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20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2977
第一章 导言
一 问题
二 文献
三 田野
四 本书结构
第二章 冲突的文化意涵
一 情理
二 命运
三 人格
四 伦常
五 利与义
小结 背义生争
第三章 冲突的情感解释
一 作为一种情感的怨恨
二 西方哲学对怨恨的解释
三 有关中国社会怨恨的分析
四 村落社会中的怨恨与暴力
小结 冲突的情感维度
第四章 冲突的产生机制
一 调解无力
二 私力较量
三 毁灭与救赎
小结 求义之道
第五章 普通人的暴力冲突:基层社会治理危机
一 规则混乱
二 野蛮的个人主义
三 内部权威终结:没有守夜人的乡村
四 外部权威失灵:纠纷兜底机制失效
小结 双重祛魅下的纠纷及其解决
第六章 路在何方:基层社会暴力治理路径
一 内在路径:培育基层社会资本
二 外在路径:克服基层公权力的“塔西佗陷阱”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书涉及的江庵镇暴力事件
附录二 江庵镇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的民事纠纷概况
后记
图表目录
图1 神河村入口
图2 引发纠纷的根源之一:歪长在水里的柳树
图3 普家与李家的院路之争
图4 江庵镇常见的民居
图5 力量不均衡容易促生暴力
图6 怨恨情绪的积蓄
图7 纠纷双方力量大小的变化对纠纷解决的影响
图8 被废弃的鸭棚
图9 纠纷过程与私力比拼
图10 在打斗中被砸坏的窗栏
图11 从怨恨到暴力
图12 力量差异与怨恨滋生
图13 暴力产生的解释框架
附表1-1 本书涉及的江庵镇暴力事件简表
附表2-1 2009年1~6月份江庵镇民事调解纠纷
附表2-2 江庵镇村(居)民调解委员会人员组成情况
附表2-3 2009年1~4月份江庵镇法律服务所受理案件登记
题记
在中国语言中,“江湖”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一个文化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其中一种典型的含义是指远离官府的民间社会,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这样的空间为人们逃避国家统治提供了可能。另外,“江湖”有一些比较特定的意象,一种是指由武林人士闯荡行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组织帮派、英雄侠客、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中国武侠小说对此有非常精彩的描写,还有一种是由占卜算卦、行医卖药、杂耍卖艺的游民术士构成的江湖人,他们具有流动性、欺骗性和危险性。在近代,江湖被视同于黑社会——由黑帮、混混构成的一个世界,其负面含义更多。本书所言的江湖,不同于士大夫寄情养性的归隐之地,不同于梁山好汉聚义抗争的山林,不同于江湖术士游走谋生的世界,更不同于地痞流氓混世的社会,这是一个由普通人构成的世界,即普通人的江湖。在这个江湖里,我们可以看到由宗族姻亲等关系纽带结成的各种派系网络,看到普通人的冲突纷争与怨恨不满,看到野蛮暴力与规矩崩坏,看到道义的丧失与追寻。虽然是普通人的江湖,但江湖里的人和故事同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有理解大时代历史进程的线索。
回不去的故里 抹不去的乡愁
——序邢朝国博士《普通人的江湖》
对故乡的怀念,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开始,中国人依附土地、依恋土地,逐渐形成了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的乡土文化。离乡告别故土,或为求取功名,或为经商讨生活,但故乡始终是挥之不去的精神寄托、灵魂皈依。故里情怀、乡愁无眠,一直深藏在中国人的心底。身在异乡,对故乡的思恋却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唐·孟浩然《他乡七夕》),正是这种浓浓乡愁的真实写照。在游子的心中,故乡是小溪环绕的村庄,是炊烟袅袅的农舍,是夕阳辉映下的牧童;也有可能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