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化文化研究山河空念远:怀人小品赏读·闲雅小品丛书

山河空念远:怀人小品赏读·闲雅小品丛书

古代小品文其实就是古人的微博或微信,内容有山水园林、琴棋书画、清言妙语,还有花草,有闲月,还有酒、茶。透过酒香和月光,我们可以往事重温。愁风雨、伤别离、乐山水、好花鸟、爱流年。

作者:曹亚瑟 主编,习斌、姚宇 注评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ISBN: 978753487442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3.99

类别: 文化研究 SKU:5d84d9d25f984910454206b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74420

编辑推荐

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

“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明代小品文家华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闲适的生活图景,而他就在这闲花、闲鸟的陪伴下,随兴抽检,随意摘录,编选了一本小品文集,自谓“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内容简介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怀人小品里*哀婉动人的,要属悼念亡妻的文字。人去枕空,寒衾依旧。睹物怀人,思念亡妻的感情,于瞬间便会喷薄而出。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夜半时分,妻子王弗入梦。东坡与妻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的梦,如果永远不要醒来,该有多好?东坡这阕怀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历来被视作悼妻之作的经典。那些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日子,不曾走远。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清晰如昨。每逢齿痛,全祖望便会想起妻子那句:“是非雌黄人物之报耶?”这难道不是你平时胡乱评论别人的报应吗?自从走上仕途,宦海沉浮,恽敬经常得罪上司,而令妻子担惊受怕,终至染疾身亡。“既仕乃至如此,此岂可尽委之于命。对于妻子的早逝,恽敬充满深深内疚。冒襄的小妾董小宛,几乎燃尽全部生命,侍奉丈夫,孝敬公婆。小宛身故之后,冒襄不禁痛彻心扉。“衾枕可捐,金石不可捐。然终已矣!”(《亡妻秦淮董氏小宛哀辞》)这些怀念妻子的文章,无限哀伤,无限凄凉,令人不忍卒读。

 

作者简介

习斌,现供职江苏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对古代文史,尤其是明清小说颇有研究,开办专业研究网站“明清小说研究网”,著有《晚清稀见小说鉴藏录》《中国绣像小说经眼录》等。

目  录

 

卷一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欧阳修 
泷冈阡表

秦 
观  书王氏斋壁

陈 
亮  先考卒哭文

宋 
濂  先夫人木像记

归有光 
先妣事略

祭外姑文

屠 
隆  先府君行状(节选)

袁宗道 
祭外大母赵夫人文

宋懋澄 
王父三江公外传

钟 
惺  白门告先灵文

张煌言 
祭四叔父文

陈维崧 
文杏斋记

 

 

卷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元 
稹  祭亡妻韦氏文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节选)

唐顺之 
封孺人庄氏墓志铭

李攀龙 
亡妻徐恭人状

徐 
渭  亡妻潘墓志铭

王稚登 
马姬传(节选)

陈 
确  妇王氏传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

冒 
襄  影梅庵忆语(节选)

侯朝宗 
李姬传

 

卷三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陶渊明 
祭程氏妹文

白居易 
祭浮梁大兄文

柳宗元 
志从父弟宗直殡

王安石 
平甫墓志

苏 
辙  祭亡兄端明文

宗 
泽  宗汝贤墓志铭

唐 
寅  祭妹文

文徵明 
亡兄双湖府君墓志铭

茅 
坤  祭伯兄少溪公文

袁中道  告伯修文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节选)

    方  苞  弟椒涂墓志铭

袁 
枚  祭妹文

 

   

卷四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

 

曹 
植  金瓠哀辞

潘 
岳  金鹿哀辞

江 
淹  伤爱子赋

韩  愈  祭十二郎文

李商隐 
祭小侄女寄寄文

苏 
洵  祭侄位文

曾 
巩  二女墓志

归有光 
思子亭记

王世贞 
祭华起龙文

叶绍袁 
窈闻(节选)

