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995748
编辑推荐
《张良皋文集》主要分为6个部分,分别对张良皋先生的文章进行了系统分类,有自己的人生历程,有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对建筑的研究与认识,也有对老师和校友的一种情怀…
内容简介
《张良皋文集》收录了张良皋先生对各种类型建筑的研究,比如红楼梦大观园建筑复原研究、巴蜀建筑研究、土家建筑研究、客家建筑研究等等。本文集收录内容较多,包含了张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学术探究过程、读到见解的分析和观点。主要包括跋涉人生、班门弄笔、遂古寻幽、遐方探胜、逢人说项、师恩友谊六部分内容。知识面较广,适合建筑学专业学者阅读。
目 录
编者序言
作者自序
辑 跋涉人生
1.在传统的基础上谈创新——访张良皋教授
2.一个建筑艺徒对现代建筑思想的探求——答卢继贤女士书面访谈
第二辑 班门弄笔
1.关于云梦陶楼的几点讨论
2.论楚宫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3.圭窬小识
4.秦都与楚都
5.论建筑创作的风格、流派及其他
6.中国建筑与中国人的行为模式
7.驳中国建筑封闭论
8.双开间建筑、东向坐礼仪与符号化圭臬
9.建筑慎言个性
10.“朝”与“市”——论商业对中国古都面貌的影响
11.九省通衢的宏观设计——论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纂”与“创”
12.干栏建筑体系的现代意义
13.建筑初步课管见
14.傣族竹楼——中国民族建筑的奇妙发明
15.园林城郭济双美——谈中国城市园林的宏观设计
16.侗族建筑纵横谈
17.给仿古建筑以历史地位
18.饱含智慧的土家吊脚楼
19.匠门述学——为纪念中央大学建筑系成立70周年谈中国建筑教育
20.符号寓意与建筑表象
21.为重修圆明园参一议
22.重新认识匠学,回归中华本位
23.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思考
24.武当山古建筑综论
25.中国建筑文化再反思——回应叶廷芳先生《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
26.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说到东西建筑文化之整合
27.建筑辞谢玩家——从新央视大楼北配楼大火说起
28.建筑必须讲理——书
29.红楼梦大观园匠人图样复原研究
第三辑 邃古寻幽
1.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
2.先楚建筑一例——盘龙城一号殿复原讨论
3.八方风雨会中州——论中国先民的迁徙、定居与古代建筑的形成和传播
4.巴建筑、巴文化窥奥
5.文化传播的南北三古道
6.答李学讲师关于《巴史别观》的评论
7.《试评巴史别观》——向张良皋先生讨教《巴史别观》(李学)
8.蒿排世界——人类文明的水上温床
第四辑 遐方探胜
1.尺度效应(译文)
2.结构建筑学(译文)
3.美国建筑观感
4.美国环境印象
5.建筑化的雕塑、雕塑化的建筑和中国建筑
6.从悉尼歌剧院论到北京国家大剧院
第五辑 逢人说项
1.美国友人谈《说园》(译文)
2.武汉地区建筑评后
3.评《湖南传统建筑》
4.金华一妙
5.世界建筑的木石之争和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张钦楠著《中国古代建筑师》读后
第六辑 师恩友谊
1.悼念亡友黄兰谷教授
2.大匠之学与大匠之路——纪念戴念慈先生
3.纪念陶德坚教授
4.悼童鹤龄
5.忆范志恒
6.新纪寄言说永恒——纪念童寯先生百年诞辰
7.忆杨廷宝先生数事
8.悼周卜颐老学长
9.悼黄康宇学长
10.悼郑光复
作者自序
辑 跋涉人生
1.在传统的基础上谈创新——访张良皋教授
2.一个建筑艺徒对现代建筑思想的探求——答卢继贤女士书面访谈
第二辑 班门弄笔
1.关于云梦陶楼的几点讨论
