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7167438
编辑推荐
林秋明编著的这本《非遗福清(文化福清)》分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信仰、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曲艺、戏曲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方言盘诗、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福清俗语、十番音乐、金鼓吹、闹台、伡鼓舞、光饼舞、板凳龙、宗鹤拳、石竹山梦文化、迎神等流传于福清民间,已列入福建省(3个)、福州市(15个)及福清市级(40多个)的非遗项目。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史料性强。
目录
民族语言
福清话
民间文学
方言盘诗
民间故事
附一 叶向高祈梦
附二 万石山的传说
民间歌谣
附一 啼惨症(哭嫁歌)
附二 十抱菅蓁(丧葬歌)
附三 单身哥
附四 唱十嫂
附五 真鸟仔
附六 觑牛歌
附七 主人没着厝
附八 一螺一车车
附九 数字歌
附十 悌伙煮乇这蛮香
附十一 米磨麦
福清俗语
附 福清俗语100条
民间美术
微雕技艺
糊纸技艺
民间音乐
十番音乐
民歌曲牌
金鼓吹
沟头打击乐
早傍堂
闹台
民间舞蹈
侔鼓舞
舞龙舞狮
光饼舞
渔翁戏蚌舞
海族舞
舞板凳龙
九鲤龙灯舞
弄五兽
陆地行舟
周礼佾舞
传统戏剧
闽剧
杂技与竞技
宗鹤拳
龙形拳
福清南少林武术
传统手工技艺
福清光饼制作技艺
人生礼俗
福清庆寿礼仪
民间信仰
石竹山“梦文化”
塘边“走街”
岁时节令
迎神
走灯牌
二月二祈福游春
烧瓦塔
民间曲艺
福州评话
民间戏曲
提线木偶
序言
福清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历史悠久。唐圣历二年(699)置县,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长期以来,勤劳、勇敢的福清人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福清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明证。
在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民间习俗,传统音乐、舞蹈,衣食住行,婚育寿丧,祭祀信仰,文体技艺等方面,都蕴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
福清早在1990年就遵照国务院的要求,对各乡镇民间文艺进行初步的搜集、整理,*显著的成绩就是民间文学三集成。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福清有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一定成果,列入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有9个,列入福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有39个。其中,石竹山梦文化、宗鹤拳、新厝侔鼓舞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由福州市群艺馆申报)已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福清还先后命名了一批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传承基地。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特别是宣传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平衡、专业人才紧缺、经费不足、传承人断层等因素,制约了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产业价值,又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百万玉融儿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宝贵资源,体现了福清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艺术想象和文化意识,对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及和谐文化建设都有很大帮助。
收入本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人生礼俗、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曲艺、民间戏曲13类共39个项目,生动展示了福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硕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此书,增强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希望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为促进福清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摘
