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782955
本书是南师多年来对《论语》讲录的合成。南怀瑾先生能够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里面的人物也活了起来。对于《论语》中同样的文字,南怀瑾先生有时会有不同的讲法,甚至抛开汉字标准注释,其目的是能让人们读懂他的“别裁”之意。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领域。台湾地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结合孔子在每一章句讲话的环境、语气解读《论语》,使得该书读起来活泼、有生气。本书编委怀师文化编委会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探寻南师精神理念为己任,依照南师心愿编辑了《论语心要——“别裁”参译》2,收集了《论语》后十篇内容。
序言 /1
先进第十一
素朴的美./1
知人论事./4
听话的颜回./ 6
孝子闵子骞./ 7
才命相妨的颜回./ 9
不问苍生问鬼神./ 14
生命的幽默./ 18
孔门弟子的素描./ 21
言语的艺术./ 23
子路的琴学入门./ 24
低昂失律的资质./ 25
儒家四相./ 27
颜回的空子路的有./ 29
不着痕迹的善人./ 31
应机施教./ 33
死有重于泰山./ 36
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 37
从政与求学./ 39
力挽狂澜的子路./ 42
谦谦君子的冉求./ 44
性天风月./ 47
春风化雨./ 50
颜渊第十二
天人合一./ 52
静的修养./ 55
乾坤马一毛./ 57
顿悟与渐修./ 60
司马牛的问题./ 64
四海之内皆兄弟./ 66
自知者明./ 68
众志成城./ 69
内外兼修之谓美./ 71
历代兴衰的趋势./ 72
继绝传薪./ 74
书画琴棋诗酒花./ 75
吃饭大如天./ 77
知人易自知难./79
相对的人为政治./ 82
能平不平的子路./ 84
理难清./85
完美之不易./ 87
上不正 下便歪./90
风吹草动./ 93
闻人与贤达./ 94
修养上的三岔路口./ 97
樊迟问“知”“仁”/ 100
交友的艺术./ 102
子路第十三
先天下之忧而忧./ 104
才难./106
孔子要正什么名
问舍求田
斗屋升基之争
政治、经济、文化
仁德须加累积成
正己而后正人
闲话一句
风头主义的英雄
画龙点睛
是不是“士”
有恒为成功之本
乡愿之见
国防
宪问第十四
侠隐中人——原宪
名利浓于雨
隐痛诗人——吴梅村
草泽中自有经纶
狼虎丛中安身
度德不量力
爱里生害
为政难 做人更难
不学谓之贫
识人难 识己更难
全才——智、清、勇、艺、礼
疑假疑真
挟兵自重
管鲍之交难
死生亦大矣
人尽其才./ 175
为正义而言./ 177
风云际会./ 179
为谁读书./ 182
称职的使者./ 184
宿将还山不论兵./ 186
思无邪./ 187
智、仁、勇./ 189
待人接物./ 192
夫子何为者./ 193
报怨与报德./ 197
存心自有天知./ 199
入山未必安心./ 202
大隐市朝./ 205
收场不易./ 206
不合时宜./ 208
圣人头痛的事./ 212
急功近利之徒./ 215
卫灵公第十五
又说一贯./ 219
使节的信条./ 223
长安居大不易./ 228
夏历与过年./ 231
时空问题./ 234
英雄无奈是多情./ 236
精神失落的病态./ 240
反求诸己./ 242
多为别人想一想
毁与誉
出入无车少马骑
小忍与大谋
几人忧道不忧贫
器小易盈
烫手的山芋
花果枝叶
季氏第十六
兴灭继绝
族姓的家谱
孔孟曾颜的通天谱
红蓝画线 鬼哭神号
传统历史的资料
侵略者的遁词
老虎出笼 珠宝完蛋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先知的预言
朋友之道
说话难 难说话
谁人肯向死前休
怕的哲学
学问的条件
诗礼传家
称呼的礼节
阳货第十七
阳货的火腿./ 304
《三字经》与孔子./ 306
孔子与子路唱双簧./ 310
正反相依./ 315
重论诗教./ 318
面壁而立的悲叹./ 320
礼乐的基本精神./ 322
摆虚架子./ 323
古老文化社会的通病./ 324
患得患失./ 326
今古人物论./ 328
法尔如是./ 332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335
爱的回报——孝./ 338
麻将的学术思想./ 341
男人与女人./ 345
微子第十八
隐士与历史文化./ 348
众鸟高飞尽./ 350
王不留行./ 353
江山与美人./ 355
凤凰离乱不如鸡./ 357
处处关津处处寒./ 360
如此风波不可行./ 363
穷达行藏./ 365
时衰鬼弄人./ 369
