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75417丛书名: 世界能源蓝皮书
Ⅰ 总报告
1 世界能源发展及形势分析【黄晓勇 刘 强 王 炜 任朝旺】
一 2014年世界能源发展情况
二 国际能源形势分析
三 国际能源市场与政治经济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四 建议我国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亚太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
Ⅱ 政策篇
石油政策
2 中国的石油政策:能源革命目标下的政府与国家石油企业【陈卫东 朱 凯】
3 拉美的石油政策:投资环境与合作风险【孙洪波】
4 非洲地区油气政策:能源产业国际合作与本土化【张春宇】
5 美国的石油政策:石油出口与环境保护【何兴强】
6 俄罗斯的石油政策:东亚能源合作【陈宪良】
天然气政策
7 美国的天然气政策:液化天然气出口【何兴强】
8 俄罗斯的天然气政策:延续性与新趋势【徐洪峰】
9 卡塔尔的天然气政策:外交与亚洲新兴市场【钟飞腾】
10 中亚地区的天然气政策:多元化战略【钟飞腾】
可再生能源政策
11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发展目标及展望【姜鑫民】
12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挑战与政策建议【姜鑫民】
13 日本的可再生能源政策:特点与趋势【李 贺】
14 煤炭政策: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尼西亚【宋 梅】
15 核能政策:法国、日本、韩国、中国【李 贺 刘先云】
16 电力政策: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刘喜梅】
Ⅲ 市场篇
17 世界石油市场:2014年回顾与展望【陈卫东 高 松】
18 世界天然气市场:需求与价格【钟飞腾】
19 世界煤炭市场:需求、供给与贸易、并购【宋 梅】
20 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及展望【姜鑫民】
21 世界电力市场:投资与并购【刘喜梅】
Ⅳ 热点篇
22 后乌克兰危机下俄罗斯的亚洲战略【余家豪】
23 大事记【贾 潇】
24 后 记【王 炜】
Abstract
Contents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世界能源领域可谓跌宕起伏、波诡云谲。乌克兰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俄欧的能源对弈才刚刚开始;美国页岩油气开发又有新进展,但其所能承受的市场价格和研发前景仍存在争论;油价下跌给尚未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风电、光伏发电仍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核电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也重新成为许多国家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环境保护压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俄罗斯为应对美欧经济制裁积极调整自身能源战略,把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作为新的战略支撑点。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能源市场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一路狂跌的石油价格更是引发了新一轮的有关能源发展战略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定价机制的大讨论。总体来看,国际能源市场呈现出供给充足而需求乏力的局面。从能源供给方面看,美国页岩油气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为维持既定市场份额做出拒绝减产决定的举措更助长了国际油价下跌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原油供给过剩;同时,各国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在电力工业方面,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从能源需求方面看,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1%和3.3%,经济的低速增长无疑会使得能源需求增速放缓。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给新兴经济体国家乃至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快自身能源战略调整,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要推进以能源供给、能源需求、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为内容的能源革命,以保障能源安全。面对越发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积极调整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将成为中国能源革命的重中之重。2014年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当前,我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面临挑战,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成为一个难题。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调整势必会对经济增长带来影响;同时煤炭企业的改革举步维艰,天然气消费增长快速引起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依然不完善。这些都减缓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应该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国内能源革命进程。,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加快煤炭行业改革步伐,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通过能源结构改革促进环境改善;第二,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积极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并重点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结构优化;第三,加强能源开采和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挥能源技术产业带动作用;第四,加快能源体制改革,尤其是能源定价机制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构和市场体系。从国际方面看,要抓住能源大国博弈和“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在世界能源领域谋求更为有力的话语权,以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和促成公平有序的国际能源市场。
2015年推出的《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继续以俯瞰全球的视野关注世界能源版图的变化,梳理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并从各国政府的能源政策以及市场情况两方面入手分析和预测未来世界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着重提出要加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东部沿海能源经济带,促进区域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
我们始终在路上,一直致力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能源大局中为维护能源市场秩序和能源安全贡献我们的才智。衷心感谢陪我们一路走来的各位作者,以及用心聆听我们发声的各位读者。愿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打造能够紧跟世界能源大势、切实解决现实能源问题的精品之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黄晓勇
2015年5月26日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