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49628
丛林中,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让停滞的生命重新开始生长!
☆ 引自韩国身心灵超级畅销书,加印数十次而不衰,改变全亚洲数万人生命体验的智慧之书!
☆ 我们都曾有个梦想,在疲惫不堪时,归隐去。这本书让我们实现了梦想,却又带我们走出梦想,以新的生命能量迎接未知的生活。
☆ 这里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自然精心凝结的生活智慧。
☆ 和作者走进丛林,我们不再孤独,不再恐惧,不再犹豫,我们开始有力量面对人生中的苦难与旋涡。
金荣奎曾经是韩国一家知名企业的CEO,有一天,他发现都市生活的疲倦与无力感让他再也不能体会到快乐。于是,他来到丛林中,做了一名农夫。
丛林中有着如此神奇的疗愈力量,在丛林中,他学会面对孤独,感知自我,体会生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力量,聆听自然中隐藏的神秘智慧,*终找回了让内心充满能量,让生活重新开始的力量。
金荣奎写给我们的信里,每一个字,每一个故事都让人着迷,我们沉浸在一场唤醒能量的旅途中,当我们醒来时,你会发现,原本在疲倦的生活中已经停滞的生命开始重新生长。
丛林中的密语:
真正有勇气的人是对自己正直的人——感到畏惧时就会说出来,不会刻意隐藏;虽然害怕得浑身颤抖,还是决心要大胆地向前迈一步。
世上有很多人因为害怕跌倒而无法走自己的路。然而,跌倒的经验才是生活中现实的一面,肯跌倒的人生才是真正富有生命力的人生。
我们并不是因为迎来冬季而痛苦,而是在于不知道冬天已经到来,依然期待像过春天一样,期待自己开花结果。
自然中还有一种通过舍弃而重新开始的方法,那就是舍弃表象而守住*开始的根基。让红花凋谢、枝条枯萎,却用全部的力量守住了土壤中的树根。
我们并不是因为迎来冬季而痛苦,而是在于不知道冬天已经到来,依然期待像过春天一样,期待自己开花结果。
一扇门合上,另一扇门打开的瞬间是很难辨认和捕捉的,而在这连续的开门、关门过程中,一定蕴藏着新的转机。
序言
封信 融入
第二封信 如果像燃烧
第三封信 停止与转变
第四封信 麻木与同感
第五封信 渴望
第六封信 命
第七封信 花开的理由
第八封信 尝试过吗
第九封信 花谢的理由
第十封信 一个挥之不去的危险想法
第十一封信 想唱就唱
第十二封信 我人生中的个柱子
第十三封信 一定要守住的精神
第十四封信 在星光下种树的理由
第十五封信 不应该送走的榉树
第十六封信 若想听到鸟儿的歌声
第十七封信 真诚的道歉
第十八封信 本能
第十九封信 有勇气的人
第二十封信 为你而准备的椅子
第二十一封信 跌倒的经验
第二十二封信 打破平凡
第二十三封信 当生活陷入困境时
第二十四封信 关于无用之物的用处
第二十五封信 舍去之后重新开始的方法
第二十六封信 总有一天
第二十七封信 大海给予我的烦恼
第二十八封信 沙砾地上盛开的花
第二十九封信 成为像小狗一样伟大的父母
第三十封信 有原则的生活
第三十一封信 沉默
第三十二封信 开辟者应具备的条件
第三十三封信 曲线的力量
第三十四封信 自恣山房
第三十五封信 治愈折断的翅膀
第三十六封信 成长的尽头
第三十七封信 疼痛,神灵赐予的省察机会
第三十八封信 采挖红薯
第三十九封信 不要闭上眼睛
第四十封信 圈套
第四十一封信 关于简洁
第四十二封信 她听不到钟声的原因
第四十三封信 生死存亡的瞬间
第四十四封信 致给想归乡种田的人们
第四十五封信 不是钱,而是生命
第四十六封信 区分人类和人的方法
第四十七封信 自立的生活
第四十八封信 映照生活的镜子
第四十九封信 我们不幸的理由
第五十封信 年龄
结尾 在这个世上深奥的教诲是活着本身
中国的各位读者们:
大家好!
