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496458
准备投资,却担心上市公司报表不实,欺骗投资者?
两位受过会计专业训练并有多年实践经验的CFA特许资格认証持有人,以亚洲公司的实例,探讨如何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来发现财务违规的蛛丝马迹。
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正逐渐成为投资活动的温床。近年来,亚洲已经出现了不少财务造假丑闻——堪比我们在美国和欧洲见到的财务丑闻。评估潜在的或已经启动的海外投资,需要依赖于财务报表,以及因地区而异的丰富参数。为了能够有效地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理解财务报告背后的框架体系。
《亚洲财务黑洞》为揭示违规行为提供了分析框架,探讨了包括亚洲地区特殊规定在内的国际会计报告准则。两位作者在学术界以及财务行业的综合背景,使其拥有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并令他们成为该领域的权威。在《亚洲财务黑洞》中,作者阐述了亚太地区*为常见的违规行为,以及一些需要关注的警示信号。每一章都包含如下内容:一张包含不同分析技术的实用检查列表,全面概括公司*常使用的会计把戏,以及一个亚洲公司的完整案例研究。
《亚洲财务黑洞》不仅对所发现的会计违规行为进行了综合概述,还有助于专业人士完成从会计准则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转换。财务专业人士需要进一步确保作出理性明智的投资决策,并且避开亚洲地区特有的舞弊行为,而本书是其**可参考的资源。作为首部针对亚洲市场造假以及违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书籍,《亚洲财务黑洞》力求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演进留下宝贵资料。
本书使用真实案例来阐释提及的概念,并聚集于亚洲公司,作为首部针对亚洲市场造假以及财务违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书籍,《亚洲财务黑洞》力求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演进留下宝贵的资料。
中文版推荐序 巴曙松
序
本书的由来
致 谢
引 言
第1章 财务违规行为的评估框架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应计与递延项
典型的会计把戏
虚增收益
夸大财务业绩
操纵利润
虚增经营性现金流
公司治理及相关问题
结语
本章注释
本章参考资料
第2章 发现收益高估
激进的收入确认方式
低估或递延费用的确认
非经营性收益的划分
非经营性费用的划分
结语
案例研究
案例2.1:DN公司
案例2.2 JH林业
案例2.3:DF公司
本章参考资料
第3章 发现财务业绩被夸大
资产和负债被置于表外
其他表外融资及表外负债
高估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中高估资产价值
高估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数量
结语
案例研究
案例3.1 LN国际
案例3.2 奥林巴斯(Olympus)
案例3.3 OS集团(Oceanus)
本章注释
本章参考资料
第4章 发现利润操纵
应计及递延项调整
应收账款(应计收入)和坏账准备
递延(预收)收入
应计和递延(预付)费用
递延税金
或有损失和准备金账户
结语
案例研究
案例4.1 HT公司
案例4.2 WS公司
案例4.3 CS生物
本章参考资料
第5章 发现经营性现金流被高估
理解现金流量表
利用现金流量表来评估盈利质量
现金流把戏
结语
案例研究
案例5.1 RC商业
案例5.2 DG公司
案例5.3 YH公司
本章参考资料
第6章 评估公司治理和关联方事项
董事会治理和独立董事
股东的权利
连锁董事制度
关联交易
超额报酬
个人侵占或挪用公司资产
缺乏透明性
审计机构问题
结语
案例研究
案例6.1 CVT公司
案例6.2 PD煤业
案例6.3 SE科技公司
本章注释
本章参考资料
第7章 总结和指引
总结
发现篡改账目的诀窍
结语
案例研究
案例7.1 韩国塞尔群生物制药公司(Celltrion, Inc)
案例7.2 RG矿业
案例7.3 FT科技
本章参考资料
关于作者
审校专家
序
《亚洲财务黑洞》一书,无论对于法务会计,还是对于发现财务报表中的违规问题来说,都是一部重要著作及参考资料。
陈竞辉和罗宾臣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分析近期真实案例来阐述亚洲公司是如何实施会计把戏的。良好的公司治理在西方很多公司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亚洲却仍待建立,陈竞辉和罗宾臣提醒投资者,在对那些经常按照非市场公平原则进行交易的亚洲公司进行尽职调查时,应该更加谨慎。
本书是为非技术型读者所著,为其提供:① 任何证券分析师都可采用且易用的检查清单;② 通过对Satyam、奥林巴斯以及其他公司的舞弊案例进行研究,总结教训;③ 在每章结尾处对本章重点进行回顾,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分析师、审计师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均可从公司异常财务报表问题的课程学习中受益。在这之前,针对亚洲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的研究还较为缺乏。陈竞辉和罗宾臣在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撰写了本书,与读者分享从这些舞弊案例中总结得出的经验和教训。
Howard M.Schilit博士Schilit Forensics首席执行官《财务诡计:揭秘财务史上13大骗术44种手段》(Financial Shenanigans: How to Detect Accouting Gimmicks & Fraud in Financial Reports)一书的作者
本书的由来
