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23714
本书是“艺术经典”中的一种,何怀硕是著名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在任教艺术史时,希望对未来的艺术家有启蒙教育之功。任何时代总有许多热爱艺术的朋友,怀着对艺术的渴慕与追求的热忱,希望得其门而入。不少人踟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焦虑、失望。《给未来的艺术家》是为了帮助这些朋友解开困惑,为未来的艺术家打开一窗通向艺术殿堂之门。全书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
章 自我追寻
1为什么选择艺术这条路?
2自我探求的三大途径
3传统、潮流与自我
4天才与自我认识
第二章 创造的源泉
1 自然、现实、人生
2薪火相传
3自我发掘
4综合与汇通
第三章 师承与借鉴
1 师承与门派
2模仿与创造
3临摹的真义
4借鉴与融会
第四章 风格的锻造
1 艺术的信念
2发现自己
3观念、题材、技法
4风格与慧心
第五章 创造之路
1灵感的来源
2技术、技巧,工具、材质
3对景写生与闭门造车
4博与专
第六章 创作的方法
1取材、构思、草图
2检讨、分析、推敲
3表现方法的探索
4如何面对创作中的低潮与失败
5特殊技巧的探讨
6创作记录的重要意义
7建立个人的资料库
第七章 中国风格
1 独特的表现
2线的奥秘
3线的分析
4线的图示
5综合的艺术
第八章 余论
1素描的认知
2中国素描的探索
3具象—抽象—抽象性
4“笔墨”与中国绘画的抽象性
5世界—本土
6创造的三要素
第九章 艺术的异化
第十章 忧思与期望
跋 不受蛊惑,表现你自己
二〇一七年增订版自序
本书写作的动机,《自序》已说清楚。现在出增订版,就为了要在后面增加身处当世,不能不写的两章。借此机会,也增补图片目录,校修文字。为什么要增加两章?应略作说明。话说一九八五年我开始动笔写此书的时候,还未知后来中国内地艺坛有所谓“85新潮”——那是内地艺坛膜拜、臣服西方现代主义的波。而台湾早在六十年代已开始有“东方画会”“五月画会”之流的崇洋派。那是中国艺坛早以当西潮之骥尾为“先锋”的新派画会。所以艺坛“崇洋媚外”之事,台港先行,是老大哥,内地反而是小老弟。不料“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内地艺术界在追随西方新潮方面后来居上,今日更变本加厉,连传统水墨画、工笔画也已“改头换面”矣。君不见众新派佼佼者已是院长、博导;“宋庄”与“798”已攻陷京华而筑起西化前卫之堡垒。这不禁让人想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美术界以苏联为师,素描、水彩与油画清一色苏式风格为主流的景象。但今日之美式当代与后现代新潮的所谓艺术,与过去人人认知的艺术,从内容本质到形式材料可说是面目全非。现在这个美式主流,可以彻底毁灭或侵蚀我们的民族文化,其遗毒更为深远与可怕。《给未来的艺术家》写于西潮冲击本土之初,尚未泛滥成灾之时。本书从二十一世纪初在台北出版,十多年来在两岸再版多年之后,我觉得原来有共识的艺术,与今日文化帝国主义宰制下的所谓艺术,已大不相同,甚至是已成风马牛之势。一本给未来的艺术家的书如果没有面对后一种艺术有所评说,便如同白头宫女说天宝遗事,很可能给新派人士诬蔑讥嘲为“古董津梁”;而对于忠诚艺术的追求者,他们在当代的迷惘与彷徨,我这本书竟没能提供释疑解惑之助,岂不大有缺憾?现在新增第九章《艺术的异化》和第十章《忧思与期望》。前者是对当代“新潮艺术”的批判;后者是对未来美术发展的期望。这样增修,希望使本书更为完善,我可放下近年心头的悬念,也必使本书对真正的艺术应该秉持的意义与抱负更为完善也更为高远。这正是我平生志业的目标。但个人的识见与智慧究竟有限,也只有鼓其愚勇谔谔直言,并求嘤鸣于来者。何怀硕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在台北未之闻斋
自序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未见先例的书我有意写这本书,在心中已酝酿了很多年。近因为好友的敦促,终于下决心动笔。检阅过去所拟的纲要和片段文字,稿纸已经泛黄。早的一页写于一九八五年;十多年了,时间过得多快啊。任何世代总有许多热爱艺术的朋友,怀着对艺术的渴慕与追求的热忱,希望得其门而入。然而不少人踟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焦虑、失望。这本书试图帮助这些朋友解开困惑。现代有关艺术的教材,中外出版的太多了。西洋的素描、水彩、油画、风景、静物、人体等入门与技法的书籍;中文出版的《山水技法》《怎样画人物》《怎样画马》等都容易买到。本书与那些书完全不同。那些书表面看来,好像对想入门的人很有用,但那是方便面,能解一时的辘辘饥肠,却有许多后遗症。靠
