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41952
中药知识产权纷争在近年来不断引人关注,如中药凉茶、中药保护品种等,甚至成为一个瓶颈,如何规避则需要在中药新药创制中有新的视野。本书基于我国中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尝试为中药企业技术创新在知识产权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本书为长期研究创新中药专利技术的专家和中药注册的政府管理人员共同编著,数据真实,内容权威。
上篇
章专利制度概述 / 3
节专利制度发展历程 / 3
一、
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历程 / 3
二、
我国专利制度发展历程 / 9
三、
专利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 32
第二节我国专利制度基本内容 / 32
一、
我国的专利审查制度 / 32
二、
我国专利的保护期限 / 34
三、
我国的专利优先权制度 / 35
四、
专利制度所赋权利 / 36
第三节药品专利制度的法理探析 / 41
一、
专利激励机制 / 41
二、
药品专利立法理念 / 44
三、
药品专利制度设计 / 52
第二章中药专利制度 / 56
节中药专利保护的法律规定 / 56
一、
中药专利制度概述 / 56
二、
中药专利主体 / 57
三、
中药专利客体 / 58
四、
中药专利侵权判定的法律规定 / 62
第二节中药保护形式比较分析 / 63
一、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形式研究回顾 / 63
二、
法律法规简介 / 64
三、
中药品种保护、专利保护、数据保护现状 / 66
四、
中药品种保护、专利保护、数据保护各制度之间的关系 / 70
第三章中药创新的专利保护策略 / 74
节提升中药创新质量培育核心专利的策略 / 74
一、
专利质量测度体系及核心专利概述 / 74
二、
我国中药专利客体质量测度分析 / 80
三、
我国中药专利主体质量测度分析 / 89
四、
专利主体与专利客体综合视角下我国中药核心专利的遴选与
分析 / 96
第二节提升中药专利转化能力策略 / 104
一、
中药专利转化现状 / 106
二、
中药专利转化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 / 109
三、
中药专利转化策略 / 114
中篇
第四章中药专利主体分析与预测 / 121
节中药专利主体分类 / 121
一、
独立主体分类 / 121
二、
协作主体分类 / 122
第二节中药专利主体创新绩效分析 / 122
一、
中药专利主体授权率分析 / 123
二、
中药专利主体有效性分析 / 130
第三节中药专利主体创新模式分析与预测 / 139
一、
基于综合检验的专利主体指标探究 / 139
二、
协作独立专利主体指标整合 / 140
第五章中药创新技术分析与预测 / 143
节中药创新技术领域分析 / 143
一、
基于IPC的中药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 143
二、
基于IPC的我国中药专利技术领域分析 / 145
三、
基于IPC共现网络的专利运营技术领域分析 / 151
第二节中药创新技术演进路径分析 / 160
一、
中药活性成分的演进分析 / 160
二、
中药剂型的演进分析 / 163
三、
中药治疗领域的演进分析 / 165
第三节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创新技术的影响 / 167
一、
现代科学与中药创新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 / 167
二、
数据样本的来源与清洗 / 168
三、
中药专利科学引文分析 / 169
第六章中药专利许可及影响因素分析 / 175
节专利许可概述 / 175
一、
专利许可概念 / 177
二、
专利许可类型及效力 / 177
三、
专利许可数据来源 / 180
第二节中药专利许可演进过程分析 / 180
第三节中药专利许可区域分布 / 183
一、
中药专利许可数量地域分布 / 184
二、
中药专利许可数量区域分布 / 184
三、
中药专利许可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 186
第四节中药专利许可技术领域分布 / 188
第五节中药专利许可时机选择 / 191
第六节中药专利许可主体分析 / 192
一、
专利许可主体关系分析 / 192
二、
专利许可主要企业分析 / 193
第七节中药专利许可影响因素分析 / 196
一、
指标选取及结果预测 / 196
二、
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检验 / 197
第七章中药专利转移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0
节专利转移概述 / 200
一、
专利转移概念 / 201
二、
专利转移类型 / 201
三、
中药专利转移数据来源 / 202
第二节中药专利转移演进过程分析 / 202
第三节中药专利转移区域分布 / 204
一、
中药专利转移数量地域分布 / 204
二、
中药专利转移数量区域分布 / 205
三、
中药专利转移区域发展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 / 207
第四节中药专利转移技术领域分布 / 208
第五节中药专利转移时机选择 / 210
第六节中药专利转移主体分析 / 210
一、
专利转移实施主体分析 / 210
二、
专利转移主要企业分析 / 211
第七节中药专利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217
一、
指标选取及结果预测 / 217
二、
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检验 / 218
第八章中药专利质押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0
节专利质押概述 / 220
一、
专利质押概念 / 220
二、
专利质押相关法律规定 / 221
三、
专利质押数据来源 / 222
第二节中药专利质押演进过程分析 / 222
第三节中药专利质押区域分布 / 225
一、
中药专利质押数量地域分布 / 225
二、
中药专利质押数量区域分布 / 226
第四节中药专利质押技术领域分布 / 228
第五节中药专利质押时机选择 / 230
第六节中药专利质押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一、
指标选取及结果预测 / 231
二、
