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631985
编辑推荐
打开本书,感受新时代的文化激荡。
本书是对“文化讲坛”栏目中十几期对文艺界名人的访谈内容辑录。这些名人有关锦鹏、小沈阳、应萼定、李焯然、葛兆光、李汇东、王博等等。内容主要以演讲、对话、点评、侧记和访谈的形式呈现。
本书是对“文化讲坛”栏目中十几期对文艺界名人的访谈内容辑录。这些名人有关锦鹏、小沈阳、应萼定、李焯然、葛兆光、李汇东、王博等等。内容主要以演讲、对话、点评、侧记和访谈的形式呈现。
内容简介
“文化讲坛”希望传播的是:文化并不高深,只是日常生活常识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进而言之是一种思维方式,因而可以为我们提供多种可能。“文化讲坛”的嘉宾,有包括文化专业人士、教授、外交家、经贸官员、学者、企业家、媒体工作者等各类人员;邀请嘉宾的演讲,紧扣社会的脉动,贴近生活的实际;讲坛举办的方式,既有生动的演讲,又有主持人的评点,也有与会者与嘉宾之间的互动问答。《激荡(文化讲坛实录)》一书是历届“文化讲坛”精彩内容的浓缩精华版。书中既有文化人余秋雨对宏观视野下的文化差距的分析,也有媒体工作者曹景行对文化选择中的媒体专业道义的阐述;既有经济学家吴建民对“中国风”背后的文化体验的思考,又有演员赵本山对“失去本色,就没了本钱”的侃侃而谈……本书为该系列书之第六本。
目 录
序:文化讲坛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实录
第二十届文化讲坛:时代变迁下的艺术力量
演讲篇
关锦鹏:当代艺术的跨界重生
马 兰:创造的力量在前方
应萼定:从上海出发的艺术探索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二十一届文化讲坛:生活需要“快乐文化”
演讲篇
郎 昆:春晚对于我们的文化意义
崔 凯:黑土地为啥走出众多喜剧明星
小沈阳:把握喜剧表演的分寸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二十二届文化讲坛:城市生活的文化演绎
演讲篇
葛兆光:从乡村到城市
李孝悌:明清江南的城市生活
李焯然:城市想象:从文献到现实
讨论篇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二十三届文化讲坛: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
演讲篇
张度:从“火把”到“火炬”
张昭遂:祖国永远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李汇东:身靠中华厚土 眼望太平大洋
王博:回望,为了更好地前行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访谈
小沈阳的“四大关系”
慈善,生命中的庄严仪式——对话于丹
掌声响给“真心话”——与崔永元聊《小崔会客》
两岸故宫之“脉”——对话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文化成长需要“文化批评”——对话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
视线
八公山下
赵本山的“大舞台”
实录
第二十届文化讲坛:时代变迁下的艺术力量
演讲篇
关锦鹏:当代艺术的跨界重生
马 兰:创造的力量在前方
应萼定:从上海出发的艺术探索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二十一届文化讲坛:生活需要“快乐文化”
演讲篇
郎 昆:春晚对于我们的文化意义
崔 凯:黑土地为啥走出众多喜剧明星
小沈阳:把握喜剧表演的分寸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二十二届文化讲坛:城市生活的文化演绎
演讲篇
葛兆光:从乡村到城市
李孝悌:明清江南的城市生活
李焯然:城市想象:从文献到现实
讨论篇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二十三届文化讲坛: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
演讲篇
张度:从“火把”到“火炬”
张昭遂:祖国永远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李汇东:身靠中华厚土 眼望太平大洋
王博:回望,为了更好地前行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访谈
小沈阳的“四大关系”
慈善,生命中的庄严仪式——对话于丹
掌声响给“真心话”——与崔永元聊《小崔会客》
两岸故宫之“脉”——对话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文化成长需要“文化批评”——对话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
视线
八公山下
赵本山的“大舞台”
免费在线读
当代艺术的跨界重生
关锦鹏
主持人马兰:首先要请出演讲的,是在电影界有很高声望的关锦鹏导演。请他来给大家讲讲在电影这个领域以及这些年来在各个艺术领域间跨界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大家欢迎!(全场鼓掌)
我是一个艺术顽童。电影让我年轻
记得我曾经在香港大学以工作坊的形式跟二十几个大学生聊,我当时站在台上很紧张。今天特别高兴来到这里,虽然很紧张,但是也准备了一些内容。
刚才马兰介绍得很对,香港电影导演很少说自己是艺术家,我们就是电影导演。因为艺术这个概念很大,我们踏踏实实拍我们的电影就好。
我28岁的时候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到现在已经拍了20多年,我今年52岁,我觉得我自己保养得还行。(全场大笑)
我有一次去广州谈一个电影剧本,我到酒店大堂给制片人打电话,他说:“你上来,我在房间等你。”结果制片人来开门,我跟编剧走进去,那个制片人还在门口问,关导演呢?他没把我认出来,因为他觉得拍过《胭脂扣》、拍过《阮玲玉》这样沉重电影的导演,应该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全场笑)我拍《阮玲玉》的时候是33岁。所以很多演员见过我之后都会再问制片人,这人是不是真的关锦鹏?
