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15505丛书名: 安塞尔姆格林集
《怎么过上美好生活》是美好生活的指南书,由一篇篇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的美文组成,每篇美文都浓缩了古人圣贤智慧的结晶,发人深省。
《怎么过上美好生活》是美好生活的指南书,阐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明白,无需向外求索,其实幸福就在我们心中。
专注(Achtsam sein)
独处(Alleinsein)
年龄(Alter)
礼节(Anstand)
劳动(Arbeit)
禁欲(Askese)
正直(Aufrichtigkeit)
仁慈(Barmherzigkeit)
谦逊(Bescheidenheit)
感恩(Dankbarkeit)
谦卑(Demut)
谨慎(Diskretion)
敬畏(Ehrfurcht)
教育(Erziehen)
友好(Freundlichkeit)
友谊(Freundschaft)
温和(Friedfertigkeit)
好客(Gastfreundschaft)
享受(Genie?en)
正义(Gerecht sein)
健康(Gesundheit)
追求幸福(Glücksstreben)
慷慨(Gro?zügigkeit)
故乡(Heimat)
乐于助人(Hilfsbereitschaft)
希望(Hoffnung)
礼貌(H?flichkeit)
战斗(K?mpfen)
放慢脚步(Langsamkeit)
阅读(Lesen)
爱(Liebe)
赞美(Loben)
别离(Loslassen)
适度(Ma?)
同情(Mitleiden)
悠闲(Mu?e)
勇气(Mut)
邻里关系(Nachbarschaft)
可持续性(Nachhaltigkeit)
宽容(Nachsicht)
秩序(Ordnung)
责任感(Pflichtbewusstsein)
建议(Rat)
财富(Reichtum)
敬意(Respekt)
安宁(Ruhe)
谦和(Sanftmut)
缄默(Schweigen)
自控(Selbstbeherrschung)
死亡(Sterben/Tod)
安慰(Tr?sten)
责任(Verantwortung)
原谅(Vergeben)
真诚(Wahrhaftigkeit)
有为(Wirkung)
时间(Zeit)
公民的勇气(Zivilcourage)
满足(Zufriedenheit)
美好的生活始于专注。不专注于自己,就会失去自我。不专注于生活的每个瞬间,就会忽视自己和生活的现实。为了能有意识地过好生活,我们需要专心致志。只有关注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
新的一天教会我们:如果起床时能集中心思,就能感觉到起床与复活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自己恐惧的坟墓中复活,从内心黑暗的坟墓中复活。我起来,面对自己,经受这天生活的考验。关注能战胜恐惧和麻木。真实与本质的东西,会透过生活的微小简单之处闪烁出来。
专注从早晨就开始了:认真洗漱不仅仅意味着仔细清洗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也令我真切感知到洗漱意味着什么,感知到我在洗掉别人投射到自己身上那些模糊不清的东西,洗掉强加给自己的自我形象。洗尽浑浊之物,露出上帝创造的我清晰的本来面目,这样就能将在我心中洋溢的美渗透到我身上。
如果我专心走路,就能体会到走路还能有什么意味:它可能意味着从一种依赖关系中走出来,在自己内心变化的道路上前行,还可能意味着走向自己的生活目标。
我专心从事的所有活动都将向我显示出其真正的意义。而且我将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周围的人和事。我会关注他们,并终以清醒的眼光看清所有事物的本质。
享受独处
“从未独处过的人,无法理解独处的快乐。”——苏菲主义(Sufi,指伊斯兰教泛神论神秘主义者。——译注)大师H?伊纳亚特汗(Hazrat Inayat Khan,1882-1927)这样说过。而在谈话中,我却常常听到不同的观点。许多人抱怨:“我感到非常孤独,谁也不来看我,我没有能够交心的人。”独处成了痛苦的根源之一。
当然看待孤独也有不同的角度。如果能有意识地去感知孤独,就能享受独处。这完全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看待孤独。我们可以为现在身边没有人感到遗憾,但也可以为自己不受外界干扰而高兴:现在没人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没人牵扯我,没人向我提出什么要求。若能这样看待自己的处境,就能感受到自由,就能轻松舒口气,享受宁静以及由这种宁静而来的环绕在我身边的祥和。德语中的“allein”(独自)一词——正如心理学家P?舍伦鲍姆(Peter Schellenbaum)所指出的那样——也可以理解为“all-eins”(将一切合而为一),他认为,在“与一切合而为一”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孤独,是无比美好的。在孤独中我们能隐约感悟到人的一种原始渴望,从多样走向统一的渴望,与自己、与上帝、与周围的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渴望。与一切融为一体的人,便能感知真实的本来面目,捕捉到真实的奥秘,认识到究竟是什么在深处将真实统一在一起。
不幸的根源
每个人都竭力追求幸福,而越是追求,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少。中国古代的智者庄子早就深谙此道,他说:“知足者常乐”。在与自己内心达成一致的瞬间,在达到忘我境界的瞬间,我是幸福的。那时我一无所求,不再有任何压力迫使我非要达到什么目标不可。当下有许多讨论幸福的书籍,大家似乎觉得我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加不幸。美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在研究中发现,对幸福无止境的追求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缺乏幸福感的根源所在,因此他完全认同中国先贤庄子的思想,认同“对幸福的追寻是不幸的主要原因。”许多人以为幸福是能创造出来的,能在一次美妙的旅行中、在一个健康的周末里、或者在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中找到幸福。但是我们不应该在自身之外去寻找幸福,幸福就在我们心里。我们只需要观照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心灵的丰富。假如我们肯定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和生活每天赐予我们的、数不清的平凡小事充满感激,幸福就在我们心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