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762286
★ 朴槿惠亲笔日记,真实记录韩国首位女总统的心路历程:
几十年来,朴槿惠的个人生活,尤其是其心路历程,始终是一个谜,引起多方猜测。可以说,朴槿惠正是在外界不断的猜度和揣摩声走到今天的。如今公开出版日记,外界的兴奋和关注是可想而知的。在经历父母双亡的打击后,她销声匿迹近二十年。是什么力量让她重新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心?父母双双遇刺、亲信背叛时,她究竟在做什么?重返政坛的她,又将以怎样的面貌迎接挑战?
★ 分时期解读,全面了解朴槿惠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朴瑾惠15年间4次当选国会议员,连任大国家党副总裁、总裁,2007年参加了党内总统候选人竞选,2012年当选为韩国首位女总统。日记*真实地记载了朴槿惠的成长历程。如果不去考虑写作背景,这本日记完全可以看作一本自我启蒙书,或是一本人生指南,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本包含了人生哲理的著作。但是如果了解当时写日记时的状况和心情的话,就更能体会朴槿惠的内心成长和由此而产生的魅力。本书收录了朴槿惠从青年起各个时期的日记,并配以时代背景。包括了其母亲,韩国前**夫人遇害,其父亲,韩国前总统朴正熙遇害、亲信背叛等重要事件,还有其本人遇袭的经历和感受。此外还收录了朴槿惠重新出山,步入政坛及对其推崇的政治理念的解述,还有其单身至今的缘由等等。
★ 权威智囊团精辟解析:
对《朴槿惠日记》进行解读的是朴槿惠研究会。这是一个由舆论界、文化界、高端产业界等社会各个领域的高端人才组成的研究团体,致力于研究朴瑾惠提出的的政治哲学及各项政策,如今在韩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
划时代伟人的生活都有很多相似点。在波澜壮阔、起落沉浮的人生境遇中,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苦难、获得成功;在经受了所有的痛苦之后,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确立自己人生的目标,这就伟人们的共同之处。林肯、甘地、史蒂夫?乔布斯等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人生。
朴槿惠的生活也是如此。虽然实际上比较艰辛,然而代行*的职责,仍是一件万众瞩目的事情。但是随着父亲的离世,朴槿惠又突然变成了“需要照顾两个弟妹的孤儿”,同时还要承受众人对父亲的歪曲和责难……突变的生活、亲信的背叛,让朴槿惠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生活在一瞬间跌进了人生的*谷。
朴槿惠的魅力,作为政治家的人格魅力,正是由这样的生活磨练所造就的。把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用自己的内心静静地去消化,并使之升华,最终实现了自己“美好的生活”,而这在于外人看来就是一种人格魅力。
那个时候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又是怎样克服的,这些只有通过朴槿惠公开的日记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日记最真实地记载了朴槿惠的成长历程。如果不去考虑写作背景,这本日记完全可以看作一本自我启蒙书,或是一本人生指南,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本包含了人生哲理的著作。但是如果了解当时写日记时的状况和心情的话,就更能体会朴槿惠的内心成长和由此而产生的魅力。
第一章 放弃个人生活,代行“第一夫人”
1. 我很悲痛,可现实不容我沉溺于悲痛之中
2. 朴正熙总统和小鸡雏
3. 离最高权力者最近的人
第二章 逆境中产生的处世哲学
1. 青春之末,痛苦之门
2. 绝望、悲愤、孤独的日子
3. 继承母亲的遗志
4. 狠下决心
第三章 纠正错误,还历史真面目
1. 战争般的日子
2.点亮‘祖国的灯火’的苦难行军
第四章 一己不正何以正天下?
1. 朴槿惠的私人生活未被公开的原因
2. 我正则世正,世安则我安
3. 最后的日记
第五章 国民就是我们的上帝
1. 一切抉择基于爱国之心
2.只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才能感受他人的痛苦
3. 爱心
序言
“快乐的人生”与“美好的人生”
“我一定要买那件衣服!”
“今年一定要去海外旅行。”
想拥有某件东西,想做成某件事情,人类这些欲望的最后归宿到底是什么?
