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地方史志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

踏入光阴的河流溯源而上,穿越到你梦中的老北京城。

作者:户力平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ISBN: 978751662907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8.99

类别: 地方史志 SKU:5d84c3475f9849104541f6c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29079

编辑推荐

打开本书,领略老北京的历史掌故;

打开本书,探讨老北京的地名由来;

打开本书,欣赏老北京城的美景美图;

打开本书,寻找光阴里的四九城。

 

内容简介

    《光阴里的老北京》一书从地名说故、景观掌故、民俗风物、名人逸事、往事钩沉等多个方面讲述老北京那些地名的由来、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以及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掌故。例如“丰台何以称‘花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头柱香’之说”“紫禁城里‘不务正业’的皇帝”等等,细细品味,本书可称为一部老北京趣事的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户力平,北京人,1980年开始搜集整理北京地区民间文学百余篇,刊发于各种报刊。2004年主编出版《北京老故事》丛书。近十余年来从事北京文史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报刊发稿500余篇,百余万字,同时参与多部乡志、校志、村史等文史书籍的策划和编写。

目  录

地名说故 / 1

丰台何以称“花乡” / 2

通州因何成为北京“东大门” / 7

“密云”之名因何而得 / 12

“天下首邑”说大兴 / 16

《红楼梦》里的北京地名 / 21

北京的“厚德地名”有哪些 / 25

北京街巷里的“钱” / 28

北京美的“鸟地名” / 33

北京有哪些漕运地名 / 36

京城街巷中的“条” / 41

“中关村”因何得名 / 45

京城几多“望京”处 / 48

“八达岭”由来之说 / 52

新机场址的历史与掌故 / 56

景观掌故 / 61

天安门前的金水桥 / 62

《二进宫》进的是哪座“宫” / 67

光阴里的

2

北京

目 录

前门楼子不是“九丈九” / 72

京城有几个“大栅栏” / 76

“三山五园”之命名 / 81

“颐和园”匾额之谜 / 86

颐和园团城湖探秘 / 91

圆明园的正门在哪儿 / 96

“青龙桥”谜踪 / 101

北南西北之“四极” / 105

“京都护神”军都山 / 110

香山因何成为“世界名山” / 113

雁栖湖之名的由来 / 117

民俗风物 / 121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头炷香”之说 / 122

“灶君庙”因何变成“皂君庙” / 127

“三月看柳”之习俗 / 132

旧京中秋如何送月饼 / 137

重阳赏菊习俗始于何时 / 141

梅花何时移植到北京的 / 146

北京培植牡丹的历史 / 150

北京人对香椿情有独钟 / 155

北京何时有的樱桃 / 160

北京杏树种植始于何时 / 165

石榴在北京种植已有千年 / 169

西瓜是何时传入北京的 / 174

北京的“糖炒栗子” / 179

京郊“认证”特产掌故多 / 184

 

人物逸事 / 189

紫禁城里“不务正业”的皇帝 / 190

顺治督办“京师涉黑案” / 193

乾隆“收拾”过的损坏古建筑者 / 195

乾隆与香山旱河的往事 / 197

慈禧“点赞”过的京城老字号 / 201

慈禧与《红楼梦》 / 206

唐宋文人与北京 / 209

杨家将到过北京吗 / 214

汤显祖与北京的渊源 / 218

曹雪芹在京西哪儿落过脚 / 223

刘墉为何隐居妙云寺 / 228

书法名家与老字号 / 231

“末代状元”三拒日伪之“邀” / 236

京城艺术大师们的“抗战” / 241

往事钩沉 / 247

北京历史上的雪有多大 / 248

北京古代三伏天有多热 / 252

北京历史上的雹灾 / 257

历史上北京城的防汛 / 261

北京历史上的植树造林 / 266

古代北京重视保护环境 / 271

清代京城也“禁放” / 276

清廷曾颁发过“控烟令” / 280

清代是如何“禁毒”的 / 285

 