本书的撰写缘起一位全球最大且最著名的股票交易机构的主席。她建议我聚焦于亚洲公司治理标准的研究,并且强烈要求我撰写一本有关法务会计的书。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经历了第一个信用违约后,我第一次意识到需要建立一个能够理智利用定量(以及定性)数据进行投资的系统方法。在美国当局供职期间,我的专业能力在对2001~2002年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而上述时期正是世通公司和安然公司的报道充斥头条的快速盈利时代。之后,我开始无偿为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法务会计相关的咨询服务。
在萌生撰写本书的想法后,我立即找到前会计学教授罗宾臣来合著本书的主要部分。他是CFA协会的常务董事,对我来说是一位最合适的合著者。他与我在会计舞弊方面进行了探讨,他在该领域拥有很广泛的专业知识。对于一同为改善亚洲地区公司治理标准与分析尽自己微薄之力的想法,他欣然同意。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在会计准则的理解及实务运用方面都有所收获。
陈竞辉(CFA,CPA)
作者在本书中对财务报表分析领域出现的异常信号进行汇总,这些对于谨慎的亚洲投资者可谓是实用的工具。
——罗卓庄(John Rogers),CFA,
美国特许金融师协会(CFA Institut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信贷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基层信贷人员掌控信贷风险的最关键一步就是动态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提前警示信贷风险。从曝光的财务欺诈案例来看,其手段并不复杂,而且只要是造假就总会有迹可循。《亚洲财务黑洞》这本书无疑给银行信贷从业人员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借鉴,值得所有业务人员认真学习和思考。
—— 程凤朝,中国工商银行董事
来自中国及亚洲地区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未来它们将进一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这一趋势使得亚洲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成为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亚洲财务黑洞》正是聚焦于此,为我们提供了及时并且实用的处理方法。作者对真实案例及出现的实务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我看来,这本书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梅丽特杰诺(Merit E. Janow),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公司治理和会计欺诈一直被认为是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依靠他的个人智慧以及对于亚洲真切深入的了解,ChinHwee成为私人/夹层投资的先驱,并拥有了20年的亚洲地区投资经验。
——麦朴思(Mark Mobius)博士,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新兴市场投资教父
一本由领域内真正的专家撰写、内容涉及法务会计和财务报表评估的著作可谓难得一见。《亚洲财务黑洞》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实用价值,因此我将它竭诚推荐给所有的投资者。
——谢清海(Dato Cheah Cheng Hye) ,香港惠理集团主席兼联席首席投资总监
亚洲地区呈现市场竞争加剧、法规制度日趋严格以及公司治理发展缓慢的局面,这使得我们迫切需要在法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方面进行专业的培训。作者聚焦亚洲地区的公司,结合对真实案例的卓越研究,使其全面的研究工作变得生动有趣。
——拉维·古玛(K. Ravi Kumar)博士, 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兼院长
《亚洲财务黑洞》对于任何认真考虑要在亚洲地区进行投资的人来说,都是一本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它将帮助你避开那些明显或隐藏的陷阱。
——杨修(Hugh Young),安本亚洲资产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Asia Limited)常务董事兼股票基金经理
身为金融市场的一名从业者,令我最担心就是投资者对一家涉及财务欺诈的公司进行投资。陈竞辉先生的深刻见解及其通过全面研究而撰写的《亚洲财务黑洞》是一部很好的参考资料,对于我这样的人帮助很大。只有像陈先生这样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并拥有亚洲区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士才能写出这样的著作。
——崔伟,
美银美林首席中国策略师
两位作者将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与亚洲公司的真实案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本书通俗易懂,作者所要传递的基本启示是:在投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的怀疑态度,那些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投资人将获益良多。
——杰克·西谢尔斯基(Jack Ciesielski),行业通讯《分析师会计观察》(The Analyst’s Accounting
Observer)的出版人,巴尔的摩资产管理和研究公司(R.G. Associates, Inc.)总裁
