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07870
前言
五古·挽易昌陶(一九一五年五月)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一九一八年四月)
虞美人·枕上(一九二一年)
贺新郎·别友(一九二三年)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
菩萨蛮·黄鹤楼(一九二七年春)
西江月·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
西江月·井冈山(一九二八年秋)
清平乐·蒋桂战争(一九二九年秋)
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如梦令·元旦(一九三○年一月)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一九三○年二月)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九三○年七月)
渔家傲·反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春)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
菩萨蛮·大柏地(一九三三年夏)
清平乐·会昌(一九三四年夏)
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忆秦娥·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
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念奴娇·昆仑(一九三五年十月)
清平乐·六盘山(一九三五年十月)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一九三五年十月)
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一九四三年三月)
五律·张冠道中(一九四七年)
五律·喜闻捷报(一九四七年)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九五〇年十月)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九五〇年十一月)
浪淘沙·北戴河(一九五四年夏)
五律·看山(一九五五年)
七绝·莫干山(一九五五年)
七绝·五云山(一九五五年)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一九五五年十月四日)
水调歌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
蝶恋花·答李淑一(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七绝·观潮(一九五七年九月)
七律二首·送瘟神(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七绝·刘(一九五八年)
七律·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
七律·登庐山(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七律·读报(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七律·读报(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七律·改鲁迅诗(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七律·读报(一九六〇年六月十三日)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一九六一年二月)
七律·答友人(一九六一年)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七绝·屈原(一九六一年秋)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一九六一年)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七律·冬云(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杂言诗·八连颂(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贺新郎·读史(一九六四年春)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
念奴娇·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
念奴娇·鸟儿问答(一九六五年秋)
七律·洪都(一九六五年)
七律·有所思(一九六六年六月)
七绝·贾谊
七律·咏贾谊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一九七三年八月五日)
跋
前 言
毛泽东博览群书,毕生爱好中国古代典籍,经、史、子、集均博阅强记,尤其畅游诗海,精心研读,广蓄精华,对古典诗词造诣颇高;他在风云变幻的岁月和阳光灿烂的年代得心应手写下的诸多诗词,是中华民族辉煌优秀诗歌传统在新历史时代里的闪光与骄傲,曾长期被诗界异口同声地赞誉为开了一代新诗风。