明清时期京城的人口疏解 / 290

北京城与“豆腐渣工程” / 295

北京人踢“足球”源于何时 / 300

清代京城举办过“大阅兵” / 304

明清时的太医院在哪里 / 309

“啤酒”何时出现在北京 / 314

自行车是何时传入北京的 / 319

北京条公共汽车线路 / 325

部分参考资料 / 330

后 记 / 332

在线试读

丰台何以称“花乡”

丰台既是北京市的一个区县名称,也是北京地区历史为悠久的地名之一,古有“花乡”之称,其花木种植的历史源远流长,兴于金元,盛于明清。这里不仅是旧京春日人们郊游赏花的好去处,还是京城花木供应地。

“丰台”得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有关“丰台”这一名称的由来,历史上已争论了数百年。清代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曾列举了如下三种不同的说法:其一,“丰台”是对金代中都城南面的正门“丰宜门”外拜郊台遗址的简称,“丰台”之名即取自丰宜门之“丰”,拜郊台之“台”;其二,今天的右安门外草桥一带有金朝的别墅群,名“远风台”,史料上有“今之丰台疑即远风台之遗址”的记载。明时此处已出现村落,名曰“风台村”,清时称“丰台镇”;其三,元代的园亭多在此地,“丰”是说养花的花房繁多的意思,“台”则是指花乡中许多亭台的遗迹。

关于“丰台”的来历,传说是金章宗赐名。一天,金章宗完颜璟梦遇百花仙女,相约同游百花谷。待他步入其中时,只见遍地奇花异草,四处香气袭人,到处云杉成荫。完颜璟暗喜:果然是人间仙境!众仙女摆宴敬酒、送歌献舞之余便纷纷跪地讨封,恳请他将“丰台”一地赐予她们。完颜璟不明“丰台”位于何处,众仙女笑答:丰台在中都城南面丰宜门外的拜郊台一带,就是皇城的南郊啊!回到皇宫后,金章宗即传御旨,将丰宜门外至拜郊台间的地区赐名“丰台”,并令当地百姓广植花木,按时进奉。

 

 

从史料记载上看,“丰台”这一地名的出现,确应上溯至金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早年间北京城的花卉大多来自丰台,当地农民多以种植花木为生,尤其是黄土岗、草桥一带,不但种植花木品种多,而且四季有花,故有“花乡”之美称。

明清时期,今天的丰台一带为京畿之地,1952年北京市在城区南部设行政区时,以“丰台镇”之称得名“丰台区”。

丰台成“花乡”可追溯到金代

丰台种植花卉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金代。清代文人李汝珍有诗云:“丰宜门外丰台路,花担平明尽入城。”丰宜门乃金中都城南正门,“平明”即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说,金代时,在黎明时分,花农们已挑着鲜花进入中都城内。元灭金以后,改中都为大都,重建都城。此后,元朝的一些士大夫和文人便在今天的丰台一带修建别墅花园,会友设宴郊游,由此推动了当地花木业的发展。到了明代,当地花木业更加兴盛。据《春明梦余录》记载:“今右安门外西南,泉源涌出,为草桥河,接连丰台,为京师养花之所。”由此可见,明代这里已成为京城花木的主要产地。

到了清代,丰台的花木业达到鼎盛时期。《日下旧闻考》记载:“丰台种花人,都中目为花儿匠。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以车载杂花,至槐树斜街市之。桃有白者,梨有红者,杏有千叶者,索价恒浮十倍,日昳则虽不得善价亦售矣。”清代麟庆在其所撰的《鸿雪因缘图记》中称:“丰台为养花之所……培养花木四时不绝。”当时京城花市上所出售的花卉,大多数来自丰台的黄土岗、草桥一带,尤其是每年的农历四五月间,大量的花木上市,花农们或肩挑、或车载,“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将大量的鲜花源源不断地送到四九城的花市、花店。

