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107347
★他是大字不识的乡野村夫,
★他是仰人鼻息的卑微太监,
★他掌控六阁六部权倾朝野,
★他是一个帝国超级阴谋家。
前言 他是怎样爬上去的
1宦官是一群什么人
2魏家的苦藤上结出一颗苦瓜
3潦倒中他把利刃对准了自己
4宫中的岁月也绝非天堂
5他终于靠近了一个准皇帝
6“移宫案”中的幕后高参
7一个女人送他上青云
8太监在宫中也有女朋友
9内廷官场的一棵老树被他挖倒
10摊上个荒唐皇帝是他的至福
11皇帝的老婆他们也敢整肃
12东林党可不是好对付的
13“有奶便是娘”
14连脸都不要了他们还怕啥
15前哨战从一开始就已打响
16东林堡垒开始一个接一个沦陷
17大决战之前的短兵相接
18天启四年的京城风雨乍起
19杨涟豁出性命孤注一掷/
20送上门来找死的工部万郎中/
21无意中砍倒东林党一杆大旗/
22一举拔除东林党两大桥头堡/
23京城盛传孙阁老已提兵逼近/
24惨绝人寰的大清洗开始了/
25“六君子”案和蒙冤的名臣熊廷弼/
26“六君子”狱中浩气贯长虹/
27一代名臣熊廷弼从容就戮/
28在理论上也要把东林党一棒打死/
29“丙寅诏狱”又掀起滔天浊浪/
30苏州民变吓破了缇骑的胆/
31“七君子”碧血丹心永照青史/
32在悬崖绝壁上的政治狂舞/
33大明在这一夜已天翻地覆/
34帝国上层一场别的较量/
35小窗外忽然飘来一支催命曲/
36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前言 他是怎样爬上去的
这本书说的是一个恶人。
有人也许要问了:恶人,乃人人厌之,为何要为他作传?
我认为:恶人之为恶,也须有他的道行。对这类人要是剖析透了,于善良的人们也有警觉的功用。特别是剖析一个出身无赖、一字不识的小人物,是如何见风使舵、巧为攀援,后竟能爬上高位、左右大局的,就更有意义。
他是用什么伎俩讨得上司喜欢的?是用什么利器撬开权力大门的?是用什么手法避开灭顶之灾的?是用什么权术逐个灭掉对手的?是靠什么力量登上舞台中心的?
——考究考究,或许可以提高我们的识别善恶的能力。
好了,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八千女鬼”?
这是一个拆字法的字谜。
关于“八千女鬼”,早年民间有各种传说。相传,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于军中闲暇时,写过一本奇书,叫《马前课》,专门预测天下大事。这“课”,乃占卜之义。“马前课”就是在马前起一卦。书中有一句,预言了蜀国未来的命运,是说“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看过《出师表》的人都知道,句里的“无力回天,鞠躬尽瘁”是讲他自己,后面的“八千女鬼”,就是我说的这个字谜。“八、千、女、鬼”,合起来是个“魏”字。
这个传说,当然是扯淡,估计是野路子文人的附会。
陈年老酒,我们就不提了,今天就来说说搅乱了大明朝天下的权奸魏忠贤。
魏忠贤本名魏四,是河北沧州肃宁县人。肃宁,明代属北直隶河间府,是京师(今北京)之南、平原上的一个穷县。他家的村子,在肃宁县西北,潴龙河畔。那时候,整个河间府地势都很低洼,十年九涝,年年欠收,穷得连皇帝都知道(据当代专家考证,是因为水利年久失修,土地盐碱化严重)。只有这肃宁西北,老天开眼,给保留了一块“宜梨之地”,也就是特别适合种梨。这地方产的大鸭梨,个大、皮薄、汁多,从宋朝时候起,就成为贡品。明朝从永乐年间开始,也开始向宫中进贡。
大概因为魏忠贤是恶人吧,魏氏老家的村子叫什么名儿,正史里均不载,倒是小说家言里有写做“梨树村”的,有写做“魏家庄”的,姑且存疑。
