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71184
编辑推荐
一个甲子的时光流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历史。但对于这段历史的感受和认知,可谓众生万象,人言人殊。而这段历史无论对于知青个人还是我们的国家,都是值得认真而真实地记录下来并细致研究的。
内容简介
一个甲子的时光流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历史。但对于这段历史的感受和认知,可谓众生万象,人言人殊。而这段历史无论对于知青个人还是我们的国家,都是值得认真而真实地记录下来并细致研究的。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作用,生动记录知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认识国情、感悟人生,河南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历时一年,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专题“亲见、亲历、亲闻”史料,并择优结集出版这套《青春记忆——我的知青岁月》丛书,为中国现代史研究者和史学爱好者保存一手资料,为愿意了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进程的人们打开一扇窗口。
本丛书共分上、中、下三册,由弁言、正文、附录和后记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为知识青年、带队干部、知青农场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和知青办工作人员等亲历者和见证人撰写的“三亲”史料。附录部分包括知青人物、知青场(队)名录、大事记、历史文献等。
《青春记忆:我的知青岁月(套装上中下册)》力图通过点与面的结合、具体与抽象的对照,多角度反映河南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进程和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比较客观地记录一代知识青年对青春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成长烦恼,以及他们在农村或边疆经受锻炼的人生体验,见证这一特殊群体在特殊时代独特的成长印记。
本丛书共分上、中、下三册,由弁言、正文、附录和后记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为知识青年、带队干部、知青农场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和知青办工作人员等亲历者和见证人撰写的“三亲”史料。附录部分包括知青人物、知青场(队)名录、大事记、历史文献等。
《青春记忆:我的知青岁月(套装上中下册)》力图通过点与面的结合、具体与抽象的对照,多角度反映河南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进程和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比较客观地记录一代知识青年对青春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成长烦恼,以及他们在农村或边疆经受锻炼的人生体验,见证这一特殊群体在特殊时代独特的成长印记。
目 录
弁言
三亲史料
高小毕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忆/石莲洁口述石随欣赵怀仁整理
忆河南支青年志愿者垦荒队/姚恒恩口述王淑和袁子亮整理
北大荒有个“安阳村”/胡玉佳王白中
心系广阔天地/卢忠阳
能不忆当年/万伯翱
我两次下乡插队的回忆/原思明
半个世纪把根扎/杨秀珍
我在息县的耕耘岁月/李益群
城里姑娘也能当好青年队长/刘秀荣口述何宪景整理
从大都市到戈壁滩/彭锡安口述李国现整理
美丽的青春/李恒方
岁月有痕/何庆芝
难忘那十八年的知青岁月/刘凤仙口述张贤锋整理
金训华精神鼓舞着我/祖守国口述杨秋红张贤锋整理
亲历那火热的年代/雷生安
支边在西藏/田翠芝
山南农场知青生活片断/李爱华
留在西藏高原的青春/卢建忠
色季拉山上的故事/黄桂萱
在永城马桥新村青年场的那些日子/刘秀英刘忠良谢正凯胡继光
烙在生命里的记忆/刘建生
十年风雨献青春/杜银娣
我们曾经走过/薛喜梅
刻骨铭心的青春年华/孙志武
我是家乡个高中生/冯曼丽
我的青春不蹉跎/王志凌
抹不去的心灵印记/李欣欣
我在郑堂青年队/高琳凯
扎根在宜阳/王宏图
那个年代那些事/李树林
我在宋学义的家乡/王顺荣
陶城五七大队的记忆/赵琪张涵
山中记事/曹玉群
在知青农场难忘的几件事/杨正夫
在礓石河畔走过青春/涂德存
四年插队忆罗山/李剑威
我的一笔精神财富/易明局
我们的“青年之家”/张玉东
芝麻洼,我生命中的那片沃土/武和平
知青往事/栗胜强
那时我们正年轻/王春杰
范岭,我的第二故乡/刘先洋
石壕古道伴青春/郅振璞
扎根农村一辈子/姚秀兰口述负石让整理
