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3035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相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意义
六 研究方法与调研说明
第一编 价值追求与社会代价:质性分析
第一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诉求
一 规模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二 办学条件改善:提升设施设备质量
三 师资整合优势:建设和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
四 课程资源丰富:开齐开足开好相关课程
五 教学活动优质: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社会代价
一 政府作为投资者:学校撤并未有效节约成本
二 学校作为实施者:管理成本与安全责任增大
三 教师作为从动者:工作与生活面临新挑战
四 学生作为适应者:上学与社会性发展面临障碍
五 家庭作为相关方:经济状况和家庭稳定面临挑战
六 社区作为剥离方:文化抽离与记忆断裂
第二编 学校规模与家校距离:量化分析
第三章 校长视角下的理想学校规模研究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数据说明
四 当前中小学学校规模的基本情况
五 校长视角下的理想学校规模描述
六 什么因素影响了理想的学校规模?
七 多大规模是合理的?——一个数学推断
八 简要结论与讨论
九 结语
第四章 家校距离对农村学生上学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分析框架及数据说明
四 分析结果
五 家校距离的限值
六 结论与讨论
七 政策建议
第三编 过程梳理与政策分析:个案研究
第五章 人口流入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浙江温岭
一 温岭市概况
二 21世纪以来温岭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及过程回顾
三 校际均衡追求下的公办学校质量布局
四 教育扩容背景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格局
五 温岭市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六 温岭市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第六章 人口稳定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吉林东丰
一 东丰县基本情况
二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及动因
三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梳理
四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过程
五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六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第七章 人口流出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甘肃庄浪
一 庄浪县概况
二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及动因分析
三 庄浪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
四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成效与问题分析
五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序 言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任务的完成,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点多、面广、规模小的学校布局特征增加了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难度。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深入推进背景下农村地区学龄儿童逐年减少趋势,以及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的向城性流动趋势的形成,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农村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从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到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发布,我国农村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这一过程被视为过去10多年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最为突出的变化之一。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其方式是通过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但是,这一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如脱离因地制宜原则的一刀切式、指标式的学校撤并,学校撤并后的校产处置纠纷、学生上学安全,以及农村社区文化抽离等问题。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及其执行过程的系统性评价显得十分必要。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秦玉友教授及其团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实地调研,并完成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一书,系统分析了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文本与学校布局调整实践发展脉络,深入研究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本书认为,从逻辑上讲,研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需要厘清三个重要的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沿着这三个问题展开。首先,为什么要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这一问题可以分解为三个关键的小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布局调整的价值是否实现?它的效果和影响如何?如果将第一个小问题看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价值追求的本体,那么后两个……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