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84384
本辑包含五个专栏,所收录的论文大致可归入三个主题。*个主题围绕“成为同时代人”这一议题,讨论在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的论文《什么是同时代人》激发下,当代诗歌中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同代人的多种内涵、诗歌的当代性等话题。第二个主题为诗人研究。*重要的是关于戈麦的一组文章,包括戈麦遗稿《异端的火焰——北岛研究》,为研究者考察戈麦自身的生命状态、诗学观念和诗艺取向提供了难得的*手文献,另有三篇文章专论戈麦诗歌的情调特征、意向特点、语言实验。其他的诗人研究论及杨牧、废名、吴兴华、穆旦。第三个主题关于新诗史料的发掘。杨宗翰归纳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新诗的特征与成因;洪子诚通过回顾五六十年代爱伦堡等评价茨维塔耶娃的史料,以文本对照的方式,阐述了多多、张枣等中国当代诗人的阅读与写作同茨维塔耶娃诗歌的丝缕联系。
问题与事件
“成为同时代人”六人谈
夏可君?周伟驰?姜涛?冷霜?张定浩?王立秋 (?2?)
从“异质时间”到“同时代人” 一?行 (?16?)
有关诗歌的“当代性”问题
——对“成为同时代人”的讨论 张伟栋 (?45?)
戈麦研究专辑
青年意义危机与精神裂变
——戈麦与1980—1990年代转型期诗歌 吴?昊 (?58?)
冷的诗学与孤悬的时刻
——戈麦论 王辰龙 (?80?)
戈麦诗歌的语言试验与意象集成 周俊锋 (102)
异端的火焰
——北岛研究 戈?麦 (117)
台湾新诗研究
论杨牧《十二星象练习曲》,兼及现代性 郑慧如 (154)
试论台湾新诗史回归期(1972—1983)的特征、
成因与起点 杨宗翰 (177)
诗人研究
“画梦”的“符号”
——废名新诗理论中的新诗本体及语言问题 王静怡 (200)
吴兴华诗论研究
——以诗的想象力为中心 周小琳 (220)
“转变”的心路
——关于穆旦诗歌《春》的版本考辨 包?晗 (240)
新诗史资料
爱伦堡的《〈玛琳娜·茨维塔耶娃诗集〉序》及其他 洪子诚 (254)
本辑作者简介 (275)
编后记 (27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