毛泽东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起的奋斗人生,即自觉地同中华民族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着,其诗词创作亦与其为振兴中华、创建人民政权和谋求祖国强盛的崇高奋斗生涯基本同步,其刻有鲜明的特定历史年轮的数十首诗词名作,成为中华民族漫长发展史上一段特定历史变迁过程及其个人不屈不挠的艰辛奋斗史的艺术记载与见证,具有独特、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凡事都有两重性,任何人的艺术创造均具相对的高下之别,毛泽东大手笔的一系列作品的诗美程度亦难免有相比之下的差异;然而综观而论,其诗词创作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艺术精湛,各放异彩。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个说不尽的课题”。郭沫若称赏毛泽东诗词是“形象思维流”。贺敬之赞誉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评论“毛译东诗词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对泱泱诗国里如此一份足以汲取丰富滋养和获得自强不息的鼓舞力量的宝贵的精神与艺术遗产,本人深感如何读懂、读通及欣赏出本意、领悟到“真意”,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本人之研读不过一孔之见而已,敬祈读者与专家批评指正。
黄辉映二○一七丁酉孟秋于京师笑斋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秋。
从时代背景来看,是写于革命形势日趋高涨的时候。1925年,工农运动蓬勃兴起。一方面,震惊中外的“五卅(sà)”工人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的伟大力量。另一方面,农民运动的怒火也迅速点燃,湖南、广东、江西、湖北等省的农民运动日益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的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确定,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些历史事件,预示着大革命的高潮即将来临。
就具体背景而言,是作于毛泽东面对湖南军阀赵恒惕缉捕的日子里。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了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于同年2月中旬偕夫人杨开慧、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由上海回到湖南家乡韶山冲上屋场。在韶山的半年时间里,他大力组织、发动了以韶山为中心的农民运动。不仅筹建了秘密农协,创办了农民夜校,而且在阴历五月创建了中国农村早的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在“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又以韶山支部为核心,开展了“打倒列强,洗雪国耻”的反帝爱国宣传活动,并组成了“雪耻会”。在夏荒时节,还针对土豪劣绅囤积米谷、抬高米价、偷运米谷出境高价出售的行为,发起了“平粜(tiào)阻禁”的斗争。通过走访、宣传和开展实际斗争,毛泽东把韶山地区的许多穷苦农民发动了起来,使当地的农民运动日益蓬勃发展。这使韶山地区的“土皇帝”、大恶霸、西二区上七都团防局长成胥生,对毛泽东更加怀恨在心。在毛泽东刚回到韶山的时候,成胥生就曾叫管家探听毛泽东“到底要搞么子名堂”,并决计用“先礼后兵”的手腕对付毛泽东。192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离韶山冲30多里的谭家冲开会,下午,韶山冲的一个青年农民急匆匆转给毛泽东一封信,信上写着:“润芝兄,军阀赵恒惕,得土豪成胥生的密报,今日已电示县团防总局,决定即日派兵前来捉你。望接信后,火速转移。”(见《韶山风云》,中共韶山区委《韶山风云》编写组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于是毛泽东当日即赶回上屋场,并于当夜经宁乡道林到九江庙,然后坐小船秘密到了长沙。在长沙逗留一些日子后,于同年9月去大革命策源地广州。9月下旬他已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事宜,并于10月5日被国民党中央党部常务会议推选为代理宣传部长。对毛泽东这段斗争生活经历,当时《湖南全省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曾有记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入粤。”《沁园春·长沙》就是在上述时代背景和具体处境下写成的。细致体味全词的情意,大概作于在长沙逗留期间,而且很可能是作于即将由长沙启程下广州的前夕。
作品赏析
这首词用的是“沁园春”词牌,词牌就是词调名称,相当于今天的歌谱。“沁园”本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相传本词牌即由此取名。初大概多用以歌颂园林春色,故名“沁园春”。词初兴之时,词牌就等于词题;后来,词人们为了显示不同的意向,才在词牌下另加了题目。毛泽东这首词即以“长沙”为题。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代革命生活的摇篮,他长期在那里边学习边从事革命活动,是极易触动他情怀的地方,这个词题,同他要抒发的情意是密切相关的。