穿上漂亮的衣服会引来人们的注目,而得到人们善意的目光会觉得很幸福。如果有人被自己漂亮的模样所吸引开始爱慕自己,那将是更加幸福的事情。
如此看来人们欲望的最后归宿就是幸福。我们之所以都想得到金钱和名誉,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出众的外貌,正是因为拥有这一切“会觉得很幸福”。由于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因此谁都有自己的幸福梦想。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汀?塞利格曼在谈及幸福时曾提到过两种人生,即“快乐的人生”和“美好的人生”。
所谓“快乐的人生”是带有浓厚的快乐主义与物质主义色彩的人生。快乐主义认为只有快乐才是幸福的源泉,物质主义认为只有物质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追求“快乐人生”的人认为天天能过上开怀大笑的日子就是幸福的生活。
然而想通过快乐去得到幸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快乐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人类情感。享受美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当我们放下筷子的瞬间这个快乐就会立刻消失;穿上新衣服的快乐只能持续一个星期左右。要想过个天天开怀大笑的日子需要天天购买新的物品,天天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对物质和快乐的追求很容易导致购物上瘾和酒精中毒。因此,追求“快乐人生”的人往往走向自我毁灭的歧途。“快乐的人生”实际上就是利己主义的人生,因为一个人的快乐往往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
“美好的人生”是当我们回顾自己走过的一生时毫无愧疚、倍感欣慰的人生。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或完成一项重要的使命,我们的心里往往产生幸福感。追求“美好人生”的人,由于他们所追求的都是非常艰巨的使命,因此他们很少开怀大笑。可他们还是为自己的人生感到自豪。因为来自有意义的事情或重大使命的欣慰久久不会消失。回顾自己的人生路,他们随时都可以沉浸在幸福之中。
追求“美好人生”的人不会独自一人享受幸福,他要与旁人共同分享幸福。因为“美好的人生”所追求的是舍己为人的崇高理想。
那么,朴槿惠所走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路呢?可以说她的人生是与“快乐的人生”完全背道而驰的人生。1998年朴槿惠的日记首次公开,这本日记是她从母亲陆英修女士去世时开始记述的。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朴槿惠当时过的是充满悲伤和痛苦的日子,“快乐”对她来说委实是一个接近奢侈的词语。
有不少人称朴槿惠为“冰公主”。这也许是出于她常常表情严肃、不露笑容的原因。试想,一个父母都死于非命且遭受各种污辱的女子哪有什么笑意写在脸上?更何况步入政界后,每一次都是在政党面临危机时临危受命,她哪有心思说说笑笑?不爱说笑、一脸冷峻,恰恰证明她的命运之坎坷。
人类的本能决定了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追求幸福。甚至连自杀的人也是如此,他们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可一旦选择了生存,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悲伤和痛苦都不会放弃对幸福的追求。这就是人类。在充满悲伤与痛苦的那些日子里,朴槿惠选择的是“美好的人生”。从悲伤和痛苦中勇敢地站起来,以神圣的使命感追求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朴槿惠所能追求的唯一的幸福。
当然,即使不爱说笑,朴槿惠也有露出笑脸的时候。然而她的笑脸仅仅是温和的微笑,从来没有开怀大笑过。她的微笑给人以舒畅、温暖的感觉,可同时又让人颇感哀伤。因为这个微笑不是出自快乐的微笑,而是出自内心的满足与欣慰的微笑,也是只有享受“美好人生”的人才能露出的微笑。
经受过痛苦的人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走上了“美好的人生”。痛苦还有可能带来“罪恶的人生”、“不幸的人生”和“悲惨的人生”。我们认为朴槿惠选择“美好的人生”,还是得益于她长期以来不间断的思考。通过思考,朴槿惠将悲伤和痛苦升华为自己所特有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背叛,可她不仅没有“以牙还牙”报复对方,反而把那些无耻行径视为“他山之石”,把它当作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反面教材。朴槿惠就是通过这种磨练而逐渐走向成熟,最终走上了“美好人生”之路。
朴槿惠的这种成熟没有止步于她个人的生活上。随着她意外地步入政界,我们有幸看到了另一个朴槿惠,即魅力四射的政治家朴槿惠。
政治家朴槿惠的力量来自哪里?