丰台不但种植花卉的历史悠久,且所产花卉品种繁多,各种名贵花卉应有尽有。孟春之季有梅、山茶、水仙、探春;仲春之季有桃李、海棠、丁香;季春之时有牡丹、芍药、攀枝。入夏则除石榴花外皆为草花。古称:“燕地苦寒,江南群芳不易得。”但花乡人不断提高技艺,靠温室暖房培育花卉,实现了“南花北养”,花木四时不绝。

“丰台十八村”统称为花乡

据记载,丰台种植花卉以“丰台十八村”闻名遐迩。《鸿雪因缘图记》称:“(丰台)前后十八村,泉甘土沃,养花宜,故居民多以养花为业,而花中以芍药为。”这里所说的“十八村”,而今多泛指丰台草桥、黄土岗、樊家村一带。

然而,有关“丰台十八村”的说法也一直没有定论。一种说法认为“十八村”是指右安门外丰台一带十八个以花卉种植为业的村落,即柳村、管头村、樊家村、刘村、纪家庙、张家路口、黄土岗、赵家店、马家楼、玉泉营、镇国寺、中顶村、造甲村、白盆窑、铁匠营、万泉寺、丰台、史家寺;另一种说法认为“十八村”是一个虚数,并非实指某些村落。因为丰台一带以花卉养植为业的村落较多,远远超过十八个。其中的夏家胡同、草桥、郭公庄等种植花卉就很有名。当年丰台一带建有两座花神庙,以求神灵保佑鲜花产销双收。一座在镇国寺村,一座在夏家胡同。而夏家胡同的花神庙,又是丰台各处花行会馆所在地,每年阴历仲春十二日,丰台各村的花农来此聚首,祭拜花神。而未列入“十八村”的草桥,至少在明崇祯年间养花的名气就很大了。明《燕都游览志》记载:“草桥众水所归,种水田者资以为利,十里居民皆莳花为业。有莲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稻麻。”相对来说,在丰台一带,草桥的花木种植更为知名,所以说“丰台十八村”只是一个泛称。

黄土岗曾是丰台区的一个乡,其辖域包括“十八村”中的大多数村落及夏家胡同、草桥、郭公庄等。由于地处永定河冲积带,形成了堆积大片沙质黄土的岗丘,故名黄土岗。这里的土质适宜种花,养花业发展很早,明代已进入盛期,清代为京城主要的花卉供应地。1987年,为了更好地借助地域优势,发挥花卉的品牌作用,丰台区决定将管辖原“丰台十八村”地区的“黄土岗乡”更名为“花乡”,可谓名副其实了。

丰台一带之所以成为“花乡”,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丰台地处永定河洪水冲积扇的脊背一侧,永定河几次迁移改道所形成的冲积扇,地势平坦,由此造成地下潜水承压溢出,湿地众多,土壤肥沃,水源丰沛,其酸性沙质土壤,溶肥渗水,装盆土不粘手,浇水不板结,换花盆时土坨不散。正是永定河的滋润,使得花乡人种花养花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以被古人誉为“诚此地难得之佳壤也”,“唯植花木盛之地矣”。

右安门素有“花门”之称

右安门为明清两朝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之一,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修,清代乾隆年间多次修葺,城楼连城台通高15米。登城远眺,京南景色尽收眼底。当年,出了右安门往南便是大片的农田,其中以花圃居多。因紧邻京城,每到春季,百花盛开,城里人多出此门去踏春赏花,而花农们也多经此门将鲜花运到城里出售,所以右安门有“右安花畦”之美誉,由此也就有了“花门”之俗称。……

抢先评论了 “光阴里的老北京”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岁月台湾:1900年以来的台湾大事记(第4版,精装图文本)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文学江湖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洛阳伽蓝记(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EUR €21.99
加入购物车

荆楚岁时记(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EUR €15.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