这魏四就生长在这么一个地方,用北方土话讲,这出身是“满脑袋高粱花子”,只有一辈子刨土的命。可就是这位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的魏四,却没有屈从于命运。他天资机警狡诈,能言善辩,估计一天农活都没干过。从小就不务正业,四处游荡,后来又爱好赌博嫖娼、吹拉弹唱、骑马射箭,十足是个当地的“烂仔”。
这家伙聪明是聪明,但赌博上偏偏又是个臭手,欠了一屁股债。家中生计无着,闹到老婆改嫁,女儿卖给人当童养媳。史书上载,他后被追债的“恶少年”逼迫羞辱,愤而自宫,也就是自己把自己给“阉”了,改名李进忠,找个机会进宫当了宦官。
他进宫的时候,是万历十七年(1589)。整个万历年间,太监都是不怎么得势的,他一开始干的,大概也就是扫地、倒马桶一类的活儿。此后,在宫中默默无闻30余年。到泰昌帝驾崩、天启帝即位,昔日梨树村的魏四时来运转,被皇帝赐名忠贤,开始步步登高。7年之间,位极人臣。生杀予夺,全在他一人之手;朝中公卿,竞相奔走其门;以至于民间“只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
据《酌中志》记载,当时魏忠贤出行,所到之地,家家都要焚香跪迎,路两旁插上杨柳花朵,“士大夫遮道拜伏,至呼九千岁”。他的仪仗随从冠盖如云,个个鲜衣怒马,浩荡疾驰如闪电,马蹄杂沓如雷鸣。一路驰过,烟尘蔽天。
如要远行,那阵仗就更大,出行之前京师须戒严数日,繁华闹市一时空无一人。出行时,魏忠贤本人坐八抬大轿在前,亲信坐四抬大轿紧随,后面是千名禁军簇拥,密如虫蚁,急趋而行。护卫士兵们边跑边发射鸣镝(响箭),呼啸不绝。十多支鼓乐队随行演奏,高歌猛进。夏有专车载运冰块,冬有专程运送炭火。场面之盛,超越帝王!
——这前后的境况,真有霄壤之别!
所以这个人,值得研究。
他是怎样爬上去的?主观上他做了哪些钻营?客观上他遇到了什么样的机遇?有几个历史关头决定了他的命运?有哪些人是他命中的“吉星”?为什么正直的人没能打压得住他?
后是,这个权倾朝野的恶人,是怎样一朝覆灭的?
历史是不是真的有一条“丑恶必败”规则?
——这些,就是本书想要讲述的。
☆ 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趣味盎然。
☆ 真实的魏忠贤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被东林党人给抹黑了,还是他本来就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
宫中的岁月也绝非天堂
然而相面先生终究还是没看透魏忠贤。这个仪表不俗的魏二爷终非池中之物是有可能的,但流氓哪里就能立地成佛?相士先生前脚一走,魏二爷后脚就又去下赌场、逛青楼,不知凡间有什么愁事,直把那千金散尽。
这次他吸取了教训,没钱也不去要饭了。好机会就像水资源,要找水你得到“水库”去找。官宦人家、豪门权贵,这才是社会资源的水库。他们把水都憋住了,你不去套近乎,他凭什么给你活命的水?
这一次,他选择了去给大户人家帮工挑水,趁机开展公关活动。他素来能说会道,又有豪爽之风,很容易就跟一批豪门的家仆打得火热。待火候到了,他就央求人家:把我给你们家主人推荐推荐,成吗?
由于这次方向选得准,很快就见了效:有人推荐他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孙暹家里去当佣工。
茫茫人海中,谁是救星?这次,真就让他给蒙对了。
孙暹是谁?在万历朝的中期,这个名字,在内廷外廷也是如雷贯耳的。他的职务,不光是秉笔代皇上批文件,而且还是提督东厂,是全国的特务头子。秉笔太监一般在内廷有好几个,倒也不稀奇,但是秉笔太监再兼提督东厂,那就是内廷的第二个爷。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全在他监视之下,只比司礼监掌印太监低半格。这在全明朝,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水库”。
土地庙里的梦,好像是有点灵啊!