    陈子龙  瘗二女铭

黄宗羲 
亡儿阿寿圹志

龚鼎孳 
再书隆印小像

魏 
禧  祭亡女文

蒋士铨  女孙阿宝阿鸾阿宾圹志

 

 

卷五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向 
秀  思旧赋

韩 
愈  柳子厚墓志铭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

辛弃疾 
祭陈同甫文

谢  翱  登西台恸哭记

谭元春 
告亡友文

张 
岱  祭秦一生文

溥 
山  汾二子传

顾炎武 
书吴潘二子事

归 
庄  祭钱牧斋先生文

姚 
鼐  刘海峰先生传

张惠言  告安甫文

前  言

前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往今来,苏东坡的这两句,引发多少人的深深共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徒留几多怅恨,恨海难填!

“纵有千年铁门限,终得一个土馒头!”参透生死,并不是一件极难之事。可真正到了生离死别之时,又有多少人能够轻易放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这是陶渊明在《拟挽歌辞》里的两句。在这里,陶渊明已然将生死看得很淡。然而,亲人的接连离丧,依然让他感受到了莫大的痛苦。“奈何程妹,于此永已!死如有知,相见蒿里。”这是他在《祭程氏妹文》里对胞妹的泣血相告。“感平生之游处,悲一往之不返。情恻恻以摧心,泪愍愍而盈眼。”这是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对堂弟的深切哀悼。

今年花开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正如花开花落,季节转换,生老病死,本属自然界的规律。可是,生命的离去,却将深的痛苦留给了至亲至爱的家人、朋友。正由于这份难以排遣的痛苦,王戎为父亲守丧,才会终至“形销骨立”;王徽之在弟弟王献之灵前,才会感叹“人琴俱亡”;弟子颜回早逝,孔子才会痛哭失声,哀叹“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钟子期离世,俞伯牙才会慨叹知音不再,抚罢“高山流水”,摔琴而绝,终生不复再鼓……前尘如梦,俱往矣!

如何抒发内心的哀痛?寄情于文字,无疑是好的表达。那些细绵而真切的怀念,静静地流淌在文字间;那些痛切而深挚的感情,深深地寄寓在文字中。于是,在唐诗里,我们能够读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在宋词里,我们能够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同样,在大量的传世散文里,我们能够读到《泷冈阡表》《祭十二郎文》《祭妹文》这样的感人篇章。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失去父母,孩子们又该依靠谁呢?在怀人小品里,那些怀念父母的文章,总是有着格外的感人肺腑的力量。“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遗恨,岂非古今皆同!

欧阳修《泷冈阡表》,便是一篇怀念双亲感人至深的文章。父亲去世时,欧阳修才四岁,对于父亲的印象,全部来自于母亲的讲述。而且他写此文时,父亲去世已整整六十年。为文之难,可想而知。然而,欧阳修却通过一支生花妙笔,将对父母的无限怀念之意,痛快淋漓地抒发出来,令人怜而叹,哀而凄。母亲去世时,归有光年仅七岁。婚后与夫人于灯下回忆支离破碎的往事,只依稀记得数件。读《先妣事略》,我们分明能读出归有光心中之痛。他是多么想重新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受一下母爱的滋味。“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幼年丧亲,此痛何及!汪中幼时家境极其贫寒,母亲邹氏吃尽辛苦,才拉扯几个孩子长大。眼看着汪中走上仕途之路,生活今非昔比,邹氏却是一病而逝。母亲的这份养育之恩,如何才能报答?在《先母邹孺人灵表》里,汪中几乎痛断肝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怀人小品里哀婉动人的,要属悼念亡妻的文字。人去枕空,寒衾依旧。睹物怀人,思念亡妻的感情,于瞬间便会喷薄而出。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夜半时分,妻子王弗入梦。东坡与妻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的梦,如果永远不要醒来,该有多好?东坡这阕怀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历来被视作悼妻之作的经典。那些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日子,不曾走远。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清晰如昨。每逢齿痛,全祖望便会想起妻子那句:“是非雌黄人物之报耶?”(《张孺人神诰》)这难道不是你平时胡乱评论别人的报应吗?自从走上仕途,宦海沉浮,恽敬经常得罪上司,而令妻子担惊受怕,终至染疾身亡。“既仕乃至如此,此岂可尽委之于命邪?”(《亡妻陈孺人权厝志》)对于妻子的早逝,恽敬充满深深内疚。冒襄的妾室董小宛,几乎燃尽全部生命,侍奉丈夫,孝敬公婆。小宛身故之后,冒襄不禁痛彻心扉。“衾枕可捐,金石不可捐。然终已矣!”(《亡妻秦淮董氏小宛哀辞》)这些怀念妻子的文章,无限哀伤,无限凄凉,令人不忍卒读。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今生有幸,得成兄弟。同气相求,同舟共济。很多怀念兄弟的文章,写尽手足情深。