代表韩国的女政治家,国民支持率占首位的政治家,最具竞争力的下届总统候选人……这些都是人们对朴槿惠现状的评价。那么15年前刚刚踏入政界的朴槿惠又是什么样的呢?那时候也像现在具有这么大影响力吗?
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时也是这样的吧”。因为他们认为朴槿惠是“凭借前总统朴正熙的光”而富丽堂皇地走进了政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15年前的朴槿惠仍然是知名度颇高的人物。从“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到“代理第一夫人”,朴槿惠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她步入政界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为当时的总统候选人李会昌游说拉票,但朴槿惠的努力未能奏效,最后李会昌还是在大选中落败了。
步入政界之前,朴槿惠曾发表了几本随笔集,可推出她作品的都是一些没有名的小出版社。当时出版界对她的作品的评价是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商业价值却不高,没有多少人愿意花钱去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为使国家早日摆脱金融危机而献出微薄之力,朴槿惠毅然步入政界。在此之前,朴槿惠曾写过一本书《如果我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普通人谁都可以正常体会到的生活,对朴槿惠来说却是个既遥远又难以实现的夙愿。步入政界意味着朴槿惠将再次放弃个人生活、挑起公众人物之重任。可在人们的心目中,她的这一举止只不过是一个前总统的女儿参与政治的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已。
只有一定的知名度而没有什么影响力,更不是引人注目的政治人物,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认为朴槿惠是个“过去和现在同样了不起的人物”呢?这其实是朴槿惠的反对者们故意制造的言论。
“借前总统父亲的光而捞取政治资本的政客”,这是朴槿惠的反对者给朴槿惠打下的“烙印”。如果真的按这个流言蜚语看朴槿惠,那么朴槿惠现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出于“借光效应”,从而步入政界也应该是背靠大山的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事实上朴槿惠步入政界,其出发点是非常低调的。可是低调入门的朴槿惠居然在15年间4次当选国会议员、连任大国家党副总裁和总裁的职务、2007年参加总统候选人党内竞选、2012年成为了最具实力的总统候选人。
这不能不说是一场奇迹。那么这个奇迹是怎么得来的呢?如果抛开反对者炮制的“借光效应”,答案却是非常简单的。朴槿惠奇迹般的官场得志就是源于她作为一个政治家和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朴槿惠正是用这个人格魅力获得了民众的关注和支持,最终使自己拥有一个持高不下的支持率。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魅力呢?
1979年10月26日,朴槿惠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转折。这一天,朴正熙总统遭遇时任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的枪击意外身亡。枪击理由是什么至今尚不明确。有军事政变一说,也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唆使之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管朴正熙之死出于什么原因,朴槿惠不可避免地面对第二次逆境。母亲和父亲相继离世,仅这两件事件已经够使朴槿惠天天在痛苦中受煎熬。
父亲去世以后朴槿惠带着弟弟和妹妹回到了新堂洞(首尔一区域名——译者注)的私邸。据说陆英修女士生前不止一次地说过“将来我们还得回到新堂洞”。如今朴槿惠真的回到了没有父母的新堂洞私邸。
私邸已是人去屋空。要是换一个地方也许还能好受一些,可在这里朴槿惠触景生情,面对的是对父母无尽的追忆和悲痛。令朴槿惠始料不及的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悄悄逼近自己。
1979年12月12日,以全斗焕为首的新的军部用武力夺取了军政大权。新的军部几乎制止了朴槿惠所有的对外活动。自1980年的“5?17事变”(一场由军政独裁者发动的事变。1980年5月17日全斗焕政权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一切政治活动、查封大学、禁止召开国会、禁止批评国家元首,并拘捕金大中等民主人士和学生。——译者注)以后朴槿惠创办的“新心脏服务团”被强行解散,岭南大学(位于韩国大邱的一所大学,由前总统朴正熙亲手创办,现为韩国规模最大的私立名牌大学——译者注)第三任校长刚就任7个月被迫退位。
