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金戈铁马的嘶鸣、此起彼伏的争斗、惊心动魄的政变,二百八十余载的风云涌动,二十一位皇帝的悲喜人生。

作者:谢国计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ISBN: 978751681016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8.99

类别: 历史普及读物 SKU:5d8522fd5f9849104542581f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10163

编辑推荐

 

 

 

借一段历史,读一个未来。领略大唐文化魅力的同时,对治政和处世之道也会有所领悟。

★唐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

 一个伟大而双神奇的王朝,为什么会在“安史之乱”后就走向了衰亡?

 唐朝是如何在雄浑宏阔的历史运动中拔地而起的?

 在将近3个世纪的时光里,她又经历了怎样的波峰低谷,直到腐朽败亡?

★金戈铁马的嘶鸣、此起彼伏的争斗、惊心动魄的政变,二百八十余载的风云涌动,二十一位皇帝的悲喜人生。

★全书运笔自然,风格明快,语言风趣精炼,笔法轻松风趣,情节张弛有度。

 

内容简介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正说大唐帝国历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历史上很强大帝国的崛起、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一段壮阔恢弘的历史,讲述了大唐的盛世传奇。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斗争与杀戮;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意外与无奈。但我们仍想走近唐朝,追溯那段盛世光华的大唐岁月。娓娓道来的叙述,慢慢地浸进历史,这份细腻带给读者一个与众不同的唐朝,值得玩味。

作者简介

谢国计,自幼酷爱历史和文学,致力于通俗历史的写作,对唐代历史很感兴趣,造诣颇深。主张人性化写史方式,以现代视角审视解读历史。经过长期的准备,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来书写大唐的历史。

目  录

目录

 

 

章逐鹿中原,天朝初建的历史博弈

古往今来,朝代的更迭就像是一场历史的博弈,在攻守进退间,是谋略也是战局。唐高祖李渊胆略超群、目光远大,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为日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把握时机一扫群雄,开创了大唐的一代霸业,为李家天下奠基铺路,并使大唐王朝成为封建历史上一个极为辉煌和鼎盛的时代。

时逢乱世,好风凭借力

晋阳起兵,问鼎关中

一代巾帼平阳公主

金戈铁马,天下尽归唐

兔死狗烹,开国功臣命归西

百废待举,改府兵稳基业

广纳贤才,海纳百川为己用

王位纷争,太上皇的叹息

第二章一代明君,开创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李氏家族中耀眼的一位。在建唐之初,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南征北战,推翻了隋朝统治,歼灭了藩镇割据,平定了农民起义军,统一全国;在位时期,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勤政爱民,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国家的措施,使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成就了贞观盛世的光华,可谓是一代明君。

相煎何太急,玄武门哀歌

励精图治,书写贞观盛世

尊号天可汗,四海皆臣服

集思广益,改革吏制避专权

君心若镜,兼听明偏信暗

统一经学,树立儒家权威

玄奘西行求学,荣归大唐

母仪天下,贤德皇后长孙氏

李承乾谋反,聪明反被聪明误

父女反目,明君难断家务事

第三章天下大治,真懦弱还是假痴癫

俗话说:江山易打不易守。作为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被掩盖在父皇唐太宗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的光环之下,以致一度被后世误解为是一个“懦弱之君”。但是他不但守住了江山,还使贞观时期的不少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内政和外交都得到了一定的推进,社会持续繁荣发展,成就了有贞观遗风之称的“永徽盛世”,使天下大治。

太子之争,李治入主东宫

初试皇权,起用罪臣纳贤士

高阳之乱背后的政治逻辑

永徽之治,承父贞观遗风

废后王氏,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权力对决,舅甥的恩怨较量

帝后争锋,拱手让江山

第四章日月当空,拨响内乱之弦

武则天,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和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寿命长的皇帝之一。这朵女帝花在鲜血淋漓的宫廷斗争中傲然绽放,在她执政的近半个世纪中,国富民安、经济兴盛,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他们在位期间全都软弱无能。李显酿成了皇后韦氏干政的恶果,导致政局动荡不安;李旦陷入了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的权力斗争之中,终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

入选宫廷,武家有女初长成

攻心计,二次入宫终得宠

先发制人,大肆杀戮除异己

数易太子,谁说虎毒不食子

讨武失败,敬业被诛

江山易主,竟是武家天下

铁血政治,对决父权社会

知人善任,君子满朝

上官婉儿,御前女相人

平男宠之乱,再建李唐王朝

朝纲大乱,韦氏母女后宫干政

姑侄斗法,权利的诱惑

第五章大唐惊变,繁华盛世过眼云烟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他是李氏家族的皇帝中在位时间长的一位,长达四十五年之久。在他的统治下,大唐王朝可谓是大起大落,由兴盛到衰落。在他的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阶段,铸就了“开元盛世”的佳话;在他的统治后期,朝野乌烟瘴气、一片混乱,大唐帝国开始陷入了悲剧的深渊。

