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烹饪/美食家常菜谱面食之书

面食之书

来自厨馆与作坊的全球面文化现场报道 探寻藏匿世界各地独一无二的面食和这些美味背后的故事 美食评论家胡天兰、洪震宇、陈淑华联袂推荐

作者:克里斯多夫.纳哈特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ISBN: 978754114288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家常菜谱 SKU:5d84b2e15f9849104541d3ba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1142888

编辑推荐

◆ 一部全面介绍世界面食文化的专著。

◆ 没有谁能离开面食,它们或许比不上大鱼大肉,也没有高大上的亮丽的卖相,却是小老百姓每天赖以为生的主食,更是远行游子无法忘怀的乡愁。
◆ 克里斯多夫•纳哈特的访谈,不是书斋中的高头讲章,每一道面食的呈现都有作者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再配以君特?马太(Günter Mattei)精美的插图,这让本书读来丰富有趣。
◆ 中文简体字版国内首译。国外已出版此书多种版本,中文繁体字版亦在港澳台地区发行,但尚无中文简体字版问世。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世界各地的面食文化,夹杂历史考证、个人经历、民俗风情、趣闻轶事等,从西安、东京、乌克兰、越南、罗马、莫斯科到首尔,作者走访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寻找朴实又精彩的地方面食文化。这些面食或许比不上大鱼大肉,也没有亮丽的卖相,却是小老百姓每天赖以为生的主食,更是远行游子无法忘怀的乡愁。
作者简介
克里斯多夫•纳哈特(Christoph Neidhart),先后任职于《世界周刊》《南德日报》及《苏黎世日报》,曾赢得许多新闻奖项。目前,他和家人定居于日本。《面食之书》之外,代表作品还有——《波罗的海:我们中间的海》(Ostsee: Das Meer in unserer Mitte)《俄罗斯的嘉年华》(Russia’s Carnival:The Smells,Sights and Sounds of Transition)《孔子的后代》(Die Kinder des Konfuzius)等。
目  录
目 录

导 论
四千年的全球化——飞机上的面食/ 3
章 面食文化的九个现场
餐盘上的自我认同——“意大利人离谱的宗教”/ 21
现在来品尝一下——西安的拉面/ 33
中亚的多元文化——杜尚别的拉格曼/ 49
菜单就叫思乡病——首尔的冷面/ 59
俄式面食——莫斯科桑拿浴里的培米尼/ 69
对女公爵的中伤——乌拉赫的毛尔塔申/ 79
早餐的成见——越南的河粉/ 91
儿童餐点、安慰食品——罐装意大利面/ 103
面食使人快乐?——日本的年越面/ 115
第二章 没有小麦就没有面食
文明的发芽——种青草的学问和历史/ 127
小米和小麦——中国的农业/ 141
肉类及小麦——自然与文化/ 147
第三章 欧 洲
那不勒斯的面干——巴洛克时期的快餐/ 159
揉面棒和制面机——波斯基亚沃的精益求精/ 177
面条、教皇与贵族——热那亚的面食/ 187
鸡蛋面与面肠子——阿尔萨斯和德国人的贡献/ 203
帕尔玛的百味来——面干的全球优势/ 217
第四章 亚洲
江户时期的荞麦面——日本都市兴起时的面条/ 231
丝绸之路和小麦路——面条路和筷子路/ 243
猫耳朵与剔尖——山西上千种面/ 257
面点的记忆——北京狗不理包子/ 269
拉面热——新日本之新面类/ 281
第五章 更上一层楼的面食工艺
我们全是都市来的——广州的点心/ 297
致 谢/ 307
前  言

      面食带来惊喜。从欧洲搭飞机到东亚,在经过西伯利亚或中亚的某处时,我们就会有一杯方便面。在经过太平洋飞往美洲的途中,一过国际日期变更线,马上就会有这道餐点。它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和日本。我们在窄小的机位上挪动,想方设法小睡一下。好不容易才打起瞌睡,邻座的人又要借过。我们坐得不太安稳,但是情形一成不变:我们试着读点东西,却只能随便翻阅而已,直到面汤的香气开始刺激我们的鼻子。肉、洋葱和酱油的气味,盖过了许多疲倦的人所形成的混浊空气,至少是暂时的。空乘人员分送一杯杯冒着肉汤蒸气的面点,以及筷子或塑料叉子。杯子里的黄面条浸满汤汁,闻起来好像置身在品位不高的大厨房里。我们随遇而安,用筷子夹起面条和半硬不软的菜料,再啜一点面汤。接着躺回靠背,那肚子里舒适的暖意,增添了我们几分睡意,直到又有人要借过为止。当筷子伸进面杯的时候,所碰到的不仅仅是世上畅销的餐点——根据2005 年的统计,人类一年消耗850 亿份的泡面,平均每个人(包括婴儿和爱斯基摩人)用掉12 杯,据说2010年还会达到1000 亿——而且,这是四千多年食品历史中环环相扣的一步。我们在丝绸之路上面的高空中,循着这段历史的踪迹移动。早在几千年前,面食大概就已经从近东传到中亚,再从中亚进入中国。相较于在意大利,面食在东亚可说是更早、更深入百姓文化。日本人甚至把丝绸之路叫作面路。