词的上阕是借秋景抒发革命激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三句首先点明季节和地点。季节是“寒秋”;地点是湘江中的“橘子洲头”。“寒秋”指深秋,与下文的“层林尽染”相对应。湘江是湖南省的大江之一,源于广西境内的海洋山,由南经长沙北入洞庭湖,故说“北去”。“橘子洲”即湘江中的水陆洲,是一个狭长的小岛,位于长沙市与岳麓山之间,东临长沙市区,西向岳麓山,据说因多产美橘而得名。
紧接着描写所看到的秋景。这幅秋景异常壮美而富于活力:“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看”是领字,统领七句,一气贯通。“万山”,形容山峦很多,这里主要指高低起伏的岳麓山,当然也可包括其他群山。由于重重山峦上的层层枫林都已经霜染红,因此满山都“红遍”了。这里的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具体到概括。远眺山景,群山霜叶正红;近视江景,则“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漫江”,即满江,遍江;“碧透”,青绿而透明。“舸”,泛指船,大船小船均可。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依此调律,此处需用仄声字,舸是仄声,正合律。“争流”,争相行驶。以上是远眺近看所得之山景、江景。接着上下仰望、俯视。仰望是“鹰击长空”,俯视是“鱼翔浅底”。“击”,搏击,双翅拍打,形容鹰飞得迅猛、矫健、有力;“长空”,广阔的天空;“翔”,本指鸟飞,这里用以状写鱼儿游动的轻快自如;“浅底”,水清见底。《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湘江评论·创刊宣言》:“至于湘江……它的水很清。”毛泽东对湘江水清是有切身感受的,但这里主要指岸边浅水处,因为是在橘子洲头所见。相对而言,上述的山、林、江、舸、鹰、鱼都是具体描写,而后用“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予以理性概括。“万类”,泛指自然界一切生物;“霜天”,与寒秋同义,因避重复而改换字眼;“竞”,争取。以上七句,由“看”领起,而后纵笔挥洒,后点睛作结,自然而潇洒地勾画出了一幅生机蓬勃、境界宏大、情意深远的秋景图。毛泽东借秋景图暗喻与赞美了工农运动将蓬勃兴起的形势,寄寓了自己热烈、乐观、奋斗的情怀。
但毛泽东并不盲目乐观,他同时又辩证地沉思、预感、展望到了隐伏在革命形势下的严重问题,因而紧接着不禁要“怅”,要“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承秋景而直接升华出的情意。“怅”,惆怅,是真的惆怅吗?倒也不一定。但“怅”是由久经思虑和郁积后引发的感慨之辞,是因事关重大而引起的深感忧虑和关切之情,其所蕴涵的情意是丰富而深刻的。“寥廓”,广阔而高远,此指宇宙,面对广漠无垠的宇宙,不禁发出深沉的慨叹;面对迷茫辽阔的大地,不禁要发问。果真在问吗?也不一定。但这一怅一问,已经渲染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已经把“谁主沉浮”的重大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沉浮,升降起伏,兴衰消长,没落上升,这里是喻指国家的命运或领导权。中国的命运由谁来主宰?中国工农运动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是由封建军阀、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此问题的提出,表现了青年毛泽东的高瞻远瞩。
读完上阕,青年毛泽东的非凡形象已站立在眼前。他满怀激情,乐观,振奋,想得深,看得远,能在复杂形势下清醒地抓住关键的问题。
词的下阕是追忆往事,借往事直接抒发革命激情。
下阕的地点仍是橘子洲,仍然是满怀激情,但已由景及事,由今及昔,已不是即景生情,而是忆昔生情了。这里的承转、过渡是十分自然的。独自重游旧地,怎能不忆起“携来百侣曾游”的岁月呢?“百侣”,许多伴侣,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常邀约学友到橘子洲聚会、游览或露宿,那时多热闹啊!其中充满了怀旧之情。“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往昔”,过去;“峥嵘”,本指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寻常、不平凡之意;“稠”,多,有频繁而丰富多彩的意味。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时间跨度,有人认为仅限于下文的“同学少年”时代的范围之内。其实不必这么狭隘、拘泥,它是从毛泽东青年时代长期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毛泽东从1911年至1923年,在长沙前后达12年之久,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都可以是“稠”字的内涵,当然也包括学习活动,但主要指革命活动,它概括了非凡而丰富的历史斗争内容。