君临天下,历尽周折登帝位

为稳朝纲,整吏治控禁军

友爱之道难掩兄弟猜忌

废后不立,日诛三子

君臣同心,共建开元盛世

历经坎坷,鉴真东渡日本

奸相口蜜腹剑,贤臣被贬荆州

高力士当道,宦官得重用

儿媳变宠妃,从此君王不早朝

国舅杨国忠,外戚专权一手遮天

安史之乱,终招大祸

马嵬兵变,贵妃香消玉殒

繁华过后的凄凉晚景

第六章江河残破,赫赫盛唐不归路

“安史之乱”使曾经繁荣的大唐王朝逐渐没落,风光一去不复返,中原大地动荡不安、生灵涂炭。唐玄宗的第三子唐肃宗李亨在乱世中登基,一直到死都没有平息大乱。唐代宗李豫即位后,为了平定这场历经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而采取了姑息政策,虽然终成功平定,却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并把这个后患留给了自己的子孙。至此,大唐王朝走上了不归路。

艰难太子,唐肃宗趁乱执政

良娣弄权,贤良亲王含冤而死

平息安史之乱,唐军收复两京

宦官权倾朝野,唐代宗登基除奸

恃宠而骄,鱼朝恩身首异处

荡平余孽,大乱之后山河日下

吐蕃入犯,帝王无力回天

第七章凄凉晚景,昙花一现怎奈何

唐德宗李适是唐肃宗的长孙、唐代宗的长子,他在位期间,对内严禁宦官干政、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还肩负起扫清安史叛军余孽的任务;对外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的长子,他是唐朝所有皇帝中当太子时间长的皇帝,也是在位时间短的皇帝,重用贤臣进行“永贞革新”。这两位皇帝都力求革新,但怎奈他们力量薄弱,图志之举的影响如同划破天际的流星,一闪而逝。

贸然削藩,引发四镇之乱

天下大乱,藩镇割据积重难返

“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革

宰相杨炎,疑人不用还是用人不疑

误用奸佞,朝臣频频被害

宦官掌军权,埋下祸根

二十六载,皇太子终登帝位

“永贞革新”的过眼云烟

第八章元和中兴,大唐的回光返照

“元和中兴”是唐宪宗李纯在位时出现的盛况。李纯是唐顺宗的长子,作为一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治国有方,平定藩镇叛乱,基本上恢复了大一统的局面,使大唐王朝一度回到了正轨上,因此被称为“中兴之主”。但是令人扼腕的是,李纯在执政后期,因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以致于奸佞不分,对宦官的信任有增无减,终被宦官谋害。

中兴之君的登基之谜

元和中兴,打响削藩之战

李师道行刺武元衡

李吉甫和《元和郡县志》

元和礼佛,韩愈冒死上疏

第九章死水微澜,灭亡的深渊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皇位的继承模式多种多样,但是像唐穆宗的三个儿子: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三兄弟这样,连续地即位为帝的情况就少之又少了。这三位君主都是由宦官助力推上王位的傀儡,他们不思进取、政治昏庸。此时,大唐王朝已经是一潭死水,尽管唐文宗也曾试图革除宦官,但怎奈无力回天,只能看着李氏天下一步步地走向灭亡的深渊。

皇三子逆袭,凭母贵登基

享乐皇帝三部曲

青春皇帝,有其父必有其子

文宗之道,同父所生天差地别

甘露之变,功亏一篑为哪般

牛李党争,明争暗斗搅朝纲

会昌法难,唐武宗灭佛

功与过,自有后人评说

第十章无力回天,晚唐贤君“小太宗”

唐宣宗李忱是晚唐的诸多皇帝中难得的一位贤明之君,被人称为是可以与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的“小太宗”。李忱是李氏家族中的一位以皇太叔身份即位的皇帝,面对政权上的重重危机,他积极地寻求治国之道,勤于政事、整顿吏治、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唐宣宗使风雨飘摇的晚唐迎来了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大中之治”。

一代明君“小太宗”