    而马可·波罗则从反方向,把这个讯息经过丝绸之路首度带回欧洲——中国人也在吃面条和面点。早在不可考的年代,面食就可能在当今的伊拉克、叙利亚或阿富汗,作为出门在外的人填饱肚子的食品,同时也跟着流传。根据一项受到争议的说法,近东的游牧民族在横越荒漠时,随身携带面团作为口粮。根据比较明确的证据,当阿拉伯人从东方侵入地中海时,也把自己的面点带入西班牙。

      信奉伊斯兰教的西西里岛——巴勒摩有300 座清真寺——可能是欧洲头一个生产并出口意大利面干的地方。位于利古里亚海岸的港都热那亚,早在中古盛期就有意大利面出口。这种长条的细面叫作垂亚(tria),是这个贸易城市的特产。在罗马、比萨和波隆纳的制面师傅之多,甚至可以组成自己的行会。而生产意大利面的重镇当然是那不勒斯——它那干燥后的通心面成了意大利面干的模型,这就是今日世界各地所谓的意大利面。

      面干比较耐保存,算是史上头一种经过加工而可以大量外销的食品。意大利面在意大利原本是高级料理,后来也传入社会各阶层,尤其是都市里的阶层——但面条并不是源自都市,而是从贵族和主教的厨房来到街上的。从巴洛克时期 (Barock)开始,在那不勒斯街上常常可以看到流动的通心面摊位。而那不勒斯人徒手吃面的模样,也让来自北方的外地人感到惊讶。

      大约在三十年战争2 期间,面条越过了阿尔卑斯山,进入阿尔萨斯3,而面条也因为干燥技术的缘故,变得更加耐放。据说,意大利士兵携带面干作为口粮,后来还在阿尔萨斯进行制作。阿尔萨斯的面包师偷学了这项技艺,并在不久之后,把鸡蛋拌入面团。

      另一个面食大国——中国,拥有至少四千年的面食历史。在有“中国的庞贝”4 之称的青海省喇家村——这个村子在四千年前被地震摧毁,大水淹没后逐渐结冻——2005 年10 月,考古学者发现了50 厘米长、3 毫米宽的面条。这些面条就在裸露的岩层里面,从照片上看来,就像前一天才吃剩的呢。

      中国早提到面食的文献,是在汉代(公元前206 年- 公元220 年)。根据头一位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日本僧侣圆仁的报道,面条和含馅的面点已经是日常食品。日本人袭用了中国的文字、思想、佛教和儒学——以及不少百姓文化——包括面食,这在一开始是僧人和贵族的餐点。

      面食在日本就和在意大利一样,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流传。在江户(Edo,1603 年-1867 年)时代,面食成了城市大众的餐点,尤其是在快速成长的江户,也就是当今的东京。城里到处都是流动的面摊,沿街叫卖他们的东西。这种景象和差不多同时期的那不勒斯相仿。这种流动摊贩也卖荞麦面。由于荞麦面比小麦面或米饭便宜,于是成为“平民百姓简单的一餐”,尤其是从乡下拥入这个急剧成长的大都市之劳工。