石竹山的宗教文化起源于汉唐的道家文化,再融入宋代的禅文化,到明清时代,又融人了儒家文化,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以道为主,兼容释、儒”的文化景观。石竹山的道教文化有许多奇绝之处,主要有“一梦(祈梦)、一签(抽签)、一春(接春)、一愿(许愿)、一生辰(元辰保护神)”。
“梦文化”是石竹山道教文化的*特色,石竹山因此被世人誉为“中华梦乡”。石竹山道院乃“祈梦之所”,始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初名“灵宝观”,后改名为“石竹寺”,现由仙君楼、观音殿、文昌阁等组成。道院内供奉汉代何氏九仙君。
石竹山因其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以及超强的地磁场时空点感应,成为“梦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很早就被封为“行春之治所”。
石竹山祈梦习俗*迟在明代,*早在宋代就已经形成了。由于历史上不少名人都说石竹山神仙赐梦灵验,因此自明代末年,很多善男信女都慕名前往祈求神仙赐梦。马铎、叶向高、李光地、陈宝琛、萨镇冰等名人都与石竹山祈梦结缘,并且留下佳话。
其实,石竹山祈梦并不是要真正进入睡眠状态,而是人在虔诚且恍惚状态下的一种幻想。特别是在烟火缭绕、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更觉得神秘缥缈。祈梦者如入太虚幻境,很容易就进入梦乡。所谓“心有所想,梦有所现。”那么,怎样才能祈求到梦?答案就两个字——诚心。
有研究资料表明,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五分之一的时间在做梦。梦是潜意识活动的一种表现,有时人们在梦中可以获得一些创作灵感。
石竹山道家认为,祈梦必须诚心诚意,所谓“心诚则灵”,必须带着问题去祈求何氏九仙君赐梦。祈梦有8个要素:法、侣、财、地、慧、德、师、悟。而圆梦,就是把祈梦的幻影与祈梦者的心理,包括思想、文化、性别、气质、感情、情绪和意志联系起来,并与他们的生辰八字、阴阳五行结合后加以分析,以易理预测,说明梦境的真相,从而得出对祈梦本身有利或不利的结论。经过长期实践,石竹山道家把祈求的梦境归纳为象梦、直梦、反梦、间梦、诗词梦、谐音、字梦、药梦8种。他们认为,通过圆梦来诊断疾病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总结,它与封建迷信有着本质不同,时至今日仍是我国传统医学用以判断疾病的一种辅助方法,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祈梦者在石竹山的大气场中,通过祈梦的方法与宇宙的高智能意识沟通信息,能治疗许多疑难杂症。这种超乎心灵能力的现象,用科学知识尚不能圆满解释。因而有人对它蕴含的身心世界的奥秘进行探索和体验,目的是更好地对梦文化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正确的解释。一旦人们破译了梦中的密码,揭示出生命信息的奥秘,梦文化将为人类社会发挥出重要而有益的作用。
此外,石竹山“梦文化”活动还包括“接春”和一系列节庆仪式。“接春”由“追春”“燔柴迎春”“装接春金斗”“禳太岁道场”等组成,每项内容都颇有深意。
“追春”:信众跟随道长,环绕道院,去追随春天的脚步。人们希望借以追到希望和梦想。
“燔柴迎春”:因“柴”与“财”谐音,所以在开春之始点燃薪柴,熊熊火焰预示来年事业红红火火。随后,人们往往要带两爿“燔柴”回家,一爿放在鼎炉之下,一爿珍藏起来,分别表示迎来了财运、留下了财富。
“装接春金斗”:在石竹山的石栏杆上排满木制的“斗仔”,内盛稻谷、剪刀、尺子、镜子、果子、青枝、红烛等物品,寓意一年五谷丰登、衣食无忧。斗沿扎一圈青竹或榕枝,表示人丁兴旺。青竹或榕枝上若放置红联(俗称“春纸”),代表大吉大利。人们把“春”接回家后,将“斗仔”供于中案,以便平时膜拜。将“春纸”贴在门上,预示吉利到家。
“禳太岁道场”:本命之年,或大小3岁、6岁的人,当年的运程极为重要,故人们要在元辰殿拜太岁,祈求神明保佑。
其他宗教节日仪式如下。
财神诞: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商家和企业在这一天祈求财源广进。人们在这一天都要早早起床,道院则设道场,以鞭炮、锣鼓和三牲酒席迎接财神的到来。这一天夜里,全家要吃汤圆。因为汤圆形似元宝,吃汤圆又叫“进元宝”,据说这象征财神爷恩赐的财宝。
玉皇诞: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道教经典说他历经3200个劫难,“渐入虚无妙道”,又经过1亿个劫难,才修成了玉皇大帝;另说他是元始天尊的后代,是太上老君送到人间去的。这一天,石竹山道院举行神仙大会,善男信女纷纷叩头进香,祈求平安、消灾纳福。
元宵节:新年后的*个月圆之夜,所以又称“上元节”。道教说,天、地、水为三元,又称“三官”,主管人间的祸福、鬼神的升转,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三官”生日,其中正月十五就是上元天官大帝的诞辰。这一天,道院要举行斋会,善男信女也要去殿堂进奉香火。
二月初二:土地神的圣诞。因为土地神与民众*接近,能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一天到石竹山道院绕香供祀,顶礼膜拜,可保佑家宅平安、添丁进口。
七巧节:中国的情人节。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这一天在鹊桥相会。按当地习俗,七月初七这一天,有情人携手走过石竹仙桥,可保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中元节:七月十五,民间有做“普渡”的习俗,也就是超度亡灵。此时上石竹山烧一把平安香,可驱灾避邪、常保平安。
P121-124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