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97861
大理石、咸肉和文艺复兴有着怎样的联系?
如何通过面包的形态为世界名画“断代”?
怎样在家还原500年前法国卢瓦河谷王室宴席上的甜点?
只用两个步骤就可以烹出鲜美的中式高汤,你想试试吗?
比摩纳哥公国占地面积还大的巴黎菜市场,每日是怎样运营的?
家常千层肉饼的建筑学意义是什么?
……
——信手翻到书中的某一页,用手指滑动到自己喜爱的关键词——这或许是梦想中的旅行目的地、几味从未听闻过的稀奇原材料、美食静物画中的隐喻和故事、中世纪欧洲“拉伯雷式”的珍馐盛宴、名著里出现的某道食谱、一直想知道的烹调窍门。就这样随心所欲,选上一段读,看到令人食指大动之时,正好可以选中食谱中的一道,亲下庖厨,并由此体味到美食与文化碰撞出的真味。
·欧洲重口味: 罂粟籽鲜奶酪挞
·自制马斯卡彭奶酪, 为意大利菜点睛
·腌鳀鱼: 小咸鱼撑大舞台
·火腿的生吃与熟吃
·浓情巧克力
Ⅱ 带有仪式感的美食烹制
·“扣”出来的中西美味
·这就是传说中的“高汤”
·复原 500 年前的食谱- 卢瓦河谷的城堡美食
·墨西哥爱国菜
·美食建筑学——“千层”美味
·中西饺子荟萃
Ⅲ 不寻常的家常菜
·冰天雪地里, 食一碗红烧肉
·夏日午后, 来几片酱牛肉下酒
·一碗凉面, 重温旧时慢生活
·小面团里的大世界
·乍暖还寒, 围坐享用“一锅烩”
Ⅳ 分享美食也分享故事
·开春献岁,家传春节“待客菜”四款
·自制杯子蛋糕,“吃独食”也美味
·圣诞之宴
·春日明媚去野餐
·古方提拉米苏, 不出门就能身临意大利
Ⅴ 是美食,更是史诗
·巴黎市场的前世与今生
·波兰的饕餮, 饥饿与美食复兴
·仿佛从油画中来的荷兰美食
·为什么法国人谈吃必提里昂
·文艺复兴的“甜牙”
·私人食谱收藏者
前言
有句拉丁谚语说得好,De gui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 -吃喝无需争议。事实上,“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是中西共通的。然而,吃好的同时也能吃“懂”饮馔文化,这才是大有裨益的乐事。
受家庭影响,我从小就对美食有着偏好。成年以后,由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我得以在世界各地周游。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品尝到的地方特色美食,更让我对“美食与文化”这个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植根在心中的种子开始萌芽生长。这本书的完成,也正是“无需争议”的开花结果。
书中谈的是我的“食?旅”经历。《纽约时报》中文网创立之初,应编辑邀请,我开始设立美食专栏。在撰稿的三年时间里,每期专栏都是我“钩沉索隐”般的自由命题美食随笔。这一篇篇介乎于笔记、游记和历史考证的文章,皆以美食为着眼点,灵感来自于随手翻看到的历史趣事;旅途中偶遇的某道菜;美术馆里看到的“黄金时代”的画作;或者是在当地市场发现的刚上市的新鲜而奇特的食材。稿件写好,我还要附上自己写的食谱,并亲下庖厨。这样不但加深了对食物和文化的了解,也要比吃现成的菜肴更有趣味。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找出中西饮食与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建议大家不用从头按顺序翻看这本书,而是可以信手翻到某一页,用手指滑动到自己喜爱的关键词-这或许是梦想中的旅行目的地、几味从未听闻过的稀奇原材料、美食静物画中的隐喻和故事、中世纪欧洲“拉伯雷式”的珍馐盛宴、名著里出现的某道食谱、自己一直想知道的烹调窍门。就这样随心所欲,选上一段读,看到令人食指大动之时,正好可以选中食谱中的一道,做给自己和家人吃,并由此体味到美食与文化碰撞出的真味。
希区柯克说过,每个人生来都具有“悬念癖”。而作家就是把“悬念”兜售给读者,使他们得到迫切想知道的事情而已。这本书也充满了一个个美食“悬念”:虽然每篇文章的开始都以美食为出发点,但在结尾时,读者们会被引领到达一个个新的目的地。
感谢父母助我斟酌文字、复核材料;感谢我先生在繁忙工作之余,为书中每篇文章的标题页手绘精美插图,亲人的帮助使本书增色不少。特别要感谢策划编辑白兰女士,是她的信任和支持激励我终完成了这本书。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家人,Sine Quibus Non!