媒体评论
千年以降,面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而面食的揭秘——它的初次出现,它的全球面貌,它的不同形态,以及它在不同国家、种族中的地位——现在由一位公认的学者型的美食大师得以完成,并带着一个惊艳动人的面目来到我们面前。    ——《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在所有讲述面食文化的书中,这无疑是非常全面的一部,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一部。它不囿于一时一地,也不止步于掉书袋。……在克里斯多夫?纳哈特的这部著作中,面食之美,美轮美奂。——《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克里斯多夫•纳哈特对面食的研究,资料翔实,证据充分,有着一流学者的严谨。他同时又是一个称职的食客,一个令人称羡的美食家。向他致敬!——《泰晤士报》(The Times)
在线试读
      中国的农业发端得晚,很可能是从中东传到东亚来的。从外界进入中国的东西,几乎都是经过丝绸之路而来的,中亚干燥的沙漠一直都是连通和过滤的管道。驯化的小麦和大麦,便循着这条管道进入中国。早期中国的文献并没有区分这两者,如果照方块字来翻译的话,分别是“小麦”、“大麦”和“燕麦”。丝绸之路也算是小麦道,这在时间上比丝绸来到欧洲还更早。所以,小麦输入中国不必设想成是种子的国际贸易。经过这条古老通道的民族,是一步步把种子和知识给带进来,有时是经过上百年的世代,有时虽是从较远的地方却是以较快的速度输入。阿富汗专家路易• 杜普雷指出,这条路线早在中石器时代(公元前1 万年- 前6000 年)就存在了。而小亚细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可能还出现得更早。这种贸易在青铜器时代首度达到高峰。当时,这条路线完全可以称作小麦道。由于中亚气候的关系,这里的小麦如果没有灌溉就长得不好,所以也相当晚才来到中国。因此,对小麦来讲,中亚起初是筛子,后来才成为通道。中国人的祖先早在栽种小米之前就开始食用它了。根据在喇家村的考据结果,当时大家(尤其在北方)吃的是小米,而不是大米(即稻米)。所以,小米应该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中国北方一般都没有大米。耶鲁大学史学家尤金• 安德森在他《中国的食物》(1988年)一书中指出,从采集到耕种而过渡到农业,在中国可能不是一项发现——也不是由于人口压力太大而不得不然的步骤——而是刻意的决定。早期的中国人大概是从丝绸之路获取了来自中东的农业知识,并在某个时间点决定加以尝试。由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业是以小麦为基础,所以即使小麦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重要,但还是和这里的农业起源相关联。农业方面古老的考古证据,是在中国文化的摇篮——黄河和淮河流域发现的,时间可以回溯到公元前6000 年。这批早的农人种植两种小米(即粟),并畜养猪、狗和鸡。其实,黄河流域石器时代洞穴的考古结论告诉我们,中国早在公元前3000 年就已栽种小麦了。不过,根据推测,小麦在当时还很稀有,算是一种奢侈品。根据考证,我们知道早在商代(公元前1600 年- 前1300 年)就有轮种,不过只针对小米。当时的主食是两种小米,此外还有稻米、小麦和大麦。为了吃肉,商朝人畜养狗、猪、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马和鸡。而根据喇家村的发现,当时已经有面食了。材料当然是某种或好几种小米(在公元前后的汉朝,小米是中国重要的谷类),接着才是稻米、豆类、小麦和大麦。小麦和大麦在当时并不重要,而小米在当时是煮成粥来吃的。根据有关面食的早的文献记载,在汉代末年,朝廷开始推广小麦而开始和小米竞争。从此以后,小麦在中国人眼中用途广泛,容易储存。久而久之,小米便失去了地位。公元1 世纪的汉代,中国农业专家氾胜之在他的著作《氾胜之书》(至今保留了一部分)中列举了九种基本食材:小麦、大麦、三种小米、大豆、大米、麻(榨油用)和豇豆。他还描述了和小麦有关的轮种——夏天种小米,冬天种大麦或小麦。他更建议,把种子浸泡在营养液里,当中有熬过的骨头、肥料和废丝带。此外,他也讲述了灌溉、排水以及使用粪坑的办法。他对各种土壤的知识,并不逊于当今的知识水平。当时,中国只有南方人吃稻米,北方人至今还是爱吃小麦。有别于小米和大米的是,中国人吃小麦并没有连同麸皮一起食用,而面包也不曾在中国流行过。不只是小麦,连碾磨技术也很可能是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此外,还有制面技术。所以,日本专家奥山认为,丝绸之路也可说是碾磨道,甚至可能是面食道。

抢先评论了 “面食之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沙拉花园(萨巴厨房)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267 碗好吃的面(汤面、拌面、炒面、焗面与汤头、高汤、酱料的奇妙组合,让你打开味蕾,感受面条的美妙滋味!令人无法抗拒的美味面条!)

EUR €23.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一煲好汤(萨巴厨房)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一碗好粥(萨巴厨房)

EUR €2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