我觉得电影带给我很多年轻的东西。虽然我的长相给人感觉有点“温吞”,但我内心还是蛮顽皮的一个人。余秋雨老师曾经这样评价《长河》,我个人很喜欢,他说:《长河》是一次跨界实验的美丽组合,一群艺术顽童的移位创造。
艺术的力量需要传承,我在前辈导演身上学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著和坚持
我承认我是一个顽童。我1976年考进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演员训练班,学了一年表演,虽然只是很概括的学习,声乐、舞蹈、表演什么都学了一点,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香港整个电视行业非常兴旺的时候。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电影要蓬勃,一定是电视业先蓬勃起来。无线电视台在那个时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梁朝伟、刘德华、刘青云、张曼玉都是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
我自己也很幸运,念完一年训练班之后转到幕后当副导演,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了从电视转到电影的一批非常好的导演,像许鞍华、徐克、谭家明、严浩等。那个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电影、电视百花齐放,有很多空间给创作者。我们可以看到很商业的电影,比如徐克的《最佳拍档》、《夜来香》,还有武侠电影《黄飞鸿》等等,同时我们也有机会看到像许鞍华的《疯劫》、《投奔怒海》这样的电影,从而在很多层次上思考了香港地区和大陆母体的关系。
然而,我们越走到今天越发现香港电影已经失去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种特有的东西。我个人比较积极,觉得那个时代过去也就过去了。因为现在整个客观的环境改变了。的确在改变,但这种改变所衍生出来的东西也不见得是坏事。
当年我在无线电视台当副导演的时候,香港整个的文化氛围很多元化,像许鞍华等一批导演都是从国外念完电影回到香港的。我跟着这几位导演,并不见得学到了怎样拍电影,而是学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著和坚持,这对我们后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艺术的力量需要传承下去。香港的电影或者说很多其他领域的艺术都很注重传承。我做许鞍华的副导演拍了好几部电影,当我有机会做导演的时候,许鞍华义无反顾地做我的监制,给我很多的意见,她教会了我很多,让我开放了思想,学会接受更多元的东西。
《长河》这个剧本最终打动我的。是我一直想寻找的议题——缺席的父亲
我作为电影导演,接触其他的东西也比较多。在1997年之前,我拍过一个三地合作的舞台剧叫《中国旅程》。我也拍广告、电视剧、纪录片。拍广告可能会比较多地接触客户,有很多跟电影不一样的东西。对我来说,拍电视剧比电影要困难,电影讲情境,电视剧讲情节,有时候为了某个情节,会把人物扭曲。总之,电影以外的这些工作让我觉得很有趣。在香港电影导演里,我是比较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我不太愿意拍完电影还泡在电影圈的生活环境里面。我的朋友有很多来自不同的行业。
1996年我拍了一部叫《男生女相》的纪录片。1996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英国电影学会找了12位电影导演回顾自己本土电影的一百年,鼓励每个导演用个人的想法切入纪录片。从拍第一部电影到1996年,我的电影从来没有碰触过我的父亲。我父亲在我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从小很希望父亲爱我、疼我,但我是家里的老大,父亲对我特别严厉,弟弟妹妹犯错,有时候反而是我挨打挨骂比较多。我记得我爸爸葬礼的时候我一直没哭,直到火葬时,我作为大儿子要按那个按钮,那一刻,我崩溃了。(全场寂静)
《男生女相》是我从电影到纪录片的跨界作品,在这部作品里,我面对了过去电影里从来没有碰触过的问题,就是缺席的父亲,我自己有一些选择也在这部纪录片里坦然了(哽咽)。我跟马兰说过好多次,《长河》这个剧本最终打动我的,就是这个我一直想寻找的议题——缺席的父亲。马兰所扮演的女主角从一出生,父亲就不在她身边,所以她要女扮男装去京城找她的父亲。我相信在我以后的电影里面,这个议题还会继续,我希望能继续找到一个更好的作品把我自己的心结给了了(再度哽咽)。
……
P5-8
关锦鹏
主持人马兰:首先要请出演讲的,是在电影界有很高声望的关锦鹏导演。请他来给大家讲讲在电影这个领域以及这些年来在各个艺术领域间跨界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大家欢迎!(全场鼓掌)
我是一个艺术顽童。电影让我年轻
记得我曾经在香港大学以工作坊的形式跟二十几个大学生聊,我当时站在台上很紧张。今天特别高兴来到这里,虽然很紧张,但是也准备了一些内容。
刚才马兰介绍得很对,香港电影导演很少说自己是艺术家,我们就是电影导演。因为艺术这个概念很大,我们踏踏实实拍我们的电影就好。
我28岁的时候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到现在已经拍了20多年,我今年52岁,我觉得我自己保养得还行。(全场大笑)
我有一次去广州谈一个电影剧本,我到酒店大堂给制片人打电话,他说:“你上来,我在房间等你。”结果制片人来开门,我跟编剧走进去,那个制片人还在门口问,关导演呢?他没把我认出来,因为他觉得拍过《胭脂扣》、拍过《阮玲玉》这样沉重电影的导演,应该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全场笑)我拍《阮玲玉》的时候是33岁。所以很多演员见过我之后都会再问制片人,这人是不是真的关锦鹏?