魏忠贤这回总算找对了门儿。虽然还是做苦力,但是成了个“上头有人”的人了。他知道:时不我待,再混的话就要完蛋了。于是格外卖力。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仅有的几个月劳动生涯。
人固有性格与素质,终于起了作用。他机灵乖巧,善辨颜色,干活肯下死力,很快就受到孙公公的赏识。
在万历十七年(1589)这年,孙暹一高兴,把他推荐进宫当了“小火者”。
“小火者”是什么呢?就是宫中的杂役,职务范围是看门、打扫卫生、挑水、劈柴、跑腿儿。这是宦官金字塔中的底层。“火者”一词,据说源自波斯语,原为“阿訇”之意,也许是在引进的过程中发生了转意。但我以为,这个“小火者”,很可能就是“小伙计”的转音。
尽管身份还是劳动人民,但毕竟进了紫禁城。这说明,“牺牲”并没有白牺牲——天底下有多少劳动人民能离奉天殿的龙椅这么近?魏忠贤狂喜,眼睛都不够用了。踩踩脚下,是中轴线的青砖;看看三大殿,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魏忠贤知道:支点已经蹬住了,今后就看怎么爬了。他不能就这么摧眉折腰事一辈子权贵,他就要在这儿翻身!
于是,宫里的事,他就比较留心,多看、多听、多打听。比方,老规矩是如何,人际关系是怎样,皇上有几个娘娘,公公里谁权大谁权小……日子一长,都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按照我们这些现代人的想象,这魏二爷到此就算走上坦途了,守在皇帝和娘娘的边上,要往上混,还不容易么?
非也!我们往往低估了古人的智慧。须知,紫禁城是皇家禁地、帝国的心脏,近万间房子,太监、宫人好几万,每天在这儿上班下班,操持事务,若规矩不周密,等级不森严,那还不乱了套?所以,内廷这个金字塔,结构相当严谨,运转很有规律。
往上爬?难矣哉!
魏忠贤高兴了没多少久,头脑就清醒了。他此时已经老大不小,宫中的繁文襦节,学起来脑袋都疼。而且一个河间府地痞出身的人,身上有改不了的恶习,动辄就会触犯宫中规矩,受人白眼。这不是个好干的地方啊。所谓的体制,在何朝何代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一张网。魏忠贤觉得,这网把人勒得有点儿太紧了!
宫中的太监,一般都不是吃白饭的,其平均的文化水平,比京城的胡同居民要高得多。很多人是自小就被阉了送进来,在内书堂受过系统教育的,读过四书五经的也有,通晓历朝典故的也有,精熟琴棋书画的也有。你想想,为皇上后妃办事,素质低了怎么能领会精神呢?
魏忠贤在肃宁县算是前卫的,但是一进宫,差距就显出来了。如何品字画,如何鉴宝玉,还有那些浩如烟海的典故,都让魏二爷一头雾水。别人说话,他搭不上茬儿;他说话,一开口就是硬伤。
堂堂魏二爷,在宫里成了笑柄了。人家送他一个外号,叫“魏傻子”。魏忠贤鬼精鬼灵,“傻”是不可能的,这是说他没见过什么世面。
他的岗位,是在御马监,由御马监太监刘吉祥照管。名义上,魏二爷是孙暹大总管名下的人,干却的是扫马圈的低级工作。一开始他还能夹起尾巴,小心谨慎,时间长了,本性就尽露。人家别的宦官,业余时间都能看看书、写写字,聊以消遣;他一个文盲,连《三国》都品不了,晚上真不知道怎么打发好。
喝酒、赌钱,这两项爱好又让他拣起来了。偏巧物以类聚,宫中也有三两个不成器的,魏忠贤渐渐地与同属孙暹名下的徐应元和赵进教成了酒肉朋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