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707110
编辑推荐
当我们拉开时间的纵深来回望历史,无论是对于知识界、媒体,还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甚至是整个中国,北大都是相当重要的结点。而1919年,对于北大和北大人来说,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透过家国天下的变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更折射着当时中国正在酝酿的巨变。本书为您娓娓道来的,正是这惊天巨变的一段前奏。
目 录
目录引子——红楼故事的开始 1“90”后们——新潮 7“90”后们——末代士大夫 19“90”后们——现在就放肆了! 28老青年 38诺贝尔奖 47闲情即心情 55胡适回来了 65公理战胜强权是个假面 75谣言四起 87领袖蔡元培 97荆生——惊声 106评议会 115朝鲜独立了! 126正面战争 135陈独秀走了 146走上街头 156同学,同乡 167五四 176救学生 187蔡元培出走 198思想自由 210学校成为监狱 222陈独秀被捕 231胡适在忙什么? 2411919年的高考 251胡适和李大钊的论战 263“监印者”蒋梦麟 275陈独秀出狱 2859月20日开学典礼 294临别赠言 305半边天 314杜威的生日 325北大学生会 335自杀,还是他杀 346死亡的季节 357分道扬镳 366大学何为? 377生命的秘密 386
参考文献 396
参考文献 396
在线试读
1918年8月,北大红楼建成。11月,正式启用。传奇,就此开始。这座如今依旧挺立的建筑,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借款所建。1916年9月,为了缓解学生增多带来的校舍紧张,北大向比利时仪品公司借款20万元。抵押品是该处地皮和新楼,还款来源是学生住宿费。也正是在这个借款的当口,远在德国的蔡元培接到了新任*长傅增湘的信函邀请,问他能否到北大任教。犹豫,回国,朋友的劝慰,来年1月4日,有了后来的“幸遇先生蔡”。本为宿舍用途的大楼,建成后改变了用途,成为文科大楼。但遗迹尚存,比如每层楼两头都建有洗澡堂子。1919年中,为了缓解大家的沐浴问题,居然重新开放了。在教室和办公楼里洗澡,也是拮据的表现吧。一层是图书馆,东头的119室,坐着一个年初刚来的图书馆主任。平头,圆脸,两撇八字胡,让这个三十岁的人,看上去普通,而且略显老成。按照后来鲁迅的说法“有些儒雅,有些朴质,也有些凡俗。所以,既像文士,也像官吏,也有些像商人”。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大众化的特质,让众多的社团都选择这里作为聚会的场所。这个人,就是李大钊。红楼所在的位置,在北沙滩,是文科所在地;隔着不远的景山东街,是北大理科;而法科则在北河沿。这几处,抬头就是紫禁城,真正的皇城根下。所以,学生们的消闲胜地,就是王府井的东安市场。当然,这也意味着,如果去天安门,也是方便得很,须臾而至。地处闹市,当然多了几分生气。可是,不用说近在咫尺的“皇宫”内,总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就是那一份嘈杂和局促,就够一所学校消受的。这或许是个商业店铺的,但并非一处求学的理想胜地。况且此时的北大,已经从当年京师大学堂次招生“不足百人”,“讲舍不足百间”,扩张为一所1918年招生超过2000人的大学了。早在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重新兴办京师大学堂开始,选地扩张就是重要议程。