方苞和哥哥方舟、弟弟方林的感情极深。“天之于吾弟吾兄酷矣!使弟与兄死而余独生,于余更酷矣!”(《弟椒涂墓志铭》)弟、兄先后而逝,方苞在怀念兄弟的文章里,一次次发出这样的悲叹。方舟病逝前叮嘱方苞,将来一定要“弟兄三人,当共一丘”。方苞去世后,子侄遵其嘱,将其棺与兄、弟同穴。这份手足情深,岂不令人感佩千载?
“公安三袁”,名闻天下。兄长伯修、中郎去世后,小修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所写的文章,悲意无限。“哭死悲存,剜心之愁万种;踏霜割雪,断肠之路三千。”(《告伯修文》)“幽明虽隔,兄必来止,弟尚不寂寞也!”(《告中郎兄文》)怀念胞妹的文章,又别有一番缠绵绯恻。在《祭妹文》里,袁枚不禁牵动愁肠,催涌泪泉。此文句句血泪,读来令人直欲潸然泪下。后人将其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并称“古代三大名祭文”。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还有什么悲痛,比子女离丧来得更猛烈的呢?孩子降临的喜悦,对生命的所有期许和向往,顷刻化为乌有,怎不令人肝肠寸断?那些怀念子女的文章,读来不免凄恻哀凉。

曹植幼女金瓠、行女先后夭亡,让他感受到锥心之痛。曹植连写《金瓠哀辞》《行女哀辞》,呼天怨地,悲泪欲滴。“信吾罪之所招,悲弱子之无諐!”他将孩子的早觞,归于自己的罪过,招来上苍的惩罚。潘岳的幼子、幼女均不幸夭逝,独留他踽踽一人,晚境凄凉。“叶落永离,覆水不收!”(《伤弱子辞》)“呜呼上天,胡忍我门!”(《金鹿哀辞》)在潘岳笔下,这份思念之情,浓得无法化开。此外,像江淹《伤爱子赋》、归有光《思子亭记》、黄宗羲《亡儿阿寿圹志》等,均是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怀念侄辈的文章,同样多有名篇。韩愈和侄十二郎,年龄相仿,情同兄弟。多年以来,韩愈汲汲于仕途,两人聚少离多。惊闻十二郎遽然离世,韩愈不禁泪雨滂沱。在《祭十二郎文》里,他将胸中的无限怀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很多怀念知己的文章,已然达到“我手写我心”的情境。知己已逝,天壤间从此少一知音,怎不令人掬一把辛酸之泪?

