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637907
《方苞传》不只是讲述一个礼学思想家的传奇故事,不只是放大历史链条上的一个苍苔斑驳的细小环节,它更应该是一种“礼”的生活方式、一个“义”的处世态度、一种人之为人的理念。
第一章 家乡岁月(1668-1691)
一、哭外婆知送终礼 送长兄尝别离情
二、治古文兼治时文 学文章先学做人
三、杜苍略亦庄亦谐 黄道周如圣如佛
四、刘北固降行称兄 钱澄之折辈行礼
五、岁试第一初写序 疑义并存录逸闻
六、躲弟难悔四十年 避圆房拖两百天
七、题《楝亭》附庸风雅 哭秋风夕阳西下
第二章 初入京师(1691~1693)
一、鞭顽仆恩师圆场 疗瘟疫郎中托身
二、京师岁寒交朋友 天下正议寿先生
三、析《周礼》眼明心开 遭诽谤云遮雾蔽
四、再落第诀别孤友 修《明史》叹息不均
第三章 四乡授经(1693~1699)
一、驱皖南初游泾川 客涿州贪坐夕阳
二、韩慕庐礼遇后学 顾嗣立雅集秀野
三、万斯同夜话义法 刘涵三弃官池阳
四、姜西溟畅谈平生 方逸巢演绎先贤
五、馆宝应县令修堤 研《春秋》挚友规讽
六、隐君子慧心指谬 邻通判仗义恤孤
七、曹楝亭赠诗疗疮 方逸巢受杯节酒
第四章 中举之后(1699~1705)
一、中解元母亲流泪 馈鲊鸡曹寅还诗
二、赴会试失弟子礼 焚旧稿绝稀世文
三、哭长兄昊天不吊 表大节流俗难容
四、写诗序古今同词 上辞呈进退有礼
五、李刚主名盛谤随 姜侍郎年长礼恭
六、赎故园遂父母心 救贤臣尽君臣义
第五章 弃官孝母(1706~1711)
一、弃殿试南还探母 刻旧文不忘恩师
二、结发妻床帏福浅 同母姐隔噎经年
三、情境无缘义难立 白鸟忘机花自开
四、不肖子痛失老父 摄山僧深藏遗书
五、写祭文凭吊宰相 择甥婿告慰三姐
六、信程朱纠结颜元 惘士女半疑住持
七、将园池清光莹然 大龙山皋壤如沐
第六章 《南山集》案(1711~1713)
一、苏知县冒险报信 马布政挺身犯颜
二、赴诏狱义士护送 闯刑堂郎中丢官
三、染瘟疫从犯先死 谋黑钱重囚后生
……
第七章 入值内廷(1713~1722)
第八章 雍正朝臣(1723~1735)
第九章 乾隆礼官(1735~1742)
第十章 江宁余生(1742~1749)
尾声
后记
1702年正月三十,方苞侧室杨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道章。方苞此时已三十五岁了,因蔡氏生的第一个儿子夭折,所以更珍爱这个儿子了。
三月十六日,方苞遵兄遗嘱,迁弟柩与兄并葬于泉井村之北原。葬下弟弟和哥哥,方苞放下了心中的一件大事。从此,哥哥和弟弟在此做伴了。墓四周的青松,在春风中微微晃动,夜幕即将降临,方苞心中一阵悲哀。弟弟和哥哥都死了,三个人只留下自己,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啊!人死了,没有知觉,什么都不知道了。最可悲的不是已经去世的亲人,而是无依无靠、内心万分痛苦的活下来的人。
哥哥去世后,四方同学想见方百川遗文,方苞遍索于生徒朋游,仅得二十篇,后与方百川《自知集》并在一起刊布。
1693年,方苞在京师时,曾收到哥哥邮寄的十余篇文章,被内丘人王永斋持去。1700年春,芜阴人夏虎文访问方百川,别时方百川送了一册自己的文集给他,从此未还。现在,王永斋和夏虎文两人已去世,他们的子弟,将来能求索得之,刻印行世吗?
哥哥不好时文,他写文章,一定是有用的,而且是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这么写文章,别人认识不到,哥哥却做到了。从哥哥的文章中,人们可以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充于中而不可以已者”的。
方百川的诗歌、古文,竟然无存,只有《络纬》(《为督学磁州张公赋》)、《拟南楼镦集序》(载《江左文选》)、《广师说》(上韩慕庐),流传很广,朋友手中都有。
方百川主张写时文要明于事物之理而求以济用,即不要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写了要对社会有用。此话,他并未写进文章中。好在其时文为二三同好所推崇,并刻印流播于世。不久,海内学者几乎家家有其书了。
弟弟方林生前也写了十来篇文章,方苞和哥哥在其去世后,收了起来,不忍翻读。过了数年,才敢翻读,才知弟弟已得庆历诸公奥秘。因弟弟文章篇数少,不能单独成帙流行。方苞刻印哥哥文集时,从弟弟的二十篇文章中挑了十篇,附在后面。从此,弟弟的文章和其人,也可以借此流传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