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07898
推荐您购买联合天畅其他畅销书:
1.文笔优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亲笔撰写回忆录,有美景,有人文,有建筑,有思索;
2.整体装帧蕴含古典气质。32K圆脊精装,精致小巧。纱舞缡纸细腻蕴藉,宽腰封上印作者亲笔速写,展开即为一幅画;
3.具有收藏价值。书中建筑速写、平面图、水墨画均为作者亲笔手绘,体现了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老一辈建筑人的绝妙手艺。
高贵典雅的大不列颠,浪漫多情的法兰西;
艺术圣地意大利,金元帝国美利坚……
七国游学,作者在建筑的光影中寻味其背后的故事。广场上的卖艺人、教堂角落的雕塑、石庭里的石子……都见证着历史与文明的沧桑与更迭。观察,体会,思考,作者以旅行者和建筑师的双重身份在城市中游历,体会独属于这个地方的味道。
自 序
旅英随笔
塞纳河畔
魅力意大利
大洋彼岸
城市映象
自序
几十年来, 我设计过许多建筑, 到过不少地方,读过不少书,也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不管在哪里,我都会随手画点儿速写、水彩,如今再看这些“旧迹”,也会勾起对往日的回忆。
关于这些“旧迹”, 我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药盒背面写和画。药片取出后,我总是会把药盒裁开,剪成一张张小卡片,然后在这些小卡片上写文章提纲、小段文字,或者画些小图。在飞机或火车上落座后, 在某些会议的中间, 在厨房做饭炖煮的空当……只要有一点时间,我都会拿出卡片写点临时想起的文句,随手勾画一个设计方案或小草图。一来因为方便顺手, 这种临时起意式的灵感火花不是靠熬时间就能熬出来的, 它会突然迸发, 但也会稍纵即逝, 你若不立即抓住并记录下来,也许就再也想不起来了。二来是喜欢那种质感,药盒背面的纸颜色很均匀, 用签字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很舒服, 有一种细腻柔和的触感,墨色仿佛能渗入纸中。《故乡》
《故事》《故人》这三本集子,即是“药盒背面的手迹”。《故事》围绕着我到过的许多国家和城市写就,是我对海外游学经历的记录。我是一名建筑师, 但我不打算从专业的角度来描绘或论述某座城市的规划、建筑形式、风格流派、园林艺术。这不是一部理论专著,我想以一个普通人、一个旅行者的身份来记载那些经历和感受, 也好让非建筑专业的读者通过不艰深难懂的语言了解那些城市,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
胡绍学
2017 年7 月于北京
走访莎士比亚故居
位于埃文河畔的莎士比亚出生地斯特拉福德(St r a t for d) 位于温莎郡, 离牛津很近, 乘坐旅游大巴车来回只需花费3 英镑,当日即可返回。伦敦我去过七八次,温莎堡及布伦海姆宫也已经去过了,于是我决定再去斯特拉福德参观一下莎士比亚故居。
莎士比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上中学时,一位女老师的丈夫是有名的莎士比亚剧作翻译家朱生豪。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7 部戏剧。朱先生英年早逝,但在短短的10 年中他翻译了31 部半的莎翁剧本,是中国公认的最有名的莎剧翻译家(其他的翻译家如卞之琳、曹未风、曹禺、方平等都没有他翻译得多,他们之中最多的也只翻译了1 1 本)。当然,各个翻译家的中文本很难简单地予以评价和比较,肯定是风格不同、各有所长的,但无论怎样,朱生豪先生是最有名的一位。那位女老师当时对我们讲了她丈夫的一些事,并鼓励我们在课外阅读几本莎士比亚的剧作。我那时候只有15 岁,基本上还不懂什么文学、戏剧、艺术,倒对还珠楼主的作品以及《隋唐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小说感兴趣,另外也爱看《格林童话》以及《一千零一夜》之类的外国故事。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莎士比亚,但老师介绍过之后,我就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哈姆雷特》。看了一遍,我觉得很没意思,怎么剧中人说话时都像在念诗啊?为父亲报仇时还要先朗诵诗吗?总之,没看懂。我记得那年,杭州的一家电影院还放过一场电影,是一部原版美国片。出于好奇,我自己去看了一场,结果看得心惊肉跳,害怕得很(一个夜晚,一个黑人杀了一个白人女性……)。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部由莎士比亚的剧作改编的电影,讲的是《奥赛罗》的故事。一个刚刚15 岁的少年肯定是看不明白的了。
