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54073
内容简介
《杨贵妃秘史(套装上下册)》是著名作家张建伟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名导演尤小刚“秘史”大戏电视剧重头作品的文学故事本。全书分五部分:杨家有女、寿王妃、太真妃、杨贵妃、不死的传说。生动地描绘了杨贵妃曲折、纷繁、且让人千秋评说不一的一;他与李白、寿王、唐玄宗等几个男人命运多舛的感情纠葛,特别是宫闱大内勾心斗角的权利争夺,将杨贵妃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一反历代传说中对杨的贬斥评价,将一个全新、近乎完美的女人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与电视剧比较,此小说对人物背景、情节的交待,清晰完整,泱泱七十万言,尽显大唐盛世佳人的千古传奇。
目 录
第一部 杨家有女
第二部 寿王妃
第三部 太真妃
第四部 杨贵妃
第五部 不死的传说
第二部 寿王妃
第三部 太真妃
第四部 杨贵妃
第五部 不死的传说
在线试读
第一部 杨家有女
一
大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
是年,唐玄宗李隆基四十五岁,日后的大唐贵妃杨玉环,她当时的名字叫杨玥儿,还是一个只有十岁的女孩儿。
这一日,三百亩大唐梨园之内,到处杏雨梨云,掩映着一座座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的迤逦宫外广场,丝弦悠扬,一片宫商。
大唐首创梨园,创始人正是唐玄宗,至今被视为梨园鼻祖,有香火供奉。只是唐代梨园与今日不同,它不是戏班子,而是个综合艺术部门,训练歌舞伎,编演乐舞,为地方乐坊输送音乐人才,相当于后世的音乐学院和大剧院。
广场上,被称为梨园宫妓的歌舞伎们,正在丝弦乐器的伴奏下轻歌曼舞,歌中唱道——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这就是雅乐,亦称燕乐,也就是所谓正统音乐,主要功能是歌功颂德。此时太乐署主管刘有态正端坐正席,一边观看一边轻叩案台,十分自得。梨园管事李龟年却站立一旁,瞅着眼前歌舞,眉头轻蹙。哦,还有一个旁观者,他叫李静忠,是个梨园杂役,正隐身在丝弦乐队后面,目不转睛地盯着舞伎中的一个人。
那舞伎叫乐奴,长得十分美丽,有雍容之态,她一边舞蹈,一边注意到李静忠朝她投射过来的淫亵眼色,厌恶地尽量不去看他。
李龟年对这种乐舞十分不满,终于面对身边的刘有态:
“刘大人……”
“嗯?”刘有态没有看他。
“这么肉麻的诗,不知是哪位翰林的杰作?”
“哎,可不敢这么说。”刘有态这才转过脸来,“这是太常寺交代下来的,那可是请了圣谕的,要待诏翰林们都要献诗,郊庙社稷、邦国礼乐,都是用得着的。”
“天还没亮,就举着蜡烛去朝见天子,”李龟年诠释着那首马屁诗,语带讥讽,“陛下一出来,那太阳也就出来了,柳枝一下子也就绿了,鸟叫得比唱歌还好听。文武百官,身上的佩剑啊,饰物啊,沾染着香炉里散发出的香气,好像也能唱歌啦。大家如此沐浴着浩荡皇恩,所以才天天要写歌颂皇上的诗。啊,好诗,真是好诗!”
“我说龟年啊,你那张嘴,啊,就不能省点唾沫?这是正事。”刘有态仍端着架子,语气却亲切。
“我的正事是按照陛下旨意,排演大曲。可到今天,我要的大曲乐器,你还没给我弄来。”李龟年所说的唐代大曲,相当于当代大型音乐歌舞。
“你要排演大曲,是陛下的意思;我急着排演雅乐,同样是陛下的意思。”刘有态不慌不忙,“龟年啊,大家都为皇上办事,你就别挑我的错喽。”
这时,舞伎们排演起第二首翰林诗,只听歌中唱道——
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歌舞一起,李龟年就道:“老天爷!又来了!”
刘有态却“嗯嗯”地点着头,“不错,这第二阕,比第一阕还要好。”
李龟年气不打一处来,“我说刘大人,这寻常人不知好歹也就罢了,若是主管我大唐最高乐堂太乐署的人,也不知好歹,不知这官他是怎么当上的!”
刘有态终于急了,“哎!怎么说话呢你?别以为你有陛下宠着,就不知天高地厚!不管怎么说,论品秩,本大人是你上司,你总要尊重些。”
“是是是,上司大人。”李龟年笑了。
“再说啦,此事能以好歹论之么?”刘有态犹是悻悻地摆出上司架势。
“那如何论之啊?”
“以是非论之!”
“谁是谁非?”
“当然是我是你非!”
乐声戛然而止,舞蹈也停了。
刘有态忽地站起,对歌舞伎们说道:“好!甚好!大人我估摸着,就这几天,陛下就会来看你们彩排。就这么唱,就这么跳,散了吧。”说着,扬长而去。
众乐手和歌舞伎们一哄而散。李龟年却吼起来。
“李静忠!跟着刘大人,去把排演大曲的乐器给我讨来!”又对着散去的乐手和歌舞伎们吼道:“喂!我说散了吗?我才是梨园主管!”