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检验 / 231
第九章中药专利自实施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4
节专利自实施概述 / 234
第二节中药专利自实施演进过程分析 / 235
第三节中药专利自实施区域分布 / 237
一、
中药专利自实施数量地域分布 / 237
二、
中药专利自实施数量区域分布 / 238
第四节中药专利自实施技术领域分布 / 239
第五节中药专利自实施时机选择 / 243
第六节中药专利自实施主体分析 / 244
第七节中药专利自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 246
一、
指标选取及结果预测 / 246
二、
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检验 / 246
下篇
第十章中药创新对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分析 / 251
节企业成长能力专利指标体系的发展概述及搭建 / 251
一、
专利指标体系的发展概述 / 251
二、
企业成长能力专利指标体系 / 252
第二节我国中药行业上市公司专利与
企业成长能力实证分析 / 255
一、
企业专利概况分析 / 255
二、
企业成长能力概况分析 / 258
三、
企业专利与其成长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261
第三节基于专利组合的企业专利与
其成长能力的实证分析 / 262
一、
基于专利组合分析的企业分类 / 262
二、
专利组合分析下企业专利与其成长能力的数据模型分析 / 264
三、
专利组合分析视域下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专利策略讨论 / 270
第十一章中药创新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 273
节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概述 / 273
一、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有研究 / 273
二、
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概况 / 276
三、
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79
第二节中药产业绩效概述 / 281
一、
产业绩效研究现状 / 281
二、
中药产业绩效评价 / 282
第三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绩效关系分析 / 285
一、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绩效研究现状 / 285
二、
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绩效影响模型的构建 / 285
三、
结果与分析 / 286
第十二章国际植物药、传统药物创新态势分析 / 290
节国际植物药、传统药物创新国别分布 / 291
第二节国际植物药、传统药物创新核心国家识别及分析 / 291
一、
样本来源及研究步骤 / 291
二、
植物药、传统药物专利国际流动网络图 / 292
三、
社会网络分析指标解读 / 292
四、
植物药、传统药物专利国际流动核心识别 / 293
第三节国际植物药、传统药物创新技术领域分析 / 297
一、
指标选取 / 297
二、
数据描述 / 298
三、
相关性分析 / 299
四、
回归分析 / 299
五、
结论及建议 / 302
第十三章中药创新国际竞争力测度分析 / 304
节中药创新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 304
一、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304
二、
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305
三、
中药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309
第二节中药创新国际竞争力测度 / 312
一、
中药行业上市公司国际竞争力分值 / 312
二、
中药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分析 / 313
三、 2016年中药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分析 / 314
第三节提升中药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策略 / 316
一、
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已有研究 / 316
二、
中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国际竞争影响模型的构建 / 317
三、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议 / 318
对生存与健康的渴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的先民在没有任何检测手段的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尝遍百草,而后代代传承,奠定了今天中医药学的基础。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生存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几千年来,中医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还是救死扶伤、宣德济世的活人之术。现代科学为现代医药的迅猛发展插上了翅膀,使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自身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存废之争不绝于耳,但也由此开启了有识之士探寻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科技契合的艰辛历程。时至今日,这种探索已初见成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就是这种探索的里程碑式事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将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取代了以资源消耗驱动制造业发展的传统模式,通过创新促进中国传统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而承载着深厚民族底蕴的中医药则备受关注,历经30年打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医药法》强调“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因之,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成为发展中医药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