《人物》杂志的赵记者让我谈谈这本《丛林里的来信》被引进到中国的感想,怎么说呢,作为作者的我来说,这肯定是一件让自己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的事。
事实上,当我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对这件事充满了疑虑和担心的。
所谓的疑虑和担心主要还是考虑到目前中国国内的现实情况。众所周知,现在中国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高速的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和追求也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人们同时面对物质文明和精神给养的双重抉择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停下自己急匆匆的脚步,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当便捷和舒适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又有几个人能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进而重新回归到缓慢而质朴的生活中去呢?如果这些都很难接受和做到的话,又如何能对我的这本书产生兴趣呢?而这便是我感到疑惑和担心的症结所在。
但是自从我收到了赵记者所发来的,针对我本人和我的这本书的一些提问之后,我便意识到我的这些疑惑和担心似乎都成了多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下面就是我针对其中的一起问题所作出的回答,若有失当之处,还希望各位读者能多多海涵,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简单地来说,我认为人生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当你面对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你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当然从中也就得不到乐趣,所以才会倍感痛苦。当我还在原来的公司担任CEO的时候,当时整个韩国的经济形式是非常糟糕的。怎么说呢,当时韩国政府甚至已经到了要向IMF申请贷款方能艰难度日的程度了。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之下,国民的生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恰好,我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敏感困难时期,从公司的手里接过了这面CEO的大旗。当时面对周围人的羡慕和崇拜的眼神,我也是瞬间感到自信爆棚,摩拳擦掌地准备好好施展一下自己的拳脚,干出一番事业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于是,在后来的2年时间里,我整个生命的天平开始朝着工作的一边倾斜。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随着我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我人生的坐标也开始变得愈来愈模糊起来。当然了,在不断透支着我自身的精力和体力的同时,我作为一家之主,在经济上也给予了其他家庭成员*限度的满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工作狂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而我内心深处的不安感也越来越强烈。那时候,我哪怕是在家休息一个星期天,也会感到非常的自责。与其跟家里人共度天伦之乐,我觉得我宁愿呆在自己的办公室心里会感到更踏实一些。不仅仅是精神上,我的身体也开始亮起了红灯。我感到越来越不能驾驭自己的身体,早上即便是睁开了眼睛,也很难立刻从床上坐起来。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某一天,我开始尝试着用登山的方式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直到现在,我也认为,我之所以选择了登山,这似乎也是一种命运中的冥冥注定。
记得有一天在我登山的时候,我看见一块很大的花岗岩的正中央,竟然被一棵小松树生生的顶出了一个大洞!当我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整个人都震惊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啊。要知道,这并不是一棵苍天大树,而是在一块没有其他树木的映衬,周围甚至都没有一棵小草相伴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力量顽强的为自己需找到了一条充满了无限险阻的生存之道!
从那一刻起,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生活。我意识到,如果想要像这棵小松树一样顽强的生长下去的话,就需要抛弃原来所一直奉为生存法则的对物质的追求,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体验。从此,我便开始有意的寻找一些有关丛林方面的书籍来读。每天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我就读读书,到了周末,我便一定会去树林里呆上那么大半天。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能有3年的时间。
通过这3年和丛林的亲密接触,我开始意识到,原来丛林竟是一个如此充满了神奇力量的世界!作为我们人类,完全可以在丛林中寻找到自己内心所真正想要过上的生活!至此,我对丛林的崇敬之情变得越来越强烈,我再次体会到了自己内心的满足感。而这一切,即便在我身居高位,拼死工作的时候都没有真正得到过。我觉得,正是因为我过去对于金钱和地位的盲目执着的恶果。其实,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希望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为了能够实现我的这个理想,我希望自己能得到去美国继续进修的机会。为此,我开始了自己的攒钱计划,同时这也成了我步入职场的契机。但是谁知道,随着我在公司越来越受到器重,职位越升越高,直到我坐上了CEO的位置上,我曾经的那个成为大学老师的朴素的梦想也彻底的烟消云散了。而这也正是我自己心中痛苦挣扎的根本的原因。当我意识到这点之后,我决定放弃现在这种让我感到压抑的生活,按照自己当初的想法,用自己的力量在丛林里建造一所属于自己的学校,而我则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我希望我的书能给中国的读者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谢谢大家!