当时,他在郊区选定了1300百亩地,谋划建设新校舍,地点在今天丰台区的瓦窑附近。只可惜130十万两的预算,吓跑了西太后。转眼到了1918年,生气勃勃的北大,再次产生了走出城市的想法。一个学生道出了理想地点。这年夏天,北大组织师生西山旅游队,到风景秀丽的西山消暑度假。英文系学生罗家伦成为《北大日刊》的特约记者。这个学生,一年之前,刚从上海公学考入北大。考试成绩,据说数学零分,但是文章写得才华横溢。负责招生的胡适力荐,蔡元培一点头,他就来到了北京。他的文章,感情充沛,下笔恣意,文字是会向读者眼睛里蹦的。当“五四”来到,那份广场上的北京宣言,就是他在15分钟内一挥而就。而“五四运动”的命名权,也归在了他的名下。请他做记者,再合适不过。1918年7月5日,罗家伦和同学雇好骡车,放上行李。又坐人力车,尾随而后,出西直门,换驴车奔赴西山。一出城,他就眼前一亮。因为大道平坦而又笔直如矢,不像市内,“天雨一酱缸,天晴一香炉”。而且道路两旁,“密树成荫”。听说这是拜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所赐,他感叹,“不得不感谢三千万海军军费”。揶揄取笑一把,无非是文章小料。他建议,北京市内的马路两旁,应该向郊区学习种树,加强市政建设。这也可见北京市内当时境况之差。尽管路上的儿童乞丐让他震惊,但是罗家伦似乎天生为教育而生。美景如画,清新宜人,让他有些“乐不思蜀”,于是提笔给蔡元培上了一份书:
凡学校建设要素有二:一,精神;二,形式。学风成绩等属于精神方面。建筑设备等属于形式方面。精神不佳,固徒有形式,无益;然形式不佳,精神亦受其累。西方教育家提倡“郊外大学”之议,著有专书。……今校长蔡公对于本校精神方面极力改革。而不能即得心应手者,实因校舍在湫隘城市中之故。如讨山贼然不毁其根据地,则平贼大功终不能告成也。北京建大学适宜之地,厥惟西山。……志于学,一也;树木葱茏,山势俊伟,可养成一种优美壮丽之观念,二也;空气清洁,宜于卫生,三也。有此诸利,势宜急行。现虽困于经济,然吾终愿蔡公有此伟画,以期贯彻于将来。则余在校之期,虽不及待,犹当遥望母校而呼“万岁”!
蔡元培,是认可这个说法的,或许他早就有此想。几个月之后的北大21周年校庆讲话中,他已经信誓旦旦:“学校拟在西山购地建校舍,已经承步兵统领李阶平先生允许极力赞助,当可办到。”可他并没有如愿。罗家伦为了佐证自己的见解,还特意举出了还只是留美预科的清华学校的例子。认为其精神之佳,和地处远郊外有关。他不会想到,1920年,从北大毕业之后,他出国留学,先后就学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归国之后,1928年,31岁,就成了清华大学的任校长。清华是该浓墨重彩地记住这位校长的。是他正式完结了清华留美预科学堂的身份,归身于国立大学的序列,让学校有了名;广建校舍,广购图书设备,首开招收女生,文理法三科的设置,让大学有了实;整顿了清华基金,让学校有了钱;也是他一次性把55名教授中的37名裁撤,淘汰了冗员,之后延揽名师。清华30年代的期,大部分教授都是他当时请来的。这其中包括了吴有训、周培源、叶企孙、周鸿经、华罗庚、金岳霖、冯友兰、刘文典、朱自清、蒋廷黻等等。以至于几十年后,身在美国,已经声名显赫的蒋廷黻,谈到平生知己的时候,依然感叹,“我知己是罗志希”。这也是认为大学校长任务就是聘人的罗家伦,日后非常得意。这让大学有了才。这期间,他还特批招收了一名数学只比他好一点,考了15分的学生——钱钟书。一所大学有了这些,岂能不兴?但是,此时的罗家伦毕竟太年轻气盛,加上他张扬跋扈的性格,让他吃亏不小。学生有“驱罗运动”,而此时的中原大战爆发,北京也待不下去。罗家伦非走不可了。实际上,在罗家伦到清华的时候,学生们还驱赶了另外一个人,当时的代教务长梅贻琦。