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成功/励志成功/激励幸存心理学

幸存心理学

《另一种选择》作者倾力推荐。在经历挫折或创作后,如何获得依然身前的力量?平凡如你我,如何成就非凡的人生?如何挖掘自己生命中的巨大潜力,成就自己?破坏总是创造的开始。

作者:[美]戴维·B. 费尔德曼 [美] 李·丹尼尔·克拉韦茨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2月 

ISBN: 978750867850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成功/激励 SKU:5d84b3435f9849104541d4f5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7850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人只有在经历创伤或挫折之后才能发生巨大改变吗?不!平凡人也能为非凡事。从这些幸存者身上,我们应该看到不幸的另外一面,谷底反弹,比一帆风顺让人生更加丰富

◎“我是谁?”“我信仰什么?”以及更重要的,“我该如何生活?”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经历创伤的他们身上找到答案。

◎在经历创伤动荡之后,普通人如何创造非凡?破坏总是创造的开始,学会他们的自我疗愈法,在平凡中成就非凡。

 

内容简介

 

在经历创伤动荡之后,普通人如何创造非凡的人生?

不论是经历创伤,还是仅仅遇到挫折和困难,超级幸存者的经历*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获得奥运金牌的白血病患者,横穿大西洋的盲人,在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中幸存并在奥巴马政府任职的妇女:这些发掘生命潜能的非凡男女,从根本上偏离了自己的生活轨道,把生命中的不幸转变成了他们通往成功的强大动力。

知名心理学研究专家费尔德曼和克拉韦茨采访了许多经历创伤的人,了解这些人超越自我、成就非凡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为何有些妄想是有益的,为何宽恕有益于身心健康,为何对死亡进行反思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或许,与直觉相反,我们学习的积极的思考方式并不总是一个好策略。

两位作者通过全新的科学发现和临床实验,讲述这些幸存者的故事,使我们从中获得启发,同时给我们以希望,悲剧不应让我们从原来充满活力的生活中退缩。

不论我们是谁,抑或需要面对怎样的困境,《幸存心理学》都会让我们重新思考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所有的挑战。

 

 

作者简介

戴维·B. 费尔德曼
博士

被认为是心理学领域有希望成为*专家的学者之一。圣塔克拉拉大学咨询心理学副教授,他在堪萨斯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完成了VA Palo Alto医疗保健系统的博士后研究。费尔德曼以前出版过两本书,也曾经为《今日心理学》杂志和《赫芬顿邮报》撰写文章,发表过许多学术论文。现居住于旧金山湾区。

 

 

李·丹尼尔·克拉韦茨

咨询心理学博士,毕业于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他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与写作,作品发表于《今日心理学》杂志、《赫芬顿邮报》、《纽约时报》以及其他公开出版物上。他与妻子和孩子生活在旧金山湾区。

目  录

 

章
幸存与超级幸存 … 001

第二章
积极思维的悖论 … 013

第三章
幻觉的真相 … 037

第四章
我们自以为了解这个世界 … 063

第五章
相伴 … 089

第六章
起死回生 … 113

第七章
福祸相依的信仰 … 137

第八章
原谅的可能性 … 171

第九章
正确的选择 … 201

尾
声 … 229

 

 

前  言

整本书中,我们所见到的都是原本可能毁灭一个人的创伤激起了幸存者们巨大的积极变化。但是人一定要经历巨大的创伤才能得到巨大的改变吗?

贝蒂对此的回答是:“有天我坐在办公室里,一群妓女来拜访我。
她们每个人都递给我一张一百英镑的支票。她们虽然并不认识这些孩子,但她们关心。她们也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她说:“痛苦能改变你,信息也同样可以。”

贝蒂决定接受诺贝尔奖,因为这将有助于她的事业,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北爱的信息。甚至那些从没直接经历过北爱冲突的人,或许这些信息也让他们看见自己的内心,想要改变自己,帮助别人。

“我谨代表北爱尔兰所有一起工作过、游行过的女性接受这个奖项。”贝蒂说。

从开始意图描写不凡的人如何度过创伤,到后来在贝蒂等超级幸存者的帮助下,本书终落脚于写我们每个人如何生活得更加完整。阿兰·洛克、马尔滕、凯西告诉我们如何在勇敢忠诚面对现实的条件下保持积极乐观;保罗和辛迪教导我们质疑所有假设,不论背后的含义如何;保罗和坎迪教给我们完整充实生活的前提是承认我们终将一死;詹姆斯·卡梅隆、马克·布塞讲述了信仰的美好和信仰的负担;艾伦·阿查亚和克莱门婷展示了原谅能够给予人的力量。阿曼达代表了拥抱爱、接受关怀的力量;阿莎和伊兰·利昂则奉劝我们别再浪费生命赐予的宝贵选择。

他们的故事旨在帮助我们理解深刻的希望度人于生命的苦厄的道理,从勇敢直面生活的路障开始,每个人都能成就不凡。

媒体评论

菲利普·津巴多博士

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作者

费尔德曼和克拉韦茨用鼓舞人心的叙事方式,优雅地整合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大量事例得出结论,把神话拉下神坛,并敏锐地洞察了人性中的核心问题:我们中的一些人如何从灾难和逆境中恢复,并创造了更加充满活力的生活。《幸存心理学》包含这些人性的秘密,请翻开此书……