周公遗训./ 371
子张第十九
有容德乃大
雕虫小技大有可观
学问无尽 岁月难留
体相圆融 用之不穷
交浅不言深
大行与小节
学与仕
办丧事不是演戏
难能可贵
继往开来
法律不外人情
成败论英雄
圣人无常师
宫墙外望
圣人心日月
欲赞无词
尧曰第二十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天人合一的气数
辩中边论
禹分九州
周重九鼎
上古的政治经济
人治法治并重
承先启后
养生送死无憾
从政典范论
四恶
学至三知的结论
先进第十一
【本经】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时代,先辈人对礼乐文化,是原始质朴的,看起来就像郊野之人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后辈人对礼乐文化,言语行为注重文饰,看起来就像是有修养的君子一样。如果过分重视外表形式的雕琢,反而会失去了人性的本质,假如讲到实用,我还是遵从先辈的质朴。因为人性中原始的真诚和质朴,才是礼乐文化基本的精神。”
【别裁大义】
素朴的美
为什么篇名叫《先进》?我们看到上论各篇,几乎都是拿每篇句的头两个字来作题。古人许多著作往往同我们现在相反。我们现在写一篇文章的程序,是先构想好一个大体,下面分几章,立好大题目,章的下面再分几项、几点,很有条理地写下来。和盖房子一样,先画好图,搭好钢架,然后水泥一灌就行了。中国古人写文章,完全不同。我们小时候写东西,也都是走古人的路线,大致上没有什么题目。真正抒情的,自己感情思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完了以后再想一个题目。试看古人写诗,尤其唐诗中李商隐的诗,“无题”特别多。写了以后,没有题目,算了,就叫“无题”诗。不过也不要上当了,有些无题诗,真有题目,只是不好标明;或者作者私人的事情,无法公开,就干脆来个“无题”吧!我们知道论语中《学而》、《先进》这些题目,不见得就是当时编书的人立的,或许是后来的人,为了分篇,就取开头两个字,作为这一篇的题目。
此篇名《先进》的意思就是“前辈”。
礼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对此非常重视。在这里涉及文化哲学的问题。他说人类先辈——上古的人对文化开创怎么来的?上古的上古,可能没有文化,同动物一样。人类就叫倮虫,没有毛,不穿衣,倮体的虫,也是一种生物。所以人类原先也没有文化,人类的文化是根据生活经验,慢慢累积起来的。所以孔子说,先辈对礼乐文化,是“野人也”。原始都是野人的生活,慢慢进化、进化,才有文化的形成。“后进于礼乐,君子也”。他说我们后辈,有了文化以后就不同了。生下来就接受文化的教育,教育得好,有高深的修养,受了文化的薰陶,很有学问,我们给这种人的名称是“君子”。“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假使说到实用上的话,则主张先辈的朴野。这段话到底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说人类的文化是了不起,但是过分的书卷气——在我们老的观念是“头巾气”;现在的观念是“书呆子”,这也可以说对于文化的鄙薄。实际上人类真正的文化,譬如礼乐,是根据内心来的,根据思想来的。真正的诚恳、朴实,就是好的文化,也是真正的礼乐精神。而后天受这些知识的薰陶,有时候过分雕凿,反而失去了人性的本质。如明朝理学家洪自诚的《菜根谭》——此书两百多年来不见了,清末民初,才有人从日本书摊上买回。其书与吕坤的《呻吟语》是相同的类型。书中条就说“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涉世,就是处世的经验。初进入社会,人生的经验比较浅一点,像块白布一样,染的颜色不多,比较朴素可爱。慢慢年龄大了,嗜欲多了,(所谓嗜欲不一定是烟酒赌嫖,包括功名富贵都是。)机心的心理——各种鬼主意也越来越多了。这个体验就是说,有时候年龄大一点,见识体验得多,是可贵;但是从另一个观点来看,年龄越大,的确麻烦越大。有些人变得沉默寡言,看起来似乎很沉着,似乎修养非常高,但实际上却是机械更深。因为有话不敢说,说对得罪人,说不对也得罪人。假使一个心境比较朴实一点的人,就敢说话了。譬如武则天时代的宰相杨再思,虽然是明经出身,经历多了,做宰相以后,反而变得“恭慎畏忌,未尝忤物。”别人问他:“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他说:“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身。”因此我们了解孔子所谓的“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也是一样的观念。宁可取朴野的,“朴野”的确更可爱一点。这里我们讲得很简单,但关系很重要,大家可以体会到孔子“宁取其朴素,不取其机械。”的意思。所以世故与经验,加到人的身上,有时候使人完全变了质,并不是一件好事。
