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12901
章 彼得大帝之前的莫斯科:7~17世纪/001
第二章 新时代的莫斯科:18世纪/023
节 开始欧化/023
第二节 城市建筑/025
第三节 俄国权贵的首都/029
第四节 火炉/036
第五节 公馆/039
第六节 开明程度/042
第七节 传统庄园的生活/044
第八节 下层民众的生活/045
第九节 城市生活/047
第十节 城市外貌/050
第十一节 莫斯科的郊外/051
第十二节 莫斯科人与自然风光/053
第三章 资本主义时期的莫斯科:19世纪至20世纪初/056
节 灾后的莫斯科/056
第二节 莫斯科人的生活/063
第三节 新旧莫斯科/07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莫斯科/075
第五节 19世纪末的莫斯科商人和企业主/077
第六节 莫斯科的居民/090
第七节 莫斯科的变化/092
第八节 不同的住宅类型/095
第九节 工业繁荣时期:19世纪、20世纪之交/102
第十节 新风格/110
第十一节 知识分子/121
第四章 苏联时期的莫斯科/125
节 苏联建立初期的莫斯科:遭遇经济崩溃/125
第二节 新的生活方式/127
第三节 宿舍式住房/130
第四节 探索新风格/133
第五节 公社式住房/137
第六节 简易木房/141
第七节 合作社/141
第八节 名人住宅和精英人士的住房/145
第九节 斯大林时代的莫斯科/151
第十节 战后的莫斯科/162
第十一节 战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莫斯科/165
第十二节 巨大的改变/173
第十三节 莫斯科的庭院/177
第十四节 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建筑/183
第五章 苏联解体后的莫斯科: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192
节 克服过去的惯性/192
第二节 莫斯科的住房/193
第三节 住房问题的解决/195
第四节 房屋所有者联合会/197
第五节 住房的两极分化/199
第六节 房屋租赁/200
第七节 精品房/201
第八节 建筑风格/212
第九节 近年来的新趋势/213
第十节 建筑的高度/221
第十一节 建筑的审美/223
第十二节 住房的内部装修/223
第十三节 住房结构/224
第十四节 莫斯科的情况/226
结 论/229
译后记/234
历史悠久的城市就像是一本复杂厚重的书,每个时代都在此书中添加自己的历史,如此这段历史不被湮没,此后的时代也会续写它。城市空间的重要因素是居住环境,不了解它就无法读懂城市空间这本大书。任何历史进程——无论是大是小,无论是社会进程还是文化进程,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空间产生影响。从这一角度看,住宅史和居家生活史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史。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经历都与住宅相关,并通过它展现出生动的生活细节。建筑材料、居住环境、空间结构、装潢及其功能通常是复杂甚至不被人了解的符号。人们作为建筑工、私有者、住户或邻居在城市中所住的地方,就像是日常生活中凝固的语言,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并涉及不同的文化范围。住宅和家居也要遵循一定的伦理、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自我认同方式。在现实社会等级制度、集体服从规则、意识形态和纪律的规范下,居住空间的安排一直制约着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筑物的特征、设计和风格也决定了建筑制度和行为规范,就像是“无言的命令”一样,也会对建筑本身的进程产生相应的影响。
因此对于我们而言,“住宅”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房屋及其建筑和空间形式;二是与之相关的日常生活。皮埃尔·布尔迪厄曾用“习性”(habitus)一词来表示住宅安顿中所体现的东西,他注意到,空间与社会的进程和现实物理世界中被客观化的人类经验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是人类生活中经常被学者忽视的方面。它包含多个层面,有许多口头和非口头的表达方式,有些须借助一些有条件的行为才能成为现实。因此,要研究日常生活,应该首先通过符号学阐释它的结构。譬如,利用建筑风格的语言,或者猜测物体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就能试着“阅读”时代的各种“大书”。要揭示日常生活,就应该研究住宅的安置、家庭生活的节奏和仪式对人与人关系的相互影响,厘清蕴含其中的隐私与公开的界限,以及住宅与庭院、街道乃至街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俄罗斯人的这种日常生活虽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对象,但是生活中的守旧性、日常的文化实践则很少引起文化史学家的重视。无论中世纪、近代抑或20世纪,均是如此。苏联时期可用的有关史料也不充裕。即使是不久之前发生的事,若不能笔之于书,也有变为未知领域的危险。
要研究上述住宅问题所涉及的复杂关系,好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类方法,尤其是文化社会学、微观史学、历史人类学和心态史学的方法,并且使用各种类型的史料。
当然,想要描述这一庞大的城市在接近一千年时间里发生的所有过程,不仅仅是雄心勃勃和自视甚高之事,简直就是有些狂妄自大。在本书中,我们只能以点带面,指出莫斯科住宅形式基本的递嬗趋势,并说明它们以后可能的演进之路;只能讲讲典型的例子和事件,指出它们特色之处。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任何“典型”的住宅(独家公寓、集体公寓或公共宿舍)都首先是某些人的家和他们“世界的中心”,是与先辈历史有直接或间接永续关系的熟稔的空间。
本书即自此而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