知青啊,知青/李蕊莲
回忆我在扶沟海岗的知青岁月/窦国兴
走过迷茫乐在其中/高德荣
无悔的青春/贾文峰
知青琐忆/苏战斌
我在民权农林场的知青生活/张晴阳
商水秦湘湖札记/张厚山
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拜梅琴口述王羡荣整理
……
三亲史料
高小毕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忆/石莲洁口述石随欣赵怀仁整理
忆河南支青年志愿者垦荒队/姚恒恩口述王淑和袁子亮整理
北大荒有个“安阳村”/胡玉佳王白中
心系广阔天地/卢忠阳
能不忆当年/万伯翱
我两次下乡插队的回忆/原思明
半个世纪把根扎/杨秀珍
我在息县的耕耘岁月/李益群
城里姑娘也能当好青年队长/刘秀荣口述何宪景整理
从大都市到戈壁滩/彭锡安口述李国现整理
美丽的青春/李恒方
岁月有痕/何庆芝
难忘那十八年的知青岁月/刘凤仙口述张贤锋整理
金训华精神鼓舞着我/祖守国口述杨秋红张贤锋整理
亲历那火热的年代/雷生安
支边在西藏/田翠芝
山南农场知青生活片断/李爱华
留在西藏高原的青春/卢建忠
色季拉山上的故事/黄桂萱
在永城马桥新村青年场的那些日子/刘秀英刘忠良谢正凯胡继光
烙在生命里的记忆/刘建生
十年风雨献青春/杜银娣
我们曾经走过/薛喜梅
刻骨铭心的青春年华/孙志武
我是家乡个高中生/冯曼丽
我的青春不蹉跎/王志凌
抹不去的心灵印记/李欣欣
我在郑堂青年队/高琳凯
扎根在宜阳/王宏图
那个年代那些事/李树林
我在宋学义的家乡/王顺荣
陶城五七大队的记忆/赵琪张涵
山中记事/曹玉群
在知青农场难忘的几件事/杨正夫
在礓石河畔走过青春/涂德存
四年插队忆罗山/李剑威
我的一笔精神财富/易明局
我们的“青年之家”/张玉东
芝麻洼,我生命中的那片沃土/武和平
知青往事/栗胜强
那时我们正年轻/王春杰
范岭,我的第二故乡/刘先洋
石壕古道伴青春/郅振璞
扎根农村一辈子/姚秀兰口述负石让整理
知青啊,知青/李蕊莲
回忆我在扶沟海岗的知青岁月/窦国兴
走过迷茫乐在其中/高德荣
无悔的青春/贾文峰
知青琐忆/苏战斌
我在民权农林场的知青生活/张晴阳
商水秦湘湖札记/张厚山
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拜梅琴口述王羡荣整理
……
附录
在线试读
上册:
上世纪60年代,我由北京下放到河南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园艺场生产二队当知青,队长名叫高金宝,1932年出生于河南扶沟县高河套村。他虽名叫金宝,却是十足的贫苦出身。高队长6岁时,正赶上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堤。那是1938年夏,为阻止几个师的日军西犯,国民党第20集团军总司令、河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商震奉蒋介石的密令,选择了郑州花园口填埋炸药,将大堤炸开了一条两丈多宽的决口。那天又突降大雨,后将豁口冲扩到60余米。滚滚黄河水终于咆哮着冲出堤垣,真正成为洪水猛兽一泻千里了。沿途10多个县尽成泽国,这以水代兵的战法,也许给急于西进的日本侵略军造成了一定困难,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的庐舍家园却荡然无存,数百万灾民无家可归。
和电影《1942》里表现的悲惨情景一样,高队长的父母轮流用箩筐挑着他逃荒要饭,先后饿死在逃荒的路上。此后,他也断断续续要了10年饭。
1947年,花园口决堤的大坝缺口终于被完全堵上了。高队长重返老家,水漫过后的家园,一片荒芜,野草、芦苇遍生。他跟着兄嫂租种几亩沙荒薄田,过着吃糠咽菜的日子。
1951年,根据周恩来、陈云等领导同志指示,创建了关内的黄泛区国营农场。这地处中原的10万余亩耕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横跨西华、扶沟两县,离漯河火车站不过百十华里。高队长就是在黄泛区农场刚建场时招来的青年农工,他大约有1.76米的个头,身材精瘦,总是留着板寸头,眼睛不大,高挑大个倒显得十分精明能干。由于他的苦大仇深根红苗正,干活不惜力,总是早出晚归,又爱场如家,在分场没有多久就由农工当上了生产队组长。1957年在郭庄农垦地又选为队长。到了我从北京下乡到二队当知青的1962年,他就调到新组建不久的有职工、家属、临时农工大约200人的园艺场当上了我所在的二队生产队长。
那时当队长、当党员真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至今记得他每天总是从家属院个到我们生产队队部。那时的知青谁也没钟没表,东方刚蒙蒙亮就起床。他那个不过三平方米的堆满柴草的小泥屋,没有玻璃窗户,里面黑灯瞎火的,是他家的厨屋吧。每天天不亮,老婆常常来不及洗脸梳头,就得先给他匆匆忙忙烧柴草煮点南瓜、白薯、菜帮粥,他吃上两块杂面馍就忙着抢先上班了。1962年秋天我刚刚下放到农场劳动,正赶上“三秋”,和农场夏季收麦一样,都叫作“龙口夺粮”。每天高队长都提着磨好的镰刀早早地到我们知青大伙房门前的大槐树下敲响吊在槐树上的半截废旧铁轨,集合我们去地里干活。记得当年国庆节后,他领我们到地里去割黄豆,他知道我初来乍到也不会磨镰刀,就特别为我带来一把明晃晃的新镰刀。秋雨霏霏,黄豆种在这块黏泥土里,地里格外泥泞。队长首先打着赤脚,我们便纷纷仿效甩鞋脱袜。次千这活真不是滋味。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在刚割过的豆茬上,双脚都被扎破了。我抓不住粗壮又扎手的豆棵,感觉镰刀也不听使唤了,常常一刀割不断又粗又韧的主茎。高队长看我笨手笨脚的样子,心疼我这个北京刚下来的高中生,干脆让我靠边去收拾割下的豆棵,然后装到路旁的马车上。他则左抓右割,右手挥舞飞快的镰刀,豆棵纷纷扬扬倒下给他让路。
