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024823
1.读《人生与社会思辨录——名著的启示》,能让你找到唤醒情感共鸣的那一本,就像在茫茫人海寻找真爱一样;不论时间,不论国界,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吸引,震撼而满足;你能从中体验语言的纯粹,精神的富足,获得温暖和力量!对每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
2.作者米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财新网《名著的启示》专栏作家,她深刻剖析了社会热点和文化思潮,引领读者了解人生和社会,让你独处时不孤寂,喧嚣时不浮华,深刻领略读书的美好。
3.《人生与社会思辨录——名著的启示》由财新网主编胡舒立倾情推荐。
《奥德赛》有着怎样丰富的精神体验和精神成长?
《红楼梦》中竟然隐藏着自然人和社会人之间的平衡点。
《堂吉诃德》让我们看到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生活体验有什么不同。
《哈姆雷特》让我们看到复仇的念头会如何毒害一个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神曲》让我们思考什么是人一生中*容易犯的道德错误和人性中*易发展的劣根性。
……
每一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人生议题
美好的人生体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002
正确的人生道路—托尔斯泰的《伊万·伊里奇之死》 011
人生的境界—歌德的《浮士德》 021
人生的精神之旅—荷马史诗《奥德赛》 030
生命中的重与轻—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040
“自然人”与“社会人”—《红楼梦》中的黛玉和宝钗 050
“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
—《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和桑丘 061
伟大无私者的人生价值—雨果的《悲惨世界》 070
“实在人”的优越性—加缪的《局外人》 078
对人性的考验—卡夫卡的《变形记》 087
英雄与复仇—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096
仇富、羡富与拒富—《红与黑》中的于连 105
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约翰·克利斯朵夫》 110
发财梦的魔咒—普希金的《黑桃皇后》 116
人容易犯的道德错误—但丁的《神曲》 125
可怜又可怕的人生—马尔克斯的《超越爱情的永恒之死》 134
科技与人性—村上春树的《电视人》 143
社会议题
太阳升起的背后—莎翁的《亨利四世(上)》 171
君王本性和百姓本色—莎翁的《亨利四世(下)》 176
自由还是面包?—陀翁的《宗教大法官》 208
强人救世与道德良心—陀翁的《罪与罚》 218
权力与腐败—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 226
对社会精英的警告—《双城记》的开篇 230
幸福和稳定的代价—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233
思想监控和改造—奥威尔的《一九八四》 238
顺民、愚民和暴民—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 260
施虐人格障碍—《蛙》中的姑姑 268
“丰乳肥臀”的含义—莫言小说题解 276
恐怖的铁腕县长—《红高粱》电视剧与原著对比 283
美好的人生体验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厄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作家。长 篇小说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 篇小说《老人与海》于 1952 年出版,次年获美国著名的普利策奖和文学院金奖。