新军部甚至不允许朴槿惠为父母召开追悼会,朴槿惠只好在家族内部搞了一个简单的祭奠仪式。当时朴槿惠实际上已经处于软禁状态。她在自传中回忆道:“被丢弃在深山老林之中的心情竟是这般的孤单寂寞”。朴槿惠父母的追悼仪式在国立墓地正式举行,则是1987年的事情。
全斗焕政权是以军事独裁为核心的非正统的国家政权,国民对此怨声载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为了转移国民的视线他们将矛头直接指向已故总统朴正熙,给他强加了一连串莫须有的罪名,亲日派、独裁者、造成地域纷争的元凶、高压政治、以军政统治压制个人意识……他们肆意夸大、歪曲事实,甚至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想方设法污辱和损坏朴正熙总统的形象。全盘否定朴正熙总统,朴槿惠的对外活动无疑是最大的障碍,于是他们索性把朴槿惠软禁起来了。
在朴槿惠心目中,朴正熙是一位伟大的总统、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同时也是慈祥的父亲、最值得尊敬的人。如果有人肆意污辱、诽谤父亲,这对朴槿惠来说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事情。据朴槿惠的回忆,当时她的心情“如同站在刑架上受审,直觉得浑身的血液在倒流”。
然而令朴槿惠更加心痛的是就连父亲生前的亲信也反戈一击,与他们同流合污攻击朴正熙总统。朴槿惠的堂姐夫金钟泌(韩国政治家,曾任9届韩国国会议员,历任民主共和党总裁、民主自由党最高委员、自由民主联合会总裁、韩国总理,与金大中、金泳三号称韩国政界“三金巨头”,2004年引退政坛。——译者注)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致命的打击,是个足以令人自寻短见的打击。如果说朴槿惠以安慰朴正熙总统、代行“第一夫人”的使命感挺过了母亲遇刺的第一次打击,那么面对接踵而至的这第二次打击她会怎么样呢?
在朴槿惠公开的日记中,这个时期的日记比较多。一切对外活动被禁止,想反抗他们的胡作非为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朴槿惠所能做的只有在日记本上倾吐心中的愤恨。写日记是她强压极端愤怒的唯一手段,也是摆脱心中抑郁症阴影的唯一方法。
1980年1月14日转祸为福的人生
如果把通往幸福之路用驾车来比喻的话,那么只有及时地调换挡位,才能确保路途中不会出现差错。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是万事顺意的,而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强地挺过去并重新站起来,在逆境中成长,使之成为转祸为福的契机,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1980年1月28日以不屈的意志变“不可能”为“可能”
没有人会认为领导者之路是一帆风顺的,何况振兴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他们的路这所以那么艰难,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领路人,要站在最前面披荆斩棘,同时在很多事情上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宽谅。
要是在一片赞誉声中料理国家事务,那该是多么轻松的事情?真要是这样,只要具备一定的常识谁都可以当领导人。问题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经常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的事情,这就需要一个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也就是领导人之路充满艰辛的原因。
1980年2月8日只有信仰才能使阅历和学历闪光
父亲总是珍惜每一寸土地。在视察途中,如果看到因施工有毁坏耕地的现象,他就记在本子上,待到服务区休息的时候给相关部门打电话要求立刻解决这些问题。
没有发自内心的真情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仅凭总统分内的责任意识也是很难做到的事情。阅历和学历再丰厚,也只有胸怀信仰的时候那些东西才会真正闪光。
1980年2月9日我最怕的事情
人们之所以变得脆弱和不幸,就是因为对幸福的追求过于执著。人们普遍拥有一个愚蠢的念头,即不希望自己身边发生丝毫的不幸。
我并不害怕世间的种种磨练,我所害怕的是在经历磨练的过程中或许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1980年2月12日农民的精神支柱
今天我接见了一位新村运动的负责人。他说有位教授在做新村运动讲座时对人们时常引用父亲的语录而非常反感,对此那位负责人表示:
“你们都是富人出身,从小受到一流的教育,而且都是留过学的,你们可以对任何一个总统提出批评。可对我们这些农民来说他不是普通的总统,而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信佛信耶稣是您的自由,可同时也要对别人的宗教信仰给予认可和尊重,这是一样的道理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