那些书学习艺术,只能学到一点皮毛的技术,与真正认真要追求的艺术,根本南辕北辙。因为写那些书的“教师”以自己的技法与作风去教人怎样画人体,画山水,画风景、静物、花卉……不但没有意义,而且荒唐,甚至有害。因为那只是程式化了的画画的技术而已。而且,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哪一家哪一派的画法可为天下不同的人做范本。创造之事本来是不能教的。(艺术中能教的只有技术部分。但是艺术不等于技术。只学技术——尤其是一家一派的定型化的技术——的结果,更远离了艺术)。艺术之路都是靠自己努力追求,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不过,创作虽不能“教”,但有用的观念与经验可对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帮助,有启蒙、指引、辅导之功。这本书就是希望对未来的艺术家从观念、知识、经验与方法上提供帮助。许多人希望拜师学艺。每个世代都有许多精于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北派、南宗;工笔、写意等)或西方美术流派(印象派、立体派、写实主义、抽象派、复合媒材等)的老师在传授衣钵,培育了许多如同不同兵种与番号的“艺术部队”。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使学习的人囿于狭隘的派系格局,成为成规的奴婢;一方面以老师为圭臬,扼杀了许多原本应有不同追求的独特个性。几乎可说学成出师之日,正是远离艺术之时。功利心切的学习者,拜师则为的是模仿或抄袭老师的全套招式,似乎艺术的全部内涵就是技巧(常常沦为更形而下的技术);似乎艺术的“技巧”有人人可共享的一套范式。上面说过,学会了那种形同复制技术的“技巧”,距离艺术创造的本质更为遥远。引导学生循着这样的途径去学习艺术,是开错了门路。不要以为只有不高明的老师才这样教学生,一些很有名望与地位的老师一直是这样教人画画。张大千、黄君璧等名家,都叫学生临摹他们的画稿,今天许多教国画的老师依然如此。国画的衰微,良有以也。聪明的读者也许可以从我上面所说的话,间接体会到我为什么无意私设堂号、开班授徒的原因。多年来,确有许多朋友问我教不教画,非常抱歉,我常常辜负他们的期望。我除了一直在大学教书之外,自己不想开班授徒。对于这许多朋友,不论识与不识,这本书也是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与歉疚。为什么说此书“未见先例”?许多教人学习艺术的书为了通俗,为了大众化,都把艺术的宗旨放弃不谈,也不从如何自我追求这方面去开导,而采取直接教学习者如何依样画葫芦的方法,好让人觉得艺术好似很容易手到擒来。事实上那完全是为了推销书,让学习者以为有了快捷方法,其实是误导。教人如何画画的各类画谱,实在有害无益。我这本书不为浅尝辄止的人而写,要写给未来的艺术家。艺术家以创造为志业,我当然要以艺术创造的宗旨、理想为标的来立论。不过,本书不是艺术专门理论,我将在谈到观念性问题时,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亲切具体。这本书,既非技法入门,也不专谈理论;既非艺术导赏,也非艺术趣谈,而是专为自我期许的未来艺术家提供诚恳的建议,经验的借鉴,观念的切磋,实例的启发。这样的书,确未见先例。“给人鱼吃,不如教人捕鱼的方法”。如果这本书写得好,无数同我一样,愿以一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艰苦追求的当代人或后来者,或许能因此书与我结为知己。不论是在学的学生,失学的青年;不论年纪老少,尚未入艺术之门者或已有某些成绩而希望更上层楼者;不论是创作者或教育工作者;也不论所学所画的是哪种画。凡有志自我追求艺术的朋友,我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如果本书对你有某些帮助,便是我至高的欣幸。本书附印大量图片。这些图片,对于追求艺术的人都有启示、借鉴与参考的意义。有些图片是正文的图标或举例;有些是独立的,并不附属正文,目的在扩大视野,增加认识,提供参考。所有图片都再三筛选,有些是不容易看到的,有些是绝版的。为使图片能更好发挥作用,我写了许多详简不一的图说。光是选图与写图说,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把我多年来收藏的这些有典范意义的图片以及我的体会和心得与你分享,在我是极愉快的事,希望你欣赏、喜爱并得到收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