上阕的秋景是由具体描写到概括描写,下阕的往事则是由概括描写到具体描写。头两句都是总写往事,但首句承上、过渡的性质更强一些,次句则带有明显的启下性质。接着进行具体描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是领字,正值、正当之意,上阕的“看”字领了七句,这里只领四句。由于受格律句数的限制,不可能把峥嵘岁月的事迹都罗列出来,只能选择不同的典型侧面来写。对这四句,既要从字面上理解,但更要着重领会其精神实质。“书生”,读书人,与“同学”互文见义;“少年”是指他们很年青,表明百侣之中许多都是同窗过的知识青年。这些知识青年都有着非凡的精神气质。他们“风华正茂”,有风度,有朝气,有才华;他们有“意气”,意志坚强,气概不凡;他们血气方刚,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挥斥方遒),表现出一派朝气蓬勃、才华横溢、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同时,他们还有敢于斗争的品质。他们有斗志,有大无畏的精神,敢想、敢说、敢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江山”,祖国的河山,代指国家,这里泛指国家大事。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大事敢于“指点”,敢于议论、批评,敢于提出主张。“文字”,指文章,对此历来没有异议,但对“激扬”却有不同理解。一说激扬即激昂,如《后汉书·臧洪传》:“洪辞气慷慨,闻其言者,无不激扬。”意为文章写得慷慨激昂,富于鼓动性。一说即激浊扬清之略,如《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意为除恶扬善,破旧立新。这里,毛泽东实指敢于用褒贬分明的文章,批判腐朽事物,宣传自己的主张。如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过《创刊宣言》和《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在《创刊宣言》中毛泽东写道:“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土豪劣绅、封建官僚、军阀势力、侵略势力,都是“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实际对象。“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作粪土之意。“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侯中爵位者。汉制:列侯食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这里借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总之,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所结识的百侣,德才兼备,奋发有为,敢于斗争,胆略不凡,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积极有生气的力量。实际上,这里已经对上阕的“谁主沉浮”的问题含蓄地做了回答。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依然是回忆峥嵘岁月的内容,也是全词的收结处。以设问的句式收结,既顺畅自然,又情思幽远,富于鼓动力。“曾”,副词,还;“中流”,即流中,急流中心。有人说“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并引《晋书·祖逖传》为证,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把它作为“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然而从词作本意来说,此处并非借典写实。作者自注曰:“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里以作者的自注为妥。对“浪遏飞舟”也有不同解释。“遏”,阻挡;“飞舟”,快速行驶的船只。对这些字面解释历来没有异议。分歧在“浪”字上,究竟是江中的自然风浪,还是游泳时激起的波浪?有些人取前解,说是虽然江中的自然风浪很大,足以阻挡“飞舟”,但百侣们仍敢下江游泳,仍敢在江心激流中与巨浪搏斗。有些人取后解,说是逆流游泳时搏击而起的浪涛,竟足以阻挡顺流疾驶而下的船只。前解同作者自注中的“盛夏水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后解同作者自注中所专指的游泳举动本身相吻合。从总体精神实质来判断,两解都不妨害表现勇于投身激流的非凡气概和表达搏击勇进的召唤。
词如其人,词如其心。毛泽东这首词可称壮志篇、抱负篇、情怀篇,亦可谓号召篇、期望篇。它寓意深沉,蕴涵着改造旧中国和誓挽狂澜的志向、气魄和精神。不但热烈地赞颂了工农运动和志士们奋发有为、敢于斗争、逆流勇进的气概,而且含蓄地提出了祖国的命运由谁主宰、革命领导权由谁掌握的关键问题;并且呼唤志同道合者继续以高昂的大无畏精神,投身斗争洪流,奋起斗争,推动斗争高潮的到来。
这首词是将深刻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自然结合的上乘之作,也是显示了青年毛泽东艺术才华的词作之一。他填这首词时,还不足32周岁,但他对这种民族传统形式已运用得非常娴熟,不愧为精湛的艺术品的典范。它熔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事、景、情、志浑然一体。它雄放、开阔、崇高、乐观,意境潇洒,豪情满怀,令人奋发。它写寒秋,却不悲秋,而是赏秋、赞秋,赋予秋景以生机蓬勃的精神;它忆往昔,则斗志昂扬,气概非凡;它展望前景,则情怀火热,势不可当,如江河,如鼓角。从起笔到收结,笔势是那么雄劲、潇洒,又那么有分寸,那么倾吐自如,起承转合异常自然,一韵到底,一气贯通,全然是一个既不朦胧、迷茫,又蕴藉深沉、耐人寻味的完美的艺术境界。
1.郭沫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66年1月20日《光明日报》。
2.鲁歌:《学习〈诗词〉札记〈续三〉》,《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77年第2期。
3.何其芳(遗作):《读词〈长沙〉和〈黄鹤楼〉》,1977年9月17日《光明日报》。
4.向明:《情景交织的崇高美——〈沁园春·长沙〉赏析》,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