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35729
章
研究主体与研究方法/1
节
与艾滋病相关研究的际遇/2
第二节
研究主体/8
第三节
研究方法/12
一、对象选择/13
二、资料搜集与分析/14
第四节
研究伦理/17
一、知情同意/18
二、先无害后受益/18
三、调查的严谨性/19
第五节
理论指导/20
第二章
艾滋治理与在地行动/27
节
艾滋及艾滋疫情/28
第二节
艾滋治理在中国/32
一、艾滋病人群现状/32
二、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33
三、与艾滋病相关的政策保障/43
四、中国艾滋NGO的发展/46
第三章
关系论精神分析:关系建构与深化的治疗之道/51
节
关系论精神分析的发展脉络/53
一、以驱力冲突模型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54
二、以发展抑制模型为特征的典范转移/57
三、以关系论为核心的整合模型/61
第二节
自身心理学对心理治疗的特殊见解/69
一、作为心理治疗解释项的自身与自客体/69
二、神入内省:从分析到治疗的功能转化/73
三、自身心理学对心理治疗的贡献/79
第四章
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征程/83
节
“向死而生”的生病历程/84
第二节
自身从崩解到重构的心理动力分析/96
一、自身发展的断裂/96
二、自客体需求的追寻/103
三、自身结构的重建/112
第三节
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介入之道/115
第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用爱心感染爱心的探索/121
节
爱心感染爱心的爱之路/122
第二节
神入的支持治愈之道/138
一、理解治疗的动力学分析/140
二、诠释治愈的发生学重建/149
第三节
适度回应的效果分析/161
第六章
借来的时间:在关系共建中重构自身/167
节
助人自助的主体感受/168
第二节
关系共建下的自身重构/178
一、关系共建下的“鸡尾酒介入疗法”/180
二、助人自助“关系”的新体验/191
第七章
自身重构与介入机制再探索/197
节
自身重构的机制探索/199
一、自我懵懂阶段:自客体纽带的断裂/201
二、自发行动阶段:自客体联结的修复/202
三、自身分裂阶段:自身结构的崩解/203
四、主动修复阶段:自客体需求的追寻/204
五、主体稳定阶段:自身构造的重建/205
第二节
“向死而生”介入机制研究/208
一、成熟自身:适宜的介入对象和终的介入目标/210
二、崩解自身:适应不良和内外冲突/211
三、修复自身:神入与适度回应的有机结合/212
四、重构自身:聚焦于自客体需求的满足与补偿结构的形成/216
参考文献/218
后记/226
“艾滋病社会学研究丛书(第1辑)”潘绥铭教授序
自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艾滋病以来,人类社会在面对这一挑战的时候,先后出现了四种不良倾向。
第1种倾向是把艾滋病“道德化”了,认为艾滋病是对于“性混乱”的惩罚,艾滋病感染者是“咎由自取”。这种倾向在艾滋病传播的早期非常盛行,到21世纪开始衰亡,目前已经没有多大的市场。
第二种倾向是把艾滋病“社会性别化”,片面地强调男男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自21世纪以来,这种倾向在发达国家日渐式微,但是在我国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第三种倾向是把艾滋病“灾难化”,过度夸大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与规模,因而错误地宣扬:艾滋病传播必定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这种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曾经流行,到2010年才逐渐淡化。
第四种倾向是“唯医学化”,认为艾滋病只是一种传染病,仅仅依靠医学和公共卫生手段就足以遏制其传播。这种倾向在防治艾滋病的各个领域中一直表现得很明显。
正是为了消除上述四种倾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社会学者才获得了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历史机遇。
早在20世纪末,国际学者、国际组织和具体工作者就发现了这样两个问题。其一,上述的前三种倾向危害较大,但是纯粹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与工作者由于学科所限很难与之抗衡,急需更加专业的人员参与进来。其二,艾滋病传播者和感染者都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的,医疗与预防的各种工作也开展于其中;但是,同样由于学科所限,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也很难解决这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
于是,国际上开始呼吁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积极参与到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与工作中来。在我国,这一进程开始于2000年,当时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合作开展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它不仅是当时艾滋病防治领域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而且在我国也是第1次大规模地引进社会科学家参与这样的工作,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与具体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本丛书的主编之一景军教授牵头,2003年召开了第1次社会科学家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学术研讨会,其中的主力就是社会学家。
此后,在长期实践中,社会学为防治艾滋病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的相关论文与出版的书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本丛书仅仅是万紫千红之一抹,志在创立“艾滋病社会学”这个新的综合学科。
艾滋病社会学不仅是把社会学简单地运用于防治艾滋病,而且向着跨学科研究的光明前景前进。目前已经获得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公共卫生学与社会学的不同世界观与方法论开始擦出了火花,“人”的概念得以拓展,“人的主体性”意识得以推进,出现了发展数据收集方法的可能性。这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1,艾滋病社会学已经创建出不同于原学科的世界观。因此,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才能深入各种不同的高风险人群,了解他们的知识、态度、信念与行为,而不仅仅是“看病治病”。同样,社会学研究者基于新的世界观,开始积极参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治疗的实践,而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二,在思维逻辑上,双方也找到了具有相通之处的元命题:生理状况与行为特征是互相建构的。正是由于双方都接受了这个命题,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才会努力去探讨感染者与高风险人群的求医行为,而社会学研究者也才会不断主张把预防和治疗妇科病纳入“性工作者”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之中。
第三,在价值取向的层次上,公共卫生学与社会学双方已经超越了“关爱生命”这一原生的共同点,深入到新的元命题:生命在于存在,也在于质量。因此,很多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已经“越界”去帮助感染者解决医保或低保问题,而社会学家则深入到感染者用药和治疗情况的探讨。
由此可见,艾滋病社会学这个新的学科正在形成之中,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为它增添新的动力。
潘绥铭
2017年6月29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