金荣奎
歌颂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是生活在平和的丛林中的我,写给凄凉无比的丛林外的世界的信。为了向生活在某种不安和悲伤、挫折和疼痛中的你,送去一份安慰和勇气,分享一片温暖的心,故而我提笔写了这封信。信的内容并不是只有“打起精神”这样无力的安慰。我现在过着“歌颂自己”的生活,而本书讲述的就是我这样一个人的生活点滴。书中融入了我丛林生活的喜怒哀乐。而我向大家低声地发问,期望读者能够对这些喜怒哀乐的片段进行砍伐和摘取,并寻求大家的答案和共鸣。我的信融入在了这喜怒哀乐中,我希望读者能认清我们自身,并衷心期望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得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的勇气,这是我对于你为衷心的祝愿。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丛林生活了五年之久。在得到我现在所生活的狐狸林(地名)决定接纳我的许可后的第二年,我亲手搭建了一个山中小屋,并给它起了 “白乌山房”这样一个名字。就这样,我终于开始了丛林新生活。我开始做农活,在园地里种了柿子树,在灯台树和大山樱稀疏的丛林空间则栽种了茖葱。我还弄来了土蜜蜂,开始煞有介事地养殖土蜜蜂。之后我的家中又增添了几个成员——有人送了我两只狗。我给它们分别起名为“大山”和“大海”。还有值得提到的一点是:我跟邻居们也会经常走动,我们的关系很不错。一个月一次,我会跟村里的几名居民和从城里来的几名都市人聚在一起开“丛林研讨会”,然后一起做饭吃,欢度每一段时光。有空的时候我还会向村里的大哥大嫂们学习务农的技巧,并且我还跟村里的几名木匠经常来往,关系都很不错。你也可以通过这些信认识他们。
在丛林中生活,你可以拥有很多的个人时间,而我经常会一人静静地漫游在丛林里。倘若在这份沉默中领悟到自然与生命向我讲述的故事,那会是一个格外开心的日子。我会在忘掉之前,把那快乐的教诲用文字记下来。这一习惯成为了我丛林生活的一部分。《向丛林问路》是我的处女作,是我把丛林的教诲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首次尝试。此后,过了一两年之后,我跟别人一起共著了《青山岛生态文化图鉴》,这本书介绍的是莞岛郡的美丽岛屿以及青山岛的生态和文化。在此过程中,很多读者纷纷来到了这片丛林,他们还邀请我去他们知道的好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跟几名村民和都市来的朋友一起建立了“丛林学校,古老的未来”。从那以后,我便和更多的人分享着丛林、生命以及自然教给我们的生活智慧。
就这样,我过着“歌颂自己的生活”。我慢慢恢复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或者说是寻找到了人类开始的状态,过着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曾经在首尔被人称为CEO并经营着一家公司的记忆,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被吹落,腐化为我新生活的土壤。我亲手搭建了自己要住的房子,我开始务农、写书、演讲。自从开始享受融入丛林的新生活之后,我不断地摸索不失去自我的生活。我获得了可以守住自己自尊的力量,获得了在资本和权力要求我遵从它们时可以一口拒绝的勇气。例如,有人只想拿钱购买我的土蜂蜜时,我并没有卖给他们。我只会把我的蜂蜜分享给这样一些人:他们懂得品味蜂蜜中包含着的蜜蜂的辛劳,他们能够体会到那蜂蜜中所蕴含的无数的花朵芬芳。如果不懂得感激,不会献出自己的叶子来与他人分享自己淡淡清香的人,我也是不卖给这种人茖葱叶子的。即使我受邀演讲,如果我觉得自己站在讲台上有不舒适之感的话,我就会拒绝。多年以来,我一直遵守着这一原则。因这种关系,我没能脱贫,甚至可以说是迎来了我人生中的“寒冬”。可即使这个冬季比我想象的还要漫长一些,我也还是过着歌颂自己的生活。因为我早就知道这个道理:过着贫穷的生活,也能歌颂自己;也没有必要因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而不把宝贵的生活当成一首歌去唱诵。
歌颂自己的生活是追求自我的生活。这种生活意味着放弃一味地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扔掉那些自己固有的冗杂方式;这种生活是追求属于自己喜怒哀乐的生活;是顺其自然的生活;是接受每个生命都会经历的喜与悲、并平淡地度过那些岁月的生活;是扔掉期待生活中只有快乐的贪欲、接纳生活中会遇到所有局面的生活;是懂得尊重他人的生活。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只有我们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时候,心里才会变得暖暖的,心情也会变得愉快。试一下吧,我想你也会不由地哼出歌来。
我想通过这封信跟大家分享我的这些体验。不过,即使读完了这封信,我想你也不可能马上就能过上歌颂自己的生活。还有,找到能过上这种生活的具体方法也是非常不易的。然而可以确定的是,你会对很多事情产生共鸣。希望你能够在这封信里,这封于某个美丽的一天中被写下的信里,了解到什么是歌颂自己的生活之乐。希望你能从从一棵小草、一棵大树发出的信息中,了解到它们的欲望、它们的奋斗其实与你别无两样;希望那些故事能够打动你柔软的内心,能够给你及时地送去一些勇气。我相信跟我一起生活的两只狗的故事和与我的邻居们的故事也同样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我更希望此封信的“收件人”是生活在不安与绝望、伤痛和痛苦之中的人。我曾经也有过像苦熬寒冬的大树一样的生活经历。我十分清楚春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它代表了多么漫长的等待。就如苦熬寒冬的大树接到春天来临的消息一样,希望我的这封信能够化解你心中的积郁,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我也会很开心,心满意足。
在狐狸林 金荣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