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703204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权威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年度形势研究报告,旨在分析和概括当年欧亚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主要由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提供,部分文章由其他特约知名专家、学者撰写。本书语言通顺,见解独到,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重要的阅读参考。
目 录
俄罗斯治国模式之争◎盛世良
俄罗斯的现代化◎薛福岐
俄罗斯经济困局:原因与前景◎田春生
俄罗斯开发远东的理想与现实◎刘艳彬
俄罗斯积极开展军事外交◎朱长生
俄罗斯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历史演变◎庞大鹏
2014年:乌克兰危机中的俄罗斯外交◎王宪举
俄罗斯加快“向东看”战略的实施及局限性◎闫晓东
互有需求相互借重——关于中俄签署油气合作大单的思考◎秦宣仁
乌克兰危机影响下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前景展望◎刘华芹
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恶化及俄应对之策◎陆柏春
普京强硬应对乌克兰危机◎王正泉 崔继新
2014年中亚国家形势综述◎张宁
亚信发展进入新阶段◎赵常庆
2014年中国—中亚合作:巩固、拓展与升级换代◎许涛
乌克兰如何前行?◎顾志红
乌克兰危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杨相红
大国关系变化中的美国与中亚国家关系◎肖斌
从美军撤出阿富汗看大国地区博弈的得失◎傅全章
中东欧转轨25年观察与思考◎马细谱 李少捷
乌克兰危机搅乱冷战后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张征东
简析中东欧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朱晓中
中东欧经济正在复苏之中◎周东耀
德国启动巴尔干“柏林进程”着力解决三大关键问题◎王洪起
图斯克当选欧洲理事会主席及其对波兰和欧盟政策走向的影响◎苗华寿
波兰加入欧盟10年的成绩与问题◎马细谱
俄罗斯的现代化◎薛福岐
俄罗斯经济困局:原因与前景◎田春生
俄罗斯开发远东的理想与现实◎刘艳彬
俄罗斯积极开展军事外交◎朱长生
俄罗斯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历史演变◎庞大鹏
2014年:乌克兰危机中的俄罗斯外交◎王宪举
俄罗斯加快“向东看”战略的实施及局限性◎闫晓东
互有需求相互借重——关于中俄签署油气合作大单的思考◎秦宣仁
乌克兰危机影响下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前景展望◎刘华芹
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恶化及俄应对之策◎陆柏春
普京强硬应对乌克兰危机◎王正泉 崔继新
2014年中亚国家形势综述◎张宁
亚信发展进入新阶段◎赵常庆
2014年中国—中亚合作:巩固、拓展与升级换代◎许涛
乌克兰如何前行?◎顾志红
乌克兰危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杨相红
大国关系变化中的美国与中亚国家关系◎肖斌
从美军撤出阿富汗看大国地区博弈的得失◎傅全章
中东欧转轨25年观察与思考◎马细谱 李少捷
乌克兰危机搅乱冷战后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张征东
简析中东欧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朱晓中
中东欧经济正在复苏之中◎周东耀
德国启动巴尔干“柏林进程”着力解决三大关键问题◎王洪起
图斯克当选欧洲理事会主席及其对波兰和欧盟政策走向的影响◎苗华寿
波兰加入欧盟10年的成绩与问题◎马细谱
前 言
前言
2014年,欧亚地区形势进一步复杂化。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并引发了该地区二战以来规模的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强势应对乌克兰危机后的内政外交挑战。经济上,俄2014年国民经济增长06%,宏观经济形势严峻,2015年经济负增长可能性极大。俄能否有效发展进口替代和民族工业是俄今后发展的关键。政治上,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引发了俄民众巨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普京支持率达到历史值。面对西方制裁,俄国内空前团结,政府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严防“颜色革命”,稳定仍是俄政治的主要特点。外交上,在强硬回击西方的同时,又为谈判留有余地。利用欧亚经济联盟和上合组织等多个平台打破外交孤立,东向政策渐显。军事上,出台新版军事学说,积极加强国防建设和武器更新,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各方威胁。此外,随着西方制裁的持续,俄民众恐慌和悲观情绪逐步上升,而西方弱俄、遏俄政策短期内也不会改变,这对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对俄政权稳定的影响值得跟踪研究。中亚国家政治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通货膨胀加重,安全形势仍不乐观。随着美军撤出阿富汗,恐怖主义、宗教势力对中亚国家的渗透日趋活跃,整体安全形势面临严重挑战。中亚国家努力发展同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外交自主性、灵活性和进取性加强。独联体国家大多数均受乌克兰危机影响,缺少投资和贷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欧亚经济联盟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虽然白俄罗斯是主要成员,但与俄罗斯在此问题上仍存在政策分歧;乌克兰事实上失去克里米亚,东部战事短期内难以结束,俄乌关系再定位和发展尚需时日;格鲁吉亚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去俄化融入欧洲政策坚定;摩尔多瓦虽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尚存隐忧。《欧亚发展研究(2015)》所选文章,主要由参加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2014年年会的学者提供,部分文章由其他特约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书中的26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俄罗斯、中亚和独联体其他国家、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国家2014年的形势特点和发展趋势,欧亚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及其对我国影响的研究成果。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当之处,敬请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12月
2014年,欧亚地区形势进一步复杂化。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并引发了该地区二战以来规模的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强势应对乌克兰危机后的内政外交挑战。经济上,俄2014年国民经济增长06%,宏观经济形势严峻,2015年经济负增长可能性极大。俄能否有效发展进口替代和民族工业是俄今后发展的关键。政治上,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引发了俄民众巨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普京支持率达到历史值。面对西方制裁,俄国内空前团结,政府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严防“颜色革命”,稳定仍是俄政治的主要特点。外交上,在强硬回击西方的同时,又为谈判留有余地。利用欧亚经济联盟和上合组织等多个平台打破外交孤立,东向政策渐显。军事上,出台新版军事学说,积极加强国防建设和武器更新,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各方威胁。此外,随着西方制裁的持续,俄民众恐慌和悲观情绪逐步上升,而西方弱俄、遏俄政策短期内也不会改变,这对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对俄政权稳定的影响值得跟踪研究。中亚国家政治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通货膨胀加重,安全形势仍不乐观。随着美军撤出阿富汗,恐怖主义、宗教势力对中亚国家的渗透日趋活跃,整体安全形势面临严重挑战。中亚国家努力发展同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外交自主性、灵活性和进取性加强。独联体国家大多数均受乌克兰危机影响,缺少投资和贷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欧亚经济联盟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虽然白俄罗斯是主要成员,但与俄罗斯在此问题上仍存在政策分歧;乌克兰事实上失去克里米亚,东部战事短期内难以结束,俄乌关系再定位和发展尚需时日;格鲁吉亚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去俄化融入欧洲政策坚定;摩尔多瓦虽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尚存隐忧。《欧亚发展研究(2015)》所选文章,主要由参加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2014年年会的学者提供,部分文章由其他特约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书中的26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俄罗斯、中亚和独联体其他国家、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国家2014年的形势特点和发展趋势,欧亚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及其对我国影响的研究成果。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当之处,敬请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1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