我觉得电影带给我很多年轻的东西。虽然我的长相给人感觉有点“温吞”,但我内心还是蛮顽皮的一个人。余秋雨老师曾经这样评价《长河》,我个人很喜欢,他说:《长河》是一次跨界实验的美丽组合,一群艺术顽童的移位创造。
艺术的力量需要传承,我在前辈导演身上学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著和坚持
我承认我是一个顽童。我1976年考进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演员训练班,学了一年表演,虽然只是很概括的学习,声乐、舞蹈、表演什么都学了一点,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香港整个电视行业非常兴旺的时候。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电影要蓬勃,一定是电视业先蓬勃起来。无线电视台在那个时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梁朝伟、刘德华、刘青云、张曼玉都是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
我自己也很幸运,念完一年训练班之后转到幕后当副导演,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了从电视转到电影的一批非常好的导演,像许鞍华、徐克、谭家明、严浩等。那个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电影、电视百花齐放,有很多空间给创作者。我们可以看到很商业的电影,比如徐克的《最佳拍档》、《夜来香》,还有武侠电影《黄飞鸿》等等,同时我们也有机会看到像许鞍华的《疯劫》、《投奔怒海》这样的电影,从而在很多层次上思考了香港地区和大陆母体的关系。
然而,我们越走到今天越发现香港电影已经失去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种特有的东西。我个人比较积极,觉得那个时代过去也就过去了。因为现在整个客观的环境改变了。的确在改变,但这种改变所衍生出来的东西也不见得是坏事。
当年我在无线电视台当副导演的时候,香港整个的文化氛围很多元化,像许鞍华等一批导演都是从国外念完电影回到香港的。我跟着这几位导演,并不见得学到了怎样拍电影,而是学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著和坚持,这对我们后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艺术的力量需要传承下去。香港的电影或者说很多其他领域的艺术都很注重传承。我做许鞍华的副导演拍了好几部电影,当我有机会做导演的时候,许鞍华义无反顾地做我的监制,给我很多的意见,她教会了我很多,让我开放了思想,学会接受更多元的东西。
《长河》这个剧本最终打动我的。是我一直想寻找的议题——缺席的父亲
我作为电影导演,接触其他的东西也比较多。在1997年之前,我拍过一个三地合作的舞台剧叫《中国旅程》。我也拍广告、电视剧、纪录片。拍广告可能会比较多地接触客户,有很多跟电影不一样的东西。对我来说,拍电视剧比电影要困难,电影讲情境,电视剧讲情节,有时候为了某个情节,会把人物扭曲。总之,电影以外的这些工作让我觉得很有趣。在香港电影导演里,我是比较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我不太愿意拍完电影还泡在电影圈的生活环境里面。我的朋友有很多来自不同的行业。
1996年我拍了一部叫《男生女相》的纪录片。1996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英国电影学会找了12位电影导演回顾自己本土电影的一百年,鼓励每个导演用个人的想法切入纪录片。从拍第一部电影到1996年,我的电影从来没有碰触过我的父亲。我父亲在我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从小很希望父亲爱我、疼我,但我是家里的老大,父亲对我特别严厉,弟弟妹妹犯错,有时候反而是我挨打挨骂比较多。我记得我爸爸葬礼的时候我一直没哭,直到火葬时,我作为大儿子要按那个按钮,那一刻,我崩溃了。(全场寂静)
《男生女相》是我从电影到纪录片的跨界作品,在这部作品里,我面对了过去电影里从来没有碰触过的问题,就是缺席的父亲,我自己有一些选择也在这部纪录片里坦然了(哽咽)。我跟马兰说过好多次,《长河》这个剧本最终打动我的,就是这个我一直想寻找的议题——缺席的父亲。马兰所扮演的女主角从一出生,父亲就不在她身边,所以她要女扮男装去京城找她的父亲。我相信在我以后的电影里面,这个议题还会继续,我希望能继续找到一个更好的作品把我自己的心结给了了(再度哽咽)。
……
P5-8
评论
还没有评论。