而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周炳林、冯友兰等再去请罗家伦回清华时,他或许是伤了心,或许是另有构想,回绝了。之后,学生又赶跑了派来的校长。纷纷扰扰之中,把在美国的梅贻琦请了回来,后却成了清华至今怀念的校长。学生永远是对的吗?1932年,学生和政府的斗法,又在中央大学上演。校长,要么没人来当,要么来一个赶走一个。终,罗家伦接掌了这所首都的大学。他给中大的目标,是要“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成为复兴民族大业的参谋本部”。提出了“诚、朴、雄、伟”四个字的新学风。于是,类似治理清华的一幕,再次在中央大学上演。几年之内,让这所学校,在当时广受赞誉。以至后来的史家有人评价,此时的中大,要在北大之上。让人感慨的是,他在这里依旧没实现他当年建设郊区大学的抱负。1936年,执掌中大5年之后,他不满足于中大2千人的规模,也不满城内的市井气。决心在南京郊外建造一所能够容纳5千到1万人的首都大学。时任*长王世杰和他亲自到郊外选地,占地8千余亩,要耗资570万元的新校落到纸上。1937年7月1日,罗家伦带着计划书,上庐山谒见蒋介石,获得批准。谁知道,5天之后,“八年烽火起卢沟”。中央大学被迫转移到了重庆沙坪坝。炸弹之下,罗家伦给学生这样打气:“我们抗战,是武力对武力,教育对教育,大学对大学;中央大学所对着的,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在这段时间,他对学生的演讲,集结成册,名为《新人生观》。就是这本书,日后被一个人反复提及,说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影响,他叫马英九。1919年的北京,其实有两所“北京大学”。有一所教会的学院,中文名字叫汇文,英文名却也叫“PEKINGUNIVERSITY”。就在1月底,有个美国传教士,名字叫司徒雷登,受命赶到了寒冷的北京。他的使命就是合并包括汇文在内的教会学校,建设一座大学。名字问题,争执不下。汇文坚持英文名字,仍然叫“PEKINGUNIVERSITY”。但是,司徒雷登虽然一直在江浙一代传教,此时却早就知道,英汉都叫北京大学的那所学校,在蔡元培的任下,已经“出类拔萃”,被塑造为了“国家的知识发电机”。他是不会同意合并后的大学再去用这个名字的。几所学校妥协的结果,学校名定为“燕京大学”。新学校选址,同样是难题。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去清华散心。一个学生和他说,“你就选我们对面那块地吧”。他赶紧去看,立刻倾心——有湖,有塔,有山。若干年之后,他把这块有些废弃的园林,建设成为“世界上美的校园”,也把燕京大学建成了中国好的大学之一。这里,就是燕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院校调整。燕京大学取消,文理两科并入北大,工科并入清华。而北大也正式迁移到燕园。蔡元培和罗家伦当年把北大迁移到西山脚下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湖光塔影,历史藏在了水底。
凡学校建设要素有二:一,精神;二,形式。学风成绩等属于精神方面。建筑设备等属于形式方面。精神不佳,固徒有形式,无益;然形式不佳,精神亦受其累。西方教育家提倡“郊外大学”之议,著有专书。……今校长蔡公对于本校精神方面极力改革。而不能即得心应手者,实因校舍在湫隘城市中之故。如讨山贼然不毁其根据地,则平贼大功终不能告成也。北京建大学适宜之地,厥惟西山。……志于学,一也;树木葱茏,山势俊伟,可养成一种优美壮丽之观念,二也;空气清洁,宜于卫生,三也。有此诸利,势宜急行。现虽困于经济,然吾终愿蔡公有此伟画,以期贯彻于将来。则余在校之期,虽不及待,犹当遥望母校而呼“万岁”!
