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历史普及读物辅国良臣系列:忠谏人生——魏 徵

辅国良臣系列:忠谏人生——魏 徵

综合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直谏忠帝业,从善如流身。

作者:华惠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ISBN: 978720508947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历史普及读物 SKU:5d84bc0b5f9849104541e8c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08947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宏图伟略,扶世安邦立天下。

运筹帷幄,经天纬地定乾坤。

                       

 

内容简介

魏徵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曾被俘虏过四次,曾凭借自己的才学和政事思想,得到了“政敌”的器重,成了一代名相。魏徵在太宗李世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爱君,能全心全意为君王办事,帮其巩固江山;魏徵在人民心中也一直享有美名,是因为他爱民,能全心全意为百姓做实事,帮其过好生活。本书主要讲述了魏徵的故乡传说、军中落魄命运、勇救秦琼和秦王、贞观年间辅唐皇、以古谏言等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

华惠,女,现年58岁,长期从事科研、文化工作,其作品《好有好报》曾受到市场广泛好评,并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会推荐为各寺庙(旅游景点)指定售书。其参与策划的“帝后传奇”系列图书一路畅销,累计印量近10万册。相信“辅国良臣”作为其倾力打造的新产品,一定会让读者获得更为完美的阅读体验。

目  录

第一章

故里存疑家世赫

关于魏徵故乡一直存在争议,史书中较普遍的记载是“钜鹿曲城人”,后来迁居到相州内黄,他的家族到了魏徵父亲时就开始败落了。

故里存疑,史料有载        ·002

魏徵的先世                 ·007

家庭变故                   ·009

魏徵传说之赵魏村            ·013

第二章

军中落魄命运舛

魏徵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李密的赏识,却得不到重用,意见得不到采纳,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从政生涯才刚刚起步,瓦岗败落后,一次次地被俘虏,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事多磨吧!

文才和智慧受赏识             ·020

虽赏识却无重用               ·022

瓦岗战役败落                 ·024

被俘踏入长安                 ·027

劝降徐世勣                   ·029

魏徵再次被俘虏               ·032

被赦免反加封                 ·033

魏徵传说之堵北门             ·045

第三章

化险为夷引器重

魏徵四次被俘,原本以为自己会跟那些乱臣贼子一样被打入天牢,再处死,让他意外的是唐太宗不但没有处死他,反而让他继续任官职,并且非常器重他。

无罪赦免甚感恩               ·052

主圣臣直,太宗器重            ·055

复杂的君臣关系                                 ·059

魏徵传说之救秦琼和秦王        ·064

第四章

贞观年间辅唐皇

唐初贞观之治二十三年间太平盛世的出现可以说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臣子们联手打造的结果,魏徵更是喜逢知己之主,于是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贞观之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教化问题占上风         ·070

三类人的不满和嫉妒            ·072

拉帮结派案                    ·076

鼓励和提倡谏言                ·079

魏徵传说之香椿树              ·084

第五章

忠言纳谏无畏惧(上)

魏徵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据史书统计,魏徵在职期间,向唐太宗进谏达二百多次,而且很多时候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

反复劝谏出兵征讨              ·090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091

以古谏言                       ·094

阻纳郑氏女                    ·097

挺身而出,大胆论诤            ·099

魏徵传说之除霸王              ·101

第六章

忠言纳谏无畏惧(下)

魏徵的谏言虽然多被采纳,可是并不是每次谏言都会被太宗欣然接受,有时还动了杀他之心。但是魏徵从不畏惧,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犯颜直谏。

论太宗封禅                           ·108

论厚薄人伦                           ·111

论杀身之险                           ·112

论皇亲犯法                           ·115

论一针见血                           ·116

论多管闲事                           ·117

论王子大臣                           ·118

论太宗骄慢                           ·121

魏徵传说之爷爷魏彦                   ·123

第七章

分封不妥据理胜

唐太宗分封诸侯,遭到魏徵的极力反对。实行分封制,必定增加大批官员,官员的俸禄都是从老百姓那得来。国家如果少收赋税,官府财力则困难;如果增加赋税,老百姓又受不了,要是硬性催征,就很容易发生动乱……

继承和改革政府机构            ·130

论战分封诸侯好坏              ·132

打消复古倒退的做法            ·137

魏徵传说之魏徵谷              ·140

第八章

苦口婆心巧谏言

所谓伴君如伴虎,虽然唐太宗提倡和鼓励大臣谏言,可是触犯龙颜是很危险的,国家安稳后,唐太宗的帝王专制本能日益显现,也日益骄逸,魏徵总在他旁边不厌其烦地说教,并巧妙地让太宗接受谏言。

放纵帝王的专制本能             ·148

为爱妃寻鹞鸟                   ·150

太宗日益骄逸                   ·156

高居深视,以暗观明             ·157

进谏被采纳和赏赐的原因         ·159

魏徵传说之药王庙               ·162

第九章

陷害不成反功高

魏徵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大臣对他产生不满和嫉妒,总想找到突破口陷害他,却没想到挖了个陷阱,自己掉进去了,反而让魏徵既得到了太宗的赏赐又挣回了面子。