大中之治,牛李党争的终结

高枕无忧,严律宗亲稳江山

知人善用,重科举爱儒士

金丹误身,李氏家族的宿命

第十一章末世长安,风雨飘摇的唐王朝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后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也是后一个在长安城中平安度过自己帝王生涯的皇帝。李漼只顾个人享乐,骄奢淫逸、不思进取,整日游宴无度、沉湎酒色,把作为天子的责任完全抛到脑后。他任相不明,在位期间更换了二十一位宰相,使得唐朝政局更加风雨飘摇,致使唐宣宗时期的大中之治带给唐王朝的一线希望也因此消失殆尽了。

骄奢淫逸,朝纲混乱几多难

爱女暴死,懿宗大开杀戒

任相不明,危机加重

裘甫起义,山雨欲来风满楼

桂林戍兵起义,埋下祸根

迎佛骨,唱响末世挽歌

第十二章丧钟敲响,李唐王朝终归西

昔日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已经不堪重负、摇摇欲坠,曾经的一代盛世只剩下残阳败柳。唐僖宗在位时,李氏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为了避难,他两度逃离长安;唐昭宗执政时,在位十六年,终迁都洛阳;唐昭宗为凄惨,被宦官杀死在寝宫里。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三位李唐王朝的末世天子,当他们面对崩裂的江山,即使有心挽救也无力改变。至此,李氏王朝的统治彻底终结,天下开始改名更姓。

王仙芝、黄巢揭竿起义

阿父掌权,山河日下

宦官干政的终结

初伐强藩,见欺茂贞

朱温发迹,挟天子以令诸侯

恶贼篡权,李唐王朝灭亡

前  言

金戈铁马的嘶鸣、此起彼伏的争斗、惊心动魄的政变,二百八十余载的风云涌动,二十一位皇帝的悲喜人生,使唐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集大成篇章。从李渊建制到朱温灭唐,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较长的一个朝代,也是对中华民族影响较深的一个朝代。唐朝统治时期政治的复杂多变,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化的光辉灿烂,都值得细细读来,读罢掩卷令人感慨万千。

唐朝的国号“唐”,是晋国的古名,泛指如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大唐王室出身于关陇集团,先祖李虎在南北朝被封为唐国公,他的后代晋阳留守李渊,在隋末出兵入关夺取天下,开国建制,为李唐江山奠定了根基,以长安为首都,洛阳和太原为陪都。

唐朝的历史很漫长,大致可以分成前期与后期。其分界点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武将四处开疆拓土,文臣稳定朝政,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遭遇了许多问题,趋向衰退。

初唐时,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下,国力逐渐强盛,击败了强敌突厥,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铸就了一段盛世“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击败了高句丽等强敌,成就了“永徽之治”;武则天建立大周,女主政治达到;唐中宗李显因神龙革命而复辟,国力得以恢复;唐玄宗李隆基时进入盛唐,既是高峰也是转折,执政初期的李隆基革除前朝弊政,威服天下,成就了“开元盛世”,然而后期的统治混乱昏庸,酿成了“天宝危机”,终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内忧外患,在外受到河朔三镇、吐蕃回鹘等异族的频扰,在内受到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的影响,其间虽有唐宪宗李纯的“元和中兴”、唐武宗李炎的“会昌中兴”、唐宣宗李忱的“大中暂治”,但都未能拯救大势已去的唐朝,全国性的藩镇割据,黑暗腐朽的政治统治,引发了接二连三的唐末农民战争,其中的黄巢之乱重重地打击了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山崩地裂后,李氏江山终落入了朱温手中。夕阳如血,曾经灿烂辉煌的唐朝,就这样在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中结束了。

唐朝的疆域变化比较频繁,曾经一度超越了隋朝极盛时的势力范围,是继秦、汉、隋朝以来,个实现了大一统,既不用隋长城也不自己修筑长城的王朝。唐朝在鼎盛时期时,中亚绿洲地带都受到了唐朝的支配,那时唐朝的国土面积达到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疆域范围一直向南到了罗伏州,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向北到达了括玄阙州,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向西到达了安息州,也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向东到达了临哥勿州,也就是现在的吉林省通化市。中唐后期,漠北、西域的领土相继失去。晚唐时期,当时的国土衰退到了中国本土的大小,但仍然拥有河套地区。

唐朝的人口在初唐时期是一千多万,到了鼎盛时期的天宝年间,当时的全国人口达到了八千万,大大超越了隋朝时期的人口峰值四千多万。在这个时期里,长安城市区的人口是一百万人,市辖区人口在两百万左右。