2.论楚宫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3.圭窬小识
4.秦都与楚都
5.论建筑创作的风格、流派及其他
6.中国建筑与中国人的行为模式
7.驳中国建筑封闭论
8.双开间建筑、东向坐礼仪与符号化圭臬
9.建筑慎言个性
10.“朝”与“市”——论商业对中国古都面貌的影响
11.九省通衢的宏观设计——论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纂”与“创”
12.干栏建筑体系的现代意义
13.建筑初步课管见
14.傣族竹楼——中国民族建筑的奇妙发明
15.园林城郭济双美——谈中国城市园林的宏观设计
16.侗族建筑纵横谈
17.给仿古建筑以历史地位
18.饱含智慧的土家吊脚楼
19.匠门述学——为纪念中央大学建筑系成立70周年谈中国建筑教育
20.符号寓意与建筑表象
21.为重修圆明园参一议
22.重新认识匠学,回归中华本位
23.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思考
24.武当山古建筑综论
25.中国建筑文化再反思——回应叶廷芳先生《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
26.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说到东西建筑文化之整合
27.建筑辞谢玩家——从新央视大楼北配楼大火说起
28.建筑必须讲理——书
29.红楼梦大观园匠人图样复原研究
第三辑 邃古寻幽
1.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
2.先楚建筑一例——盘龙城一号殿复原讨论
3.八方风雨会中州——论中国先民的迁徙、定居与古代建筑的形成和传播
4.巴建筑、巴文化窥奥
5.文化传播的南北三古道
6.答李学讲师关于《巴史别观》的评论
7.《试评巴史别观》——向张良皋先生讨教《巴史别观》(李学)
8.蒿排世界——人类文明的水上温床
第四辑 遐方探胜
1.尺度效应(译文)
2.结构建筑学(译文)
3.美国建筑观感
4.美国环境印象
5.建筑化的雕塑、雕塑化的建筑和中国建筑
6.从悉尼歌剧院论到北京国家大剧院
第五辑 逢人说项
1.美国友人谈《说园》(译文)
2.武汉地区建筑评后
3.评《湖南传统建筑》
4.金华一妙
5.世界建筑的木石之争和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张钦楠著《中国古代建筑师》读后
第六辑 师恩友谊
1.悼念亡友黄兰谷教授
2.大匠之学与大匠之路——纪念戴念慈先生
3.纪念陶德坚教授
4.悼童鹤龄
5.忆范志恒
6.新纪寄言说永恒——纪念童寯先生百年诞辰
7.忆杨廷宝先生数事
8.悼周卜颐老学长
9.悼黄康宇学长
10.悼郑光复
媒体评论
“大匠贵通才“张良皋先生就是一个“通才”不管是建筑方面,艺术方面,还是文学方面,都有这很深的造诣与学术水平。不仅研究巴蜀文化、土家文化,还研究红楼梦大观园各处建筑,进行各种学术交流与研究,是非常难得的“建筑通才”
在线试读
序言
昔贤每叹人生苦短,我则倏忽已到晋九之年。过蒙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厚爱,命我裒选文章,结集出版。自惭光阴虚度,乏善可陈。然文章既已发表,藏拙自是无门,莫若昭彰谬妄,冀求就正方家,不计知我罪我,或容稍减歉疚。诸文分辑六篇,大致以类相从,俾便省览,简陈如次。
文摘
如果我有“ 建筑学理念冶, 那就着重一个“ 理冶字。我服膺业师童寯先生的一句口号:
“Architecture must be reason! ———建筑必须讲理: 物理、生理、心理、伦理, 讲这四理。冶我缺乏浪漫才华, 较乐于逻辑推理, 所以我的着重点在我乐于从事的方向。
如果建筑算得上一门艺术, 它应该是一门理性的艺术, 必须在理性层面上说话, 追求必然性、永恒性、和谐性。这应该是建筑的本性, 这样的建筑才能取得共识, 进入传统。照我看, 偶然性、临时008摇性、杂乱性无须追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