千方百计找漏洞                  ·168

张扬婚事引陷阱                    ·169

诡计得逞陷阱成                  ·171

陷阱密布迟知晓                  ·173

亦有对策应陷阱                  ·176

魏徵传说之拒收寿礼              ·180

第十章

委派太师著朝典

魏徵在唐朝的政治上功不可没,修史博文,以古为镜,检讨和归纳身亡国灭的沉痛教训,太宗对魏徵非常信任,任命他为太师,授业太子。

修史博文,以古为镜             ·186

检讨和归纳身亡国灭的沉痛教训   ·192

对太子由喜爱转为厌恶           ·194

委任太师,重任难辞             ·197

魏徵传说之紫城村               ·201

第十一章

以民为本执政事

魏徵在整个从政过程中,一直把治理民众、安定民生,视为君主政治的首要任务。他主张帝王要重民传统、畏民,阐发了“国以民为本”的传统思想,并付诸政治领域。

“民本”始源                   ·206

论民心民力                         ·207

论及时修政                         ·208

以文德治国                        ·209

君臣关系理论                      ·210

君何以待臣                        ·213

总结六正和六邪作为用人标准        ·216


前  言

魏徵,字玄成,钜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父亲魏长贤,曾为隋朝官吏,素有贤名。魏徵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有妻裴氏,有三子,名叔玉、叔璘、叔瑜。魏徵的一生就是传奇,被俘虏了四次,凭借自己的才学,一心为主、一心为民的政治思想,得到了“政敌”的器重,成了一代名相。

关于魏徵35岁前的事,史料不详。魏徵从道观出来之后,开始踏入政治生涯。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命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命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徵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徵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喻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徵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徵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在太子门下任洗马官。魏徵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李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问魏徵:“何谓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贞观元年(627),魏徵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做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徵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徵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徵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唐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十六年,魏徵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徵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徵营构大屋。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并亲书碑文。魏徵葬礼按其死后遗愿,极其简单。但之后不久,唐太宗认为其可能与侯君集有联系,亲自至魏徵坟前,将其墓碑推倒,并取消衡山公主与其长子魏叔玉的婚姻。其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为什么太宗对死后的爱卿魏徵恨得如此深切?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后分析,在唐太宗心目中,因魏徵既非山东贵族,又非山东武人,其责任仅是接洽山东豪杰,监视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以供分合操纵诸政治集团之妙用。如果魏徵的行动越过唐太宗赋予的这种权力,就犯了唐太宗大忌。

魏徵推荐杜正伦为相,而杜正伦出自山东之盛门,则太宗赋予魏徵监视山东贵族之作用消失,转过来有联合山东社会文武两大势力之嫌疑。侯君集这人在两唐书本传中虽没有详载其家世,只说他是个武将,据陈寅恪考证,侯君集与太宗都属于六镇胡汉关陇集团,史书上说,他的才能出将入相没有问题,魏徵举荐杜侯二人,等于集合了当时东西文武三大社会势力,而他自己身为其枢纽,这是太宗最不能容忍的。

贞观十八年初,李世民君臣在商议是否对高丽用兵时,再次提到已经去世一年多的魏徵。李世民自负地说,魏徵生前劝他不要东征高丽是个错误,过后很快就后悔了。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后耳边重又响起自己大言不惭地批评魏徵的话,十分丢面子,不得不对群臣说出了“如果魏徵在,绝不会让我有今天”的反省话,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又下令重修了魏徵墓,并且让魏徵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

魏徵在李世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爱君,能全心全意为君王办事,帮其巩固江山;在人民心中也一直享有美名,是因为他爱民,能全心全意为百姓做实事,帮其过好生活。关于魏徵有很多传奇故事,也有很多美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媒体评论

魏徵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徵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徵,感叹地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环球网

魏徵以敢犯龙颜极言直谏而名于史。武死战,文死谏,魏徵死谏起来对皇帝老子也不留任何情面,唐太宗对其亦是敬畏三分。  

——未来网

魏徵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家贫,曾为道士,云游四方,交往了各路豪杰,也见识了民间的离乱之苦,他曾说“自古丧乱未有如隋世者”,“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在对社会深刻观察中,魏徵逐渐形成了自己治国理政的见解。

——人民网

免费在线读

李世民感到对不起魏徵,于是,他又对魏徵的妻子大加恩赐,并且又让人在魏徵的墓前修建祠堂,重新立碑,加以悼念。

李世民和魏徵的君臣友谊就这样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别有滋味的尾声。

大唐的魏徵,中国人的魏徵,就在李世民的陪同下从古代走到今天,以一代诤臣的光辉形象,灿烂在中国的历史书简上。

魏徵在中国廉吏中占有非同凡响的一页。

魏徵最大的特点是敢于直言劝谏,究其根源是魏徵的人民性。他忠君是为了忠于人民,他不怕丢官不怕掉脑袋地劝谏,是为了人民,他的心中永远揣着人民是因为他来自于人民,这正是他总爱说的“我魏徵本是一介村夫”。

魏徵作为唐初的一代名相,我国封建社会中少有的杰出政治家、卓越思想家、优秀文学家和著名史学家,为我们中华民族所创建的历史伟绩,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抢先评论了 “辅国良臣系列:忠谏人生——魏 徵”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签名版】南渡北归(礼盒版全新三卷本)

EUR €143.97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知行合一王阳明()(道破天机!深入解读知行合一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

EUR €27.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西方顾问的理念和技术遇到中国的“规矩”,究竟是会成功,还是失败?)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甲骨文丛书·郁金香热

EUR €3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