 

亚当·格兰特

沃顿商学院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另一种选择》作者

《幸存心理学》这枚重磅炸弹,每位管理人员、家长、医生、老师、学生、教练和看护人员都需要读一读。我已经不记得我*后一次被一本书打动是什么时候了——更别说是一本基于科学的书了。

 

普罗·布朗森

《纽约时报》畅销书Nur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作者

《幸存心理学》敢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怎样治愈自己?本书从真实的案例研究及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找到的答案与我们的设想大相径庭。

 

阿伦·罗斯顿

作家,电影《127小时》真正的主人公

《幸存心理学》是指导我们如何将逆境变成优势的实用指南,在阅读时,我一直在想:真希望十年前我就读过这本书!

 

琳达·埃勒比

Take Big Bites作者,艾美奖记者奖得主

幸存的痛苦是另外一种成功,但书中的这些幸存者做得比生存本身多得多,他们的故事值得你一读,或许有一天,你需要他们拥有的特质。

在线试读

灾难的幸存者都曾经徘徊在前进和退缩之间。

阿莎·梅夫拉娜一个人躺在纽约西村圣文森特天主教医疗中心一间小小的体检室里,这样想到。阿莎24 岁,有一头漂亮的黑发。2002 年,技术产业让全纽约市的年轻一代变成了新贵。

阿莎在一家创业公司里有一份很棒的工作,她自己还有一套公寓,问题是她的左乳被查出有一个珍珠大小的阴影。

阿莎猜测自己可能得了癌症,化验员严肃的表情似乎验证了她的猜想。然而,真正的磨难并不始于确诊,也不在于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活组织检查。8 个月的化疗期带来的对生活强烈的失控感,脱发,脸色蜡黄,阿莎也都一一扛了过来。

真正的磨难开始于医生宣布她的癌症已治愈,她可以重新回到社会的时候。她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她独自面对生死,别人在轻松地享受生活。同事们无聊地谈论着纽约的天气、星巴克里的长队、《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的决赛选手。她的那些徘徊在死亡边缘的经历似乎湮灭在他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重视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阿莎想起以前,她自己也是这样。

这种生活对阿莎而言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它空洞乏味。所以,她毫不犹豫地跳出了这个圈子。“我向上帝祈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做真正想做的事情。”阿莎说。

类似阿莎的癌症病人很多。

美国癌症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每年有1300 万人被确诊为癌症,20 年后,这个数字可能还会翻倍。《北美神经影像临床医学》杂志的预测也不乐观,每年全世界患上创伤性脑损伤的人数达到惊人的1000 万。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每年有5000 万人遭遇车祸。联合国的调查表明,全球大概1/3 的女性曾被殴打、强奸、虐待。人们在生活中遭受创伤的概率很高,这些数据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

本书生发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对很多人而言痛苦不堪。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全球股市暴跌,数百万人失业、无家可归,东日本大地震后地轴偏移了6 英寸a多,再加上防不胜防的恐怖主义活动,使得人们更加渴望安全感。我们如今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中。

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朱迪思·赫尔曼将创伤称作弱者的苦难。而在多舛的命运面前,人人都是弱者。在《创伤与康复》(Trauma and Recovery)一书中,
赫尔曼这样写道:“创伤发生时,人瞬间受制于无法抗拒的力量。若是自然力量所致,我们说这是自然灾害。若是人为因素所致,我们称其为暴行。创伤危害之巨,非因其罕见,而是因为它超越了普通人对生活的承受力。”在经历不同类型的创伤后,大约1/4 的幸存者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生活在痛苦、虚弱之中。其他人会表现得郁郁寡欢、焦虑不安。

创伤常使人消沉、悲观,陷入不可自拔的绝望,因此容易忽略人性中自有的强大的心理弹性。令人惊讶的是,甚至在还未走出创伤时,人们仍能欢笑、庆祝、表达爱意、创造,以及改变自我。我们这么说,并非无视创伤带来的痛苦。痛苦真实存在,但心理弹性的存在也并非虚言。人性令人难以置信及鼓舞人心之处在于,它并不像大众所想的那样脆弱,在经历一段苦难后,大多数幸存者都能恢复并重返正常生活。

更有些人不仅仅止步于恢复,他们“弹”得更远,相比从前有了不可思议的飞跃。赫尔曼在书中这样写道:“其中少数佼佼者受到生命的感召,积极融入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们重新调整生活方向后,感受到新的召唤,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帮助其他受害者,积极推动教育发展、法律改革等。这些人的行动远远超越了抵抗苦难本身。苦难,成为他们超越生活的起点。

我们称这些人为超级幸存者。

 

抢先评论了 “幸存心理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不抱怨,把握人生的分寸感(徐峥、杨幂、黄晓明、姚晨、佟丽娅、迪丽热巴等明星鼎力推荐!)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刘同新书 2018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戒了吧!拖延症:21天搞定拖延症(升级版)

EUR €25.99
阅读更多
缺货

实践7个习惯

EUR €2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