高队长进场后读了一年多“扫盲班”,加上他自己特别努力学习,知道“没有文化不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道理,在田间地头歇工时他都抱着课本识字,几年下来,他基本能读报写字了。他早上一上班总是先带上植保员到我们二队主管的“国光区”苹果园绕一圈,仔细观察果树、看果叶和果实的变化,还在小本上每天都记录下变化情况。对于病虫害,他坚决实行“早发现”“早喷药”“早彻底消灭”,这“三早”概念,拼力保住我们用血汗浇灌成长的果实。
……
上世纪60年代,我由北京下放到河南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园艺场生产二队当知青,队长名叫高金宝,1932年出生于河南扶沟县高河套村。他虽名叫金宝,却是十足的贫苦出身。高队长6岁时,正赶上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堤。那是1938年夏,为阻止几个师的日军西犯,国民党第20集团军总司令、河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商震奉蒋介石的密令,选择了郑州花园口填埋炸药,将大堤炸开了一条两丈多宽的决口。那天又突降大雨,后将豁口冲扩到60余米。滚滚黄河水终于咆哮着冲出堤垣,真正成为洪水猛兽一泻千里了。沿途10多个县尽成泽国,这以水代兵的战法,也许给急于西进的日本侵略军造成了一定困难,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的庐舍家园却荡然无存,数百万灾民无家可归。
和电影《1942》里表现的悲惨情景一样,高队长的父母轮流用箩筐挑着他逃荒要饭,先后饿死在逃荒的路上。此后,他也断断续续要了10年饭。
1947年,花园口决堤的大坝缺口终于被完全堵上了。高队长重返老家,水漫过后的家园,一片荒芜,野草、芦苇遍生。他跟着兄嫂租种几亩沙荒薄田,过着吃糠咽菜的日子。
1951年,根据周恩来、陈云等领导同志指示,创建了关内的黄泛区国营农场。这地处中原的10万余亩耕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横跨西华、扶沟两县,离漯河火车站不过百十华里。高队长就是在黄泛区农场刚建场时招来的青年农工,他大约有1.76米的个头,身材精瘦,总是留着板寸头,眼睛不大,高挑大个倒显得十分精明能干。由于他的苦大仇深根红苗正,干活不惜力,总是早出晚归,又爱场如家,在分场没有多久就由农工当上了生产队组长。1957年在郭庄农垦地又选为队长。到了我从北京下乡到二队当知青的1962年,他就调到新组建不久的有职工、家属、临时农工大约200人的园艺场当上了我所在的二队生产队长。
那时当队长、当党员真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至今记得他每天总是从家属院个到我们生产队队部。那时的知青谁也没钟没表,东方刚蒙蒙亮就起床。他那个不过三平方米的堆满柴草的小泥屋,没有玻璃窗户,里面黑灯瞎火的,是他家的厨屋吧。每天天不亮,老婆常常来不及洗脸梳头,就得先给他匆匆忙忙烧柴草煮点南瓜、白薯、菜帮粥,他吃上两块杂面馍就忙着抢先上班了。1962年秋天我刚刚下放到农场劳动,正赶上“三秋”,和农场夏季收麦一样,都叫作“龙口夺粮”。每天高队长都提着磨好的镰刀早早地到我们知青大伙房门前的大槐树下敲响吊在槐树上的半截废旧铁轨,集合我们去地里干活。记得当年国庆节后,他领我们到地里去割黄豆,他知道我初来乍到也不会磨镰刀,就特别为我带来一把明晃晃的新镰刀。秋雨霏霏,黄豆种在这块黏泥土里,地里格外泥泞。队长首先打着赤脚,我们便纷纷仿效甩鞋脱袜。次千这活真不是滋味。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在刚割过的豆茬上,双脚都被扎破了。我抓不住粗壮又扎手的豆棵,感觉镰刀也不听使唤了,常常一刀割不断又粗又韧的主茎。高队长看我笨手笨脚的样子,心疼我这个北京刚下来的高中生,干脆让我靠边去收拾割下的豆棵,然后装到路旁的马车上。他则左抓右割,右手挥舞飞快的镰刀,豆棵纷纷扬扬倒下给他让路。
高队长进场后读了一年多“扫盲班”,加上他自己特别努力学习,知道“没有文化不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道理,在田间地头歇工时他都抱着课本识字,几年下来,他基本能读报写字了。他早上一上班总是先带上植保员到我们二队主管的“国光区”苹果园绕一圈,仔细观察果树、看果叶和果实的变化,还在小本上每天都记录下变化情况。对于病虫害,他坚决实行“早发现”“早喷药”“早彻底消灭”,这“三早”概念,拼力保住我们用血汗浇灌成长的果实。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