陈竞辉教授是法务会计实务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从政府机构到MBA教学课程都对其专业能力和对该领域的深刻理解欣赏有加,这其中就包括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该书所做出的贡献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是极具价值的,它也应该成为你书架上必不可缺的一本书。
——严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它好像骑虎难下,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下来且不被吃掉。
——拉玛林格·拉祖(Ramalinga Raju),Satyam创始人兼前主席
Satyam,创建于1987年,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IT)咨询公司之一。印度股票市场的宠儿,公司董事会成员均为自负的印度社会的“名流”;然而, 这些耀眼的光环随着一封信的公布而瞬间暗淡:
尊敬的各位董事会成员,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并且万分愧疚,我决定遵循自己的良心向你们陈述以下事实并提醒你们注意……
拉玛林格·拉祖,作为Satyam的创始人兼前任董事长,在他的辞职信中承认对2008年1月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篡改。同时也坦言Satyam的实际盈利和现金余额比账目中的金额低90%多。这一消息致使Satyam的股价在当天就下跌了90%。汉语中有一个成语——骑虎难下,形容要想毫发无损地从虎背上下来是多么困难——很显然,拉祖注定会输。
在2009年被Tech Mahindra Limited收购之后,Satyam作为其子公司继续运营,随后由Mahindra Group负责对其假账问题进行处理。公司2013年的合并报表显示收入超过27亿元美元并一举成为印度的第五大IT服务公司。合并后的公司至今拥有雇员84 000人,为来自46个国家的540位客户提供服务。目前的管理层坚信他们已经走出过去的阴影,并发出誓言:“2015年公司(Satyam)市值将达到50亿美元。”
在至今已经发行第6版的经典著作《证券分析》 (Security Analysis)中,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戴维·多德(David Dodd)强调,对于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报告进行谨慎及基本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证券分析》以及他的其他著作,本杰明·格雷厄姆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
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以好的价格购买一家优秀的公司——在投资之初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该投资是否便宜以及为什么如此便宜。如果当前价格比较便宜,是因为市场忽略了一个重要部分,即公司未来的发展预测,而恰恰该部分可能才是公司真正的优质价值所在。然而,对于有些股票来说,低廉的价格对它们来说并不算低估,因为市场很可能已经认识到这些公司未来的经营及现金流预测都会比较差。还有一些股票被市场给予了过高定价,那是因为管理层进行了虚增利润和现金流或夸大公司财务状况的操作。
这里要强调的是,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Satyam恰恰属于上述情况中的后者。该公司所编造的故事简直好得让人难以置信。为了满足复式记账的平衡要求,Satyam伪造客户收据和虚假的现金余额用以掩盖虚增利润这一事实。上述情况与意大利的一家乳制品公司Parmalat很相似,该公司制造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财务欺诈案例,并于2003年倒闭。
对于Satyam和Parmalat案例中所使用的那些会计把戏,究竟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呢?
1905年,在对伦敦的一起谋杀案进行审讯的过程中,人们首次将指纹认定为法庭证据,为谋杀案定罪。在此之前,指纹技术从未被用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对于复式记账法,其发展历史应追溯到15世纪,Luca Pacioli在其所著的《数学大全》一书中首次介绍了复式记账法,该方法被后世称为“商业和贸易发展历史中的一项重大进步”。
更重要的是,就如同指纹为犯罪现场调查人员提供了专业性的技术支持一样,复式记账法也被认定为法务会计学的基石。甚至现代高级会计学也同样强调复式记账法的使用。该方法创建了一个制衡的框架结构,使得敏锐的分析人员能够发现会计欺诈的蛛丝马迹。
本书提供了一个实用指南,用于对亚洲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法务会计分析。本书是为全球投资者所写的,我们希望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开某些公司:这些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并不像报表中所反映的那样乐观,或者其价格相比于真实的盈利能力被高估了(存在潜在的做空机会)。我们在对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亚洲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所获得的经验,都将在本书中与你分享。同一国家甚至同一地区内的商业惯例亦存在差异性,这是亚洲地区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引领你踏上错综复杂的亚洲投资之路。
