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化地域文化闽文化的时代传承

闽文化的时代传承

作者:赵麟斌 主编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ISBN: 978756086572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1.99

类别: 地域文化 SKU:5d84b5985f9849104541da84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865720

内容简介

  《闽文化研究学术论丛之五:闽文化的时代传承》以“闽文化”中的文学研究、历史名人研究、艺术研究等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品格,彰显了“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赋予“闽文化”研究新的意义。
  《闽文化研究学术论丛之五:闽文化的时代传承》既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又可供广大热爱福建地方文化的读者阅读。
目  录

序

闽都文化与台湾儒学的发展

买棹初从福地游

——台湾士子对福州的科场情结

清代榕台两地儒学教育渊源探略

试论闽都书院与清代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

宋代兴化书院及藏书楼的兴盛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平潭兴文书院述略

吕祖谦和闽地、闽人及闽学

勉斋先生黄斡门人考

南宋文人的文化生活

——以林希逸与文人雅士的交游为中心

理学视野下的蔡清诗文研究

许友年表

林则徐佚文三篇辑释

王元稚:亲历台湾近代化进程的福州船政学人

林纾论古文的审美欣赏理论

严复女子教育思想之精义

陈衍词学活动考论

略论五代时期闽国的国计使职

《水浒志传评林》中诗词的编辑和评点

简论明代福州林浦林氏的家学与家风

福州刘家大院的文学背影

清代福建诗人诗歌丛考

——以林启、林葵、方家澍、黄经藻为中心

两宋时期福州刻书考略

黄裳与《万寿道藏》在福州的雕版

朱子四书类著述二十一种版本述考

明代建阳书坊刊刻小说之概况

明代建阳书坊主余象斗小说刊本研究评述

福建官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之承传

林则徐的图书情愫

台湾文化传承与宋代福州

——以临水夫人信仰及相关传统工艺为中心

明清福州妈祖信仰的发展及其缘由

试探闽地中元节文化传承之渊源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以闽都民俗文化为样本

长乐漳港显应宫出土开漳圣王神像之探究

福州方言现象浅析

——兼谈《福州话实用字典》用字规范

浅论福州评话《新茶花》

永安大腔傀儡戏《海游记》流传探略

在线试读
《闽文化研究学术论丛之五:闽文化的时代传承》:
  五代十国时期既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战乱的时期,又是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其间,不论是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还是南北方的其他割据势力;都面临着政权建立之后的体制建设问题。明清变革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五代之制度:“迫胁臣民,止供其无厌之求,制度设施,因唐末之稗政,而益以藩镇之狂为。”’其言辞虽激烈,却也明晰了一个事实,即五代制度对唐制既加以承袭,又做出了较大的革易。在这一系列的体制建设里,中央财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则是基础工程,而国计使这一官职的出现正是五代时期在传承中革易唐代中央财政管理体系的产物。
  学界关于五代十国时期国计使职的研究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重点多集中于中原王朝(后梁、后唐)的国计使职,对闽国国计使职的研究着墨较少。相比较而言,闽国国计使职产生于闽国由唐末的威武军政权发展成为独立王国这一过程中,此职在十国之中又仅见于闽国,且任职官员常拥有极大的权力,足以影响闽国的政局,因而进行闽国国计使职的研究对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闽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闽国国计使职的渊源
  “国计”一词意义多样,具体到经济层面则可指代国家的财政。据笔者所见,“国计”一词早用来指代国家财政出自于《荀子》一书,其《富国篇》中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此处的“国计”所指即为国家财政。
  唐代是五代制度发展的基础,而唐时“国计”一词仍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如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史官李吉甫撰写了《元和国计簿》十卷,这是我国部财政会计著作。而后文宗朝还有韦处厚“以理财制用为国之本,撰《太和国计》二十卷以献”。
  以“国计”冠作使职之名早出现于五代时期的后梁王朝。《资治通鉴》后梁乾化二年(912)七月条云:“丙寅,废建昌宫使,以河南尹张宗奭(即张全义)为国计使,凡天下金谷旧隶建昌宫者悉主之。(胡注)梁祖受禅,以博王友文领建昌宫使,专领金谷,友硅既杀友文,故废之而置国计使。”由此可知,国计使系朱友珪设置以替代建昌富使的使职。究其改制原因,是为了消除朱友文的政治影响。
  所谓建昌宫使就是建昌宫的主管官员,而建昌宫是朱温在其原据有的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的财税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后梁中央财政机构。建昌宫使在后梁太祖朱温僭越称帝前称为判建昌院事,朱温称帝之后始改称建昌宫使,改称前后朱温均以其养子博王朱友文出任主官。至于由判建昌院事改称建昌宫使的原因,《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三》开平元年(907)五月条云:“初,帝创业之时,以四镇兵马仓库籍繁,因总置建昌院以领之,至是改为宫,盖重其事也。”从“重其事”亦可以看出建昌宫使的设置是带有强化中央财权统一,巩固统治基础之意图的。
  ……

抢先评论了 “闽文化的时代传承”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琉璃厂杂记(精装二册)

EUR €82.98
加入购物车

格萨尔王全传(上、下)(汉)

EUR €93.99
加入购物车

苏州园林:汉英对照

EUR €149.99
阅读更多
缺货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行走拍摄30年,为消失中的大城造像,名家张开济、汪曾祺、舒乙、赵园、张冠生专文导读)

EUR €45.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