号时,我差点张不开手掌,全身都在抽筋。
周五,我用不着请事假,直接就病假了。
病假的日子,是我坐飞机去香港的日子。
一个月后,我在自习室的电脑上查考试成绩,力力坐在旁边,说别紧张,他不偷看。
我小声说出了那个数字。力力拍桌子踹椅子,说这个分上前十的大学,一点儿问题没有。你再考一次,往前冲一冲!我正好也要考,我们一起飞香港,好不好?
见我惊诧,他连忙解释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请你带带路,在考前受受辅导而已。”
我垂眉说,让我考虑考虑。
骑车回家,风特别柔和,感觉很舒服。我想到电影《外星人ET》中的场景,那辆飞速行驶的单车,在夜空中倏然一跃而起,飞向月亮。
我觉得自己的车轮也离开地面了。
到了家,我就报了下一场SAT。
这就是傻丫头综合征。领导让陪着出差,就能美得像加薪升职似的。帅哥夸自己几句,就忘了他不过是想找个打杂的而已。
好在力力虽说能忽悠,但业务上还算靠谱。
在两场SAT之间的几个月,我考了留美的另外两场考试:托福和SAT2。后者是专项测试,从数理化史地政等科目中选自己擅长的,而我选的是数理化。力力隔三岔五地送我一些龙腾学校SAT培训讲义和他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对于我,托福比起SAT来说,是小菜;而SAT2的数理化,我在理科班的训练已经绰绰有余。
第二场SAT临近。我把场考试前没做完的模拟题和真题拿了出来,按照老路子接着练,只是计时上严苛了一些。
的不同,就是身边多了个力力。
力力的考前焦虑症,比我还严重。向我请教语法,经常不再等到自习室时间,而是课间就咣咣咣地跑到我们班。我们班在二楼,他们班在一楼。一来二去,只要他出现在楼梯口,大家就知道他要找谁。
力力是住校生,学校不让带手机。有事找我,他会一做完课间操,就横穿十几个班,长驱直入到我们刚解散的队伍,和好几个人撞车也视而不见。
有天午休时间,他拿着一厚沓百元红票子过来,说机票是我帮着订的,但机票钱忘记给了,真不好意思。
班里正在踢矿泉水瓶子的男生,没听见力力在说什么,只是大叫:啊,卖身费?
“地下党”里有了非议之声。大家是为了资源共享,怎么就你们两个共享?
宽容的文科老师们也有意见了。男女生非正常交往,在我们学校,是要广播批评的。情节严重的,还要给记过处分。学生会主席他们管不了,管一个女生,还是有办法的。但考虑到我到文科班后,成绩一直排在位,老师们决定给点面子,等我成绩退步后再下手。
可他们没这个机会了。SAT成了我学习动力的源泉。因为要在SAT上花时间,我在做学校的功课时,一点也不敢马虎,发现什么漏洞就赶紧补。各种测试,我都会检查到后一秒。我知道老师们的纵容是有条件的。
第二次SAT考试也是星期六。周四下午在学校,我一直捂着肚子,低着头。晚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