1954 年,海明威又因该小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至今不断再版,并被世界 上许多国家的学校选为教材。
小说描写一位老渔夫独自在海上捕鱼。他出乎意料地捕到了一条超级大 鱼,可终因为鲨鱼袭击而痛失大鱼。这在有经济头脑的人看来,很像是一个 股民手中的股票突然大涨随后又大跌一样。老渔夫也很像是一个事业上的成功 者后来又遭到了失败的惨痛打击。可实际上,老渔夫在捕大鱼的过程中获得的 体验和股民的体验截然不同,和遭遇失败的成功者的体验也相去甚远。在短短 的三天里,老渔夫获得了很多人一辈子才能得到、很多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丰 富而美好的人生体验。更难得的是,他体验到了一种伟大和美的极致。
老渔夫的故事颇耐人寻味。他独自捕到史无前例的大鱼,这足以让他感到 自豪,也让旁人感到他的伟大。老渔夫和鲨鱼搏斗,经历几乎超越极限的挑战 而精神不垮就更显出伟大。然而对于老渔夫来说,使他有美好感受的不是在 他成功钓到大鱼的那一刻,也不是击退鲨鱼的那一刻。老渔夫的美好体验来 自他和大鱼之间产生的感情和精神联系。他对大鱼的感情不断升华使他终体 验到了一种伟大和美的极致。
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就是围绕着老渔夫和大鱼的关系进行的,但小说的题目不叫“老人与鱼”,而叫“老人与海”。可见老人与海的关系有更重要的意 义。海是老人的生活环境。老渔夫对待大海的态度就可以象征人对待生活的态 度。小说通过描写老渔夫和大海的关系向我们揭示了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才 能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
小说在一开始告诉我们,老渔夫桑提亚戈不是一个普通的渔夫。他不满足 于只捕到其他渔民想捕的普通的鱼。他想捕的是“真正的大鱼”。这说明他有 伟大的抱负,不甘于平庸。小说接着又叙述老渔夫接连八十四天出海都毫无所 获,没有捕到任何鱼,可他毫不气馁。别人的嘲笑也没使他丧失信心。后他 终于独自在远海钓到了一条从来也没见过,甚至也从没听说过的无比巨大的鱼。
老渔夫的这一经历和任何一个成功者的故事相似,说明有志者事竟成。伟 大理想的实现要靠勇气、韧性和不懈的努力。但老渔夫这一段经历只是小说的 开始部分,也可以说是不重要的部分。小说的主要部分是描写老渔夫和大鱼 之间的关系变化。这包括老渔夫对大鱼感情升华的过程,以及老渔夫对大鱼产 生的丰富、复杂、奇妙的感受。
初老渔夫只是视大鱼为猎物。作为一个职业渔民,这是很自然的事。他 先是急切地等待大鱼上钩。大鱼上钩后他又希望大鱼深吞鱼饵,以使钩尖钩入 大鱼的心脏而把它杀死。可上钩的大鱼并没有死,它拖着小船在海上周游。
那时大鱼尚未露出水面。凭勒在肩上的钓索,老渔夫感觉自己捕到的鱼有 非同一般的力量。因此,老渔夫开始视大鱼为自己的强劲敌手。他尚不知那鱼 到底有多大、长什么模样。在与大鱼周旋时,老渔夫总是盼着大鱼浮出水面, 因为他想看看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大鱼将证明老渔夫是不是称得上 “伟大”的渔夫。
老渔夫此时的心情就像是一个身手不凡的大侠遇到了武功高强的对手。他 一门心思要战胜大鱼。他此刻没有想到,他还会有比征服大鱼更丰富、更美好 的感受。而且他也没想到,证明自己有超强能力的体验和他后来经历的绝妙体验比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他更想不到,在他终于使大鱼就范之后,他一点儿 都没感受到自己的“伟大”。
大鱼一直和老渔夫周旋,到了夜里还是迟迟不露面。和等待强大对手出现, 好和他一较高低的大侠不同的是,老渔夫并没有因为对手迟迟不露面而产生焦 虑感。他开始喜欢大鱼并对它产生感情了。他先是感到大鱼的神秘。他认为大 鱼选择待在深水里是“机灵”的表现。他觉得大鱼很出色,很奇特,它和自己 搏斗起来一点也不惊慌。他对大鱼感到怜悯,可继而又产生爱和尊敬。他对大 鱼说:“我非常尊敬你。”他还说要奉陪它,奉陪到底。虽然在理智上他知道 那鱼肉在市场上能卖一大笔钱,而他要得到大鱼就必须杀死它,但在感情上, 他决心不放弃大鱼主要是因为舍不得离开它了。他觉得他和大鱼被拴在了一起。 他们一起在海上周游。没有别人来帮他们俩。他们就好像是生死与共的难兄难 弟一样。