唐朝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当时的政治是三省六部制,前期的中央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到了后期就变成掌握在皇帝和宦官手中。军事方面,唐朝前期采用府兵制,兵力十分强盛,但是后期出现了藩镇制度,割据一方。唐朝时的经济结合了华北、关中和江南的经济,后期时偏重于江南赋税,当时的赋税制度从均田制与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制,增加了很多杂税。唐朝在鼎盛时期颇有大国风范,与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等异族争夺天下霸权,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吸收了当时唐朝的文化和政治体制。盛唐时期的文化兼容并包,在交流融合之下,形成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当时文学的发展达到了峰,诗歌这个载体为繁盛,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均出于唐朝。唐朝的壁画、雕刻、书法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十分发达,一度享誉海外。当时的科技也十分发达,大量的发明喷涌而出,四大发明之中的火药和雕版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

唐朝留给我们的经验很多,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也很深刻,这是一个历史遗产极为丰富的王朝。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

正说大唐帝国历史,全景再现了唐朝的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一段壮阔恢弘的历史,讲述了大唐的盛世传奇。

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杀戮与争斗;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惊喜与无奈。但我们仍想走近唐朝,追溯那段盛世光华的大唐岁月。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在线试读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章逐鹿中原,天朝初建的历史博弈

 

 

时逢乱世,好风凭借力

隋朝末年,可谓是多事之秋。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天下大乱,农民起义不断,各地群雄四起。农民造反,因为国君的暴政令他们难以承受;军官造反,因为野心如同星火,一旦滋长便可拥有燎原之势。对于躲在扬州不敢回关中的隋炀帝来说,这并不是很难醒悟。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家盗贼”揭竿而起,终推翻隋朝江山的却是自己的亲表兄——唐国公李渊。

李渊的祖上是靠军功发迹的,后来通过和北周皇室以及隋朝的姻亲巩固家世显贵。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亲姐妹,所以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关系。李渊的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便过世了,当时年仅七岁的李渊世袭父亲的公爵封号为唐国公。李渊的姨母独孤皇后很关心李渊的成长,把他接到宫中居住。李渊比杨广年长三岁,但那时的天下是杨家的,所以表兄弟二人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李渊有时会因为寄人篱下而闷闷不乐,却也在宫廷环境的耳濡目染下成长为一名青年才俊,年仅十六岁的时候,李渊便被姨夫隋文帝杨坚赐予一柄御制宝刀,封为御前侍卫。尽管这个官职不大,但是得到提拔的机会很多,所以不失为一份好差事。李渊还借着护卫隋文帝上朝的机会,站在一旁,将隋文帝处理政务、与朝臣讨论国家大事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暗暗学习治国之道。

李渊聪慧好学、直率豁达、谦虚仁厚的性格,不仅让他拥有了在宫廷中晋升的机会和极好的人缘,也为他带来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李渊的妻子窦氏也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她的父亲是隋朝的定州总管,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窦氏自幼聪慧,喜爱读书,并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周武帝十分宠爱这个外甥女,自幼便让她在宫中生活。窦氏小小年纪就十分关心政事,并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父亲窦毅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自己的这个女儿才貌双全,不可以随便许配给凡夫俗子,应当为她求得一个贤夫。就这样,在亲人的呵护下,窦氏到了出阁的年龄,她的美貌和才情引得四方的青年前来求婚,李渊也慕名而来。窦毅在自家门口的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让前来求婚的人用箭射孔雀的眼睛,射中者才能入选,然而数十位求婚者没有一个人能够射中那只孔雀。轮到李渊的时候,只看他凝神拉弓,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窦毅十分高兴,按照承诺将宝贝女儿许配给了李渊。

婚后,窦氏为李渊生下四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还有一个聪颖的女儿,就是平阳公主。窦氏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自己的夫君,当李渊在朝廷上遇到烦恼时,她就像一朵解语花,耐心地劝慰自己的夫君,帮他分析事情的是非得失,提出中肯的意见,可谓是难得的贤内助。

隋炀帝从小就性格骄纵,经常嘲弄自己的表兄。他曾当着群臣的面羞辱李渊,说他是“阿婆面”。李渊十分不悦,但是碍于君臣关系,敢怒不敢言,只好独自叹气。窦氏得知后,对这个称呼进行重新解读,令李渊振奋起来。在李渊之后的政治生涯中,窦氏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由于隋文帝夺走了自己舅舅宇文家的天下,窦氏十分痛恨杨家,但是理智告诉她,为了自己夫君的前程,不能跟当时的国君隋炀帝对着干,她劝李渊迎合隋炀帝声色犬马的爱好,将搜集到的宝马良驹进奉给他,果然使李渊的职务得到了提升。

李渊在隋炀帝即位后,先后被任命为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后来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等职位。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同年农历六月,杨玄感利用民怨民愤举兵反隋,李渊奉隋炀帝之命镇守弘化郡。在这期间,李渊树立威信、广交各路英豪,力量得到了扩充。