那时候我寄住在父母的荷兰好友家,夫妇两个都是成长在20世纪60 年代的嬉皮士,他们年轻时游历世界,甚至为追随古巴共产党,还在哈瓦那长期生活过。绕世界走了一圈,回到荷兰后,俩人成了伊拉斯谟(Erasmus)大学的知名教授。他们喜欢的就是饭后给对方卷根儿烟,来杯咖啡,坐在宽大的可以眺望到克拉林根湖的起居室里天南地北地聊天儿。这小黑籽的来由,就应该去问他们。
我拿着咬了一半的面包,一路小跑,回家求教。女主人见了大笑,“你不知道这个是什么? Come on,这可还跟你们中国近代史有关呢!”她这么一说,我更糊涂了。教授职业使然,她并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开始谈起东印度公司,18 世纪60 年代曾经在印度急速扩张的罂粟种植、采集,然后制成特殊产品——鸦片,再运往中国的这段历史。“啊!鸦片战争!”我立马脱口而出。“Bravo !!”他们夫妇俩一起鼓掌,然后问,“这下你知道了?”难道说我刚刚吃了……,想到这儿,我赶紧追问:“这个有毒性么,会上瘾么?”。又是一阵爽朗大笑,“当然不会,罂粟籽是有药用价值的保健品呢!”。 见我仍半信半疑,男主人从剩下的半个面包上掰下一块儿放进嘴里,说:“看,没事儿!”的确,罂粟籽的收获和鸦片的获取只能二者选其一。这是因为只有等到罂粟花结有蒴果, 并完全干燥后,才能开粟收获成熟的罂粟籽。略通常识就该知道,干燥的罂粟果壳无法再用来提取令人上瘾的毒液。因此,收获罂粟籽就如同杀鸡取卵,是取了真正的精华。早在新石器时代,罂粟籽就出现在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中部。距今5000 多年,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曾用楔形文字记载过罂粟。再后来传到埃及,公元初到印度,大约在公元6、7 世纪的时候传入中国。
古代的中西方药师都曾把罂粟当作药材使用。因为它的麻醉功效,在《圣经》和《荷马史诗》里,从罂粟中提取的鸦片被描述为神奇的“忘忧草”,就连上帝也使用它。17 世纪的英国“鸦片哲人”、临床医学的奠基人托马斯·悉登汉姆(Thomas Sydenham)就曾说过:“我忍不住要大声歌颂伟大的上帝,没有鸦片,医学将不过是个跛子!”。
唐开元时期的《本草拾遗》是早记载罂粟的中国药典。宋代医家用来消灾治病都少不了罂粟籽和罂粟壳。当时的医生普遍认为罂粟有治疗腹痛、咳嗽、养胃、调肺和便口利喉的功效。民间百姓也深信罂粟壳的滋补功能,拿来煮粥的大有人在。有苏轼诗为证:“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他的兄弟苏辙也曾用“研作牛乳,烹为佛粥”来称赞罂粟籽的妙用。
自从我的美食材料里多了罂粟籽,慢慢地,我发现这些细小的魔幻般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撒满罂粟籽的贝果和德国面包圈,卷着罂粟籽酱的波兰蛋糕卷和奥地利饼干,还有新近流行开来的用罂粟籽做后点缀的健康沙拉和三明治。我自己更是不时奢侈地把罂粟籽撒在做好的炸酱面和意大利面上吃。聂鲁达有首食谱诗,名为《康吉鳗羹之颂》(Ode to a Caldillode Congrio )。我喜欢全诗结尾 :“从这一道羹/你便能认识天国。”迄今为止,美食的魔力一次次托举着我飞向天国。但在罗马尼亚美丽的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山区小镇一次与罂粟籽有关的美食经历,是我离天国近的一次。那年4 月底和朋友去罗马尼亚滑雪(对,真的是4 月底,那时候可以穿着短袖T 恤滑雪!),并得以走遍罗马尼亚全境。那里一山一水一村镇,就是小时候迷恋苏俄文学的父母给我描述的样子。在山区里的一间餐厅,我次吃到了黑巧克力罂粟籽蛋糕。
蛋糕外面是厚厚的一层黑巧克力,还有手工抹刀造型的痕迹。用刀切开的时候,蛋糕立刻松软地落在盘子里。看到黑色的罂粟籽和奶白色的杏仁粉相间,未曾下嘴我就已经被笼罩在浓烈的幸福感里。这两样货真价实的原料配在一起,真令人心花怒放。再一尝,罂粟籽的坚果香气裹挟着杏仁粉和奶糖结合的厚实口感,让人越吃越着迷,真是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来,过后满嘴香醇甘甜。恍惚间自觉身轻了21 克①。
至今想起那次东欧旅行,还总是味觉记忆占先。松木炭火炙烤过的mititei(牛羊猪绞肉辣味香肠),农家自酿的甘甜水果酒,微酸的乡村黑面包,还有朋友母亲亲手做的烤甜椒酱——像是多幕舞台剧里的众位主角,先后有序玲珑上场——但是这些都比不上那口罂粟籽蛋糕带给我的快乐。
用罂粟籽做甜点,总让我有施展法术般的快感。它们一粒粒散发着铁青色的金属光辉,须仔细观察才可以看到腰子般的形状,就像是闪着神奇光辉的魔法道具。罂粟籽又是那么细小,好像随时会热爱美食的人,从来都是借助食物来体验身边世界的吧。想体验那暂时离开身体的21 克,是怎样一路向上,接近天国,咱们不如就做个罂粟籽鲜奶酪挞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