下面孔子提出他的学生了。
【本经】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
孔子说:“当年跟着我在陈蔡之间一起受困的学生,现在大都不在这里了。德行方面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方面擅长的有:宰我、子贡;政事方面擅长的有:冉有和季路;文学方面擅长的有:子游和子夏。”
【别裁大义】
知人论事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这时候他的处境很困难,而所带领的一些学生都不离散,大家围绕着他,团结在一起。这是他晚年时候的感叹,他说当时随我在陈蔡之间一起蒙难的学生,现在都不在了。这是他怀念故旧之情。当时跟着他的这些学生,都在某方面有特出的成就,也是孔子门下有名的几个。孔子评论学生的成就说,在品德方面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在言语方面——当然不是现在的语文系,而是说擅长于说话的,有宰我、子贡两个人。政事则有冉有和季路。文学是子游和子夏。这里的四种,和上论中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配合起来,就看得很清楚了,一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全才很少。就以孔子的学生来说,德行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做事。我们观察人才,尤其在学生里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品德非常好,但是绝不能叫他办事,他一办事就糟。所以做领导人的要注意,自己不能偏爱,老实的人,人人都喜欢,但不一定能够做事。有才具的人能办事,但不能要求他德行也好。
所以过去中国帝王,用人唯才,尤其处乱世,拨乱反正的时候,要用才,只好不管德行。我们知道,曹操下一道征求人才的命令,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文献,他说不问是偷鸡摸狗的,只要对我有帮助,都可以来投效。只有曹操有胆子下这样的命令,后世的人不敢这样明说,可都是这样做。其次汉高祖只有张良、萧何、陈平三杰帮他平定天下。其中陈平曾为他六出奇计,在当时只有他和陈平两个人知道。当时汉高祖和项羽作战,要陈平对项羽做情报工作,而且用反间计,给了陈平五十镒黄金作经费。这时有人向汉高祖挑拨,说陈平盗嫂,是靠不住的人。汉高祖对这个话听进去了。在陈平出去办事之前,来辞行请示的时候,提起盗嫂的事,陈平听了以后,立即把黄金退还汉高祖,表示不去了。他说你要我办的是国家大事,我盗不盗嫂和你国家大事有什么关系?实际上陈平根本没有哥哥,当然没有嫂嫂,而是别人捏造的,但是他不去辩白这一套,这就是有才干的人的态度。汉高祖非常聪明,马上表示歉意,仍然请陈平去完成任务,这也是高祖英明之处。有些人则会因小失大,往往因为这些小事而误了大事。后来还有一个文学上有名的故事——张敞画眉。汉武帝也是了不起的皇帝,张敞是当时的才子,后来成了名臣。他和他的太太感情很好,因为他的太太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点,所以他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画眉后,才去上班,于是有人把这事告诉汉武帝。一次,汉武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对张敞问起这件事。张敞就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意思是夫妇之间,在闺房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玩乐事情,你只要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我替太太画不画眉,你管它干什么?所以读书读历史,就是懂得人情,懂得做人做事。有时候一些主管,对部属管得太琐碎了,好像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当圣贤,但办事的人,不一定能当圣贤。我们在孔子的弟子中看到,德行有成就的人,言语不一定成功。而言语上有成就的,如宰我、子贡,在德行上不一定有颜回那么标准。政治有成就的人,气度又与德行的不同。文学好,文章写得好,更不要问了,千古以来,文士风流。历史上文人牢骚也。这都是说人才的难求全。但历史上也并不是没有全才,不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都好的,实在少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