在老渔夫心里,大鱼已不再是他要征服的对象或正在和他较量的对手了。 他和大鱼已经产生了感情和精神上的联系。他捕大鱼的过程也不再是为后的 成功做努力的奋斗过程,而是变成给他带来精神愉悦的“交流”过程了。虽然 那“交流”只是他的主观想象,但他确实从中感受到了精神乐趣。独自一人在 黑夜中和大鱼周旋,迟迟不能使大鱼就范,本是一件让人忧心如焚的事。可老 渔夫因为对大鱼产生了感情依恋,反而体验着一种美好的感受。
当大鱼终于露出水面时,老渔夫对大鱼的感情又有了进一步变化。他看到 那是一条从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漂亮的大鱼。他感到那大鱼跳出水来简直就像 是为了让他看看它个儿有多大。他希望也能让大鱼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 希望向大鱼展示他更富有男子汉气概的一面。
这时,大鱼在老渔夫脑子里已经完全被人性化了,已经变成和人一样有思 想了。他和大鱼已变成互相欣赏、互相热爱的好哥们儿了。他甚至对大鱼起了 无限钦佩之情。“但愿我就是这条鱼,他想,使出它所有的力量,而要对付的仅仅是我的意志和我的智慧。” 老渔夫称大鱼为朋友,他还为大鱼感到不公平,说它是在对付一个它不了解的对手。他替大鱼伤心,因为它没东西吃。他还觉得谁也不配吃那条大鱼, 因为大鱼显示出超过人类的风度和尊严。此时,他对大鱼的热爱和敬佩已升华 到去设身处地为大鱼着想,并站在大鱼的立场上去为大鱼讲话了。
如果老渔夫一直把大鱼当猎物,他在见到露出水面的鱼的巨大身躯时可能 只会有突然发大财的那种惊喜,就好像中了一个乐透奖。如果他一直把大鱼当 敌手,他在见到自己钓到的鱼出乎意料地庞大时,可能会产生一种自豪感,甚 或会有自我膨胀的感觉。总之,他绝不会产生像他现在有的那种充满想象力、 让自己感情不断升华直抵出神入化境界的感受。
接下来老渔夫看到大鱼在阳光下,跳出海面十几次。大鱼浑身泛着灿烂的 金光。本来就对大鱼开始钦佩的老渔夫看到那辉煌的场面更对大鱼产生了无限 崇拜之情。当大鱼打转使老渔夫处于危险境地时,他甚至对大鱼说:“鱼啊, 你在弄死我。可是你有这个权利。我从来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 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把我杀死吧。我不在乎谁杀死谁。”(第 10 章)这话 显示出在那一瞬间,老渔夫因为感受到一种伟大和美的极致而到了心醉神迷的 地步。他将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老渔夫在看到自己钓到的鱼出乎意料地美丽、庞大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 成功的喜悦。老渔夫享受到的极乐体验和成功不成功简直就没有什么关系。这 种极其美妙的体验是他对大鱼的感情不断升华而带来的结果。如果老渔夫只是 一个头脑实际的成功者,他在大鱼频频跳跃使他处于危险境地时只会感到无限 恐怖。可老渔夫不仅没有丝毫恐怖感,反而还陶醉于伟大、崇高的感觉之中。 老渔夫和大鱼的关系没有就此停止,还在继续发展。老渔夫在心醉神迷之
后很快意识到自己脑子“糊涂”了,也就是不理智了。他拼命叫自己清醒过来。 他开始竭尽全力去扎死大鱼。作为一个贫穷的职业渔夫,又加上八十四天没打到鱼,按常理他应当杀死大鱼,好把它带上岸到市场出售。经过艰苦拼搏,老 渔夫终于把大鱼刺死。但是老渔夫并没把大鱼当作一个已无生命的东西。他称 大鱼为他的“兄弟”,仍然对它讲话。他把大鱼拴在船头,鱼身与船并行。他 认为他和大鱼是在并肩航行。他说:“我们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他有一阵 甚至搞不清楚,“是它在带我回家,还是我在带它回家呢?”然后他想:“只 要它高兴,让它把我带回家去得了。我不过靠了诡计才比它强的,可它对我并 无恶意。”
由此可以看出,大鱼在老渔夫的心里并没有死。老渔夫对大鱼的爱也并没 有因为它的死而停止。在老渔夫的脑子里,大鱼好像已经转化为一种不朽的精 神,成为老渔夫精神上的亲人和伴侣。
随后,大鱼的血引来一拨接一拨的鲨鱼。当大鱼受到鲨鱼袭击时,老渔夫 感到就像是他自己的身体受到袭击。这说明他和大鱼已亲密到血肉相连的地 步。或者说,他和大鱼已经化为一体了。老渔夫与鲨鱼进行殊死搏斗。后来, 当他看到大鱼的身子被鲨鱼咬得残缺不全时,他深感后悔和抱歉。他开始考虑 自己杀死大鱼是不是罪过。他对自己说:“你杀死它是为了自尊心,因为你是 个渔夫。它活着的时候你爱它,它死了你还是爱它。如果你爱它,杀死它就不 是罪过。也许是更大的罪过吧?”(第 11 章)