随着隋炀帝越来越残暴不仁,他的猜疑心也越来越重。有一次,李渊因病没能去参加朝会,隋炀帝便问李渊的外甥女王氏:“你的舅舅怎么迟迟没到?”王氏回答说舅舅患病在家,隋炀帝竟然说:“他病了?病得快要死了吗?”这口气仿佛在盼望李渊赶快死掉。李渊听说后,内心十分恐惧。因为那段时间民间正在盛传“李氏应为天子”,受到嫉妒心的驱使,隋炀帝开始对李姓家族发难,朝中的一位李姓大将军因为这个原因受到怀疑被满门抄斩。李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走投无路被逼去瓦岗寨起义。李渊为了自保,开始收受贿赂、沉迷酒色,使隋炀帝逐渐放松了警惕。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调任山西,到达龙门时,遇上了农民起义。李渊率兵击败了农民起义军,收编了数万余人,军力大增。第二年(616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在突厥侵犯边塞时,隋炀帝让他和王仁恭一同守卫边塞。

对于李渊来说,他不仅拥有超越旁人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还控制着山西中部的很大一片区域。但是,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混乱形势下,他却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其实,李渊是一个深谋远虑并且野心勃勃的人,他早就对隋炀帝的暴虐统治心怀不满。当他在山西的前几年里,也就是农民起义刚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当时他还没有自己控制的地区和军事力量,所以不得不对隋炀帝谦卑顺从。当他成为晋阳的留守,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后,就如同雄鹰迎来了一阵好风,于是展开丰满的羽翼,凭借风力,准备一飞冲天。

 

 

晋阳起兵,问鼎关中

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的人越来越多。晋阳作为军事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里兵力充足、粮饷丰沛。当时有一支人数多达十几万的农民起义军,队伍在晋阳的南部安营扎寨,使得上党、西河、京都的道路断绝,并多次打败隋军。

李渊恰好在那一年被任命为晋阳留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他巧施妙计,终打败了起义军。在这之后,晋阳一带的官僚地主、富商豪士,以及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右勋卫长孙顺德、右勋侍刘弘基、左亲卫窦琮等人纷纷前来投靠李渊父子,使他们在晋阳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此时,隋炀帝所在的江都被孤立了,隋王朝的统治已经奄奄一息。李渊有四个儿子,次子李世民那年刚满十八岁,他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一直都在积极地反对隋炀帝的暴政,平时很乐于和有才能的人结交,拥有很多朋友。晋阳令刘文静便是其中一个,他十分看重李世民的才干。刘文静跟李密是亲戚,在李密起义之后,隋炀帝便下令捉拿李密的亲友,刘文静受到牵连被革职关在监狱里。李世民前去探望时,刘文静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现在天下大乱,正是打天下的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李世民回到家后,想到大势已去的隋朝,又想了想刘文静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心里便有了起兵的计划。李世民很想如实告诉父亲,但是又有些担心他会反对。恰巧此时,突厥进攻马邑,李渊派兵抵抗,却屡屡败北,一旦此事被隋炀帝知道,李渊一定会被兴师问罪。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将自己起兵反隋的计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听后大吃一惊,连连摇头,脸色苍白地说:“你怎么敢这么想,这可是大逆不道啊!”李渊再三叮嘱儿子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死心,他为了说服父亲,又去找另一个好朋友裴寂帮忙,一起商量应该如何行事。裴寂心生一计,他利用职务便利,在晋阳宫中挑选了几个美女,把李渊灌醉之后,让美女们陪李渊过夜。第二天,裴寂对李渊说:“让宫女侍奉过夜已经触犯了宫中的律法,如果让隋炀帝知道的话一定会被杀头的,与其坐等被杀,不如下定决心起兵吧!”李渊左思右想,长叹了一声说道:“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我别无选择。”终答应了起兵。

李渊把晋阳令刘文静从监牢里面放了出来,让他协助李世民,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假借隋炀帝的名义下了一道公文:晋阳、西河、马色、雁门各地百姓,凡年龄在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皆征发为兵,东征高丽。这道命令一下,百姓议论纷纷、怨声载道,反叛的火苗愈发高涨。

抢先评论了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三国史话:(精装珍藏本)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易中天讲三国的参照来源,揭开不为人所知的三国秘史!

EUR €20.99
评分 3.50 / 5
加入购物车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经典版全7册,

EUR €191.93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岳南南渡北归(2015

EUR €126.97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中国史2+中国史3+世界史(套装共4册,作者签章版)

EUR €82.96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