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58472丛书名: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编委
八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正文
八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
中華民族有近五千年的歷史,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留下了浩瀚珍貴的文獻典籍。古籍文獻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出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華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生動寫照,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鮮活教材。做好古籍文獻的普查與保護工作,既是維繫和傳承中華文化根脈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執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具體體現。
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重慶市古籍普查工作得以順利開展。2014年完成出版了批《重慶市三十三家收藏單位古籍普查登記目錄》(上、下卷,2冊)。在此基礎上,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歷時一年多,進一步對全市的其他古籍收藏單位的古籍文獻進行了普查登記。此次普查登記的單位共8家,包括1家公共圖書館,2家中學校圖書館, 1家高等專科學校,1家醫院,2家研究院,1家宗教寺廟。
本目錄收錄了8家收藏單位的古籍,共收錄古籍5786部。其中,收錄重慶北碚圖書館古籍多,收錄古籍4985部;另收錄重慶市第八中學校、重慶市聚奎中學校、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市中醫院、重慶市南岸道教老君洞、大足石刻研究院7家單位古籍801部。
本目錄所收錄古籍種類包括經、史、子、集、叢五部,時間跨度從宋至清末,版本形式包括刻本、抄本、寫本、套印本、石印本、活字印本等等。其中不乏珍稀善本古籍,重慶北碚圖書館有20部珍稀古籍進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如:宋寶祐二年(1254)刻元明遞修本《致堂讀史管見三十卷》,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孔天胤刻本《越絕書十五卷》,明正德刻本《[正德]姑蘇志六十卷》等等,這些善本古籍存世量極為稀少,有的為海內外孤本,具有極其珍貴的文獻價值和文物價值。另外,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所藏清康熙四十二年(1685)一隅草堂刻本《香山詩集四十卷》,清道光十四年(1834)廣州盧坤芸葉盦刻六色套印本《杜工部集二十卷》,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書業堂刻本《本草綱目序例五十二卷》等等,也屬善本古籍。而重慶市聚奎中學校所藏古籍,從時間上來說多為清後期刻本,但從數量上來看,是我市中學校圖書館保存古籍數量多的,在內容方面,也涵蓋了經、史、子、集、叢五類。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市中醫院所藏古籍醫典,對於重慶市中醫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次普查工作由於數量大,時間緊,人員欠缺等因素,編制完成的登記目錄或多或少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難免有一些錯誤與遺漏,誠望專家學者與業界同仁指疵修謬,以匡不逮。
中華古籍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中國文明的載體,是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歷史見證,它們全面、系統地記載了我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發展脈絡和重要成就。正是依靠這些典籍,我們才能將祖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下來,並不斷加以發揚光大,從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些珍貴的古代典籍能夠保存到今天,實屬不易,倖免厄運而流傳至今者,百不一存。此次全國古籍普查工作的開展,是要厘清我國古籍的品種、數量和價值;對於延續中華民族的文化命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文化工程。其目的就是要讓炎黃子孫能夠從中瞭解中華民族光輝的歷史,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這對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國家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完成這一重大工程,需要全民族、全社會共同努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