已散去的乐手和歌舞伎都站住了,抹着头上的汗,怔怔地瞅着李龟年。
李龟年愣怔一下,一摆手,“好啦!散了吧!都去歇着吧。”
众乐手奔跑起来,歌舞伎们也趋步而行。
李龟年继续喊道:“李静忠!李静忠!”
李静忠却早已没了踪影。
……
一
大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
是年,唐玄宗李隆基四十五岁,日后的大唐贵妃杨玉环,她当时的名字叫杨玥儿,还是一个只有十岁的女孩儿。
这一日,三百亩大唐梨园之内,到处杏雨梨云,掩映着一座座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的迤逦宫外广场,丝弦悠扬,一片宫商。
大唐首创梨园,创始人正是唐玄宗,至今被视为梨园鼻祖,有香火供奉。只是唐代梨园与今日不同,它不是戏班子,而是个综合艺术部门,训练歌舞伎,编演乐舞,为地方乐坊输送音乐人才,相当于后世的音乐学院和大剧院。
广场上,被称为梨园宫妓的歌舞伎们,正在丝弦乐器的伴奏下轻歌曼舞,歌中唱道——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这就是雅乐,亦称燕乐,也就是所谓正统音乐,主要功能是歌功颂德。此时太乐署主管刘有态正端坐正席,一边观看一边轻叩案台,十分自得。梨园管事李龟年却站立一旁,瞅着眼前歌舞,眉头轻蹙。哦,还有一个旁观者,他叫李静忠,是个梨园杂役,正隐身在丝弦乐队后面,目不转睛地盯着舞伎中的一个人。
那舞伎叫乐奴,长得十分美丽,有雍容之态,她一边舞蹈,一边注意到李静忠朝她投射过来的淫亵眼色,厌恶地尽量不去看他。
李龟年对这种乐舞十分不满,终于面对身边的刘有态:
“刘大人……”
“嗯?”刘有态没有看他。
“这么肉麻的诗,不知是哪位翰林的杰作?”
“哎,可不敢这么说。”刘有态这才转过脸来,“这是太常寺交代下来的,那可是请了圣谕的,要待诏翰林们都要献诗,郊庙社稷、邦国礼乐,都是用得着的。”
“天还没亮,就举着蜡烛去朝见天子,”李龟年诠释着那首马屁诗,语带讥讽,“陛下一出来,那太阳也就出来了,柳枝一下子也就绿了,鸟叫得比唱歌还好听。文武百官,身上的佩剑啊,饰物啊,沾染着香炉里散发出的香气,好像也能唱歌啦。大家如此沐浴着浩荡皇恩,所以才天天要写歌颂皇上的诗。啊,好诗,真是好诗!”
“我说龟年啊,你那张嘴,啊,就不能省点唾沫?这是正事。”刘有态仍端着架子,语气却亲切。
“我的正事是按照陛下旨意,排演大曲。可到今天,我要的大曲乐器,你还没给我弄来。”李龟年所说的唐代大曲,相当于当代大型音乐歌舞。
“你要排演大曲,是陛下的意思;我急着排演雅乐,同样是陛下的意思。”刘有态不慌不忙,“龟年啊,大家都为皇上办事,你就别挑我的错喽。”
这时,舞伎们排演起第二首翰林诗,只听歌中唱道——
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歌舞一起,李龟年就道:“老天爷!又来了!”
刘有态却“嗯嗯”地点着头,“不错,这第二阕,比第一阕还要好。”
李龟年气不打一处来,“我说刘大人,这寻常人不知好歹也就罢了,若是主管我大唐最高乐堂太乐署的人,也不知好歹,不知这官他是怎么当上的!”
刘有态终于急了,“哎!怎么说话呢你?别以为你有陛下宠着,就不知天高地厚!不管怎么说,论品秩,本大人是你上司,你总要尊重些。”
“是是是,上司大人。”李龟年笑了。
“再说啦,此事能以好歹论之么?”刘有态犹是悻悻地摆出上司架势。
“那如何论之啊?”
“以是非论之!”
“谁是谁非?”
“当然是我是你非!”
乐声戛然而止,舞蹈也停了。
刘有态忽地站起,对歌舞伎们说道:“好!甚好!大人我估摸着,就这几天,陛下就会来看你们彩排。就这么唱,就这么跳,散了吧。”说着,扬长而去。
众乐手和歌舞伎们一哄而散。李龟年却吼起来。
“李静忠!跟着刘大人,去把排演大曲的乐器给我讨来!”又对着散去的乐手和歌舞伎们吼道:“喂!我说散了吗?我才是梨园主管!”
已散去的乐手和歌舞伎都站住了,抹着头上的汗,怔怔地瞅着李龟年。
李龟年愣怔一下,一摆手,“好啦!散了吧!都去歇着吧。”
众乐手奔跑起来,歌舞伎们也趋步而行。
李龟年继续喊道:“李静忠!李静忠!”
李静忠却早已没了踪影。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