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17025
详细介绍了罗马帝国后期罗马军团衰落到十字军东征期间,欧洲各民族,西欧王国,拜占庭帝国军队的组织、装备、战术、战略发展历程以及重大 战役
欧美军官必修教材、军迷提高军事修养的进阶书籍
内容覆盖面全、跨度大
译文流畅,贴合原著,兼顾军事的专业和文字的文学性
初版前言
第一章 从罗马时代进入中世纪的军事变革
第一节罗马军团的最后时光(235年至450年)
第二节 贝利萨留和哥特人(450年至55年)——骑兵主导地位的
第二章 中世纪早期(500年至768年)
第一节早西哥特人、伦巴第人和法兰克人
第二节 盎格鲁-撒克逊人
第三章 从查理曼大帝到哈斯丁会战(768年至1066年)
第一节 查理曼大帝与早期加洛林王朝(768年至850年)
第二节 维京人
第三节 维京人被击退(900年至1000年)
第四节 马扎尔人(896年至973年)
第五节武器与盔甲(800年至1100年)
第六节攻城武器(800年至1100年)
第七节 步兵的最后一搏——1066年哈斯丁会战和1081年迪拉基
第四章 579年至1204年的拜占庭军队
第一节拜占庭军队的发展演化
第二节 拜占庭军队的装备和组织
第三节 拜占庭军队的战略和战术
第四章 拜占庭军队的衰落(1071年至1204年)
第五章 十字军(1097年至1291年)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十字军的大战略
第三节 十字军的战术
第四节 十字军的战术(续)
第五节 卡莱(哈伦克)、太巴列、阿克、曼索拉——十字军的几场大败
——闻春晖(历史博主“史海悠游”)
在普遍的认知中,中世纪是一个黑暗蒙昧的时代,严整的希腊方阵和罗马军团从战场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骑士在宗教狂热和利益驱使下的蛮勇拼杀,战争艺术似乎也被埋葬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中。但是,真实的历史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十分幸运,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欧曼的经典名著《中世纪战争艺术史》能够引入中国,从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面了解中世纪战争艺术的窗户,而本书的译文出自*军史研究者,军事史作者王子午之手,亦是难得。相信通过译者去伪存真、严谨写实的笔触,本书将拨开中世纪战场的迷雾,使中国读者获得对中世纪军事史的全新感知。
——丛丕(《战舰》杂志主编)
查尔斯·欧曼爵士毕业于英国温切斯特公学及牛津大学,少年成名,25岁便发表了论文《中世纪战争艺术》,后曾当选英国历史协会主席及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在其1898年的不朽名著《中世纪战争艺术史》中,他将昔日仅散见于前人编年史中支离破碎的军事艺术资料融为一个脉络清晰的整体,开创了古代战争艺术著作的先河。本书中文版本的出版,对国内古代战争史读者而言,不啻于一大福音。
——马千(欧洲古战学者)
在大部分战争艺术的爱好者看来,中世纪都是一段愚昧、黑暗的时代。在古代文明的光辉被宗教的帐幕所笼罩之后,希腊人和罗马人所留下的战争艺术也被大部分欧洲人所遗忘。按照这种观点来看,在这黑暗时代里,主宰战场的不再是谋略,而退化成了蛮勇。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维京人、马扎尔人,这些被罗马人称作野蛮人的民族统治了欧洲,将这片大陆带入了封建时代。战争的规模从数万人之间的会战,变成了几百人的冲突,对大战术和战略一无所知的领主们互相搏杀百年之久,但除了少数例外,大部分战争在战争艺术方面并没有太多可取之处。
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在罗马战争艺术消失的同时,新的战争艺术也从野蛮人的蛮勇之中诞生了出来。盎格鲁-撒克逊人拥有坚韧的重步兵,法兰克人发展出了锐不可当的重骑兵,马扎尔人则拥有来去如风的马弓手,维京人虽然只以抢劫为生,但也教会了西欧人盔甲和城堡的重要性。当这些民族在战场上互相厮杀之时,与罗马时代截然不同的中世纪封建制度以及中世纪战争艺术,便诞生了出来。到了11世纪,法兰克人和诺曼人的封建骑士已经击败了所有的对手。他们身披重甲,一旦冲锋起来便无人可挡,步兵则沦为了仆役或辅助部队,直到十字军东征时,西欧人才会重新发现步兵是何等重要。
与此同时,东方的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高度发达的战争艺术。帝国经历了7世纪到9世纪的低潮,但在马其顿王朝诸皇帝的统治下,终于在10世纪至11世纪登上了*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罗马人重新拥有了全世界规模*为庞大的重骑兵部队和*科学的战术、组织,皇帝和将军们所撰写的教材和条令,西欧人直到18世纪都无法媲美。只不过这一切,都因这个古老帝国的内乱和1071年曼齐克特会战的惨败戛然而止。
进入十字军时代后,基督徒和穆斯林的交锋不仅谱写了中世纪史上*波澜壮阔的篇章,而且也将西欧战争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整个十字军东征,也可以说是给中世纪战争艺术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东征之前,西欧人所依靠的只有重骑兵;在东征时代后,步兵重新成为战场上的重要角色。而引ling着骑兵崛起至*峰的所有一切缘由,从罗马时代一直到十字军时代,都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关于本书
查尔斯·欧曼爵士所著的《中世纪战争艺术史》一书以罗马帝国后期罗马军团的衰落为起点,对西欧各基督教王国以及拜占庭帝国军队的组织、装备、战术、战略发展历程以及著名战例进行了全面又不失详细的介绍。查尔斯·欧曼爵士从中世纪残破的文献中,重新构建起了中世纪战场的宏伟蓝图。可以说,在这部著作诞生之前,从未有哪部书能够完整地将中世纪各国军队的发展脉络梳理得如此明确工整。无论是专业的战史研究者还是对中世纪战争史浅尝辄止的读者,都能从这部书中获益匪浅。
本书第一卷截止于十字军东征结束。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欧洲从古代走向了封建社会,封建骑士也逐步成为欧洲战场上的主宰。在本书中,欧曼爵士对于法兰克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以及马扎尔人等民族的战争艺术发展过程都做了详细记载,无论是兵制、战术还是装备的演变都事无巨细地加以记载。除此以外,截止到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之前的拜占庭战争艺术也在本书上册中占据了大量篇幅。可以说,从罗马帝国晚期至十字军东征结束,欧洲的一切战争艺术发展,都被这一卷所涵盖。
本人也很荣幸地得到这一机会,将这部《中世纪战争艺术史》带入中文世界,并将其列入由本人启发的指文《战争艺术》系列丛书,以欧曼爵士这部著作来覆盖战争艺术发展史的欧洲中世纪部分。
局限于成书时间和当时资料查阅的困难,和《亚历山大战史》一书的作者道奇一样,欧曼爵士也在书中犯下了一些笔误,而且由于其参考的资料来源极为复杂,在地名、人名的拼写方面也常与近年常用的方式不同,本人在翻译过程中已尽可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矫正,但由于知识所限,这一个中译本也必定存在局限和谬误,望读者指正。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我必须感谢将《中世纪战争艺术史》一书的翻译工作交到本人手中的指文工作室以及在排版和校对过程中对本人帮助极大的本书编辑。*后,我还要感谢一人,若无这位前辈在本书第一卷译制后期的不断鼓励和支持,本人甚至可能早已因琐事困扰,而无法完成任何译作或著作了。
读史,意在鉴今,愿我们都能够从历史、战史的教训中学得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好。
王子午
2017年12月16日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