清华的图书馆借书非常方便。大四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后,我便常常借阅朱生豪的莎剧翻译本来看, 估计至少我也看过十几本,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了初步了解,也开始对其剧作中的典型人物的个性、蹊跷多变的剧情、幽默的对白有了兴趣。“ 文化大革命”前,我又在北京看了改编的电影,比如《哈姆雷特》。总之,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莎士比亚。这也是我到英国后想要去参访一次莎士比亚故居的原因。
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大概只有四分之一写的是在英国发生的故事(包括当时的苏格兰), 其他的都发生在外国, 遍及欧洲许多国家, 如意大利、法国、丹麦等。以莎士比亚自己的故乡斯特拉福德的生活为背景的只有一部,那就是《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以下简称《温莎》)是朱生豪先生给取的名字,原剧的英文是Th e Me r r y Wi v e s Of Wi n d s or。如果直译应该是《欢乐的温莎老婆们》,但这部剧作的中文译本只有朱先生翻译的版本,朱先生的名气又大,因此到目前为止一直就通用这个译名了。其实从剧情来看,剧中主角傅德大娘和裴琪大娘一点也不风流(这里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风流),都是厚道老实的小市民和家庭主妇,只是她俩都爱开玩笑,爱捉弄不正经的人而已。莎翁写这部剧的目的就是讽刺和鞭笞那个无耻的没落贵族福斯泰夫。
莎士比亚写的几十部剧作中, 大多数发生在宫廷里的国王、贵族之间, 还有海岛上仙女们的故事,而以他自己故乡为背景并且专门描写小城镇中普通小市民日常生活的,也只有《温莎》这一部了。
我在去英国留学前, 曾经翻阅过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些评论资料,其中很多评论都认为《温莎》是莎翁所有作品中艺术水准最差的,甚至有许多败笔。但是,也有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把自己在斯特拉福德的全部生活展示给我们,其真实性和生动性要超过其他剧本。恩格斯对此剧的评价非常高,他在1873 年1 2 月10 日致马克思的信中说到,仅仅就第一幕而言,“ 就包含了比整个德国文学还多得多的生活和现实”。
在去参观莎士比亚故居之前,那些关于《温莎》剧的评论又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更引起了我对斯特拉福德的兴趣,我想知道的是它是否还遗存着16 世纪英国小城镇的风情。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我终于到了斯特拉福德— 果然是一番英国传统的小城镇景象。沿街的房子大都是两层高的带阁楼的住宅,红色陶瓦屋顶, 坡度很大( 这是因为欧洲北部冬天雪很大的缘故),所有的房顶上都有几个高高竖起的烟囱, 外墙是红砖色, 屋顶之下带阁楼的一层大多是白色的,整座建筑基本都是木结构, 外墙面上清晰地露出深色的木构架, 这是典型的都铎王朝时代的建筑风格。这种半露木构架的坡顶建筑历史悠久,直到现在还是英国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传统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由于造型富有变化,色彩对比鲜明,的确很漂亮。街道并不宽, 估计也就七八米,够两辆马车并排通行。
小镇绿化很好, 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和鲜绿色的草坪, 城里没有高层建筑, 看来规划部门对斯特拉福德的建筑限高控制很严。小镇上有一些商场、小旅馆、超市之类的建筑,式样虽比较现代化, 但高度不高。总之, 斯特拉福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一座宁静的传统英国小镇。英国对莎士比亚故居以及与他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非常重视,整个斯特拉福德小镇可以说是以莎士比亚的故居为核心, 还把莎士比亚女儿和女婿的住宅、莎翁母亲出嫁前的住宅、莎翁妻子娘家的住宅等都加以保护, 再加上新建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心、莎士比亚图书馆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纪念体系。
