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18317
《行政自制(探索政府自我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由刘福元编著。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主题的价值功能
三、研究进路与基本框架
上篇 行政自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行政自制的基本定位
第一节 行政自制的概念解析
一、行政自制的概念及要素
二、行政自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行政自制的理论缘起
一、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拓展行政控权方式
二、外部控制的缺陷需要行政自制体系加以弥补
第二章 行政自制的社会学证明
第一节 互动之下的行政自制
一、个人视角的分析
二、政府视角的分析
第二节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社会角色的基本内涵
二、寡头统治的理论威胁
三、行政自制理论对寡头统治的回应
第三节 社会控制中的政府约束
第三章 行政自制的伦理学要求
第一节 行政伦理在行政活动中的重要功用
第二节 行政自制的义务论支撑
一、康德义务论中的自制元素
二、罗尔斯义务论中的自制元素
第三节 行政自制的目的论支撑
一、目的论对行政主体的基本要求
二、目的论对行政主体的行为要求
第四节 行政自制理论如何应对后现代伦理学的挑战
一、后现代伦理学的理论挑战
二、行政自制理论对后现代伦理学的回应
第四章 行政自制的传统文化基础
第一节 统一与和谐:行政自制的宏观视阈
一、统一的格局
二、和谐的理想
第二节 中国始原思想中的自制表达:行政自制的思想源头
一、“内圣”:行政自制的自我出发点
二、“外王”:自制之下的行政治理
三、道德:内圣外王与行政自制的终极载体
第三节 古代中国政治中的自制考察:行政自制的实践例证
一、政治潜规则中的行政自制
二、政府结构中的自制空间
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延续与行政自制的现代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
二、行政自制的现代传承
第五章 行政自制的可能性分析
第一节 惠民理念的兴起和服务者角色的确立
一、惠民理念成为政府行政的立足之本
二、服务者成为政府的首要角色
第二节 行政权被规范于宪政与法制的框架内
一、行政权具有正当性基础
二、行政权具有理性因素
三、行政权具有向善的能力
第三节 行政主体和行政方式的多元化趋势
一、行政主体的多元化
二、行政决策和立法的多元化
三、行政行为的柔化
下篇 行政自制的实践机制
第六章 行政裁量权内控制度
第一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立法控制的局限
一、立法机关所立之法难以精确定位并细致规范自由裁量权
二、立法机关的组织构成和活动方式不利于控制自由裁量权
三、立法机关的关注重点和核心任务不在于矫正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司法控制的弊端
一、司法机关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范围较窄且时间滞后
二、法官专门领域的纠偏能力不长于行政人员
三、司法控制的成本较高并可能伴随消极影响
第三节 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控制的优势
一、行政控制具有内发性
二、行政控制具有专业性
三、行政控制具有同步性
第四节 构建适度合理的裁量权规则体系
一、永不消逝的自由裁量权
二、裁量规则必须合理适度
三、裁量权责任机制的建立
第七章 行政内部分权制度
第一节 行政内部分权作为行政自制实践机制之理由
一、行政内部分权符合行政自制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
二、行政内部分权有利于预防和遏制行政权行使的盲目与专断
第二节 我国行政内部分权实践范例之分析
第三节 行政内部分权之规范要点探讨
一、行政内部分权应当坚持适度原则
二、权力划分与部门设置要合理
三、确保政府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
第八章 行政惯例制度
第一节 行政惯例制度的实践机理
一、行政惯例制度符合行政人员的知识生成方式
二、行政惯例制度顺应了行政人员的行为规律
三、行政惯例制度包含了判例法中的正义追求
第二节 行政惯例制度的操作方式
一、行政先例示范制度
二、行政过程中的标准操作程序
三、非正式的内部行政规则
第三节 行政惯例制度的优化途径
一、通过竞争和试错不断优化行政惯例制度
二、以增进相对人权益作为行政惯例制度的优化方向
第九章 绩效评估制度
第一节 绩效评估制度的基本定位
一、绩效评估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二、绩效评估制度的首要目的
三、绩效评估制度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绩效评估制度的操作方式
一、绩效评估应当坚持过程与结果的统合
二、绩效评估应当从封闭走向开放
三、绩效评估标准应当与行政职责相连接
四、绩效评估项目应当具有可测定性
五、绩效评估应当注重行政人员的个人绩效
第十章 内部监督制度
第一节 内部监督制度的基本定位
第二节 内部监督制度的操作方式
一、行政备案制度
二、报告与检查制度
三、行政监督联动机制
第三节 完善内部监督中的政令传递与信息获取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