在《祭秦一生文》里,张岱将秦一生写得须眉欲活。而在秦一生身上,我们又岂非能感受到张岱的影子?张岱乃是一代奇才、鬼才、怪才,能和他成为知己的,必非等闲人物。秦一生临终时,念念不忘的仍是和张岱约好的寓山之行。古来多痴人,怎不令人颇多感喟?作为抗清斗士,归庄为降清的钱谦益写下《祭钱牧斋先生文》,着实出人意表。归庄与钱谦益亦师亦友,在文中,他将钱谦益的降清归为“虚以委蛇”,可谓知音。纵被世人无情唾骂,得子如斯,九泉之下,牧斋亦可以含笑矣!怀念知己的文章,大多可当信史来读。在《汾二子传》中,傅山以极其苍凉的笔调,讲述了薛宗周、王如金举兵抗清,兵败被杀之事。在《书吴潘二子事》中,顾炎武以极其感愤之笔触,记录了吴炎、潘柽章牵涉“明史案”,无辜被杀的经过。今天读来,这些文章依旧那般惊心动魄。其文不朽,其人亦不朽矣。

本书共收录了八十余篇怀人之作,皆选自历代名家文集。从体裁来看,大体可分为四类。类是历代祭文,如《祭石曼卿文》《祭陈同甫文》《祭吴祭酒文》等。祭文通常是在祭奠逝者时当场宣读,故情感极其充沣,多以“汝”、“子”、“兄”等称谓贯穿始终,如穿越时空,和逝者对话,哀哀婉婉,如泣如诉。第二类是碑碣墓志,包括墓志铭、墓碣、圹志、阡表、灵表等,如《亡妻潘墓志铭》《宋子畏圹志》《潘阿细碣》等。这些是镌刻在墓碑上的文字,以叙述逝者生平、功德为主,故文风较之祭文,略显平实、沉郁。第三类是传记文学,如《李姬传》《李贺小传》《江天一传》等。此类文章既寄托了作者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又运用文学手法,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极富感染力。第四类是日常杂记,如《文杏斋记》《漱润楼记》《苍霞精舍后轩记》等。寻常庭院,景物依旧,却已物是人非。此类杂记极注重细节描写,环境烘托,读来恍若隔世。

现在,就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带着对亲友的祝福,翻阅这本小书。且道上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媒体评论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中华读书报》

闲雅小品,古人清趣。

                    
          ——《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几许风雅,几许落寞,或许是我们某一刻的心情和渴望吧。

 

                                               
——《中国图书商报》

 

先是在网上看的书评,立刻就爱上这套书了。临近40,突然很喜欢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了,亲近自然,远离喧闹,*近在一次爬山过程中,耳中听着绣眉鸟的鸣叫,眼前看着葱绿的山石,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古代文人总有一个隐居山水之梦。很喜欢张岱,也喜欢小品文,所以在东东一看到这本书,就立刻入手了。封面也很清雅。

                                                ——   读者评论

 

有时候与书的缘分就是如此可遇不可求。装帧简约,书页质软,拿在手里格外有感觉!注释全面,赏析的可读性也比较强,有些单挑出来也可以算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读者评论

 

 

有时候与书的缘分就是如此可遇不可求。装帧简约,书页质软,拿在手里格外有感觉!注释全面,赏析的可读性也比较强,有些单挑出来也可以算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读者评论

 

装桢清雅,纸张绵软,是本不错的书。古人文字言简意深,读之两颊生津。

——读者评论

 

 

小品这个调调定的好,读起来不用正襟危坐,不必高山仰止,想来该是更接地气,更能窥探那时普通人的精神生活。闲来烹茶小读,翻阅小文,美哉!快哉!

                                                        
—— 读者评论

 

 

这套丛书,封面疏朗清通,选文去取谨严,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 读者评论

 

 

在线试读

亡妻潘墓志铭  徐渭①

 

君姓潘氏,生无名字,死而渭追有之,以其介②似渭也,名似,字介君。

介君彗而朴廉③,不嫉忌。从其父官于阳江时,时拾无所记诘之钱银,以还其继母。渭赘其家④者六年,终不私取其家之付藏者一缕以与渭。父自阳江升赵王府奉祀⑤,还过梅岭,开匣取十金与之,戒勿泄于母。介君怯焉,即以投于兄。与渭正言,必择而后发,恐渭猜,蹈所讳。