我们看到老渔夫一直处于理智和感情互相矛盾的状态。理智的他杀死了大 鱼,可感情的他深爱大鱼。在感情上他对大鱼的爱已变成了一种永恒的爱。即 使大鱼只剩下半个身子了,在老渔夫心里它也还活着。老渔夫仍感觉大鱼在和 他并肩战斗。他对那半条鱼说:“你原来是条完整的鱼。我很抱歉,我出海太 远了。我把你我都毁了。不过我们杀死了不少鲨鱼,你跟我一起,还打伤了好 多条。你杀死过多少啊,好鱼?你头上长着那只长嘴,可不是白长的啊。”此 时,大鱼好像成了他的战友,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友。
“战友”终彻底牺牲了。大鱼仅剩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渔夫和鲨鱼搏斗到只剩下徒手空拳。他连船舵把都当武器了。他杀死和击退了众多鲨鱼,保 住了自己的性命。他曾想过,杀死鲨鱼不算罪过,因为他是在进行正当防卫。 现在他成功地防卫了自己,实际上在和鲨鱼的战斗中胜利了。可他并没有对此 感到自豪,更没有丝毫美好的感受。相反,他觉得“他终于给打败了”(第 12 章)。因为他的“兄弟”加“战友”已经全部成为鲨鱼的战利品了。
在老渔夫和鲨鱼的这场搏斗中,老渔夫体验到的不是单纯的生死搏斗,也 不是为保护自己的战利品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搏斗。他也没有为自己的重大物 质损失感到痛心。他的主要体验是和大鱼生死相依、命运相连的那种深刻感 情。他痛心的是失去了自己亲密的“战友”。
老渔夫上岸后对那个一向崇拜他的小男孩说:“它们确实把我打败了。” 小男孩却说那条大鱼没打败他。小男孩是看到了大鱼的巨大骨头而得出这个结 论的。小男孩还决定从此追随老渔夫,再也不离开他。在小说的开始,作者曾 告诉我们,小男孩和老渔夫出海连续四十天没打到鱼,小男孩就在父母的要求 下上了另一条渔船。老渔夫虽然痛失大鱼,却赢回来他喜爱的小男孩,他的实 际战友。我们可以想象,从此老渔夫和小男孩会像老渔夫和大鱼一样亲密无间, 相依相伴。
当小男孩说大鱼没打败老渔夫时,他还是把大鱼当作老渔夫的敌手。他还 不知道老渔夫和大鱼的关系已经转换成像朋友、兄弟和战友那样的亲密关系了。 岸上的人们看到鱼骨架时都惊叹那鱼的巨大尺寸。人们可以想象老渔夫经历了 超乎寻常的挑战和挫折。可人们想不到老渔夫还经历了宝贵而美好的体验。那 就是他对大鱼的“爱”的感受,包括亲情、友情、战友情和种种奇妙的精神联 系。老渔夫经历的难得的体验是那种对即将出现的伟大事物的期待,以及见 到伟大事物的伟大和美时感到的极度欣喜。老渔夫一度后悔自己在海上走得太 远,毁了大鱼和他自己。可正是因为他比常人有更高的追求,比普通渔民走得 远,才使他感受到崇高与伟大,他才有了非凡的人生体验。
老渔夫之所以能有这种辉煌体验,还和他本身的爱的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有 关。小说的题目叫“老人与海”,可见书的主要内容是要写老渔夫和海的关系。 老渔夫和大鱼的关系也是老人和海的关系的一部分。作者告诉我们,老渔夫对 大海的态度和一般渔民不一样。一般的渔民只是把海当作谋生的场所。也就是 说,他们对大海抱着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态度,只想从海里捞取实惠的,也 就是能卖钱的东西。
在第四章,作者还提到有些较年轻的渔夫把海当作竞争者甚至敌人。这其 实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在中国小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描写。比如邓刚 的中篇小说《迷人的海》a 就描写了一个老渔民和大海搏斗的故事。那小说中 的主人公老海碰子是个搏击风浪的勇士。他一生都在为寻找海底之宝而拼搏和 冒险。他一生都在和大海较量。小说描写了大海的潜流、急流和恶浪如何对他 造成威胁。而且大海里还有很多对他充满敌意的生物。所以大海既是那老渔民 的敌手,也是他和敌人搏斗的战场。
海明威笔下的老渔夫对大海的态度与上述那两种渔民的态度都不相同。他 把大海看作女性,对大海怀着柔情和深情。他认为大海仁慈而美丽。她有时给 人恩惠,有时不给,有时甚至做出疯狂和恶毒的事。但那都是身不由己。所以 无论他遇到怎样的艰险、困难和挫折,他从没埋怨和诅咒过大海。
老渔夫对大海的态度是富有人情味的。他从未把大海或海中生物当敌人。 相反,他视几乎所有海中和海上空的生物为他的朋友。书中描写他非常喜爱飞 鱼,拿它们当作他在海洋上的主要朋友。他称鱼是他兄弟,喜欢鸟作他的伴侣。 他看见小鸟时会问:“你多大了?你这是次出门吗?”他甚至把海风都当 朋友。所以他一个人在海上时从不感到孤独。