由于专业爱好和习惯, 我急于画一些建筑速写,所以到莎翁故居里面参观的时间不多,也就粗粗地转了一圈,阁楼也没上去。
故居室内装饰基本上保持着原有建筑的时代风格。莎士比亚出生的房子中,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所有的室内房间也大都是白粉墙面, 露出深棕色的木构架,顶棚的木梁配上白色天花板非常漂亮。楼上的卧室很朴素,只有一张单人床, 这是莎翁母亲的房间, 也是莎士比亚出生的房间。我最感兴趣的是故居的厨房,面积很大,有壁炉及烧烤架,在炉前地面上还有一个烧火用的洼坑。墙上挂着一些铁叉、铁棍之类的用具,看起来在那时候的英国小镇,烧烤是最主要的烹调方法之一。
我在参观莎翁故居前,就很期待看一下这位世界闻名的大作家的工作和写作环境,想重点参观一下莎翁的“书房”,但结果令我有些失望。莎士比亚故居中并没有特别大的书房,他起居的房间也很普通,除了床、柜等一般家具外,也就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桌上有几本书、墨水瓶和鹅毛笔,也没有大的书架。实际上,这个故居应该是莎士比亚父母的故居,供职于宫廷剧团任专职剧作家后,他恐怕就不常住在这栋房子里了。
1564 年4 月23 日, 莎士比亚出生在这房子里。他父亲是一个皮匠, 专做手套之类皮具, 后来当上了斯特拉福德的镇长, 算是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他的房子在小镇上也算是不错的。这点使我联想起《温莎》剧中傅大叔的家,不算很富裕,但绝对算得上小康,日子过得也还不错,要不那个狡猾的福斯泰夫么会想打他家钱财的主意呢。莎士比亚从小在拉丁文学校读书。他没有上过大学,但十分喜爱阅读,他的拉丁文基础为他阅读大量的意大利历史故事资料创造了有利条件(莎翁剧作里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维洛纳、米兰等地)。莎翁在1588 年前后开始写作,1590 年,他已是宫廷剧团的剧作家了,深得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的赏识。但在1603 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詹姆士一世即位,国家政治矛盾不断,封建统治者和传统的宗教势力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势力产生尖锐斗争。在这种形势下,莎士比亚不再受重视,他于1611年回到故乡居住,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写出重要的作品。1616 年4 月23 日是莎士比亚的生日,也是在这一天,他在故乡的家中去世,享年52 岁,一天不多,也一天不少。
看着莎士比亚的故居, 想着他不算很长的一生,我不禁感慨。莎士比亚的确是一个天才,他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一生中从未到过外国旅行,全凭阅读过的那些外国的历史和故事资料,以及自己的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写出那么多的剧本、故事。外国题材的作品中,人物、地点、背景、历史等还都十分逼真。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有非常典型的性格。
莎士比亚还创作出了一些深刻隽永的词句,譬如哈姆雷特的那句“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已成为几百年来戏剧中最著名的台词了。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旗帜, 也是全世界文坛的泰斗, 他的作品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戏剧创作。我国著名的剧作家曹禺如此评价他:“ 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又惊又喜的巨人…… 他为普通人而写,又为天才的人而写,为智慧和愚蠢的人而写, 又为各民族、各个有文化的角落而写……” 马克思也热爱莎士比亚的戏剧,他能成段成章地背诵莎剧中的台词。马克思在他与恩格斯的通信中提到,莎士比亚“为后代剧作家开辟了一条宽阔豁亮的道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