在上述背景下,本书以专利为视域,从理论及实证维度对中药传承式创新予以诠释,希冀为这一时代命题的探索提供有益思路。全书分为3篇14章。上篇为专利制度梳理,首先介绍了当下世界通行的创新激励制度——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及立法理念,而后对中国及世界典型国家、地区的植物药、传统药物的专利保护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后针对我国专利制度运行中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中药核心专利的培育及中药专利转化能力的提升进行测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中篇为中药创新实证分析,以中药专利为视域,对创新主体、客体、许可、转移、质押、自实施进行分析与预测,全方位展示中药创新的客观成果;下篇为中药创新绩效测度,对中药创新与企业成长能力、产业绩效及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测度分析,揭示创新对中药企业、产业及中药国际化的效用。、二、三章是对专利制度及国内外植物药、传统药物专利制度的梳理、分析,既包含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也包含本书撰写组对上述成果进行借鉴和总结的创造性劳动,其余部分均为撰写组成员的原创研究成果,是撰写组成员多年来创造性努力的汇总。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以创新理论研究作为起点与支点。鉴于我国知识经济起步较晚,国人对以知识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尚缺乏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如果缺失从形而上维度对当下知识创新制度的理论追问,将导致由于缺乏理论现实针对性招致的实践全面失误。因此,本书以探索知识创新的制度保障理论为切入点和支点,以理论统领后续实证研究。第二,对贯穿研发、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整个链条的中药产业创新进行实证分析。本书对中药创新主体、客体,创新成果的许可、转移、质押、自实施,中药创新与企业成长力、企业绩效、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将中药创新链全部态势真实回溯与展现。第三,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作为研究工具。本书选取近30年中药专利为数据源,从专利信息网络维度整合中药产业的专利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涵盖中药产业的专利信息,另一方面提供与专利衔接的运营信息,同时对各种信息进行多维度的有效整合,对专利信息资源进行获取、筛选、分析、清洗、翻译等专业化加工,改善目前因关键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与衔接导致的实践上的盲目性。此外,采用恰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逐一进行模型构建,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为我国企业全方位把握世界范围内中药创新模式提供可量化分析模式。
本书是由药品知识产权课题组撰写的学术研究著作,由袁红梅(沈阳药科大学)、王海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杨舒杰(沈阳药科大学)等著者共同完成。撰写章节具体分工如下:
章袁红梅、王海南,第二章袁红梅、王海南、何健,第三章袁红梅、王海南、冯雪飞、于慧娴,第四章杨舒杰、董新月、田桂珍,第五章杨舒杰、刘彬、刁烨芳,第六章杨舒杰、冯冲、马喆,第七章刘皓、王瑞麟、牛华英,第八章姜娟、王景成、王新,第九章姜娟、徐亮、梁啸,第十章袁红梅、侯纯阳、周刚,第十一章刘皓、王晓、杜江,第十二章金丹凤、王康俊、牟藤,第十三章金丹凤、王保法。15年来,本书撰写组一直致力于将知识产权制度与制药实践真正融合,构建药品知识产权学术体系与实践框架,本书就是这种努力的又一阶段性成果。药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制药技术为法的客体,它通过法律固有的机制与方式鼓励制药领域的技术创新,本书作者渴望与那些希望理解、运用这一制度的读者分享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理解、思考、感悟,与读者一起感受法律条文背后的理念与思维方式,感悟按照法律规则运行的现代社会,体味通过运用规则而获益的社会性行为模式。
本书是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人文社科类)“基于技术创新的中药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2017WZD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感谢张文凤、张东婷、吴亚坤、陈妍、陈瑞真、宋傲男、金金、罗素平、侯未、聂泽文、寇翠翠、魏颖、丁磊、马俊红、王天歌、王金苗、王姝懿、邓飞飞、孙维傲、李林珂、刘佩佩同学对本书的贡献。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的平台,尽管我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写作,但由于水平有限,本书肯定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予以学术建议与指导。
著者2018年4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