老渔夫对海上的生物都有认同感,并充满同情心。“他替鸟儿伤心,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燕鸥,它们始终在飞翔,在找食,但几乎从没找到过,于 是他想,鸟儿的生活过得比我们的还要艰难。”(第 4 章)他也替海龟伤心, 因为人们对海龟残酷无情。当人们把海龟剖开杀死时,它的心脏还跳个不停。 老渔夫认为他也有一颗这样的心脏,而且他的手和脚也和海龟的差不多。当他 看一对小海豚嬉耍时,他觉得它们在打闹和相爱。他还把一对马林鱼称作夫妇。 他看出雄马林鱼对死去的雌马林鱼依依难舍。
可见老渔夫对待海洋生物的态度就像对待自己的人类同胞一样,而且他是 带着浓厚感情和丰富想象力去观察海里的一切生物的。从书中描写我们可以看 出老渔夫不单是一个勇敢和坚韧的硬汉,更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想象力的、内心 世界丰富的人。正因为如此,他在捕获大鱼后,才能有种种非同寻常的感情和 精神上的享受。
如果我们把《迷人的海》和《老人与海》做比较,会看出两部作品都回答 了“人应当如何对待生活”这个问题。但两部作品强调的方面不一样。《迷人 的海》中的海险象丛生。老海碰子为了找海底之宝勇敢地和险风恶浪搏斗,克 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虽然到后他还没找到宝,可是他相信希望就在前面。 这就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待生活的态度—为追求理想奋斗终生,不怕任何 艰难险阻。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也是一个为追求自己理想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理 想主义者。但这并不是小说要强调的。小说的描写并不强调海的险恶。虽然老 渔夫知道有时大海会“做出疯狂和恶毒的事”,虽然他知道海上有朋友也有敌 人,而且他也提到在海上会遇到坏天气,可是小说描写的他在海上那三天,天 气一直不错,海很温和。他没有遇到任何险风恶浪。他后来遭遇鲨鱼也不是大 海制造的险恶,而是他自己制造的。因为他杀死大鱼,大鱼的血才引来了鲨鱼。 虽然老渔夫的形象也是一个硬汉和勇士,可他并没有把大海当战场。他初把 大鱼当征服对象,但很快就把大鱼当朋友加兄弟了。他奋战鲨鱼也是出于自卫和保卫大鱼。
老渔夫对大海的态度就像那些充满爱心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在他们看来, 生活中虽然有险恶,可生活还依然是美的,是会给人们恩惠的。生活中所有的 人都是朋友。大家应该互相认同,彼此关心,对受到伤害的人应当有同情心。
老渔夫对大海的态度也远远超出了实用的范围而进入了审美的范围。我 们看到老渔夫在海上看到种种生物时并没老琢磨哪些生物可以捕了去卖钱。 他对那些生物都抱着欣赏的态度,对它们充满感情,并从观察它们中感受到 无穷的乐趣。正因为此,他才没有一直把捕到的大鱼当猎物或对手。他对大 鱼的感情才能不断升华,达到越来越高的境界。小说启示我们,心怀爱心、 对生活抱着审美态度的人能获得美好的生活体验,也就是体验到生活中伟 大和美的极致。
小说通过老人与大海的关系也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很多矛盾和无奈的事。 比如老渔夫视鱼为兄弟,却不得不杀死它。老渔夫说他不理解这些事。他庆幸 人们还不至于要杀死太阳、月亮或星星。他认为“在海上生活杀我们的兄弟已 经够受的了”。老渔夫与海的这一层矛盾关系也可以象征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杀死动物,可人又应当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动 物。所以也有评论认为老渔夫遭遇鲨鱼袭击是因为他违反自然规律而受到惩罚。
老人与海的关系到底象征什么,人们有多种解释。对于大鱼到底象征什么 也有种种说法。比如说象征个人主义、原罪、图腾崇拜以及作家的作品等等。 无论如何,老渔夫在捕到大鱼后感情和精神上所发生的超越和升华,无疑是一 种美好的人生体验。而且,老渔夫通过捕鱼这么简单的经历就能获得美好 体验这一点,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