蔡元培,是认可这个说法的,或许他早就有此想。几个月之后的北大21周年校庆讲话中,他已经信誓旦旦:“学校拟在西山购地建校舍,已经承步兵统领李阶平先生允许极力赞助,当可办到。”可他并没有如愿。罗家伦为了佐证自己的见解,还特意举出了还只是留美预科的清华学校的例子。认为其精神之佳,和地处远郊外有关。他不会想到,1920年,从北大毕业之后,他出国留学,先后就学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归国之后,1928年,31岁,就成了清华大学的任校长。清华是该浓墨重彩地记住这位校长的。是他正式完结了清华留美预科学堂的身份,归身于国立大学的序列,让学校有了名;广建校舍,广购图书设备,首开招收女生,文理法三科的设置,让大学有了实;整顿了清华基金,让学校有了钱;也是他一次性把55名教授中的37名裁撤,淘汰了冗员,之后延揽名师。清华30年代的期,大部分教授都是他当时请来的。这其中包括了吴有训、周培源、叶企孙、周鸿经、华罗庚、金岳霖、冯友兰、刘文典、朱自清、蒋廷黻等等。以至于几十年后,身在美国,已经声名显赫的蒋廷黻,谈到平生知己的时候,依然感叹,“我知己是罗志希”。这也是认为大学校长任务就是聘人的罗家伦,日后非常得意。这让大学有了才。这期间,他还特批招收了一名数学只比他好一点,考了15分的学生——钱钟书。一所大学有了这些,岂能不兴?但是,此时的罗家伦毕竟太年轻气盛,加上他张扬跋扈的性格,让他吃亏不小。学生有“驱罗运动”,而此时的中原大战爆发,北京也待不下去。罗家伦非走不可了。实际上,在罗家伦到清华的时候,学生们还驱赶了另外一个人,当时的代教务长梅贻琦。而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周炳林、冯友兰等再去请罗家伦回清华时,他或许是伤了心,或许是另有构想,回绝了。之后,学生又赶跑了派来的校长。纷纷扰扰之中,把在美国的梅贻琦请了回来,后却成了清华至今怀念的校长。学生永远是对的吗?1932年,学生和政府的斗法,又在中央大学上演。校长,要么没人来当,要么来一个赶走一个。终,罗家伦接掌了这所首都的大学。他给中大的目标,是要“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成为复兴民族大业的参谋本部”。提出了“诚、朴、雄、伟”四个字的新学风。于是,类似治理清华的一幕,再次在中央大学上演。几年之内,让这所学校,在当时广受赞誉。以至后来的史家有人评价,此时的中大,要在北大之上。让人感慨的是,他在这里依旧没实现他当年建设郊区大学的抱负。1936年,执掌中大5年之后,他不满足于中大2千人的规模,也不满城内的市井气。决心在南京郊外建造一所能够容纳5千到1万人的首都大学。时任*长王世杰和他亲自到郊外选地,占地8千余亩,要耗资570万元的新校落到纸上。1937年7月1日,罗家伦带着计划书,上庐山谒见蒋介石,获得批准。谁知道,5天之后,“八年烽火起卢沟”。中央大学被迫转移到了重庆沙坪坝。炸弹之下,罗家伦给学生这样打气:“我们抗战,是武力对武力,教育对教育,大学对大学;中央大学所对着的,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在这段时间,他对学生的演讲,集结成册,名为《新人生观》。就是这本书,日后被一个人反复提及,说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影响,他叫马英九。1919年的北京,其实有两所“北京大学”。有一所教会的学院,中文名字叫汇文,英文名却也叫“PEKINGUNIVERSITY”。就在1月底,有个美国传教士,名字叫司徒雷登,受命赶到了寒冷的北京。他的使命就是合并包括汇文在内的教会学校,建设一座大学。名字问题,争执不下。汇文坚持英文名字,仍然叫“PEKINGUNIVERSITY”。但是,司徒雷登虽然一直在江浙一代传教,此时却早就知道,英汉都叫北京大学的那所学校,在蔡元培的任下,已经“出类拔萃”,被塑造为了“国家的知识发电机”。他是不会同意合并后的大学再去用这个名字的。几所学校妥协的结果,学校名定为“燕京大学”。新学校选址,同样是难题。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去清华散心。一个学生和他说,“你就选我们对面那块地吧”。他赶紧去看,立刻倾心——有湖,有塔,有山。若干年之后,他把这块有些废弃的园林,建设成为“世界上美的校园”,也把燕京大学建成了中国好的大学之一。这里,就是燕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院校调整。燕京大学取消,文理两科并入北大,工科并入清华。而北大也正式迁移到燕园。蔡元培和罗家伦当年把北大迁移到西山脚下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湖光塔影,历史藏在了水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