为什么要聚焦亚洲财务丑闻?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财务丑闻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分别发生在欧洲的Parmalat和印度的Satyam财务丑闻就证明了这一点。从欧洲的Ivar Kreuger、“Swedish Match King”到加拿大的Bre-X欺诈案,再到美国的世通欺诈案,这些被记载下来的财务丑闻大都具有国际性。然而,这些记载却很少提及亚洲地区的案例,尤其是近期刚发生的案例。
此外,对于亚洲地区的小股东来说,唯一致命的弱点就是公司治理。尽管已经实现上市交易,但很多公司仍旧明显受控于创始人或其家族成员。这一情况在形成之初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在很多公司里最终的真正赢家却不是小股东。举个例子,在中国尽管经济呈现强劲增长,GDP指标在10年间实现翻番,但是代表了全部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情况的指标上证综指却自2011年以来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详情见图0-1。这与韩国在1990~2005年间的情况非常相似。尽管GDP实现了3.5倍的增长,但是韩国股指KOSPI却没有什么变化。
尽管经济增长强劲,但是主要的亚洲权益类指数却表现不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原因在于这些市场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亚洲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务会计体系,来帮助其解决这一难题。此外,还应提高亚洲地区的公司治理标准,基于对会计操纵的考虑,公司治理标准主要包括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上述做法将使得小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最终有所回报。虽然有些人坚持认为GDP增长并不代表股本市场也会出现相应的增长。但是事实上在GDP的快速增长周期中,很多公司(以及他们的创始人)都成为了大赢家并且一夜暴富——而小股东却丝毫没有享受到这笔财富。
本书架构
本书开篇介绍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于发现财务报表中的违规行为,包括公司夸大利润、财务状况或现金流等。后续章节则会详细阐释估值技术以及揭示公司常用财务把戏的警示信号。在这些章节中,我们将亚洲公司的真实案例贯穿其中,用以阐释实务应用。此外,每一章还介绍了分析技术的清单以及需要查找的警示信号。每一章的结尾附有完整的案例研究,用以完整地演示分析技术在实务中的应用。
第1章,“财务违规行为的评估框架”,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在本章中,我们介绍了会计基础理论,这对于检验并调平财务报表以及从中发现违规行为至关重要。其中一些知识或许你已经在大学的会计学课程中学过,并且可能(但多半不会)勾起你有关“借”和“贷”的可怕回忆。不要害怕——这并不是一本古板的会计教科书,我们并不想对此赘述而偏离了主题。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将会介绍主要的财务报表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去发现问题并突显出更多问题。在本章以及后续章节中,我们会介绍亚洲公司玩弄会计把戏的真实案例。然而,重要的是,我们所介绍的分析框架和技术同样适用于全球范围。事实上,本书作者研究成果的建立基础不仅仅是亚洲公司,而是对全球范围内的公司进行的实证分析,而且经历了不断的发展。
第2章,“发现收益高估”,高估收益使其看起来比实际要好是无良经理人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我们将对从激进财报(提前确认收入)到公然造假(确认并不存在的收入)的案例进行研究。在本章,以及第3章至第7章中,我们对于已经被指控但并不一定被判定有罪的公司粉饰报表的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注意,由于会计操纵往往具有多样性特征,因此所列举的案例可能会重复出现在不同章节。
第3章,“发现财务业绩被夸大”分析那些公司如何试图让自己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比实际情况要好。夸大财务业绩的行为通常会伴随着高估资产,但并不是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公司也可能要同时低估资产和负债从而提升盈利指标(例如资产收益率)或改善债务指标(使相关负债比率看起来更小)。
第4章,“发现利润操纵”,本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延伸,涉及跨年度操纵。为了使利润的波动看起来更加平滑或是对收入的变化轨迹进行管理,一家公司可能会有意低估当期的利润,利用由此形成的“饼干罐”储备在未来年度提高利润。
第5章,“发现经营性现金流被高估”, 检查一家公司如何通过报告中的数据对现金流进行高估,如经营性现金流的度量。正如第3章中所述,高估经营性现金流往往会伴随着收益被高估,但并不总是这样。
第6章,“评估公司治理及关联方事项”, 检查薄弱的公司治理对于报告结果的影响。薄弱的公司治理为第3章至第5章所述的财务欺诈行为提供了机会,这些欺诈行为包括公司管理人或大股东在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情况下,通过关联交易牟取私利。
第7章,“总结和指引”,汇总并总结了在评估亚洲公司财务报表时需要引起注意的事项。这些事项也被称为公司财务的红旗事件。
从何处开始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想将实用的分析技术传授于你,在你对潜在的投资目标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不管是否发现违规问题,都希望你能够将本书中所提及的内容牢记于心。而当你发现问题的时候,更能够把本书作为永久参考书来使用。请从这里开始仔细阅读本书吧——特别是第1章——并且多用本书最后所附的检查清单,它会为你提供帮助和指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