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944162
深厚的文化内涵 独到的思想发现
从经济、文化的角度,挖掘推动历史的潜动力
《钱眼读史》主要反映了财税政策导向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以经济视角面对历史,对中国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平民生活状态进行了生动而又独特的展示,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深邃独到的思想发现。
本书改变了以往将历史仅仅当作政治史的做法,而将历史更多地叙述为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经济史,揭示了经济对历史发展的潜动力,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新视野。
卖官鬻爵的财政收入
佛门度牒与财税金融
养廉银与师爷佐治
反走私之战
“飞钱”随想
宋、元、民国财政失衡之反思
鸦片贸易及其税厘的演变
崇公抑私兴专卖
偏旁的平衡
黄老之学薄赋敛
西来佛教融中土
儒家文化贯古今
从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异于禽兽无几的上古时代,演变到现代文明社会,其间的中国有盘古开天地,神农尝百草,秦王灭六国,汉唐雄天下,宋元通四海,明清盛转衰的变化。对这一系列历史变革的论述,人们往往沿袭“二十四史”的写法,以朝代更换为主线,将历史仅仅讲述为政治史,受制于一种以政治为主导的史学观;政治腐败与政治斗争成为历史题材的主要内容,一兴一衰,循环往复。这样的历史叙述既有悖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也不符合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决定力量的普遍真理。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从欧洲破土而出的近三百年来,不仅使世界面貌急剧改观,也引发了中国从清末到今天的百年巨变。这一切更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开辟新的视野,以经济的视角面对历史,用文化的变迁反观经济,从而将历史更多地叙述为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经济史,社会不断进步的文化史,并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历史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潜在动力。
其实这一人本之力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人剖析过,这就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迁。他在巨著《史记》中向人们揭示了人除拥有天生的利人利群冲动外,还拥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趋利理性。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宋明时代儒学吸收佛、道理论逐步神学化,进而发展成哲学化的理学,才使这一原本十分显性的社会动力被“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以理为本”所掩盖,走向地下,成为“潜动力”。即便如此,这个后来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寻求利益化的强大动力,数千年来对中国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还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诸如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治国方针,平等竞争的科举选官制度,卖官鬻爵、出卖僧道度牒平衡财政的理财奇招,崇公抑私的专卖政策,“众生是佛,佛即我心”的中国化佛教,僧人种茶、制茶、饮茶、茶禅一味的茶文化与税收互为表里,官商勾结取势求利成就红顶商人的致富之道,等等,无不体现了人本之力的作用。至于“潜动力”在社会管理层面上则往往外化为以金钱计量的赋税、财政、金融的收支管理以及遍及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理财思想,它们以不同形式推动着表面上重义轻利的古代中国蹒跚前行。
经过两千年人性压抑的中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一代新风,原本封闭的社会终于逐渐放开了对个人追逐利益的人性认可,让“潜动力”慢慢浮出水面并日益显性化。因此,在强调“以人为本”推进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研究“潜动力”,以便向世人揭示其中利益驱动之奥秘和应遵守之秩序。为达此目的,我经过多年的酝酿,陆续撰写了数百篇财经历史随笔,从中选出48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组成《钱眼读史》、《运财帷幄》、《钱财两面》三本书,并冠以“潜动力”作为涵盖三书的丛书之名。《钱眼读史》有12篇文章,主要反映财税政策导向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运财帷幄》有22篇文章,主要反映各种不同类型的理财之道;《钱财两面》有14篇文章,主要反映财政收入与支出两方面的历史文化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其历史漫长而又丰富,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简洁的文字来揭示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全貌,穷其细节,具其始末,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人才疏学浅,自知粗陋之作很难满足读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要求,因此,祈望诸君以己之高见,指陈作品缺失,不吝赐教作者于万一!
全书纵向贯通古今,横向融会财经文史哲等诸多学科,不仅内容丰富,文笔洗练,而且互相渗透,角度独特,多有突破,令人读后为之耳目一新,以至于爱不释手。
——刘仲藜
翁礼华对财税史涉猎甚广,研究有素,说起来旁征博引,头头是道,颇有兴味。
——项怀诚
翁礼华的作品突出的特点是,打破了政治化的思维定势,代之以经济眼光、文化眼光,这就多了一种解读历史的方法,展现出新颖的面貌。
——雷达
翁礼华是个智者。他的智慧的很大一部分构成,是他的渊博。他的博学的很大一部分构成,是他的财经领域。以财经角度入手进行把握和思考,其实是研究中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本原的方式,打个比方,就像临床上使用心电图。
——黄亚洲
翁礼华用文学的形式从财经视角激活了我们的历史观念、认识和图像(想象),使历史成为一种特定的知性(财经)和感性(文学)的结合体。这也可以说是实践了当代散文写作的一种可能。
——吴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