生时处继母及继母之弟妹,若宗亲僮仆妇女婢,始终无不欢,死而不怜之者。生子一,名枚。娠时梦月,及产,顽然笑谓渭曰:“无异也。”介君始病瘵⑥,产而病益加,逾年而死。死之前数日,有妪入自后户,犬逼之,跃积稻中不见。死后月余,而家之苍头⑦夜网鱼归汨门,忽坠水起,而懵然有神冯焉,声音言笑,悉介君也,道生时事,哭泣悲儿子,责无礼于其所亲某。介君生嘉靖某年月日,某年月日死其家,年才十九,以某年月日归其柩,葬舅姑侧,去可⑧三丈许。铭曰:

生而赘其夫,死而不识其姑,女虽彗,魂怅然其踟蹰。生而缀其珮,死而归于其妹,女则廉,魂释然而勿憝⑨。生则短而死则长,女其待我于松柏之阳。

《徐文长三集》

 

【注释】

①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及文集传世。

②介:耿直。

③廉:正直,品行方正。

④赘其家:指徐渭二十一岁时入赘潘家。

⑤奉祀:中国古代文官的官职名,主要负责祭祀事务。

⑥瘵(zhài): 多指痨病。

⑦苍头:奴仆。

⑧可:大约。

⑨憝(duì):怨恨,憎恶。

 

【赏读】

“掩映双髻秀眉新,当时相见各青春。旁人细语亲听得,道是神仙会里人。”这是徐渭为亡妻潘氏所作的《悼亡》诗,描写的是当年两人喜结连理的场景。

徐渭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以佯狂而著称的艺术家,有人拿他和法国的梵高相提。不过徐渭生活的年代,比梵高早了约三百年。徐渭的一生很是蹇滞,可谓命途多舛。他的感情生活亦不甚如意,前后共有过几次婚姻,后一任妻子张氏竟被他在颠狂的状态下失手杀死。徐渭为何杀妻,历来众说纷纭。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徐渭因此而身陷囹圄达七八年之久,不能不说是其人生的一大悲剧。

在前后几任妻子里,徐渭和原配潘氏的感情特别深厚。潘氏家中富裕,父亲曾作阳江典吏,婚后徐渭入赘潘家,两人度过了一段郎情妾意的快乐时光。徐渭在潘家生活,虽说衣食无忧,但也有一些隐痛之处。潘氏自幼丧母,由继母抚养长大,因此在家里处事十分小心,以免不慎授人话柄。徐渭入赘潘家六年,潘氏从来没有将家中私蓄拿出来给徐渭。即使父亲给了她十金,并叮嘱她不要告诉继母,她仍然很担心被人知晓,而将十金交给兄长。

潘氏为徐渭产下一子,此后便重病缠身,仅过了一年,就与世长辞了。在这篇《亡妻潘墓志铭》里,徐渭的文字是那般的惝恍迷离。在潘氏病逝前几天,便已隐隐有了异事。潘氏死后月余,家里的仆人夜归时,道遇潘氏,“道生时事,哭泣悲儿子,责无礼于其所亲者”。这些灵异之事可信吗?不管别人信不信,或许徐渭真的信了。“生则短而死则长,女其待我于松柏之阳!”这是徐渭对潘氏的承诺: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潘氏生前没有名字,病逝之后,徐渭认为她耿直的个性和自己一样,遂为她取名似,字介君。入赘潘家的几年间,徐渭多次参加科举,却是屡屡未中。潘氏病逝后,徐渭也便离开潘家,生活从此陷入困顿。此后徐渭几次感情生活的不如意,究其原委,难以摆脱潘氏的影子,或许是一大原因吧。

抢先评论了 “山河空念远:怀人小品赏读·闲雅小品丛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蒋勋三讲:华语经典畅销书(套装全3册,生活十讲+孤独六讲+品味四讲)

EUR €92.97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山家清供–中华生活经典

EUR €19.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故宫院长说皇宫:传奇皇宫与它们的传奇缔造者,15个国家的历史缩影,15个文明的不同寻常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赳赳说千字文(为人不识千字文,便称英雄也枉然)

EUR €43.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